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房地產為什麼會影響經濟學

房地產為什麼會影響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2-07 05:20:15

㈠ 如何看待房地產問題中的經濟學

第一,美國經濟增速是否會加快至趨勢水平上方?我們認為不會。潛在增速很可能明顯低於我們的四季度GDP追蹤指標所顯示的3.3%。石油供應緊張仍是全球增長的「限速器」;財政政策依然會給經濟帶來拖累;歐洲衰退的蔓延性影響可能加劇。第二,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下行風險——歐洲危機將在多大程度上削弱美國增長?我們的基本假設為1%,但不確定性較高。一方面,我們尚未察覺到明顯沖擊。而另一方面,倘若歐洲邊緣國家因公共和私營領域的「緊縮悖論」而無法實現穩定,則會給歐洲乃至美國帶來下行風險。第三,美國房地產市場是否會在2012年觸底?我們認為會。隨著供應過剩逐漸減少及評估價值回歸「均衡」,我們預計房屋價格將於2012年下半年停止下滑,不過其復甦過程可能明顯呈U字形。第四,2012年底時的通脹率較美聯儲目標是會過高還是過低?我們認為會過低。大宗商品價格帶來的推動日漸消退,大量過剩產能仍然存在。我們預計2012年底前核心通脹率將回落至1%,明顯低於美聯儲的隱含目標。第五,美聯儲官員是否會進一步放鬆政策?我們認為會,可能是通過上半年宣布購買機構抵押支持證券(或許還有國債)來實施。我們還預計美聯儲官員將在1月24-25日的公開市場委員會上提供聯邦基金利率預測以及官方通脹率目標。

