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孫治經濟學獎

孫治經濟學獎

發布時間:2020-12-07 23:34:39

① 因博弈論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者及其貢獻

名字:羅伯特·約翰來·奧源曼和托馬斯謝林。

貢獻:

1、托馬斯•謝林在其經典著作《沖突的戰略》一書中,謝林首次定義並闡明了威懾、強制性威脅與承諾、戰略移動等概念開始把關於博弈論的洞察力作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來研究社會科學問題,並對討價還價和沖突管理理論作了非常細致的分析。

討價還價理論是謝林早期的主要貢獻所在。盡管當時謝林並沒有刻意強調正式建立模型問題,但是他的很多觀點後來隨著博弈論的新發展而定形,而他所定義的概念也成為博弈理論中最基本的概念,比如,完美均衡概念中的不可置信威脅就源自謝林的可行均衡概念。

2、羅伯特·約翰·奧曼作為一名傑出的經濟學家,在決策制定理性觀點方面有著傑出的貢獻,對博弈論和其他許多經濟理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他於1983年獲得了以色列技術機構頒發的科學技術哈維獎,1994年獲得了以色列頒發的經濟學獎。本文就他在博弈論方面的貢獻以及相關思想作一評析。

② 孫衛的獲獎

1.《中國黃土》 陝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獎 1985年 排名第5
2.《沙漠、礫漠、黃土》回陝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獎答 1987年 排名第5
3.長慶油田延安組油層微觀模型水驅油研究 中國石油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 排名第2
4.化學堵劑在低滲透油層中的封堵機理研究與應用效果 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 排名第1
5.砂岩微觀模型水驅油實驗技術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第五屆科學技術大會銀獎 1999年 排名第1
6.《延長特低/超低滲透油藏注水開發方式優化研究》.陝西省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1年
7.《鄂爾多斯盆地演化-改造動力學與多種能源礦產共存成藏(礦)》.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1年
8.《低(超低)滲油田高效增產改造和提高採收率技術與產業化示範》.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12年
9.《鄂爾多斯盆地中部延長組下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理論與關鍵技術》.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3年
10.《油氣煤鈾同盆共存富集成藏理論技術創新與多種能源礦產協同勘探》.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3年

③ 獲諾貝爾獎的人有哪些,以及獎項、獲獎時間、國籍。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

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原則是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有重大價值貢獻的人,並優先獎勵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貢獻者。

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傑出的環境成就獲得者。該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首次頒發。

諾貝爾獎的獎金數視基金會的收入而定,其范圍約從11000英鎊(31000美元)到30000英鎊(72000美元)。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60年代為7.5萬美元,80年代達22萬多美元。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朴,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至1800人之間,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聖莫雷空運來,這意味著對知識的尊重。

另給你介紹兩個內容相關的網址:
1,諾貝爾獎專欄地址如下:
http://www.cctv.com/culture/special/C11458/01/

2,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資料則在這個地址:
http://www.cctv.com/program/dssgsw/20031024/101451.shtml

④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994]約翰·納什(JOHN F.NASH)相關信息

約翰·納什生於1928年6月13日。父親是電子工程師與教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納什小時孤獨內向,雖然父母對他照顧有加,但老師認為他不合群不善社交。

納什的數學天分大約在14歲開始展現。他在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時剛剛二十齣頭,但他的一篇關於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論文和其他相關文章,確立了他博弈論大師的地位。在20世紀50年代末,他已是聞名世界的科學家了。

然而,正當他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30歲的納什得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他的妻子艾利西亞———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畢業生,表現出鋼鐵一般的意志:她挺過了丈夫被禁閉治療、孤立無援的日子,走過了惟一兒子同樣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震驚與哀傷……漫長的半個世紀之後,她的耐心和毅力終於創下了了不起的奇跡:和她的兒子一樣,納什教授漸漸康復,並在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經濟學獎。

如今,納什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並重新開始科學研究。他現在是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但已經不再任教。學校經濟學系經常會舉辦有關博弈論的論壇,納什有時候會參加,但是他幾乎從不發言,每次都是靜靜地來,靜靜地走。

