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的群

經濟學的群

發布時間:2020-12-08 05:33:14

⑴ 有哪些關於經濟學的笑話

1 一群武校的學生要畢業了,老師諄告他們:「出去以後,千萬不能和經濟學家過招,因為他們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

2 老師問:對人類毫無用處而人類又不能擺脫的是什麼東西?
學生:蒼蠅。老師猛搖頭。
學生又答:蛔蟲。老
師又猛搖頭。
學生又答:經濟學家。
老師猛烈點頭。

3 學生:既然市場是萬能的,那麼我們還要經濟學家有什麼用?
老師:因為經濟學家能給我們帶來快樂,而這是市場做不到的。

4 市場經濟是如何消除排隊購物現象的?就是抬高價格。

5 有人說哥倫布是第一個經濟學家。他的發現美洲之旅,啟程的時候根本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兒;
踏上美洲時,又不知道自己到了何處。最重要的,所有這一切,都是拿政府資助乾的。

6 有兩個非常聰明的經濟學天才青年,他們經常為一些高深的經濟學理論爭辯不休。一天飯後去散步,為了某個數學模型的證明兩位傑出青年又爭了起來,正在難分高下的時候,突然發現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對乙說,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願意出五千萬。五千萬的誘惑可真不小,吃還是不吃呢?乙掏出紙筆,進行了精確的數學計算,很快得出 了經濟學上的最優解:吃!於是甲損失了五千萬。

兩個人繼續散步,突然又發現一堆狗屎,這時候乙開始劇烈的反胃,而甲也有點心疼剛才花掉的五千萬了。於是乙說,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給你五千萬。於是,甲毫不猶豫吃了下去!甲心滿意足的收回了五千萬。

可突然,天才們同時嚎啕大哭:鬧了半天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卻白白的吃了兩堆狗屎!他們怎麼也想不通,只好去請他們的導師,一位著名的經濟學泰斗給出解釋。

聽了兩位高足的故事,沒想到泰斗也嚎啕大哭起來。好容易等情緒穩定了一點,只見泰斗顫巍巍的舉起一根手指頭,無比激動地說:「1個億啊!1個億啊!我親愛的同學,我代表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你們僅僅吃了兩堆狗屎,就為國家的GDP貢獻了1個億的產值!「

5 完全競爭
第一天,上帝創造了太陽,接著魔鬼創造了灼傷;
第二天,上帝創造了性,隨後魔鬼創造了婚姻;
第三天,上帝創造了一位經濟學家,而魔鬼陷入了沉思。
思前想後了好大一陣子,魔鬼也創造了一位經濟學家。

6 文化差異
一個經濟學新定理發表了並且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英國人:「你的這個定理能夠經受得住事實的檢驗嗎?」
德國人:「你的這個定理與其他的基本定理相沖突嗎?」
法國人:「你的這個定理能夠翻譯成法語嗎?」
日本人:「你的老師是著名教授嗎?」

7社會貢獻
甲:「經濟學家幹了什麼?」
已:「短期看他們幹了很多,長期干他們什麼也沒干。」

8長短有度
據說德布魯曾經講過,經濟學論文應該象女人的裙子一樣,短要短到另人感到刺激;長要長到讓人感到裡面有些實質內容。

9驕人的業績
經濟學家預測出了過去5次衰退中的9次。

10以不變應萬變
一位經濟學家回到他的母校,並對眼下的考試題目很感興趣。於是他請曾經教過他的老師拿出考題。使他大吃一驚的是,現在的考題與他十年前答的題一模一樣。他問老師為什麼會這樣。老師回答說:「問題雖然沒變,但答案變了。」

11除去統計數字水分的簡便方法
關於敵軍傷亡人數,可用下列方法統計:我軍的公報數除以二點五,加上敵軍的公報數乘以四後取一半。這樣差不多接近實際數字。

12計量經濟學的四條黃金定律
甲、大膽地思考;
乙、不受限制地創造;
丙、出奇地幸運;
丁、做不到的話,就下決心當一位經濟理論家吧。

13已被證實的兩大命題
經濟學家第一定律:對任何一位經濟學家而言,一定存在著一位實力旗鼓相當的同時觀點又針鋒相對的經濟學家。經濟學家第二定律:他們都是錯的。

14公私分明
問:購買彩票與購買垃圾股的區別在哪裡?
答:在第一種情況下,你是在幫助社區游泳池融資。
在第二種情況下,你是在幫助股票投機商的家庭游泳池融資。

15難處理的透明度
經濟統計數據就象比基尼,暴露出的那部分固然重要,但沒暴露出的那部分才更是要命。

16彈無虛發
問:你應該到哪裡發表論文?
答:如果你能理解並能證明,那麼就寄給數學雜志;
如果你能理解但無法證明,那麼就寄給物理學雜志;
如果你不能理解但能證明,那麼就寄給經濟學雜志;
如果你既不能理解也無法證明,那麼就寄給心理學雜志;