㈡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房地產價格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原因、危害及對策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持續高速發展,作為國家支柱性產業之一,對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於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相對不成熟,房地產投資過熱、房價收入比過高、房價漲幅過快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不少城市出現了房價增長幅度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相符合、與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相協調的現象。從一方面來說,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是房地產價格的「催化劑」;但是,從另一方面,房地產價格增長速度過快卻會增加城市的生產、生活成本,阻礙城市經濟的發展,降低城市的競爭力。
一、房價上漲的成因分析
(一)供需不平衡。房屋的供應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對房價的變動起著主導作用,但是房價的供應和需求同一般的商品相比還有其特殊的地方,如每年新增房產的數量只佔房地產市場總量很小的一部分,供應變化相對於其他許多商品較遲緩(從買地到銷售需2-3年),因此,從短期看,房產的價格更多的取決於需求數量而不是供應數量。伴隨著全國樓市回暖的大趨勢,素有火爐之城的武漢在房價上漲上也表現出相當火爆的勢頭。而造成江城「房地產盛夏」的原因,從供需方面來看主要有兩個:一是房地產開發商刻意營造「熱銷」氛圍。他們找來各種「房托兒」,進行瘋狂購買,擾亂了正常購房者的理性思考,造成需求競爭激烈的假象,從而為房價的量價齊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二是購房者通脹預期強烈,消費者心理規律導致廣大住房需求者追漲勢頭強硬。
除開2010年2月,從2009年3月起,武漢樓市銷量已連續11個月過萬套。進入4月,40家樓盤捱過了「兩會」,在確定了政策方向後,加大了供應。供給量增大,投資方仍熱情不減,而剛性需求置業者則在做最後的掙扎。拋開表面的繁榮發現,今年3月,支撐樓市銷量絕大半集中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及8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樓盤。根據億房網研究中心的數據,3月,全市商品房銷量佔比中,價格在5000-6000元/平方米左右的樓盤比例為28.18%,8000元/平方米以上的為24.06%。從數據組成不難發現,是剛性置業需求在尋求平價房源,而投資型需求在中心城區搏殺。長城建設錦綉龍城、百步亭世博園等,這些地處三環線以內,價格相對較平的樓盤,受到剛性需求置業者的追捧;另—方面,福星惠譽國際城、融科天城等高價樓盤,也迎來投資客的瘋搶。但也應理性地看到,由於房價虛高,隨著自住型需求的急劇萎縮,其崩盤的危險,也日益膨脹。需求方加入了另一個新的購房群體———炒房團。與以往不同的是,以炒房著稱的溫州投資者,此次將主力轉向了二三線城市。這批購房者是從上月底開始陸續進入武漢樓盤的。目前國家只對境外人士購房有限制,如一人只能買一套等,對境內炒房者能夠採取的應對措施不多。炒房團的加入,不論是給普通自住房性購房者,還是住房投資者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使原本就激烈的需求競爭變得更加緊張。而炒房團引起的更巨大的需求,不僅在保持房價高漲上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同時也使地產商們的資金流動性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商品房的投資速度和供給量。一般來說,房產的需求越大,則房產的價格越高,而房產的供應越大,則房產的價格越低。從2009年以來,市場持續旺銷,需求量不斷加大,但供應量下降幅度較大,因此,新增供應量與需求量的差距不斷被拉大。2009年,武漢商品住宅累計供應面積與成交面積的比值為1:2.11,新增需求量遠遠超過了新增供應量,供需矛盾更為激化。
(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響。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是衡量居民購買力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支撐房地產價格的重要指標。
城鎮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一直處於快速增長中,並一直處於商品銷售價格和住宅銷售價格之上,城鎮居民收入和支出支撐著房地產價格的上升。從這一角度看,我市的房地產價格以居民收入的增長為支撐,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房地產的有效需求相應增加,房地產的價格也隨之上漲。
(三)通貨膨脹因素。根據近幾年國際上的部分國家和城市情況可看出,投資房地產是抵禦通貨膨脹的一個很好的途徑。越是在物價上漲的時期,房地產越能體現其保值性,也就是說,在物價上漲的時期里,持有房產是比較理想的,正因為這樣,真實的通脹率和預期的通脹率一般會對房價產生正面的影響,通脹率越高,人們對房地產的投資就越多,房價上漲的也就越快。
蓬勃發展的房產推動著我國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迅猛發展,這幾年,房地產等行業連續幾年以超過20%的增速運行,對房屋的需求大量增加,使得相關原材料價格穩步升高,特別是與建築業密切相關的鋼鐵價格大幅上升,增加了房地產的開發成本,繼而導致了住房價格的上升。
(四)政策因素。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及信貸的擴張給開發商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使開發商資金緊張程度降低;另外,存貸款利率的下調,購房首付款的壓力減小,使得投資投機型和自住型需求同時擴大。在供給彈性較小甚至有所減少的情況下,需求量的擴大必然就引起了房價的上漲。與此同時,由於擔心國內外銀行向市場注入的大量流動性資金,加上國內經濟形勢開始好轉,投資者對未來通脹的預期也越發強烈,在金融市場發展緩慢、投資渠道有限的情況下,我國富有階層資產保值增值的首要選擇即是置業買房大量購入固定資產以尋求保值。再者,中央採取了增加稅收的措施,其原意本是控制房地產投資過快增長,而實際上卻將增加的稅費轉移到消費者頭上,使得房價不跌反而上漲;再加上,十多年前的分稅制改革,使得地方事權、財權不對等,財政缺口大,政府就通過把土地高價賣給房地產來彌補財政缺口,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房價的上漲。