不過,在同事印象里「極不愛說話」的納什教授將在中國做幾場演講。8月14日至17日在青島大學,他會以特邀報告人的身份做主題發言,探討他所奠定學術根基的博弈論的發展趨勢。8月21日晚上,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他還將向中國公眾做一個公開報告。
小約翰-納什是所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最不幸的,又是不幸中最萬幸的人。

納什不是一個完人,他舉止古怪,離經叛道。曾經想放棄美國國籍,幾乎遺棄了同居女友和親生兒子,與深愛他的賢妻艾莉西亞離婚……

影片《美麗心靈》一舉獲得8項奧斯卡提名。這部影片以1994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小約翰·納什與他的(前)妻子艾莉西亞以及普林斯頓的朋友、同事的真實感人的故事為題材,藝術地重現了這個愛心呵護天才的傳奇故事。為了使廣大讀者進一步了解這位數學和經濟學的天才人物,本報特邀我國研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及其學術思想的專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健教授,撰文詳細介紹納什博士其人其事。孫教授已發表過多篇評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其學術思想的文章。目前正在撰寫1969年至2001年的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傳略及其學術貢獻評述的專著。

1950年和1951年納什的兩篇關於非合作博弈論的重要論文,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競爭和市場的看法。他證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並證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納什均衡。從而揭示了博弈均衡與經濟均衡的內在聯系。納什的研究奠定了現代非合作博弈論的基石,後來的博弈論研究基本上都沿著這條主線展開的。然而,納什天才的發現卻遭到馮·諾依曼的斷然否定,在此之前他還受到愛因斯坦的冷遇。但是骨子裡挑戰權威、藐視權威的本性,使納什堅持了自己的觀點,終成一代大師。要不是30多年的嚴重精神病折磨,恐怕他早已站在諾貝爾獎的領獎台上了,而且也絕不會與其他人分享這一殊榮。

納什是一個非常天才的數學家,他的主要貢獻是1950至1951年在普林斯頓讀博士學位時做出的。然而,他的天才發現———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即「納什均衡」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1948年納什到普林斯頓大學讀數學系的博士。那一年他還不到20歲。當時普林斯頓可謂人傑地靈,大師如雲。愛因斯坦、馮·諾依曼、列夫謝茨(數學系主任)、阿爾伯特·塔克、阿倫佐·切奇、哈羅德·庫恩、諾爾曼·斯蒂恩羅德、埃爾夫·福克斯……等全都在這里。博弈論主要是由馮·諾依曼(1903—1957)創所立的。他是一位出生於匈牙利的天才的數學家。他不僅創立了經濟博弈論,而且發明了計算機。早在20世紀初,塞梅魯(Zermelo)、鮑羅(Borel)和馮·諾伊曼已經開始研究博弈的准確的數學表達,直到1939年,馮·諾依曼遇到經濟學家奧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並與其合作才使博弈論進入經濟學的廣闊領域。

