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宏觀經濟學中的AS指的是什麼
您好:
在宏觀經濟學中,AS通常表示總供給,AS-AD模型即總供給-總需求模型。總專供給「是經濟社會所屬提供的總產量(或國民收入),即經濟社會所投入的基本資源所生產的產量。(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第六版》P454)」或者說「一定時期內,一國所願意生產和出售的物品和勞務的總量。(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18版》P359)」
如果以上回答解決了您的疑問,請記得;如果仍有不懂,歡迎繼續提問,。
❷ 宏觀經濟學中的as指的是什麼
AS就是Aggregate Supply,總供給。在宏觀中總供給AS主要是指AS曲線(總供給曲線)。
在以價格水平(P)為版縱坐標、權產出水平(Y)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AS曲線和AD曲線(總需求曲線)的交點決定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勞動力市場等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價格水平P和產出水平Y。這就是AD-AS模型。
AD曲線可以通過聯立考慮價格水平的IS曲線和LM曲線推導得到。
AS曲線的推導則比較復雜。根據不同前提假設,不同學派提出了各種形狀的AS曲線:水平的、向右上傾斜的、豎直的,推導方法也不盡相同。我認為比較好的是布蘭查德的推導方法,藉助勞動力市場等途徑,你可以去看下他的宏觀經濟學教材(裡面對AS曲線也有詳細講解)。
❸ 宏觀經濟學中的as指的是什麼
AS就是Aggregate Supply,總供給。在宏觀中總供給AS主要不是指一個拿來計算的量,而是指AS曲線(總供給曲線)。
在以價格水平(P)為縱坐標、產出水平(Y)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AS曲線和AD曲線(總需求曲線)的交點決定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勞動力市場等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價格水平P和產出水平Y。這就是AD-AS模型。
AD曲線可以通過聯立考慮價格水平的IS曲線和LM曲線推導得到。
AS曲線的推導則比較復雜。根據不同前提假設,不同學派提出了各種形狀的AS曲線:水平的、向右上傾斜的、豎直的,推導方法也不盡相同。我認為比較好的是布蘭查德的推導方法,藉助勞動力市場等途徑,你可以去看下他的宏觀經濟學教材(裡面對AS曲線也有詳細講解)。
❹ 宏觀經濟學中的AS指的是什麼
Aggregate Supply
❺ 宏觀經濟學問題AD-AS
1、通縮時產能過剩或需求不足,所以應該擴大總需使ad曲線右移,增加收入,提高物價。
2、刺激總需求(減稅,增加政府購買),使收入達到充分就業水平,價格水平會上升。
3、減少總需求(增稅,減少政府購買),使價格水平下降。
4、AD-AS模型表示的是在特定價格水平下社會需要多高水平的產量。這個模型是在收入—支出模型和IS—LM模型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將總需求和總供給結合起來解釋國民收入的決定及相關經濟現象,是對前兩個模型僅強調總需求方面的片面性進行的補充和修正。可以解釋很多現實問題。
5、大蕭條時,里根採用減稅刺激需求,緊縮通貨預防通脹的政策,
❻ 宏觀經濟學中的as指的是什麼
AS就是Aggregate Supply,總供給。在宏觀中總供給AS主要不是指一個拿來計算的量,而是指AS曲線版(總供給曲線)。權
在以價格水平(P)為縱坐標、產出水平(Y)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AS曲線和AD曲線(總需求曲線)的交點決定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勞動力市場等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價格水平P和產出水平Y。這就是AD-AS模型。
AD曲線可以通過聯立考慮價格水平的IS曲線和LM曲線推導得到。
AS曲線的推導則比較復雜。根據不同前提假設,不同學派提出了各種形狀的AS曲線:水平的、向右上傾斜的、豎直的,推導方法也不盡相同。我認為比較好的是布蘭查德的推導方法,藉助勞動力市場等途徑,你可以去看下他的宏觀經濟學教材(裡面對AS曲線也有詳細講解)。
❼ 宏觀經濟學 物價水平和價格水平是一回事嗎宏觀經濟學中AD-AS模型用到的P(價格水平)具體是什麼
物價水平和價格水平應該是一回事。AD–AS模型中的P就是經濟中的一個總體價格水平,即一籃子商品的價格水平。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經濟報道或統計中出現的物價水平,即用來計算通貨膨脹的價格水平。
❽ 宏觀經濟學中,NI-AE,IS-LM和AD-AS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AE-Y(我們平時上課的時候這么稱呼的,簡單支出決定模型,應該是你所謂的NI-AE吧),只是考慮商品市場均衡,此時投資I被認為是一個常量。