(五)投機因素。在房價剛剛起來,而大量的投機資金還沒有進入房地產時,開發商開始自買自賣,通過假按揭來套現。開發商利用假按揭,提前收回成本,變現利潤,把風險和包袱悉數丟給銀行,自己進退自如,完全占據主動。由於房價估值越高,假按揭從銀行套取的資金越多,開發商越傾向於提高價格。這正是房價與房屋成交量同步上升的根本原因。從2008年11月開到2009年6月,國家投放了8萬多億資金,龐大數量的投入帶來了一種非常強烈的通貨膨脹預期。為了規避通脹帶來的經濟損失,在通脹期間,但凡有點經濟實力的理性人為了使自己手中的資產保值甚至增值,就會去購買能保值增值的商品。但由於我國投資渠道十分有限,投機客覺得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房價肯定有獲利空間,導致投機客們大量湧入房地產。據武漢房地產業內人士介紹,2009年武漢就來了一批溫州「炒房團」,在武昌繁華地段的幾個樓盤里,一出手就是半棟樓,並以現金付款,當時以均價4000元/平方米買下,幾個月後,房價就開始上漲。在房價肆長的情況下,一些自住型購房者也就恐慌了。擔心房價沒完沒了的漲,越等下去住房成本越高。自住型購房者的這種盲從心態使得他們也進入了房地產。這樣三波力量導致前期房價非理性上漲。武漢市房地產市場信息網統計,到2010年3月底,全市商品房成交均價為6321元/平方米,漢口、武昌、漢陽三大中心城區的商品房成交均價分別為9210元/平方米、8508元/平方米、7913元/平方米。而2009年3月的「小陽春」,三大片區中,價格最高的漢口中心區成交均價只有6982元/平方米,價格漲幅驚人。
二、房價上漲產生的危害
第一,房價上漲過快使得居民購房負擔過重,抑制了居民的其他消費。2009年武漢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5.02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食品支出5109.70元,增長4.7%;房地產投資增幅由一季度的0.5%,升至上半年的23.1%,再到1—11月份增幅達41%。由於預期房價將會繼續大幅上升,因此許多家庭會為了積攢首付款和支付月供款,減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住房的需求明顯擠出了工薪階層的其他消費需求。在金融形勢嚴峻的今天,這無疑削弱了我市刺激內需的政策效果,成為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絆腳石之一。
第二,房價上漲過快導致社會財富向富人轉移,擴大了貧富差距。居民的財富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當期收入、不動產和動產。不動產包括房屋、土地等,動產包括銀行存款、家用電器、汽車、衣物、傢具等,而房地產在居民的財富中佔了很大的比例。中國人擁有個人住房的比例超過了80%,大部分人在房改過程中付了有限的費用之後將公房變成個人所有,還有相當比例的窮人沒有自己的住房,或者說居住在比較簡陋的房屋裡,越富裕的家庭擁有的住宅價格越高,那麼高收入家庭的資產總量將迅速增長,加大了低收入者家庭之間的差距。
第三,高房價推動下的房地產業容易形成經濟泡沫,從而降低社會生產和資源配置效率,威脅金融市場的秩序。在發展中國家,資金屬於稀缺資源,再加上經濟泡沫的存在,房地產佔用了相當大的資金,如2008年武漢市房地產投資占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6%,從而無效或低效的使用著稀缺資源,嚴重扭曲了資源配置,從整體上降低了社會生產效率。
第四,房價的過快增長將影響城鄉統籌發展。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我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之一。房價增長過快,提高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成本,從而抑制了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不利於解決「三農」問題。
第五,房價的過快上漲提高了我市城市整體的運行成本,降低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由於高昂的房價加大了自住房和商務用房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優秀人才向大城市的聚集,減少了外資的投入數量,降低了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不利於城市經濟的長期發展。
三、緩解房價上漲的政策建議
第一,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供應,並實現其模式的多樣化。武漢市政府可以通過提高住房貸款利率水平和購房首付款比例,抑制投資性購房,同時制定出引導消費者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調整住房供需結構,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同時政府還應該鼓勵住房建設多元化,無論是開發商、住房合作社還是個人,只要其住房開發與建設符合政府的城市發展規劃和相關的法律、法規,都應該得到允許和鼓勵。
第二,逐步完善住房金融體系,促進總消費增長。居民為了能夠購買合適的住房,重儲蓄、輕消費成為消費率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在消費不足的環境下,充分發揮住宅價格的財富效應,促進城鎮居民的消費,保證經濟穩定增長,為使住宅價格帶來的財富效應能順利實現,必須有發達的住房二級市場,只有這樣,消費者才可能比較容易地進行住房交易,順利地實現房屋的價值,進而刺激家庭的消費支出。
第三,控制住房抵押貸款風險,防範因投機行為對宏觀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房地產商可以通過拓寬融資渠道,實現企業融資方式的多元化來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找到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㈢ 房地產價值下降會導致國民財富下降嗎用宏觀經濟學原理分析