1944年他與奧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巨作《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出版,標志著現代系統博弈理論的的初步形成。盡管對具有博弈性質的問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甚至更早。例如,1838年古諾(Cournot)簡單雙寡頭壟斷博弈;1883年伯特蘭和1925年艾奇沃奇思研究了兩個寡頭的產量與價格壟斷;2000多年前中國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孫臏利用博弈論方法幫助田忌賽馬取勝等等都屬於早期博弈論的萌芽,其特點是零星的,片斷的研究,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很不系統。馮·諾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一書中提出的標准型、擴展型和合作型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奠定了這門學科的理論基礎。合作型博弈在20世紀50年代達到了巔峰期。然而,諾依曼的博弈論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來,由於它過於抽象,使應用范圍受到很大限制,在很長時間里,人們對博弈論的研究知之甚少,只是少數數學家的專利,所以,影響力很有限。正是在這個時候,非合作博弈———「納什均衡」應運而生了,它標志著博弈論的新時代的開始!納什不是一個按部就班的學生,他經常曠課。據他的同學們回憶,他們根本想不起來曾經什麼時候和納什一起完完整整地上過一門必修課,但納什爭辯說,至少上過斯蒂恩羅德的代數拓撲學。斯蒂恩羅德恰恰是這門學科的創立者,可是,沒上幾次課,納什就認定這門課不符合他的口味。於是,又走人了。然而,納什畢竟是一位英才天縱的非凡人物,他廣泛涉獵數學王國的每一個分支,如拓撲學、代數幾何學、邏輯學、博弈論等等,深深地為之著迷。納什經常顯示出他與眾不同的自信和自負,充滿咄咄逼人的學術野心。1950年整個夏天納什都忙於應付緊張的考試,他的博弈論研究工作被迫中斷,他感到這是莫大的浪費。殊不知這種暫時的「放棄」,使原來模糊、雜亂和無緒的若干念頭,在潛意識的持續思考下,逐步形成一條清晰的脈絡,突然來了靈感!這一年的10月,他驟感才思潮湧,夢筆生花。其中一個最耀眼的亮點就是日後被稱之為「納什均衡」的非合作博弈均衡的概念。納什的主要學術貢獻體現在1950年和1951年的兩篇論文之中(包括一篇博士論文)。1950年他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題為「非合作博弈」的長篇博士論文,1950年11月刊登在美國全國科學院每月公報上,立即引起轟動。說起來這全靠師兄戴維·蓋爾之功,就在遭到馮·諾依曼貶低幾天之後,他遇到蓋爾,告訴他自己已經將馮·諾依曼的「最小最大原理」(minimax solution)推到非合作博弈領域,找到了普遍化的方法和均衡點。蓋爾聽得很認真,他終於意識到納什的思路比馮·諾伊曼的合作博弈的理論更能反映現實的情況,而對其嚴密優美的數學證明極為贊嘆。蓋爾建議他馬上整理出來發表,以免被別人捷足先登。納什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子,根本不知道競爭的險惡,從未想過要這么做。結果還是蓋爾充當了他的「經紀人」,代為起草致科學院的簡訊,系主任列夫謝茨則親自將文稿遞交給科學院。納什寫的文章不多,就那麼幾篇,但已經足夠了,因為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國內提一個教授,要求在「核心的刊物」上發表多少篇文章。按照這個標准可能納什還不一定夠資格。

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爾里斯當牛津大學艾奇沃思經濟學講座教授時也沒有發表過什麼文章,特殊的人才,必須有特殊的選拔辦法。

納什在上大學時就開始從事純數學的博弈論研究,1948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後更是如魚得水。20歲出頭已成為聞名世界的數學家。特別是在經濟博弈論領域,他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是繼馮·諾依曼之後最偉大的博弈論大師之一。他提出的著名的納什均衡的概念在非合作博弈理論中起著核心的作用。後續的研究者對博弈論的貢獻,都是建立在這一概念之上的。由於納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斷完善為博弈論廣泛應用於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軍事科學等領域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囚犯的兩難處境

⑤ 如何評價「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孫冶方來經濟科學獎源,是為紀念中國卓越的經濟學家孫冶方同志對經濟科學的重大貢獻,表彰和獎勵對經濟科學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的繁榮和發展而設立的。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於1985年開始設立和評選,每兩年評選、頒發一次,是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該獎由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組織評選,其獲獎成果基本反映了中國經濟科學發展前沿的最新成果,代表了中國經濟學研究各領域的最高水平。
設立原因
為紀念孫冶方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大貢獻,經濟學家薛暮橋、於光遠、許滌新等發起於1983年6月19日成立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勵基金委員會」,1985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開始設立並評選。是中國經濟學領域的最高獎項,被譽為「中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孫冶方

孫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化名宋亮、孫寶山、葉非木、勉之等,無錫玉祁鎮人,模範共產黨員,著名經濟學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經濟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議組成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職。

⑥ 請介紹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詳細情況

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是美國經濟學家,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復雜性等范疇的貢獻。