17另一種「檸檬」商品
精心設計的模型從根本上說,是經過審慎挑選的有關現實的一組謊言,或者說是經過審慎挑選的有關現實的部分真理。更一般地講,世界上存在著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

18總統的困惑
柯林頓和葉利欽在首腦會談的間歇閑聊。
葉利欽對柯林頓說:「你知道嗎,我遇到了一個麻煩。我有一百個衛兵,但其中一個是叛徒而我卻無法確認是誰。」
聽罷柯林頓說:「這算不了什麼。令我苦惱的是我有一百個經濟學家,而他們當中只有一人講的是事實,可每一次都不是同一個人。」

19智慧的顯現
一位經濟學家去華盛頓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當站在恐龍化石面前時,他對身邊的遊客說:「這只恐龍的歲數足足有20億年令10個月。」遊客驚訝且恭敬地問道:「您從哪裡得到如此准確的信息?」經濟學家不無自豪地回答說:「10個月前我來此參觀過。那時講解員告訴我這只恐龍已經20億歲了。」

20政府的職能
如果經濟在運轉,那就征稅;如果經濟不斷地在運轉,那就監管;如果經濟停止運轉,那就補貼。

21經濟政策
這是政府的盾牌,用來招架由於總統或總理的低能而以攻為守的拳打腳踢。它是一個沒心肝的怪物,各種罵名它都能夠承受。

22 問:要多少個經濟學家才能把一個壞燈泡換掉?
答: 八個。一個把燈泡裝上,其它的人負責保持的東西(條件)不變。
問:要多少個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家才能把一個壞燈泡換掉?
答: 一個也不用。要是燈泡壞了,市場機制自然會把它更換。
問:要多少個新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才能把一個壞燈泡換掉?
答: 那就要看當時的工資如何。
問:要多少個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才能把一個壞燈泡換掉?
答: 愈多愈好。因為這樣便可增加就業、刺激消費,令總需求曲線向左移。
問:上帝為何創造經濟學家?
答: 因為有經濟學家的話,天氣預報便顯得准確得多了!

23假如有一千名經濟學家去處理換燈泡的問題,當中會有十個理論經濟學家,各人對換燈泡的方法有不同的主張。餘下的九百九十個實證經濟學家就努力地去檢驗那一個的理論正確,最後所有人還是在黑暗之中。

24唯有經濟學這一門學科,會出現兩位學者互唱反調,而他們卻分享著同一個諾貝爾獎。(Myrdal 與 Hayek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25 Bentley 的經濟學第二法則:「唯一比經濟學家更危險的,是業余經濟學家。」
Berta 的經濟租值基本法則:「唯一比業余經濟學家更危險的,是專業經濟學家。」

26 經濟學家是經專業訓練的專家,我們花錢請他們來我們的經濟作出錯誤的估計。
計量經濟學家也是經專業訓練的專家,我們花錢請他們利用電腦來為我們的經濟作出錯誤的估計。

27激勵相容
據說有位智者講過,黨派分析家使用經濟數據的方式和酒鬼使用路燈桿一樣,他們都不是為了說(照)明,而是為了尋求支持。

28誠實
甲:「聽說經濟學家總在說謊。你能否告訴我,如何判定他在說謊?」
乙:「經濟學家大都比較誠實,很少掩飾。你只要注意他的嘴就行了,嘴一動,他就在說謊。」

29逮貓
有人告訴一位數學家,一位理論經濟學家和一位計量經濟學家說, 旁邊那間黑燈瞎火的密閉房間里有隻黑貓,看他們誰能逮得到。其實,房間里根本沒有貓。
數學家先進去,拚命找那隻並不存在的貓,結果發了瘋,進了精 神病院;
理論經濟學家進去折騰一番,沒找到貓,卻不氣餒,出來後還得 意洋洋地說,他可以搞一個數學模型,精確地描述他在房間里的運動 軌跡;
計量經濟學家躡手躡腳趟進黑房間,花了一個多鍾頭找尋那隻並 不存在的貓。只聽他在屋裡大叫:「哎喲,脖子被貓撓了一下!」

30語言大師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的名言:如果你覺得聽懂了我說的話,那你一定是誤解了我的意思。

31肺腑之言
據說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夫人講過:「我學習經濟學是為了不受經濟學家們的騙。」

32絕對真理
慶賀生日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統計數據表明,一個人一生中歡度的生日越多,他的壽命就越長。

33簡單規則
問:成為一個優秀經濟學家的必備素質是什麼?
答:牢牢地抓住顯而易見的東西,並且有意識地對它們進行痛苦而深奧的闡述。

34理性的無知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你不了解其生產過程反而會感覺更好:香腸和經濟計量數據。

