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濟學名詞解釋是什麼
經濟學(economics)是
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其中經濟活動是人們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前提下,進行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以及與之有密切關聯的活動,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以較少耗費取得較大效益的問題。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在各種經濟關系中,佔主導地位的是生產關系。
⑵ 經濟學名詞解釋
邊際量是指某個經濟變數在一定的影響因素下發生的變動量
邊際成本實際上是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
邊際利益在一定時間內增加單位產品所帶來的利潤的增量
邊際分析法是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較,二者相等時為臨界點,也就是投入的資金所得到的利益與輸出損失相等時的點。如果組織的目標是取得最大利潤,那麼當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時,這一目標就能達到。
邊際分析法是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際工作中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是打開經濟決策王國的鑰匙。可以認為邊際分析法與管理決策優化密切相關。
邊際分析法marginal analysis的數學原理很簡單。對於離散discrete情形,邊際值marginal value為因變數變化量與自變數變化量的比值;對於連續continuous情形,邊際值marginal value為因變數關於某自變數的導數值。所以邊際的含義本身就是因變數關於自變數的變化率,或者說是自變數變化一個單位時因變數的改變數。在經濟管理研究中,經常考慮的邊際量有邊際收入MR、邊際成本MC、邊際產量MP、邊際利潤MB等。
邊際分析法體現向前看的決策思想,是尋求最優解的核心工具。主要應用如下:
1、無約束條件下最優投入量(業務量)unconstrained optimization的確定:
利潤最大化是企業決策考慮的根本目標。由微積分基本原理知道:利潤最大化的點在邊際利潤等於0的點獲得。利潤(或稱凈收益)為收入與成本之差,邊際利潤亦即邊際收入與邊際成本之差,即:MB=MR-MC。
由此可以獲得結論:只要邊際收入大於邊際成本,這種經濟活動就是可取的;在無約束條件下,邊際利潤值為0(即:邊際收入=邊際成本)時,資源的投入量最優(利潤最大)。
2、有約束條件下最優業務量constrained optimization分配的確定:
對於有約束情形可以獲得如下最優化法則:在有約束條件下,各方向上每增加單位資源所帶來的邊際效益都相等,且同時滿足約束條件,資源分配的總效益最優。這一法則也稱為等邊際法則。
當所考慮的資源是資金時,有約束的最優化法則即為:在滿足約束條件的同時,各方向上每增加一元錢所帶來的邊際效益都相等;如果資金是用來購買資源,而各方向的資源價格分別都是常數,有約束的最優化法則即為:在滿足約束條件的同時,各方向上的邊際效益與價格的比值都等於一個常數。
3、最優化原則的離散結果:當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時,應該增加行動;當邊際收益小於邊際成本時,應該減少行動;最優化水平在當邊際成本大於邊際收益的前一單位水平達到。
4、提倡使用增量分析。增量分析是邊際分析的變形。增量分析是分析某種決策對收入、成本或利潤的影響。這里"某種決策"可以是變數的大量變化,包括離散的、跳躍性的變化,也可以是非數量的變化,如不同技術條件、不同環境下的比較。比較不同決策引起的變數變化值進行分析。
在管理決策中應用邊際分析法相當於是建立了一套有利於決策的評價體系:不僅考慮變數的總值Total,也同時考慮變數的平均值Average和邊際值Marginal。總值、平均值與邊際值之間具有如下關系(total-average-marginal relationship):
1)邊際值的符號是總值上升或下降的信號;
2)當邊際值大於平均值時,平均值處於遞增狀態。
有可能的話對上述結論進行數學推導,細化結論的文字描述,這可以加深對結論的理解應用。特別注意4個重要點位:盈虧平衡點、邊際利潤最大點、平均利潤最大點、總利潤最大點。
應用邊際分析法還隱含著一個思想:充分利用與促進開發信息資源。
在應用邊際方法或最優化方法也應該注意如下復雜因素:
1、現實經濟管理問題總是千絲萬縷,存在多個變數,要爭取抓住主要變數,並在各個方向上滿足邊際法則;
2、決策變數與相關結果之間關系復雜,所選取的變數是否得當,必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引結合,並進行方程回歸、曲線擬合、顯著性檢驗等檢驗處理;
3、注意所考慮問題存在各種各樣的約束條件和數學工具的應用條件;
4、注意決策問題存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⑶ 現代經濟學名詞解釋
名詞的解釋網上點擊查詢一下現在經濟學如何解釋這種內容效果,讓人家記得住。
⑷ 政治經濟學(名詞解釋)
通貨膨脹: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像
商業信用:企業在正常的經營活動和商品交易中由於延期付款或預收帳款所形成的企業常見的信貸關系
.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是雇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