弗里德曼是《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的作者,在1962年出版,提倡將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讓自由市場運作,以此維持政治和社會自由。他的政治哲學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優點,並反對政府的干預。他的理論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並且對1980年代開始美國的里根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經濟政策都有極大影響。

生平
弗里德曼生於紐約市一個工人階級的猶太人家庭,父親是Jeno Saul Friedman,母親是Sarah Ethel Landau(1892-?),兩人從奧匈帝國(今烏克蘭一帶)來到美國邂逅,曾在血汗工廠工作。弗里德曼是家中第四個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他的三個姊姊包括:Tillie F. Friedman (1919-?)、Helen Friedman (1920-?)、以及Ruth Friedman (1921-?)[1]。在高中時,弗里德曼父親逝世後,舉家搬到新澤西州的羅威市(Rahway)。

他16歲前完成高中,憑獎學金入讀羅格斯大學。原打算成為精算師的弗里德曼最初修讀數學,但成績平平,1932年取得文學士,翌年他到芝加哥大學修讀碩士,1933年芝大碩士畢業。上第一堂經濟課時,座位是以姓氏字母編排,他緊隨一名叫羅斯(Ross Director)的女生之後,兩人6年後結婚,從此終生不渝。弗里德曼曾說他的作品無一不比羅斯審閱,更笑言自己成為學術權威後,羅斯是唯一膽跟他辯論的人。當弗里德曼病逝時,羅斯說:「我除了時間,什麼都沒有了。」

畢業後,他曾為新政工作以求糊口,批准了許多早期的新政措施以解決當時面臨的艱難經濟情況,尤其是新政的許多公共建設計畫。輾轉間他到哥倫比亞繼續修讀經濟學,研究計量、制度及實踐經濟學。返回芝加哥後,獲Henry Schultz聘任為研究助理,協助完成《需求理求及計算》論文。為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工作時,他1940年曾完成一書,指醫生的壟斷局面導致他們的收入遠高於牙醫,引起局方爭議,令該書要在戰後始能出版。

弗里德曼在威斯康辛大學任教了一小段時間,但由於在經濟學系裡碰上了反猶主義者的阻撓而只得返回政府部門工作。

1941至1943年,他出任美國財政部顧問,研究戰時稅務政策,曾支持凱恩斯主義的稅賦政策,並且也確實協助推廣了預扣所得稅制度。43至4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參與Harold Hotelling及W. Allen Wallis的研究小組,為武器設計、戰略及冶金實驗分析數據。1945年,他與後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George Stigler到明尼蘇達大學任職,1946年他獲哥倫比亞大學頒發博士學位,隨後回到芝加哥大學教授經濟理論,期間再為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貨幣在商業周期的角色。這是他學術上的重大分水嶺。

在他的自傳中,弗里德曼曾描述1941至43年為羅斯福新政工作時,「當時我是一個徹底的凱恩斯主義者」。隨著時間過去,弗里德曼對於經濟政策的看法也逐漸轉變,他在芝大成立貨幣及銀行研究小組,在經濟史論家Anna Schwartz的協助下,發表《美國貨幣史》鴻文。當時他挑戰主張凱恩斯主義的著名經濟學家觀點,抨擊他們忽略貨幣供應、金融政策對經濟周期及通脹的重要性。他任職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逾30年,力倡自由主義經濟,並與徒弟徒孫,打造出著名的「芝加哥學派」。

他過,他通常反對政府幹預的計劃,尤其是對於市場價格的管制,他認為價格在市場機制里扮演著調度資源所不可或缺的信號功能。在《美國貨幣歷史》一書中,他提出經濟大蕭條其實是政府對於貨幣供應管制不當所致。後來他在2006年說道:「你知道嗎?很奇怪的是為何人們仍以為是羅斯福的政策讓我們脫離了經濟大蕭條。當時的問題是,你有一堆失業的機器和失業的人民,你怎麼能靠著成立產業壟斷集團和提升價格及工資來解決他們的問題?」