35實現自由貿易就象上天堂,每個人都想去,但都不想去得太早。

36搞一釘點兒通貨膨脹就象懷一釘點兒孕,很快就會使肚皮脹起來,大大超過一釘點的界限。

37墨非定律:經濟學家在其懂得最多最有共識的地方,對政策的影 響力最小;在其懂得最少炒得最凶的地方,對政策的影響力最大。

38什麼是經濟學家?——知道100個作愛方法,卻從未與異性交往的人。

39為什麼上帝無法取得終身教授職位?
1)因為他只發表了一部作品;
2)該作品沒有引證任何文獻;
3)該作品未經同行匿名評審;
4)其作者身份尚未確認;
5)未能出示博士學位證書;
6)他可能創造了世界,但打那以後什麼也沒做;
7)沒有表現出與同事合作的精神;
8)科學界無法重復他的成果;
9)採用人作為試驗對象,從未向科學道德委員會提出過申請;
10)多次出現試驗事故,有幾次要靠淹死試驗對象才能恢復;
11)經常違背科研規范,將行為不合預期的試驗樣本剔除;
12)很少去教室講課,只讓學生自己去讀他的書;
13)還讓自己兒子代課;
14)還把他的頭兩個學生趕出教室;
15)盡管只有十項不高的要求,他的學生大多還是通不過考試;
16)答疑時間太少,而且老在荒山野嶺答疑。

40病毒
如果社會是電腦,經濟學家就是病毒。可大致分類如下:
利益集團經濟學家病毒:其作用是把硬碟分成許多小單位,每個單位均無任何實際用途,卻都聲稱自己是本機器上最重要的部件。 計量經濟學家病毒:染上此病毒後,60%的機器將在14%的時間里丟失38%(正負3個百分點)的數據。
政治思想庫經濟學家病毒:佔用內存但不幹活,只有到下次選舉才能 清除。
政府經濟學家病毒:你的系統無法工作,但所有診斷程序都報告說一 切正常。
社會主義經濟學家病毒:造成當機,毀掉硬碟,並堅決否認此事發生過。
主流經濟學家病毒:聲稱受到電腦上其他文件威脅,並以「自衛」為 借口刪除他們。
中央銀行經濟學家病毒:確保它自己大於其他所有文件。
跨國公司經濟學家病毒:刪除所有貨幣文件,微笑著發出經濟即將變 好的信息。
供給學派經濟學家病毒:讓你的電腦沉睡4年,醒過來卻發現債務增加了三千個億。
環境經濟學家病毒:阻止你刪除任何文件。
--------------------------------------------------------------------------------

社會貢獻
甲:「經濟學家幹了什麼?」
已:「短期看他們幹了很多,長期干他們什麼也沒干。」

⑵ 哪些人群比較適合攻讀經濟學在職博士

主要優勢:鍍金
對於報考經濟學在職博士的職場人士來說,大多數已經擁有了足夠豐富的工作經驗,所以鍍金成了主要目的。在期貨公司的劉先生就是如此,雖然憑借過硬的工作技能讓他在短短五年內就成為公司的總監,但並不甘心居於現狀。劉先生表示,就讀在職博士,用個3~5年的時候,等到畢業就可以為自己鍍金,如果趕上單位升職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重要優勢:論文發表 工作學位皆獲利
很多經濟學在職博士在就讀的過程中都會發表論文,這不僅僅對於申博有幫助,對於本身單位也是很有幫助的,特別是一些在職教師,發表了經濟方面的論文,不僅僅可以算作科研論文,在自己的單位還可以申請獎金,屬於兩不誤的狀態。

⑶ 急求學經濟學金融方向專業的網友,以便交流和溝通!如果有qq 群之類的就更好!本人qq 703005266

88723329 85286949 金融群

⑷ 為什麼外國一群經濟學家能夠操縱中國一個國家的經濟

此言不妥,中國的經濟怎麼可能由經濟學家操控,每一個經濟政策的落專實,都需要論證其可行屬性,且需考慮各種後果,經濟學家的作用也是這個,幫助決策者在指定經濟政策的時候分析各種利弊,以便決策者做出一個合理的決策,符合多數人的利益。記住,他們的地位就如同國師,除非決策者任他們擺布,不然他們絕不可能操作一個國家,更何況國外的一群經濟學家,你看他們都唱摔中國多少年了,到現在都沒發生,還不是好好的,去年gdp不是還增長了6.7%

⑸ 有沒有經濟學的群經濟學院的也可以.微信QQ

經濟學太專業哈,實際意義不大,後面的根本不是問題,可以用

⑹ 薛兆豐在經濟學家的群體中屬於比較水的嗎

北大的經濟學教授薛兆豐在,《經濟學通識》里做過預測,房子的需求是剛需,所謂的房地版產泡沫是不存在的,權房子的價格會持續上漲。比較具體的實例就像今年,哪怕有政策在壓房價,深圳的房子還是突然暴漲了接近百分之三十,都說是溫州炒房團在炒房,可到現在房價也不見下跌,所以房價堅挺的推測應當是沒有錯的。另外,經濟學家是沒時間刷網路知道的,我綜合了經濟學家的理論和具體實證,你就採納了我吧

⑺ 城市群規劃研究屬於發展經濟學范疇嗎

不是。
發展經濟學(英文:Development economics),經濟學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對象為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過程。

⑻ 給論壇普及下葉檀以及這一類群體和經濟學家的區別

他們說的框框太大,對普通人來說,就是多些花邊新聞。實際意義不大。但是他們說的趨勢,以後會步步實現!有理想有想進步的人。多看無妨,總比泡連續劇強!

