❶ 經濟學中講的完全競爭的市場是什麼意思
完全競爭又稱純粹競爭,是一種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版響價格的企業權或消費者的市場。是經濟學中理想的市場競爭狀態,也是幾個典型的市場形式之一。可以證明,完全競爭的結果符合帕累托最優。完全競爭是這樣一種市場結構,在其中同質的商品有很多賣者,沒有一個賣者或買者能控制價格,進入很容易,並且資源可以隨時從一個使用者轉向另一個使用者。例如,許多農產品市場就可以看成無限近似於完全競爭市場,但是並不等同,因為完全競爭市場是理想化的。
❷ 經濟學完全競爭,為什麼
一、完全競爭市場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 市場上有大量的賣者和買者。作為眾多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經濟單位的個別廠商或個別消費者,單個的銷售量和購買量都只佔很小的市場份額,其供應能力或購買能力對整個市場來說是微不足道的。這樣,無論賣方還是買方都無法左右市場價格,或者說單個經濟單位將不把價格作為決策變數,他們是價格接受者。顯然,在交換者眾多的市場上,若某廠商要價過高,顧客可以從別的廠商購買商品和勞務,同樣,如果某顧客壓價太低,廠商可以拒絕出售給顧客而不怕沒有別的顧客光臨。
2. 參與經濟活動的廠商出售的產品具有同質性。這里的產品同質不僅指商品之間的質量、性能等無差別,還包括在銷售條件、裝潢等方面是相同的。因為產品是相同的,對於購買商品的消費者來說哪一個廠商生產的產品並不重要,他們沒有理由偏愛某一廠商的產品,也不會為得到某一廠商的產品而必須支付更高的價格。同樣對於廠商來說,沒有任何一家廠商擁有市場優勢,他們將以可能的市場價格出售自己產品。
3. 廠商可以無成本地進入或退出一個行業,即所有的資源都可以在各行業之間自由流動。勞動可以隨時從一個崗位轉移到另一個崗位,或從一個地區轉移到另一個地區;資本可以自由地進入或撤出某一行業。資源的自由流動使得廠商總是能夠及時地向獲利的行業運動,及時退出虧損的行業,這樣,效率較高的企業可以吸引大量的投入,缺乏效率的企業會被市場淘汰。資源的流動是促使市場實現均衡的重要條件。
4. 參與市場活動的經濟主體具有完全信息。市場中的每一個賣者和買者都掌握與自己決策、與市場交易相關的全部信息,這一條件保證了消費者不可能以較高的價格購買,生產者也不可能以高於現行價格出賣,每一個經濟行為主體都可以根據所掌握的完全信息,確定自己最優購買量或最優生產量,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二、除完全競爭市場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帶有一定壟斷因素的市場都被稱為不完全競爭市場。它們是完全壟斷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和壟斷競爭市場。其中,完全壟斷市場的壟斷程度最高,寡頭壟斷市場居中,壟斷競爭市場最低。
1、完全壟斷,又稱壟斷或獨占,是指整個行業中只有唯一的一個廠商的市場類型。
2、壟斷競爭市場是這樣一種市場,市場中有許多廠商,他們生產和銷售的是同種產品,但這些產品又存在一定的差別。
3、寡頭壟斷又稱寡頭、寡佔,意指為數不多的銷售者。在寡頭壟斷市場上,只有少數幾家廠商供給該行業全部或大部分產品,每個廠家的產量占市場總量的相當份額,對市場價格和產量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❸ 經濟學簡答題: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定義及特徵.在線等.
競爭最極端的市場稱為完全競爭市場,又叫作純粹競爭市場,是指競爭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一種市場結構。
特徵:
⑴有大量的廠商。市場中的廠商的數目是如此之多,以至於單個廠商的產量在全部市場供給中所佔份額微乎其微,廠商產量的變動無法影響市場價格。 ⑵廠商進出行業完全自由。這種行業具有最充分的競爭性。如果這個行業的利潤和工資比其他行業高,資本和勞動就會自由進入這個行業而不會受到阻礙。 ⑶所有廠商生產完全相同的產品。在經濟學中也稱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因此在完全競爭市場中,沒有商標也無需廣告。
⑷廠商和消費者都具有市場的完全信息。是說廠商和消費者都了解同他們自身利益相關的信息和知識。完全信息假設保證了廠商和消費者的選擇能使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
❹ 經濟學家如何評論完全競爭市場的
(一)完全競爭市場在現實生活前提條件的情況下,很難成立,因而,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也必須在具備了嚴格前提條件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而在現實經濟實踐中,難以全面具備完全競爭市場的所有前提條件,因此,實際上完全競爭市場在現實經濟實踐中很難出現。完全競爭市場只是西方經濟學家在研究市場經濟理論過程中的一種理論假設,是他們進行經濟分折的一種手段和方法。這樣,沒有實踐意義就成了完全競爭市場形式的最根本的缺陷。在這種根本缺陷的條件下,完全競爭市場還具有其他許多與前提條件相對應的具體缺陷。
(二)完全競爭市場所必須的有大量小企業存在這個條件既不可能也不適用。在現實經濟實踐中,即使進入市場非常自由,由於其他各個方面條件的限制和影響,進入市場中的企業也不可能無限多。即使市場中已存在有大量的企業,這些企業也只能是小企業。在有著大量小企業的情況下,市場中的商品價格就可能相對較高。因為,其一,小企業的生產規模較小,不能進行規模生產,存在著規模不經濟,生產成本高。因而小企業生產的產品價格高。其二,小企業的生產成本下降潛力小,這是因為小企業無力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生產的效率難以有較大的提高,這樣其產品的生產成本也就難降低。即使能夠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也無法達到規模生產,這時其生產成本不僅不能下降反而還會上升。