他接著在芝加哥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直到1976年,在這30年裡他將芝加哥大學的經濟系形塑成一個緊密而完整的經濟學派,被稱為芝加哥經濟學派。在弗里德曼的領導下,多名芝加哥學派的成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1953-54年間以訪問學者的身分前往英國劍橋大學任教。從1977年開始弗里德曼也加入了史丹佛大學的胡佛研究所。弗里德曼在1988年取得了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1992年獲諾貝爾經濟獎的貝克爾形容,弗里德曼可能是全球最為人認識的經濟學家,「他能以最簡單的語言表達最艱深的經濟理論」。他亦是極出色的演說家,能隨時即席演說,極富說服力。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形容佛老思考快如閃電,據說辯論從未輸過。「無人敢說辯贏了他,因與他辯論過已是無限光榮,沒多少人能與他說上兩分鍾。」

弗里德曼是學術世家。他妻子羅絲是經濟學家,其妻兄長Aaron Director是芝加哥大學聲望顯赫的法律學教授。弗里德曼育有兩名子女,包括女兒珍尼·弗里德曼及大衛·弗里德曼,大衛本身是無政府資本主義學說的重要學者。大衛的兒子Patri畢業於史丹福大學,2006年時在Google任職。

他於2006年11月16日在舊金山三藩市家中因心臟病發引致衰竭逝世。

重要著作:
《實證經濟學論文集》(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消費函數理范》(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資本王義與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
《價格理論:初稿》(Price Theory:A Provisional Text);
《美國貨幣史· 1867年一1960年》(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一1960)與施瓦茲(Anna J.Schwartz)合著

站在凱恩斯的對面

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曾使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和政府幹預經濟的政策聞名於世;二戰後,西方社會20餘年的經濟繁榮更讓凱恩斯思想大放異彩。但正是在凱恩斯主義的鼎盛時期———20世紀50年代,以弗里德曼為主要創始人的貨幣學派打著對抗「凱恩斯革命」的旗號誕生了。

弗里德曼的理論具有兩個重要特點:堅持經濟自由,強調貨幣作用。
他旗幟鮮明地反對凱恩斯的政府幹預思想。弗里德曼認為,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市場機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市場經濟具有達到充分就業的自然趨勢,只是因為價格和工資的調整相對緩慢,所以要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況可能需要經過一定時間。如果政府過多干預經濟,就將破壞市場機制的作用,阻礙經濟發展,甚至造成或加劇經濟的動盪。

他還強勁地攻擊凱恩斯所倡導的財政政策。弗里德曼認為,在貨幣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政府增加開支將導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將引起私人投資和消費的縮減,從而產生「擠出效應」,抵消增加的政府支出,因此貨幣政策才是一切經濟政策的重心。

反通貨膨脹的旗手

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滯漲」為貨幣學派帶來了大展宏圖的歷史機遇。長期實施凱恩斯主義的擴張性經濟政策終於給西方經濟帶來了惡果。70年代之後,各國的經濟發展緩慢下來,赤字越來越大,失業越來越多,通貨膨脹率越來越高。在這種經濟形勢下,經過10多年發展起來的貨幣學派選擇了通貨膨脹為主要靶子,提出了以穩定貨幣、反對通貨膨脹為中心內容的一系列政策主張。

與其他經濟學家不同,弗里德曼把通貨膨脹的責任完全歸到了政府的身上。「沒有一個政府肯於承擔通貨膨脹的責任,即使不是很嚴重的通貨膨脹也是如此。政府官員往往尋找各種借口,把責任推諉給貪婪的企業家、剛性的工會、揮霍無度的消費者、阿拉伯的酋長、惡劣的氣候以及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理由。無疑,企業家是貪婪的,工會也有剛性,消費者並不節約,阿拉伯酋長提高了石油價格,天氣往往不正常,然而所有這些只能提高個別商品的價格,並不能使一般物價普遍提高。」