⑼ 求:適合一群經濟學初學者討論的經濟話題

論改革開放後中國宏觀經濟的運行
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國傢具有重要地位。西方國家普遍經歷了由自由市場經濟到政府幹預下的市場經濟歷程,各國均把制定和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作為政府重要的職能,美國等西方國家還通過立法確定宏觀經濟政策的法定地位。西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目標是: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為實現以上目標,西方國家採取的宏觀經濟政策主要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及社會保障政策、對外經濟政策、產業政策等,其中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及社會保障政策是主要的宏觀經濟政策,是調節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政策手段。
宏觀經濟政策在中國的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有成功也有挫折,其中的經驗教訓充分證明了宏觀經濟政策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通過系統性的設計不同經濟形勢下的宏觀經濟調控方案,來使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具有協調性和科學性。
西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來源於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這一理論主要體現於凱思斯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認為由於居民消費占收入的比例具有遞減傾向、投資預期回報率趨於下降、企業和居民偏好持有流動性較強的貨幣資產,因而導致消費需求、投資需求不足,總需求不足成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市場機制無法實現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均衡。西方宏觀經濟學認為,在市場機製作用下,宏觀經濟運行會交替出現收縮和擴張的周期性波動。因此,需要國家通過宏觀政策來影響總需求或總供給,達到充分就業狀態下的經濟均衡,慰平經濟的波動,實現經濟穩定增長。二戰後,出於實際需要,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採納了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並以此為基礎,加大了干預經濟的力度,實施了一系列的宏觀經濟政策,且取得良好效果。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來源於發展著並日趨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縱觀最近20年的發展歷史,中國宏觀經濟學成功地實現了規範式的轉換,初步形成了規范的理論構架,將制度分析、結構分析等引入宏觀分析,從而在使宏觀經濟學的「本土化」或建立中國宏觀經濟學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並為構建中國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及出台宏觀經濟政策以實現國民經濟的良性運行提供了理論支撐。「但中國宏觀經濟學還十分幼稚,尤其迫切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發展:1,為中國的通貨緊縮提供理論解說。中國宏觀經濟學對通貨膨脹的研究相當深入,認識也比較一致,這就為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但對通貨緊縮的研究就比較零散而膚淺,分歧也較大。中國的經濟實踐迫切需要宏觀經濟學提出系統而深入的通貨緊縮理論;2,建立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迄今為止,中國宏觀經濟學基本上是在一種封閉理念下構建的。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下,一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整個世界經濟息息相關,因而其宏觀經濟政策也失去了獨立性,往往成為多國博弈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從多國博弈的高度,在開放的模型中發展中國宏觀經濟學;3,構建一致的宏觀經濟學分析框架。目前,中國宏觀經濟學的分析框架還不一致,也欠成熟,從而導致了這一領域的分歧多,簡單重復勞動多。」①
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周期與經濟波動
經濟周期是任何一個市場經濟都可能出現的現象,它通過市場的自我完善功能對經濟進行調節,以達到經濟活動的平衡。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GDP增長率
年份 GDP 年份 GDP
1978 11.7% 1993 14.0%
1979 7.6% 1994 13.1%
1980 7.8% 1995 10.9%
1981 5.2% 1996 10.0%
1982 9.1% 1997 9.3%
1983 10.9% 1998 7.8%
1984 15.2% 1999 7.6%
1985 13.5% 2000 8.4%
1986 8.8% 2001 8.3%
1987 11.6% 2002 9.1%
1988 11.3% 2003 10.0%
1989 4.1% 2004 10.1%
1990 3.8% 2005 9.9%
1991 9.2% 2006 10.7%
1992 14.2% 2007 11.4%