IS-LM同時考慮產品市場均衡與貨幣市場同時均衡,通過利率聯系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認為投資是與利率相關的函數而非常量,因此出現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均衡的兩個關於收入y和利率i的方程,聯立兩個方程可以解出均衡收入和利率(y',i')。此時物價被認為是常量。
AD-AS考慮商品市場、貨幣市場與勞動力市場的同時均衡,此時物價水平不再被認為是常量,勞動力市場均衡決定了勞動投入量L與物價P間的關系,從而決定了產出Y與P間的關系,聯系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也可以得到一個產出Y與P的方程,於是三個市場的同時均衡決定了均衡條件下的P'、Y'。
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滿意~
❾ 宏觀經濟學中AS=F(N,K)是什麼意思
AS是總供給,英文是Aggregate Supply 。長期來講,一般認為總供給等於總需求。
F(N,K)是長期宏觀生產函數,表示的總投入和總產出之間的函數關系,表示一定技術水平和資本存量下,經濟社會的產出取決於就業量,即勞動力。其中N代表勞動力, K常數。
❿ 請比較IS—LM與AD—AS模型。為什麼說AD-AS模型是宏觀經濟學的主要模型它如何經濟狀態
一、比較
1、IS-LM模型
IS-LM模型是宏觀經濟分析的一個重要工具,是描述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相互聯系的理論結構。
在產品市場上,國民收入決定於消費C、投資I、政府支出G和凈出口X-M加合起來的總支出或者說總需求水平,而總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響,利率則由貨幣市場供求情況決定,就是說,貨幣市場要影響產品市場;
另一方面,產品市場上所決定的國民收入又會影響貨幣需求,從而影響利率,這又是產品市場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可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這種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才能決定.
描述和分析這兩個市場相互聯系的理論結構,就稱為IS—LM.
該模型要求同時達到下面的兩個條件:
(1)I(r)=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2) M/P=L1(Y)+L2(r) 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為投資,S為儲蓄,M為名義貨幣量,P為物價水平,M/P為實際貨幣量,Y為總產出,r為利率。
兩條曲線交點處表示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
2、總需求—總供給模型(AD--AS模型)
將總需求與總供給結合在一起放在一個坐標圖上,用以解釋國民收入和價格水平的決定,考察價格變化的原因以及社會經濟如何實現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用公式表示:
短期總需求—總供給模型方程為:AD=f (p) SAS=f(p)
AD=SAS
長期總需求—總供給模型方程為:AD=f (p) LAS=Y f AD=LAS= Yf
二、AD-AS模型是宏觀經濟學的主要模型的原因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後凱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綜合派用於分析國民收入決定的一個工具,這個模型是在凱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礎之上。
進一步將總需求和總供給結合起來解釋國民收入的決定及相關經濟現象,是對前兩個模型僅強調總需求方面的片面性進行的補充和修正。
所以,總需求—總供給模型所依據的理論已經不是標準的或純粹的凱恩斯理論。
(10)宏觀經濟學as指什麼擴展閱讀:
LM曲線上斜率的三個區域分別指LM曲線從左到右所經歷的水平線、向右上方傾斜線、垂直線的三個階段.LM曲線這三個區域被分別稱為凱恩斯區域、中間區域、古典區域。
其經濟含義指,在水平線階段的LM曲線上,貨幣的需求曲線已處於水平狀態,對貨幣的投機需求已達到利率下降的最低點「靈活偏好陷阱」階段,貨幣需求對利率敏感性極大。
在垂直階段,LM曲線斜率為無窮大,或貨幣的投機需求對利率已毫無敏感性,從而貨幣需求曲線的斜率(1/h)趨向於無窮大,呈垂直狀態表示不論利率怎樣的變動,貨幣的投機需求均為零,從而LM曲線也呈垂直狀態(k/h趨向於無窮大)。
由於「古典學派」認為貨幣需求只有交易需求而無投機需求,因此垂直的LM區域稱古典區域,介於垂直線與水平線之間的區域則稱為「中間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