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學中的差分法是什麼意思
「差分法」是在比較兩個分數大小時,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難以解決時可以採取的一種速算方式。是基於高中數學並應用於公考的資料分析速算高級技巧。
差分法是微分方程的一種近似數值解法。具體地講,差分法就是把微分用有限差分代替,把導數用有限差商代替,從而把基本方程和邊界條件(一般均為微分方程)近似地改用差分方程(代數方程)來表示,把求解微分方程的問題改換成為求解代數方程的問題。在彈性力學中,用差分法和變分法解平面問題。
中文名
差分法
性 質
科學
類 別
數學
應 用
計量經濟學 彈性力學
目錄
1 資料分析速算
▪ 適用形式
▪ 基礎定義
▪ 作用准則
▪ 特別注意
2 計量經濟學
▪ 解題步驟
▪ 數學思想
資料分析速算
編輯
適用形式
兩個分數作比較時,若其中一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都比另外一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分別僅僅大一點,這時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經常很難比較出大小關系,而使用「差分法」卻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樣的問題。
基礎定義
在滿足「適用形式」的兩個分數中,我們定義分子與分母都比較大的分數叫「大分數」,分子與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小分數」,而這兩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分別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數我們定義為「差分數」。例如:324/53.1與313/51.7比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數」,313/51.7就是「小分數」,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數」。
作用准則
「差分數」代替「大分數」與「小分數」作比較:
1、若差分數比小分數大,則大分數比小分數大;
2、若差分數比小分數小,則大分數比小分數小;
3、若差分數與小分數相等,則大分數與小分數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與313/51.7作比較」,因為11/1.4>313/51.7(可以通過「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簡單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別注意
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種「精演算法」而非「估演算法」,得出來的大小關系是精確的關系而非粗略的關系;
二、「差分法」與「化同法」經常聯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緊接差分法」與「差分法緊接化同法」是資料分析速算當中經常遇到的兩種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數」與「小分數」做比較的時候,還經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兩個分數相隔非常近,我們甚至需要反復運用兩次「差分法」,這種情況相對比較復雜,但如果運用熟練,同樣可以大幅度簡化計算。
計量經濟學
編輯
差分法,計量經濟學中的專有名詞,是克服相關序列相關性的有效方法,它是將原計量經濟學模型變換為差分模型後再進行OLS估計,分為一階差分法和廣義差分法(廣義差分法又名迭代法)。
解題步驟
步驟:
一:建立微分方程
二:構造差分格式
三:求解差分方程
四:精度分析和檢驗
數學思想
通過taylor級數展開等方法把控制方程中的導數用網格節點上的函數值的差商代替進行離散,從而建立以網格節點上的值為未知數的方程組。將微分問題轉化為代數問題。
大的數 小的數
9/5 和 7/4 比較
(9-7)/(5-4)=2/1
2/1大於7/4所以9/5大於7/4
『貳』 差分法的基本思想是什麼計量經濟學
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麼計量經濟學?我認為是科技發達的經濟學,因為現在差分法的科技方面的問題是很主要的
『叄』 計量經濟學中的廣義差分法為什麼損失了部分樣本觀測值
廣義差分法是一種新的微分方程數值解法。它兼有差分法的簡單性和有限元法的高精度性,還具有保持質量守恆等良好性質。在經濟學上用於線性回歸模型,用於檢驗參數。
『肆』 計量經濟學 什麼時候能用差分法
"差分法"是在比較兩個分數大小時,用來"直除法"或者"化同法源"等其他速算方式難以解決時可以採取的一種速算方式。是基於高中數學並應用於公考的資料分析速算高級技巧。
差分法是微分方程的一種近似數值解法。具體地講,差分法就是把微分用有限差分代替,把導數用有限差商代替,從而把基本方程和邊界條件(一般均為微分方程)近似地改用差分方程(代數方程)來表示,把求解微分方程的問題改換成為求解代數方程的問題。在彈性力學中,用差分法和變分法解平面問題。
『伍』 差分法好用嗎
好用,不難
『陸』 差分法的計量經濟學
差分法,計量經濟學中的專有名詞,是克服相關序列相關性的有效方法,它是將原計回量經濟學模型變換為差分答模型後再進行OLS估計,分為一階差分法和廣義差分法(廣義差分法又名迭代法)。 步驟:
一:建立微分方程
二:構造差分格式
三:求解差分方程
四:精度分析和檢驗 通過taylor級數展開等方法把控制方程中的導數用網格節點上的函數值的差商代替進行離散,從而建立以網格節點上的值為未知數的方程組。將微分問題轉化為代數問題。
大的數 小的數
9/5 和 7/4 比較
(9-7)/(5-4)=2/1
2/1大於7/4所以9/5大於7/4
『柒』 關於計量經濟學~~~使用廣義差分法之後還是自相關怎麼辦
恐怕你得換個變數試試了。。。。
『捌』 計量經濟學中多重共線性的檢驗方法有哪些
1、簡單相關系復數矩陣法(輔制助手段)
此法簡單易行;但要注意兩變數的簡單相關系數包含了其他變數的影響,並非它們真實的線性相關程度的反映,一般在0.8以上可初步判定它倆之間有線性相關。
2、變數顯著性與方程顯著性綜合判斷
(修正)可決系數大,F值顯著大於臨界值,而值不顯著;那麼可認為存在多重共線性。
3、輔助回歸
將每個解釋變數對其餘變數回歸,若某個回歸方程顯著成立,則該解釋變數和其餘變數有多重共線性。
(4)方差擴大(膨脹)因子法
(5)直觀判斷法
增加或者減少一個解釋變數,或者改變一個觀測值時,回歸參數發生較大變化。重要解釋變數沒有通過t檢驗。有些解釋變數的回歸系數符號與定性分析的相反。
(8)差分法計量經濟學擴展閱讀:
解決方法
(1)、排除引起共線性的變數
找出引起多重共線性的解釋變數,將它排除出去,以逐步回歸法得到最廣泛的應用。
(2)、差分法
時間序列數據、線性模型:將原模型變換為差分模型。
(3)、減小參數估計量的方差:嶺回歸法(Ridge Regression)。
『玖』 計量經濟學方法論的主要步驟
您好,他的主要步驟的話,您可以直接翻你的課本。或者看一下你們的考試卷子,上面有沒有相關的題和相關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