(表註:數據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並經過整理。)
根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曲線圖,不難發現,從改革開放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經濟周期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1986年)其中,擴張期4年,收縮期4年。峰位為13.45%,谷位為7%,平均位勢為9.97%,波幅為10%。
第二階段:(1986---1991年)其中,擴張期2年,收縮期3年。峰位為11.45%,谷位為3.95%,平均位勢為8%,波幅為7.8%。
第三階段:(1991---2007年)其中,擴張期7年,收縮期9年。峰位為13%,谷位為8.4%,平均位勢為10.3%,波幅為6.6%。本階段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為本輪經濟增長的核心在於資本形成,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在本期成為有效需求,使實際GDP接近或超過潛在GDP或供給,但是,這些固定資產投資在下一期或下幾期就成為實際生產過程中的資本,使潛在GDP或潛在供給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使擴大的產出缺口縮小,出現潛在GDP與實際GDP、總需求與總供給先後按照高速度進行增長。經濟收縮的原因為國際經濟波動引起的出口需求的不穩定以及由於一般商品相對過剩和高精尖產品結構性短缺等因素引起的國內有效需求不足。
綜合看來,一方面,中國經濟周期波動性在逐步減小,穩定性在逐漸增強。其內在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i.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不斷完善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為宏觀經濟的運行提供了有效的緩沖機制和自我調節機制,因而一定程度上稀釋了一部分經濟活動中不確定量帶來的波動。例如,「在以國有企業預算約束硬化和稀缺資源在國有與非國有部門之間的優化配置為主要內容的微觀經濟主體的市場化過程中,轉軌型經濟波動被削弱的同時,成熟穩定的市場經濟波動逐步表現出來。」②
ii. 日趨成熟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目標有充分就業、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保持金融市場穩定等五個方面,但在實際調控中,主要目標就是預防通貨膨脹,保持價格穩定。利用「松緊」搭配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分別解決經濟長期增長問題和調節短期經濟波動。
iii. 在堅持以擴大內需為主的前提下,充分重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並充分應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
iv. 相關結構的調整消化了過剩生產能力,淘汰了落後生產能力。例如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地域結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等的良性調整。「產業結構的調整,會通過預期或計劃產量的改變,通過投資加速原理的負向傳導,而影響投資增長。」③
另一方面,未來中國經濟周期波動可能出現兩個新特點:
i. 一是波動的位勢,有可能實現持續多年的適度高位運行。
ii. 二是波動的幅度,有可能實現進一步的平穩化和緩和化。

一、 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
年份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第一產業(億元) 第二產業(億元) 第三產業(億元) 第一產業所佔比重 第二產業所佔比重 第三產業所佔比重

1978 3645.2 1018.4 1745.2 881.6 27.94% 47.88% 24.19%
1979 4062.6 1258.9 1913.5 890.2 30.99% 47.10% 21.91%
1980 4545.6 1359.4 2192.0 994.2 29.91% 48.22% 21.87%
1981 4891.6 1545.6 2255.5 1090.5 31.60% 46.11% 22.29%
1982 5323.4 1761.6 2383.0 1178.8 33.09% 44.77% 22.14%
1983 5962.7 1960.8 2646.2 1355.7 32.88% 44.38% 22.74%
1984 7208.1 2295.5 3105.7 1806.9 31.85% 43.09% 25.07%
1985 9016.0 2541.6 3866.6 2607.8 28.19% 42.89% 28.92%
1986 10275.2 2763.9 4492.7 3018.6 26.90% 43.72% 29.38%
1987 12058.6 3204.3 5251.6 3602.7 26.57% 43.55% 29.88%
1988 15042.8 3831.0 6587.2 4624.6 25.47% 43.79% 30.74%
1989 16992.3 4228.0 7278.0 5486.3 24.88% 42.83% 32.29%
1990 18667.8 5017.0 7717.4 5933.4 26.88% 41.34% 31.78%
1991 21781.5 5288.6 9102.2 7390.7 24.28% 41.79% 33.93%
1992 26923.5 5800.0 11699.5 9424.0 21.54% 43.45% 35.00%
1993 35333.9 6887.3 16454.4 11992.2 19.49% 46.57% 33.94%
1994 48197.9 9471.4 22445.4 16281.1 19.65% 46.57% 33.78%
1995 60793.7 12020.0 28679.5 20094.3 19.77% 47.18% 33.05%
1996 71176.6 13885.8 33835.0 23455.8 19.51% 47.54% 32.95%
1997 78973.0 14264.6 37543.0 27165.4 18.06% 47.54% 34.40%
1998 84402.3 14618.0 39004.2 30780.1 17.32% 46.21% 36.47%
1999 89677.1 14548.1 41033.6 34095.3 16.22% 45.76% 38.02%
2000 99214.6 14716.2 45555.9 38942.5 14.83% 45.92% 39.25%
2001 109655.2 15516.2 49512.3 44626.7 14.15% 45.15% 40.70%
2002 120332.7 16238.6 53896.8 50197.3 13.49% 44.79% 41.72%
2003 135822.8 17068.3 62436.3 56318.1 12.57% 45.97% 41.46%
2004 159878.3 20955.8 73904.3 65018.2 13.11% 46.23% 40.67%
2005 183084.8 23070.4 87046.7 72967.7 12.60% 47.54% 39.85%
2006
2007 246619 28910 121381 96328 3.7% 13.4% 11.4%
(表註:1.1980年以後國民總收入(原稱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額為國外凈要素收入。
2.2004年及以前年份第一產業不包括農林牧漁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包括電信業,不包括城市公共交通業,批發與零售業包括餐飲業)
(數據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並經過整理。)