(三)完全競爭市場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自由進入使效率更高、產品更能適合消費者需要的企業不斷涌進市場,而那些效率低、產品已不能適應消費者需要的企業叉不斷地被淘汰退出市場。小企業在進步和外來干擾的沖擊下很容易在競爭中失敗,成為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正常的和經常的現象。那些因在競爭中失敗而退出市場的企業,其整個企業的設備與勞動力在仍然可以發揮作用的情況下被迫停止使用,這樣,不能不造成寶貴的物質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四)完全競爭市場中完整知識的假設是不現實的。一般情況下,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只能具有不完整的知識。生產者對其在現實市場中的地位、將來發展的動向及影響市場的各種因素的信息等等知識,都不可能完整地掌握。只能經常在不確定的世界中進行活動。消費者,不可能全面掌握特定市場上全部產品的價格、品質等方面的情況。同時,市場信息也不可能暢通無阻而且非常准確。所以,市場參與者都不可能具有完整、全面、准確的市場信息和市場知識,完整的市場知識只能是不現實的理論假設。
一般來說,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只有農業生產等極少數行業比較接近完全競爭市場。
❺ 經濟學解釋:完全競爭市場的經濟效應
所謂完全競爭市場,是可以達到市場出清的,即是社會有這么多資源恰好生產出這么多產品,在均衡價格下又恰好有這么多消費者買走。也就是說社會資源最有效率地配置,社會取得的福利最大,是全社會追求的終極目標。
❻ 西方經濟學中完全競爭市場具有哪些特點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
完全競爭市場(Perfect Competition),又稱純粹競爭市場,是指一種不受任何阻礙、干擾和控制的市場結構,即購買者和銷售者的購買和銷售決策對市場價格沒有任何影響的市場結構。按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的觀點,完全競爭就是沒有任何「壟斷因素」的競爭。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四個:
第一,市場上有無數的買者和賣者。由於市場上有為數眾多的商品需求者和供給者。他們中的每一個人的購買份額或銷售份額,相對於整個市場的總購買量或總銷售量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好比是一桶水中的一滴水。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買與不買,或賣與不賣,都不會對整個商品市場的價格水平產生任何影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消費者或每一個廠商都是市場價格的被動接受者,對市場價格沒有任何控制力量。
第二,同一行業中的每一個廠商生產的產品是完全無差別的。這里的完全無差別的商品,不僅指商品之間的質量完全一樣,還包括在銷售條件、商標、包裝等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對消費者來說,購買哪一家廠商的商品都是一樣的。如果有一個廠商提價,他的商品就會完全賣不出去。當然,單個廠商也沒有必要降價。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單個廠商總是可以按照既定的市場價格實現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相對來說是很小的銷售份額。
第三,廠商進入或退出一個行業是完全自由的。廠商進出一個行業不存在任何障礙,所有的資源都可以在各行業之間自由流動。這樣,各行業的廠商規模和廠商數量在長期內是可以任意變動的。但是在短期內,廠商規模和廠商數量仍然是不可變的。
第四,市場中每一個買者和賣者都掌握與自己的經濟決策有關的商品和市場的全部信息。這樣,市場上的每一個消費者或生產者都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完全的信息,確定自己的最優購買量或最優生產量,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而且,這樣也排除了由於市場信息不暢通而可能產生的一個市場同時存在幾種價格的情況。
顯然,理論分析上所假設的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是很嚴格的。西方學者承認,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完全競爭的市場是不存在的,通常只是將某些農產品市場看成是比較接近的市場類型。我們之所以要對這一理論上抽象的市場進行分析,是為了理論體系的完整和加深對非完全競爭市場的理解
❼ 關於經濟學的問題,詳細問題如下,在完全競爭市場里為什麼LRATC=market price
首先腦海里存在兩個圖,supply demand圖和total cost那個圖。然後你問的這種情況一定要假設所有回企業都有答相同的cost,而且resources是無限量的不會因為多生產導致原材料價格上升的。然後分析:長期來看,企業可以自由進入或者退出一個市場。當價格高於ATC,就會有新的企業進入市場,增加市場的供給,supply curve右移,導致價格回到ATC的水平。如果價格低於ATC,長期來看企業就會exit,因為一直在虧損,企業的離開導致supply curve左移,價格上升回到ATC的水平。所以長期的P一定等於ATC。在這個時候所有企業的economic profit都是0,沒有企業有激勵enter or exit the market。但是之所以還有企業留在市場上,是因為我們的cost是opportunity cost,accounting cost是低於atc的,所以從會計角度企業的會計利潤為正。
❽ 微觀經濟學完全競爭市場
經濟利潤即超額利潤為0,不是正常利潤為0
經濟學中的成本包括正常利潤,是一種機會成本,就是如果不生產將這些生產要素投入其他方面得到的收益。
長期均衡的狀態就是企業生產和不生產的收益是一樣,就是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