從宏觀經濟學分析,上層建築決定經濟基礎,房地產價格高,國民gdp就會下降。

㈣ 房地產屬於經濟學的范疇嗎

房產超過常規經濟學范疇

中國房地產是行政引導,市場推廣,規劃引領的特殊性專全民屬需求型行業;
在中央、地方、開發商、百姓之間形成一個環形鏈條;
你寫論文的話可以先去研究下日本,美國等地的房產10年走勢,變化,國家引導等等
然後回頭來對比中國的10年變化,你的很多特徵性結論就可以產生了,別去看國內所謂專家的評論言論,會誤導你的結論方向!

㈤ 房價對經濟的影響是什麼,請結合經濟學原理

1、對物價水平的影響
在計算物價水平時,會選取一些物品,並賦予一定的全重,房產作為個人資產的重要組成,被賦予的權重相對較大,所以房價的波動,對CPI影響不小
2、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房價波動,必然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重要影響。以目前我國房價為例,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房地產市場更是非常火,暫且不去考慮房市火爆的原因,來看看他的影響:
吸引了大批資金的投入,無論是蓋房子還是炒房子。這就會使得固定資產投資上漲(房地產投資是固定投資組成之一),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當然這是有力的一方面。
但是我國現在是房地產過熱,就是說房地產需求占總需求比重過大,這就是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挑戰——一旦房地產市場衰落,經濟將遭受重創(所以國家提出需求結構調整,同時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所以,房價的波動對經濟影響要從利弊兩個方面來分析。

㈥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中國房地產泡沫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中國的地產泡沫其實是一種人為現象。這是一種典型的制度性腐敗的結果。或者如鍾偉所言,是中國目前新雙軌制的表徵之一。中國由於中央政府對國有土地市場的管制性壟斷與地方政府對國有土地的實質性佔有壟斷,導致當前許多地方的地產泡沫大得怕人,而不像許多人所講的,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只是一種市場供求之間的客觀反映。中國的改革邏輯是先易後難,由存量到增量,這種改革思路對於改革的起步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改革進行了25年之後,仍然沒有形成一整套的改革邏輯與改革的框架,仍然是摸著石頭過河,這是十分不正常的。盡管我們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改革目標,但這么多年來,作為市場經濟體制基礎的要素市場化卻進展緩慢,究其由,無非如鍾偉選擇所言,以前的改革者已經成為目前改革的最大阻力,因為他們已經是過去改革中的最大受益者,因此他們的改革動力是不充分的。他們不願意看到,因為要素的市場化從而失去其原來的掙錢之道。在維持現有的體制上,他們不費力氣,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把銀子掙到手。就地產泡沫而言,而非房地產泡沫。之所以這樣提,是房子的建築成本是一定的,加上合理的利稅成本,房子的定價是不成問題的;但關鍵在於地。至少在中國當前的情況下是這樣的。我認為,在中國當前的房地產市場中,泡沫其實是政府與民爭利的一種表現。從現行的法律來看,中國的國有土地的使用期限最多為70年(住宅用地);如果現行的法律保持不變,70年之後,所有人買的房子就應當交還國家所有,如果還需要居住,那麼就需要再交一次土地租金。

㈦ 用經濟學來談為什麼說無論是房價上漲還是下跌,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負面影響都