農業對於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表現在四個方面:產品貢獻、市場貢獻、要素貢獻、外匯貢獻。因此一旦農業發展停滯,那麼不僅工業等非農業部門發展所需的產品與要素得不到保證,而且還會影響人民的基本生活,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對經濟發展極為不利。
工業發展狀況分析工業生產發展是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工業發展水平與工業化程度是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因此,工業形勢的好壞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整體經濟形勢的好壞。
第三產業發展狀況分析第三產業作為為生產、生活和社會提供服務的各個部門的總和,對保證第一、第二產業的順利運行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經濟的發展必須以第三產業的高度發展為依託。具體地說,促進流通環節保持順暢、通過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務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和人民生活質量、引導和滿足不斷增大的社會需求是第三產業的根本任務和基本發展方向。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不是總量與速度問題,而是結構與質量問題,集中體現在:投資嚴重偏向第二產業,重工業化傾向在近年來日益加重,對中國中長期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能源與環境成本問題;第三產業投資在社會總投資的比重較高,但產出比較低,且處於不斷下降的趨勢。
二、 外匯儲備及黃金儲備
年份 外匯儲備(億美元) 黃金儲備(萬盎司)
1978 1.67 1280
1979 8.40 1280
1980 -12.96 1280
1981 27.08 1267
1982 69.86 1267
1983 89.01 1267
1984 82.20 1267
1985 26.44 1267
1986 20.72 1267
1987 29.23 1267
1988 33.72 1267
1989 55.50 1267
1990 110.93 1267
1991 217.12 1267
1992 194.43 1267
1993 211.99 1267
1994 516.20 1267
1995 735.97 1267
1996 1050.29 1267
1997 1398.90 1267
1998 1449.59 1267
1999 1546.75 1267
2000 1655.74 1267
2001 2121.65 1608
2002 2864.07 1929
2003 4032.51 1929
2004 6099.32 1929
2005 8188.72 1929
2006 10663 1929
2007 15282.49 1929
(表註:數據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並經過整理。)
「外匯儲備激增,基礎貨幣增速加快,貨幣資金短期化,資產價格偏高,金融資產結構變化,使宏觀經濟虛擬層面不確定性加強,貨幣政策操作難度加大。」④外匯儲備在總量急劇增加的同時,出現結構性的調整,投機資本因素的增加將使未來外匯儲備增長狀況出現不確定性。大量的外匯儲備增加將導致2007年貨幣供給的增加,加劇流動性過剩問題。但在外匯儲備增加額對流動性總量沖擊的同時,也會對流動性過剩的結構產生沖擊。
流動性過剩問題日趨嚴重,但流動性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具有多面性。「流動性過剩只是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一個表現,它不僅是外部不均衡的產物,也是內部金融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以及市場結構畸形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貨幣需求結構和資產結構調整以及金融深化的產物。」⑤因此,流動性過剩一方面反映了宏觀經濟的問題,同時也蘊含了糾正問題的契機。當外匯儲備積累到一定程度,效率低下的金融市場無法承受流動性沖擊的時候,多餘的流動性在尋找自我存在的空間的同時為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市場結構的調整提供了契機。同時,流動性過剩也為進一步進行收入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了金融資源。
貨物進出口總額(億美元)
年份 進出口總額 出口總額 進口總額 差額

1978 206.4 97.5 108.9 -11.4
1980 381.4 181.2 200.2 -19.0
1985 696.0 273.5 422.5 -149.0
1989 1116.8 525.4 591.4 -66.0
1990 1154.4 620.9 533.5 87.4
1991 1357.0 719.1 637.9 81.2
1992 1655.3 849.4 805.9 43.5
1993 1957.0 917.4 1039.6 -122.2
1994 2366.2 1210.1 1156.1 54.0
1995 2808.6 1487.8 1320.8 167.0
1996 2898.8 1510.5 1388.3 122.2
1997 3251.6 1827.9 1423.7 404.2
1998 3239.5 1837.1 1402.4 434.7
1999 3606.3 1949.3 1657.0 292.3
2000 4742.9 2492.0 2250.9 241.1
2001 5096.5 2661.0 2435.5 225.5
2002 6207.7 3256.0 2951.7 304.3
2003 8509.9 4382.3 4127.6 254.7
2004 11545.5 5933.2 5612.3 320.9
2005 14219.1 7619.5 6599.5 1020.0
2006 17601.6 9689.7 7912.2 1775
2007 21738 12180 9558 2622

