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微觀經濟學中生產者的目標

微觀經濟學中生產者的目標

發布時間:2020-12-08 20:41:09

1. 求微觀經濟學中 生產者剩餘 差別價格 的名詞解釋

生產者剩餘(procer surplus)是指廠商在生產一定數量的某種產品時實際接受的總支付和願意接受的最小支付之間的差額。從幾何學角度講,即等於價格曲線之下、供給曲線之上的部分。通俗的講,就是賣者出售一種商品或服務時得到的價格與其生產時所付出的成本之差。假定一個玩具公司生產一種玩具的成本20元,售價是50元,那麼,50-20=30即為生產者剩餘。
差別價格(split price)指企業按照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反映成本費用的比例差異的價格銷售某種產品或服務。分為地區減價策略、時間差別策略、顧客差價策略 、分級差別策略 、品牌差別策略。
地區減價策略指同一商品因銷售地區不同,所定的價格也不同。如同樣的飲料,酒吧和舞廳的售價比一般的零售商店高幾倍 。
時間差別策略即對相同的產品按需求時間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價格。例如月餅的銷售價格在農歷八月十五前可定的相對較高但 中秋節一過,只能大幅度降價;節假日的車船票定價比平時高。
顧客差價策略指企業按不同的價格把同一產品或服務賣給不同的顧客。如對老客戶給予一定的優惠;同一產品賣給批發商、零售商或消費者,採用不同的價格等。
分級差別策略是指企業對同一類商品進行挑選整理,分成若干級 別,各級別之間保持一定價格差額的策略。
品牌差別策略指同品種的商品由於品牌不同定價有別的策略。

希望對你有幫助,呵呵

2. 微觀經濟學中生產者剩餘是什麼意思

3. 微觀經濟學中關於生產者行為理論的一個題目

是邊際報酬遞減函數,從第五單位的可變要素投入量開始

可變要素 總產量 平均專產量 邊際產屬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8.75 0
9 63 7 -7

4. 微觀經濟學問題!生產者剩餘和廠商的生產者剩餘

助教你好,書上在第283頁(中文版)講李嘉圖租金時說「由於反映了對獨特資源的收回益,在邊際廠商之內的答廠商所賺取的利潤在長期可以保持。」「即便是在整個長期內,自由進入也不可能侵蝕掉這些利潤,這些長期利潤的總和就構成了長期生產者剩餘。」

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在整個長期內,自由進入也不可能侵蝕掉這些利潤」?
上次作業第一題,我一開始想的是完全競爭條件下經濟利潤為零有一個假設是——所有廠商面臨相同的成本函數。而李嘉圖租金則有一個假設是——各個廠商的成本函數是不同的,邊際以內的廠商都有正的經濟利潤,邊際廠商經濟利潤為零。最後我把那道題的答案歸結為假設不同,即兩者對廠商面臨的成本函數是否相同所做的假設不同。不知道我想的對不對。

書上在那頁頁章節附註釋中求生產者剩餘是用的就是利潤法。但是其前提確實各廠商的產量都是q*,這就暗含了各個廠商的成本函數是相同的,在這個前提下,完全競爭下經濟利潤為是零的,這又如何能算出來生產者剩餘呢。但我做題時用這個公式算一些題時卻沒有問題(如第十章第七題)。
不知道助教聽明白我的問題了沒,我現在已經混亂了,還請助教見諒!
謝謝!

5. 分析長期中生產者均衡的條件和理由 微觀經濟學

長期的生產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成本下,如何實現產量最大化。

當某生產者在給定回的成本約束下,產出量達答到最大時,該生產者就處於均衡狀態。另一種說法是,給定總成本,當達到最高的等產量曲線時,生產者就處於均衡狀態,此時等產量曲線與等成本線相切。

生產者均衡的基本條件
MR=MC,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

邊際成本MC: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總成本。

MC=ΔTC/ΔQ

邊際收益MR:廠商每多銷售一單位商品所增加的總收益,它等於總收益的增量與銷售量增量之比。

MR=ΔTR/ΔQ

停止營業點
在這一點上MC=AVC,這時,收益剛夠補償可變成本,廠商就可能生產。因為,在這一點上進行生產只會損失不變成本,如不生產也會受同樣的損失。如收益處在A點以下,不足補償平均可變成本,廠商便不可能生產,如不停產,廠商不僅蒙受不變成本的損失,而且蒙受可變成本的損失。

收支相抵點
在這一點上MC=ATC(AC),這時,如收益正好補償平均成本,即收支相抵,廠商仍願意生產,因為它可以獲得平均利潤。注意:西方學者把平均利潤當作平均可變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6. 微觀經濟學:消費者理論和生產者理論

不能算是對應關系,只是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是理性人,本質一樣所以兩個理論會有些相似的地方。建議你不要對應著記。
1.邊際效用遞減——邊際報酬遞減
效用遞減:消費某種產品數量越多,每一件所獲得的滿足程度越低
報酬遞減:投入某種要素數量越多,每一件所獲得的產量增加越低
2.邊際替代率遞減——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
這對是根據1引申出來的,因為邊際效用遞減所以它能兌換的另一種產品也就越少。邊際技術替代率同理
3.無差異曲線——等產量線
因為2的相似,所以這對也很相似。因為邊際替代率是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斜率的走勢都類似了,曲線形狀也就類似。
4.預算線——等成本線
這倆之所以會很像是因為對於生產者來說勞動和資本就是他的消費品,就像商品是消費者的消費品一樣
5.最大化條件:都是投入量=要素價格比
上面這些都那麼像了,結論像一點也不足為奇
嗷嗷!!寫完了,給我分吧,啊啊~~~~~

7. 運用微觀經濟學中生產者行為和成本理論高職高專畢業生應該先就業還是先創業(

用用微觀經濟學中生產者行為和成本理論高職高專畢業生。應該是先就業後創業這是最有效的方法和辦法,這也就是先就業解決自己的。收入問題,然後再創業是自己奮斗的目標。

8. 微觀經濟學中什麼是生產者剩餘

生產者剩餘是指抄每一襲單位產品的邊際成本和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的總和,以圖形來表示即某一生產者供給曲線(即邊際成本曲線)以上、市場價格以下的那部分面積。

公式:PS=R-VC,生產者剩餘=收益-可變成本

見平狄克《微觀經濟學》相關部分內容(生產者理論:第七章——生產成本、第八章——利潤最大化)

9. 微觀經濟學生產者剩餘圖形的理解問題!

如果連可變成本都不能彌補 已經是短期的shut-down condition了 企業是虧錢的 就不會再生產了 當然沒有生產者剩餘

10. 關於高鴻業微觀經濟學完全競爭市場中生產者剩餘的問題

你好,我也是大一學生,when Price is at equilibrium,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of that proct will be Q. 在我們知道了量之後,我們發現,同樣的量相回對的avc等於f.

高於f的面積就是當答p>avc, 這是我們的profit,利潤
低於f的面積就是我門的成本了,也就是ogfq,成本
so ogfq+hgfe=hoqe=我們的revenue,銷售

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微觀經濟學中生產者的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