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求~馬克思的《1861-1863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收集在馬恩全集第一版的第幾卷~
馬恩全集第三十三卷 2004年版
B. 如何讀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第一次試圖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進行批判性考察,並初步闡述自己的新的經濟學、哲學觀點和共產主義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它主要是由三個筆記本組成:
筆記本I
是馬克思在研讀了讓·巴·薩伊的《論政治經濟學》和亞·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兩部著作並寫了摘要之後,用比較短的時間寫出的。斯密把資產階級社會中工人階級、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形式即工資、資本的利潤和地租視為他的價值理論的核心因素,稱它們是收入、交換價值的原因和自然價格的組成部分。馬克思把斯密學說工資、資本的利潤和地租這三個經濟范疇加以比較分析,揭示了斯密學說的矛盾。他把筆記本I分作三欄,各欄分別加上標題《工資》、《資本的利潤》和《地租》。馬克思在闡述和分析時按標題分三欄或兩欄書寫,後來甚至不分標題分欄書寫。
C.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有幾個版本
《1844年經抄濟學哲學手稿》亦稱《巴黎手稿》簡稱《手稿》,是馬克思在1844年4-8月在法國巴黎寫的一部手稿。是馬克思主義形成過程中即馬克思早期思想發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該著作標志著馬克思已最終地實現了兩個轉變,即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由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並開始了向辯證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接近。
D.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作者
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E. 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手稿第一部分寫的是什麼,400字左右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一部分講的是工資.
第一手稿
工資
資本的利潤
資本
資本的利潤
資本對回勞動的統答治和資本家的動機
資本的累積和資本家之間的競爭
地租
異化勞動
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
私有財產的關系
第三手稿
國民經濟學中反映的私有財產的本質
共產主義
需要,生產和分工
貨幣
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
F.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各種版本
1932年,蘇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研究院院長弗·阿多拉茨基等人,在其編輯出版的德文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第3卷中,以《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國民經濟學批判》為題全文發表了這部手稿。幾乎在同一天,兩位德國社會民主黨作家(齊·朗茲胡特和J·P·邁爾)在他們編輯出版的《歷史唯物主義:卡爾·馬克思早期著作集》(1932年阿爾弗勒德·克勒訥出版社萊比錫版)中發表了手稿的另一個德文版本。這兩個德文版手稿全文刊出以後,很快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視。
法文本和義大利文本先後於1932年和1937年出版。
中文有兩個《全集》版本,即《全集》第1版第42卷的版本和《全集》第2版第3卷的版本。單行本共有三個,即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劉丕坤譯本,1985年人民出版社根據《全集》第1版第42卷譯文排印的版本,以及2000年人民出版社根據《全集》第2版第3卷譯文排印的版本。
G.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核心是什麼
:(1)以異化勞動學說為核心的政治經濟學批判;(2)以人的本質為思考中心回的哲學批判;(3)以答揚棄異化為核心的共產主義批判;(4)對黑格爾哲學的全面清算:批判已不再局限於黑格爾的法哲學和國家哲學,而是對黑格爾一般辯證法的批判
H. 馬克思《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讀書筆記
如果不是要應試的話,建議這個就不要看筆記了,像哲學史那樣比較龐大的內容通過筆記往往可以方便把握,一本書的筆記看起來好像就沒有必要了,最好去直接讀讀原作。
I.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是怎樣論述異化的
馬克思的異化觀.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學形態的異化理論,並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最典型的異化本質.在馬克思之前,人們所揭示的種種異化,基本上還停留在異化的外部現象.馬克思則揭示出決定異化外部現象的本質異化,即異化勞動或勞動異化.
異化勞動是馬克思在《 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稱勞動異化.馬克思用它來概括私有制條件下勞動者同他的勞動產品及勞動本身的關系.他認為,勞動(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的類本質,但在私有制條件下卻發生了異化.其具體表現是:①勞動者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相異化.②勞動者同自己的勞動活動相異化.③人同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 ,即人同自由自覺的活動及其創造的對象世界相異化.④人同人相異化.因為當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勞動活動以及自己的類本質相對立的時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對立.馬克思藉助異化勞動概念,初步探討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揭示私有財產的本質和起源,並通過異化勞動的揚棄來說明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在馬克思主義形成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在馬克思成熟時期的著作中,雖然還曾講到異化勞動,但已不再作為說明歷史的理論和方法,只是作為描寫資本主義社會中僱傭勞動和資本對抗關系的概念.
J.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馬克思在手稿中論述了勞動實踐對於人類文明和歷史進步的偉大意義。他指出,人正是通過勞動這種有意識的生命活動創造了社會的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因此,「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
這一科學論斷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正如恩格斯所說,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正是在「在勞動發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鑰匙」。
馬克思從這個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前提出發,對資產階級經濟學理論產生和發展的歷程進行了全面考察,強調這種理論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現實經濟關系演變的反映。他一方面肯定了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等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理論領域的積極成果,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他們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立場,批判了他們的唯心主義觀點和形而上學研究方法。
馬克思批判地改造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異化概念,提出了異化勞動理論,並以此為核心展開對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哲學批判。
馬克思具體闡明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勞動的四個基本特徵:
一是工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相異化。
由於社會的生產資料掌握在資本家手中,工人生產的產品不但不為工人所擁有,反而成為支配工人的異己的敵對的力量。工人生產的產品越豐富,他就越貧窮。工人提供的商品越多,他自己就越是變成廉價的商品。
二是工人同自己的生產活動相異化。
勞動本來是人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人類生命活動的表現。然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對工人來說具有外在的強制性質。工人在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愉悅,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忍受肉體的摧殘和精神的折磨。
三是認同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
人是類存在物,自由自覺的活動即勞動是人的類本質。但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人既失去了自由和自覺的勞動,又失去了賴以實現和確證其生命活動的對象世界,殘酷的剝削和奴役使勞動變成了僅僅勉強維持勞動者肉體生存的手段。
四是人同人相異化。
工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同自己的生產活動和類本質相異化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勞動、同他人的勞動產品相異化,由此產生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的階級關系,產生了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對抗和斗爭。
(10)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pdf擴展閱讀:
馬克思通過對異化勞動的剖析,揭示了資產階級社會中資本與勞動的不可調和的對立,指出私有財產的存在必然造成異化勞動,因而必然給工人階級和整個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強調只有揚棄私有財產才能消除異化勞動,而要使社會從私有財產的統治下解放出來,必須通過工人解放這種政治形式。共產主義是自我揚棄的運動,在現實中將經歷一個及其艱難而漫長的過程。
這部手稿還對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對費爾巴哈哲學和黑格爾辯證法進行了深入分析。馬克思高度評價了費爾巴哈對唯心主義所作的批判,充分肯定費爾巴哈對唯物主義的貢獻,同時也指出了費爾巴哈哲學的局限性;在批判黑格爾唯心主義的過程中,馬克思闡發了黑格爾辯證法的積極成果,提出了吸收和改造這種辯證法思想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