(表註:數據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並經過整理。)
經濟的增長對於外需的依賴還比較強勁,內需依然顯現不足態勢。目前我國的出口佔GDP的比重已達40%之多,經濟的外部依存度(進出口總額/GDP)也由2003年60%上升至目前的90%左右,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與外部的經濟景氣密切相關。隨著次貸危機後續影響的逐步顯現,美國的消費和就業已經受挫,經濟放緩已成事實,也將波及歐盟和日本經濟,而美、歐、日佔我國的貿易比重在40%以上,因此外部經濟的下行勢必會導致我國外部需求的減少,進而影響到出口的平穩增長。因此,必須綜合考慮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對戰略與政策調整提出的要求,合理適度調整政策,改變粗放型出口擴張戰略,限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產品出口,提高出口的質量和效益。同時,提高消費率,切實增強內需對經濟的拉動力,減少對外部需求的過高依賴和外部沖擊對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負面影響。
三、 國家財政收支總額
國家財政收支總額及增長速度
年份 財政收入(億元) 財政支出(億元) 收支差額(億元) 增長速度(%) 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財政收入 財政支出
1978 1132.26 1122.09 10.17 29.5 33.0 31.1
1980 1159.93 1228.83 -68.90 1.2 -4.1 25.5
1985 2004.82 2004.25 0.57 22.0 17.8 22.2
1989 2664.90 2823.78 -158.88 13.1 13.3 15.7
1990 2937.10 3083.59 -146.49 10.2 9.2 15.7
1991 3149.48 3386.62 -237.14 7.2 9.8 14.5
1992 3483.37 3742.20 -258.83 10.6 10.5 12.9
1993 4348.95 4642.30 -293.35 24.8 24.1 12.3
1994 5218.10 5792.62 -574.52 20.0 24.8 10.8
1995 6242.20 6823.72 -581.52 19.6 17.8 10.3
1996 7407.99 7937.55 -529.56 18.7 16.3 10.4
1997 8651.14 9233.56 -582.42 16.8 16.3 11.0
1998 9875.95 10798.18 -922.23 14.2 16.9 11.7
1999 11444.08 13187.67 -1743.59 15.9 22.1 12.8
2000 13395.23 15886.50 -2491.27 17.0 20.5 13.5
2001 16386.04 18902.58 -2516.54 22.3 19.0 14.9
2002 18903.64 22053.15 -3149.51 15.4 16.7 15.7
2003 21715.25 24649.95 -2934.70 14.9 11.8 16.0
2004 26396.47 28486.89 -2090.42 21.6 15.6 16.5
2005 31649.29 33930.28 -2280.99 19.9 19.1 17.3
(表註:數據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並經過整理。)

四、 CPI(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

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爾系數
年份 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 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 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

絕對數(元) 絕對數(元)
1978 343.4 133.6 57.5 67.7
1980 477.6 191.3 56.9 61.8
1985 739.1 397.6 53.3 57.8
1989 1373.9 601.5 54.5 54.8
1990 1510.2 686.3 54.2 58.8
1991 1700.6 708.6 53.8 57.6
1992 2026.6 784.0 53.0 57.6
1993 2577.4 921.6 50.3 58.1
1994 3496.2 1221.0 50.0 58.9
1995 4283.0 1577.7 50.1 58.6
1996 4838.9 1926.1 48.8 56.3
1997 5160.3 2090.1 46.6 55.1
1998 5425.1 2162.0 44.7 53.4
1999 5854.0 2210.3 42.1 52.6
2000 6280.0 2253.4 39.4 49.1
2001 6859.6 2366.4 38.2 47.7
2002 7702.8 2475.6 37.7 46.2
2003 8472.2 2622.2 37.1 45.6
2004 9421.6 2936.4 37.7 47.2
2005 10493.0 3254.9 36.7 45.5

(表註:數據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並經過整理。)
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特徵依然十分明顯,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鎮居民收入和農村居民收入都有了一定的增長,但增長速度存在差異。總的說來,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經歷了一個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變化過程,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比為2.52,1983年就下降到了1.82,但隨著城鎮企業制度、工資等改革的深入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鄉人均純收入之比又逐年上升,2006年達到3.28。由於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明顯,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從恩格爾系數分析,2005年,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45.5%,相當於城鎮居民在1997年至1998年的水平,這部分表明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在7到8年左右;城鎮居民2006年的恩格爾系數為35%。「從城鄉分布的企業的所有制結構看,在城市以國有經濟為主,在農村以鄉鎮企業等非國有企業為主。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階段,雖然國家鼓勵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共同競爭發展,但實際上國有企業在制度、政策等方面仍享有不小的優勢。這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非國有企業效益的「非競爭性流失」,同時也使得在農村地區的企業投資意願不高,影響農村企業人員的收入水平。」⑥