      馬雲說,未來的房子如蔥。那在什麼情況下,房價如蔥呢?房產泡沫破碎啦,房子就如蔥。不破就會保持高價位。
      房產泡沫究竟是什麼東西?就是靠房子發展起來的經濟,高房價,就要有高的貨幣做支撐,打個比方說,你建設了一百套房子,每套一百萬,一共是一億元,那麼,你就要有一億元作為支撐。如果你把房子提高到一千萬一套,一共就是十個億,你就要有十個億的貨幣作為支撐。如果房子產值過剩啦,房子不值一萬啦,又把它降到一百萬一套啦,那麼就會多出九個億的貨幣,卻沒有相應的資產,這是什麼?這就是泡沫。如果你不降價,我們知道,我們的房子是貸款買來的,我們建了一百套房子,也就是有了十個億的貨幣,我們其實首付可能就一個億,那九個億是分期付款的,假如不算利息,九年還清,每年還回一個億,兩年就是兩個億,假如不在建房子啦,沒有人買房子啦,那麼還回來的錢怎麼辦,不能就放在銀行的金庫里吧,它要想辦法把他貸出去,怎麼貸出去,繼續建房子,在建一百套,沒有人買,怎麼辦?漲價,這時,那些觀望的人和買房投資的人就會趕緊出手,因為他們早就手癢啦,早就從別人買房的巨額紅利里看紅眼啦,並且認為,在不買,可能又要漲一倍,為什麼會這樣想,在他們的意識里,根本就沒有房子會降價的概念,本來認為會降價啦,可是房子又飛漲啦,這放到誰的頭上,誰也培養不起房子會降價的概念,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房子漲價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當然也不排除有政府的慫恿和某些地方政府小算盤。潘石屹不是說過,我不能讓買我房子的人賠錢,不能讓他們寒心,所以要給房子漲價,迄今為止,買房子的人確實沒有賠錢,他兌現了他的承諾,也能讓大家看明白,誰才是房子漲價的幕後推手,從而也給廣大人民群眾一個印像,買房子,穩賺不賠,比販毒利潤還高,從而形成一種全民炒房的怪像,不過他卻給國家造成了現實的問題,如果真的房價上漲一倍,國家是不是又要多印出一倍的鈔票,在按著這個規律循環,最後總會有一天循環不動啦,那就是什麼,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可能到時候,錢不如紙值錢,這就是房產泡沫的危害,到那時國家經濟崩潰,那些房產大佬們可能已經攜巨款逃跑啦,而留下的是那些擁有數套乃至幾十套房產的國民們,從昨日的身價千萬在到今日的一無所有,可能他們致死都不明白是誰玩弄了他們!
      從這些可以看出,房子只有上漲而不下降的危害是多麼的巨大,如果沒有慘痛的教訓,就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到買房大軍中來。這些買房者,我們不能否認有剛需者,但有一大部分是為了保值,甚至從中大賺一筆的心態,那麼怎樣才能使房子走向良性發展,我們看到許多發達國家都有空置稅,難道空置稅真的是為了增加稅收嗎,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他就是為了 調控房產而產生的一把最好的調控鑰匙。或者用徵收房產稅進行調控
房產稅的徵收不應以征稅為目的,應當以調控為目的,不應當徵收為改善生活而買房的人,只應當徵收囤積房屋和奢侈住房的人,定位正確啦,目的就明確啦,所以房產稅最終徵收的應當是少部分人的稅,而大部分人是不應當交稅的,所以這就要在起征點上做文章,例如起征點人均六十平米起征,每戶起征點為三百平米,兩者以高者起征,這樣大部分為了合理住房或者改善住房者者就不會交稅,只有囤積住房的人或者非常奢侈住房的人才會交稅,對於囤積住房者,您想牟利嗎,這樣會給經濟帶來不穩定性,對不起,您得交稅,對於極為奢侈者,您佔用了太多的資源,只要您住得起,對不起,您得交稅,交高額的稅。
如果國家在不採取科學合理的政策,我猜想中國頂多再能經受兩次的房價暴漲,兩輪估計也就十多年的時間,記得有個戰略家戴旭曾經說過,在2030年中國降會被肢解,那時估計也是房價所能承受的極限