弗里德曼認為,根治通貨膨脹的惟一出路是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控制貨幣增長。控制貨幣增長的方法是實行「單一規則」,即中央銀行在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時候要「公開宣布並長期採用一個固定不變的貨幣供應增長率」。

由於這些政策主張順應了西方經濟在新形勢下發展的需要,因此贏得了許多的贊同者和追隨者,並且得到官方的特別賞識。1979年,以撒切爾夫人為首相的英國保守黨政府將貨幣學派理論付諸實施,奉行了一整套完整的貨幣主義政策;美國里根總統上台後提出的「經濟復興計劃」中,也把貨幣學派提出的制定一種穩定的貨幣增長政策作為主要項目;瑞士、日本等被認為是「成功地控制了通貨膨脹」的國家,自稱其「成功的秘密」就在於實行了貨幣學派的「穩定的貨幣供應增長率」政策。貨幣學派一時聲譽鵲起,被普遍看作凱恩斯學派之後的替代者,弗里德曼更是被稱為「反通貨膨脹的旗手」。

「負罪」的獲獎人

1976年,弗里德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在頒獎典禮上,當他從座位上起立以便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獲獎證書時,一位觀眾突然舉起「自由歸於智利人民」的橫幅站起來進行抗議,大喊「資本主義下台,弗里德曼下台」,會場一陣騷亂。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智利的軍事政變說起。20世紀70年代,智利軍人皮諾切特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阿連德政府。阿連德是社會黨人,上台後推行國有化和計劃經濟。這些政策引起智利國內經濟倒退與混亂。皮諾切特上台後開始用強力手段推行市場經濟改革,改革方案

⑦ 如何參加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評選

孫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化名宋亮、孫寶山、葉非木、勉之等,無錫玉祁鎮人,模範共產黨員,著名經濟學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目錄[隱藏]孫冶方簡歷 主要著作及理論特點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學術風格和觀點

⑧ 國內著名的文學獎項有哪些

1、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以著名作家茅盾命名的文學獎,年茅盾先生把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給了作協,為得就是能夠鼓勵長篇小說的創作,於是這個獎,也就便以茅盾命名。

【獲獎作品】

《將軍吟》 莫應豐 著

《將軍吟》圍繞空軍某兵團司令員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經歷,通過對三個將軍不同命運的描述,控訴了林彪、「四人幫」的罪行,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極其復雜的、尖銳的矛盾斗爭,全盤否定了「文化大革命」運動,表達了人民的願望。

2、老舍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的文學獎,這個獎不同與茅盾文學獎獎,它主要是獎勵在北京創作的作家,別的地方的作家,即使是寫得再好,那麼也是不能夠參評,所以這個獎,還是有著某種局限性。

【獲獎作品】

《蒙面之城》 寧肯 著

《蒙面之城》描寫青年馬格在北京、秦嶺、西藏、深圳的流浪之旅。作者從流浪之旅中演繹了馬格內心的迷茫以及他與現實社會的沖突。

5、莊重文文學獎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獲獎作品】

《我愛小丸子》潘向黎 著

本書由擅長寫故事的年輕作家潘向黎寫的中篇小說。她是屬於婉約唯美一派。有著一份中國式的清淡。在她所營造的悠遠輕渺的意境里,漂浮著的是現代人的迷惘,那是屬於潘向黎特有的既傳統又現代的文字氛圍。

⑨ 「人民教育家」衛興華,在經濟學領域獲得過哪些獎項

新中國自從成立以來,很大一批經濟學家不斷探索著新中國富強富民的道路,為我國家經濟建設貢獻著很大的智慧。然而衛興華就是這樣的人,他一生致力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曾經提出商品經濟論等等思想。在經濟學界影響廣泛,為推動社會進步和變革做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衛興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系原主任教授曾經也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經濟學科評議組成員,他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經濟學教育家。一直從事《資本論》的研究。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一次次為了堅持維護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而發生。他的理論貢獻不僅在於准確解說和應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說,更重要的是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探索。還有對我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必要性,都是有很深的研究,所以它對我們國家經濟學建樹有很深很大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孫治經濟學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