居民消費、政府支出和投資分別增長1個百分點,可以分別帶動GDP增長1.05、0.51和0.44個百分點,而凈出口的增長率對中國長期GDP的影響不顯著。近年來我國最終消費率卻在不斷下降,經濟增長主要靠高積累、高投資和高出口來支撐。這種增長模式加劇了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消費與積累之間的矛盾,也損害了經濟增長的福利效應。消費增長速度雖仍低於投資增長速度,但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穩步提高的支撐下,消費增長速度擺脫了「低水平」困境,進一步強化啟動消費依然是宏觀經濟政策中期實施的著手點之一。
導致中國消費水平增長速度提升的核心力量在於:城鄉居民收入的穩步提高。以2007年為例,上半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同比增長接近2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接近17%,增幅同比提高接近6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增長了15.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1%。這是本輪經濟周期中唯一收入增長速度超過GDP增長速度的年份。這充分說明我國自2002年以來啟動的增加收入、推動消費的各項政策開始發揮作用。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抑制消費傾向的各種制度性短缺經過近幾年的大力建設,對居民消費預期有著重大的刺激作用。因此,進一步從中長期角度進行收入分配和再收入分配機制的改革,使居民收入增長速度高於GDP增長速度,加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推動中國經濟由投資驅動型經濟增長向消費推動型經濟增長的轉變依然是目前進行宏觀經濟調整的核心之一。
五、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長速度年初雖有反彈,全年實際增速將會出現回落。2007年投資增速並不過高,宏觀經濟政策的關注焦點應當從投資總量增速向投資結構與質量轉移。日益擴大的儲蓄-投資盈餘決定了我國近期需要較高的投資增長速度來緩解日益嚴重的結構性失衡。解決這種結構性問題的落腳點在於兩個方面:一是降低儲蓄,增加消費;二是提高投資。「事實上,從短期來看,作為消費者理性決策的產物,消費的波動性很小,期望在中短期通過提高消費來降低儲蓄的方法不可能成為解決結構性失衡的主導方向,提高投資是中短期一個操作性更強的策略。」⑦
高速度的固定資產投資沒有帶來生產能力過剩問題。其最為突出的表現是,本擴張階段的高速投資速度並沒有帶來生產資料價格的快速上漲,也沒有帶來零售商品價格的下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普遍的要素短缺或產能過剩問題。「生產資料價格—PPI—RPI—CPI價格指數傳遞率逐級-逐年的下降,也說明了中國宏觀經濟對於各種成本沖擊的化解能力大幅度提高。」⑧
「本輪高速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與前兩個周期的投資膨脹有著本質的差別,它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有其堅實的效益基礎。一是資金來源日益市場化,2006年政府投資(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各種基金)僅佔全部融資的13.6%,銀行資金佔19.8%,企業自籌資金(如體外循環資金)和各種外資佔比高達60%以上。二是投資主體也日趨市場化,200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構成中,非國有部門的比重達到68.6%。三是利潤率和資本收益率持續高位攀升。因此,除非投資市場存在嚴重「市場失靈」,否則政府不宜過度遏制投資增長。
中國高速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有其十分深刻的中長期結構基礎。一是中國高儲蓄率決定了中國必定有高投資率。如果在儲蓄率沒有降低的前提而對投資率進行大幅度調整,其結果要麼是凈出口大幅度上升,要麼是宏觀經濟出現大量閑置資源,兩種結果都是中國目前宏觀經濟難以承受的;二是中國的人口結構決定了中國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保持高儲蓄率,短期消費水平難以大幅度上升,要保證中國有效需求保持在合意的水平上,在相當一段時期內要依賴於高投資水平;三是現有「中心國家創新、發達國家消費、東亞生產」的新型國際分工格局所決定的中國高出口也需要高速投資提供供給支持;四是中國所處的重工業化階段也需要高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提供相應的資本積累。」⑨
綜合分析,目前我國宏觀經濟面臨以下問題:
首先,由於經濟結構中的深層矛盾,龐大工業產能一方面使 70% 以上的商品供大於求,並且不得不依靠投資增長和國際市場來消化,另一方面,重要能源、原材料以及土地等關鍵生產要素瓶頸的存在,難以支撐持續的投資高增長,而依靠國際市場則必然受到全球資源供給和需求狀況的雙重製約。
其次,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受國際市場資源類產品供求關系緊張和價格上漲影響,輸入性通脹對國內經濟運行的影響日益增大。在國內消費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的壓力要麼轉化為工業庫存的增加,要麼使部分生產能力被淘汰。
第三,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經濟增長吸收勞動力的能力相對較低,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就業壓力始終存在,加上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國內消費難以實現大幅增長。
針對以上問題,2008年宏觀調控應把握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加強物價上漲形勢的跟蹤研究,適當調高穩定物價的預期調控目標,在穩定物價總水平的前提下,穩步推出資源價格改革。
二是圍繞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增強匯率彈性,逐步釋放匯率升值壓力,更好地調節社會總需求和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管,嚴格控制國外短期投機資本的流入。
三是完善穩健財政政策。公共資源分配應繼續向改善民生傾斜,加快研究和建立資源環境稅體系,改變國民收入分配過於向資本傾斜的格局,加大向勞動者分配的比重。
四是結合需求調控,以節能減排為核心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五是積極穩定樓市和股市需求,防止房價和股價輪番上漲,抑制資產價格泡沫。
參考文獻:
1) 劉樹成.《經濟周期與宏觀調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社.2005.
2) 張曙光.《中國宏觀經濟理論》.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
3) 鄭超愚.《中國宏觀經濟分析的理論框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參考網址:
1) http://www.51report.com/free/detail/28572.html
2) http://www.51report.com/free/detail/28428.html
3) http://www.macrochina.com.cn/xsfx/hgfxff/20010510004744.shtml
4) http://report.drc.gov.cn/drcnet/corpus.nsf/0/?OpenDocument
5) http://www.macrochina.com.cn/xsfx/rdfx/20071229089653.shtml

絕對是自己寫的哦!

⑽ 經濟學教授的課程適合哪些人群

經濟學原理,比如曼昆著的,約等於通俗讀物,是個人都能看的很開心。
西方經濟學,比如高鴻業的,約等於中國學生經濟學入門教材,需要具備高中文化和一定高等數學基礎。
再往更高層次就需要經濟學基礎了。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的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