超級剩餘價值:企業由於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差額
平均利潤:平均利潤是指以預付資本大小按平均利潤率計算歸每個生產部門資本家所獲得的利潤
資本積聚:是指個別資本通過把自身所獲得的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即通過資本積累來增大自己
交換價值:交換價值指的是當一種產品在進行交換時,能換取到其他產品的數量
資本有機構成:是指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並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
壟斷利潤:壟斷利潤是指壟斷組織由於控制某種商品生產和銷售的絕大部分,而人為地將商品價格提高到生產價格以上,所獲得的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
資源配置:狹義資源是指自然資源;廣義資源是指經濟資源或生產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等
⑸ 經濟學各類名詞解釋
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系數表示的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經濟學家恩格爾指出它的大小與家庭富裕程度成反比,即家庭生活水平越富裕,恩格爾系數越低,這個定律叫作恩格爾定律。
即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系數大於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屬於相對富裕;20%-30%為富裕;20%以下為極其富裕。2017年我國恩格爾系數標准為29.3%,達到了聯合國認定的富足區間。
2. 消費物價指數(CPI)
它是用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英文縮寫為CPI,Consumer Price Index。一般情況下,消費物價指數大於3%即為通貨膨脹,大於5%為嚴重通貨膨脹。根據2018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我國今年CPI目標值為3%。
3. 基尼系數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數的數值在0-1之間。這里有個易錯點,很多同學可能會認為基尼系數越低越好,其實它太高和太低都不是好事。基尼系數低了就是絕對公平,會影響效率;太高會加劇貧富分化,不利於社會穩定。因此,基尼系數在一個適度區間內才是最合理的。等於0說明收入分配絕對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收入比較平均;0.3-0.4相對合理;0.4-0.5收入差距較大;0.6-1收入差距懸殊;等於1說明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
4. 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他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2017年度我國GDP總產值為82.7萬億元,今年預計增長速度為6.5%。
5.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反映了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反向變動的關,即失業率高,則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低,則通貨通脹率高。因此,各國政府往往會在必要時刻通過人為調高通貨膨脹率來促進就業。
6.知識點小結
⑹ 經濟學名詞解釋
限制價格是政府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價上漲而規定的這些產品的最版高價格。
最終權產品 一定時期內生產的而在同期內不再加工、可供最終消費和使用的產品。
流量按統計時間不同分為瞬時流量和累積流量,瞬時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的流量,累積流量是指一段時間內的流體總量。...
規模經濟分為內在經濟和外在經濟兩種。內在經濟是指企業在生產規模擴大時,由自身所引起的產量和收益的增加。當一個企業由於本身生產規模過大而引起產量和收益減少時,就稱內在不經濟。而當整個行業生產規模擴大和產量增加後,有可能給中小企業或劣勢企業帶來產量或收益的減少,這種現象就是外在不經濟。
⑺ 微觀經濟學試題,名詞解釋~
效用
是經濟學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對於消費者通過消專費或者享受閑暇等使自屬己的需求、慾望等得到的滿足的一個度量。
價格消費曲線
是指在一種商品的價格水平和消費者收入水平為常數的情況下,另一種商品價格變動所對應的兩種商品最佳購買組合點組成的軌跡。也就是當某一種物品的價格改變時的消費組合。
技術系數
即為生產一定量某種產品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有可變技術系數與不變技術系數之分
邊際技術替代率
是指在產量保持不變的前提條件下,增加一單位某種生產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種要素的數量。
委託人—代理人問題
是由於委託人不能確知代理人的行為而產生的問題,它是指經理或工人可能追求他們自己的目標而以犧牲所有者的利益為代價
替代效應
是指,當消費者的滿足水平保持不變時一種商品價格變化所引起的需求數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