㈧ 經濟危機對房地產業的影響與哪些經濟學知識有關

金融危機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影響
1、2008年1-11國內房地產市場的運行狀況
(1)房地產開發完成情況。1-11月,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6546億元,同比增長22.7%,增幅比1-10月回落1.9個百分點。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25.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7.7%;房屋新開工面積8.4億平方米,增長5.4%;房屋竣工面積3.5億平方米,增長6.1%。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9億平方米,增長5%。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土地購置面積3.2億平方米,同比下降5.9%;完成土地開發面積2.1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7%。
(2)商品房銷售和空置情況。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4.9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8.3%。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8.8%;商品房銷售額19261億元,同比下降19.8%。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額下降20.6%。截至11月末,全國商品房空置面積1.3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3%,增幅比1-10月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空置商品住宅708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9%,增幅提高4.9個百分點。
(3)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情況。1-1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33404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國內貸款6416億元,增長5.2%;企業自籌資金13444億元,增長30.9%;其他資金12942億元,同比下降14.5%。其中,個人按揭貸款3046億元,下降25.6%。
(4)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2%,漲幅比10月份低1.4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5%。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2%,漲幅比10月份低1.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6%。
(5)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8.46,比10月份回落1.22點,比去年同期回落8.13點。
點評:從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及各項分類指數延續回落的態勢來看,此輪房地產行業的調整仍在繼續,房價同比漲幅已經回落到0.2%,基本上與去年同期持平。在前段期間貨幣政策松動、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救市政策的不斷刺激下,只有部分地區的成交量呈現明顯回暖的趨勢,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等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較10月分別增加了29%、40%和9%,但從全國來看,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較10月依然減少了3%。由此可以看出,盡管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減少了購房者的支付成本,但短期來看對刺激消費需求釋放的作用是有限的,消費者對房價繼續下調的預期以及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致使觀望氛圍依然濃郁。

2、預計中國今後的房地產市場趨勢
總體來看,目前全國市場呈現量價齊跌的形態。從去年年底開始,中國房地產市場開始調整,今年以來下行速度加快,下滑幅度加大,房地產價格也隨之開始回落。從區域上看,以深圳、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最先開始調整,接著長三角、華北、中西部也開始調整。 今後兩年我國房地產市場走勢非常不樂觀。我們認為:2008年房屋成交量同比2007年將出現大幅下滑,估計萎縮3-4成,但由於全國房價拐點出現在第三季度,因此2008年全年房價同比2007年,依然呈正增長,不過漲幅將由2007年的18%(商品房)大幅回落到5%左右的可能性較大(預計與2006年4.4%的漲幅相近)。至於2009年,全國房屋成交量將依然在低位徘徊,但全年成交價格將比2008年出現負增長。2010年全國樓市觸底反彈的可能性最大

㈨ 房地產銷售為什麼需要懂經濟學,還要會算術,都算些什麼

對於地產銷售來說,算賬和經濟知識絕對是必須的。比如,地產銷售需要掌握產品的內利潤容率,來確定推銷住宅、商業還是車位對公司的利潤貢獻最高;銷售應當掌握公司周轉率,做高周轉,提升公司的資產和資金使用率;銷售應當具備信貸知識,協助客戶計算月供、利息等購房成本;銷售應當了解國家經濟宏觀政策,能用專業的話術向顧客介紹行業未來的發展與展望。

㈩ 為何中國房地產可以違背經濟學原理

中國的房產屬於宏觀調控范疇,決定權在政府,政府分析後覺得這時候該打壓就會打壓,該拉升就會拉升,該維穩就會維穩,所以考慮中國經濟還得學會心理學。

閱讀全文

與房地產為什麼會影響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