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方經濟學簡答1 影響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需求的因素
(一)消費者的收入。一般來說,在其它條件不變的的情況下,消費者的收入越高,對商品的需求越多。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需求結構會發生變化,即隨著收入的提高,對有些商品的需求會增加,而對有些商品的需求會減少。經濟學把需求數量的變動與消費者收入同方向變化的物品稱為正常品,把需求數量的變動與消費者收入反方向變化的物品稱為劣等品。
(二)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對該商品的需求數量就會增加。相反,當偏好程度減弱時,需求數量就會減少。人們的偏好一般與所處的社會環境及當時當地的社會風俗習慣等因素有關。
(三)相關商品的價格。當一種商品本身的價格不變,而和它相關的其它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這種商品的需求數量也會發生變化。如果其他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替代品,如牛肉和豬肉、蘋果和梨子等。由於它們在消費中可以相互替代以滿足消費者的某種慾望,故一種商品的需求與它的替代品價格成同方向變化,即替代品價格的提高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增加,替代品價格的降低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減少。如果其它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互補品,如汽車與汽油、影碟與影碟機等,由於它們必須相互結合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某種慾望,故一種商品的需求與它的互補品的價格成反方向變化,即互補品價格的提高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降低,互補品價格的下降將引起該商品需求的增加。
(四)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上升時,就會增加目前的需求,當消費者預期某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下降時,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
(五)商品自身的價格。對於正常商品,價格越高則需求量越小;價格越低則需求量越大。
滿意請採納!
『貳』 在微觀經濟學中的需求指的是什麼
回答這類問題,需要先知道個人需求的決定因素,也就是指價格、消費者偏好、收入、收入分配、相關物品價格、對未來預期。對於需求曲線來說,價格變動引起的變化時價格-數量組合點沿著需求曲線移動(Movementalongthedemandcurve)。除了價格之外的因素引起的變化則是導致需求曲線的位移(即Shiftofthedemandcurve),如果除了價格之外的因素發生變化引起需求下降,那麼需求曲線向左移動即Leftward。如果是引起需求增加,則是Rightward。知道了這些,答案就很明顯了:1.汽油價格上升了兩成互補品價格的上升將引起需求減少,即需求曲線Shiftofthedemandcurve且是Leftward。2.人們較喜歡使用地鐵為交通工具對替代品的偏好將引起需求減少,即需求曲線Shiftofthedemandcurve且是Leftward。3.考取駕駛執照的年齡從21歲被降低到18歲需求群體的增加將引起需求增加,即需求曲線Shiftofthedemandcurve且是Rightward。4.今年經濟增長率是負10%消費者收入減少將對正常品需求減少,低檔品需求增加,對於汽車來說,自然是需求減少,所以需求曲線Shiftofthedemandcurve且是Leftward。5.乘搭公共巴士的價格便宜了三成替代品的價格降低將引起需求減少,即需求曲線Shiftofthedemandcurve且是Leftward。6.人們估計在接下來兩個月里車價會下滑2成預計價格的降低將導致當前需求的減少,即需求曲線Shiftofthedemandcurve且是Leftward。示意圖都相對很簡單,相信難不倒你吧?如果還有不清楚地,歡迎網路HI我。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希望您能繼續支持我們的知道團隊。
『叄』 微觀經濟學中供給和需求的關系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曾經說過:學習經濟學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你只要掌握兩件事,一個叫供給,一個叫需求。
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對稱,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的一個構成部分。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數值的決定。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的資源取得最大的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既定的經濟資源如何被有效率地分配到各種不同的用途上。在市場經濟中,眾多的生產者生產著種類繁多的商品,是市場價格引導著資源配置方向,使稀缺資源得到最優配置。由於市場供求是決定市場價格的基本力量,因此,對供給和需求的分析是現代西方經濟學一般理論分析的邏輯起點。
一、需求:
需求指的是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的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的數量。而需要指的是消費者想得到某種商品的願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觀的願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2個條件:消費者有慾望的購買和有能力的購買。
消費者有購買某種商品的願望是因為該商品有滿足人的某種慾望的能力,即效用。一種商品要具有效用,必須具備2個條件:必須有用和稀缺。因此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下,消費者的需求量都應是給他帶來最大效用的商品數量。
影響需求數量的因素有:商品的自身價格(需求量隨著價格上升而下降,隨著價格的下降而上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需求量隨著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隨著收入水平的下降而下降)、相關產品的價格(需求量在本身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的上升而上升,隨著價格的下降而下降)、消費者的偏好(需求量隨著偏好的上升而上升,隨著偏好的下降而下降)、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預期(需求量隨著價格預期的上升而上升,隨著價格預期的下降而下降)等。
需求曲線是需求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用數學形式繪制的曲線,總是向右下方傾斜。這是因為1、由於邊際效用遞減(即在一定時間內,一個人每增加一單位某商品的消費所增加的效用),隨著消費總量的增加而減少,而消費者願意為滿足效用而對某種商品付出的貨幣,即需求價格,是由其所獲得的邊際效用而定的,因此,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2、由於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兩種影響的共同作用引起的: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後,這種商品向對於其他商品變得相對便宜,因此,消費者會用這種變得相對便宜的商品去替代其他商品,這種影響就是「替代效應」。在商品價格下降時,消費者為了達到同樣的滿足程度所需花費的支出減少了,消費者會用這些增加了的收入去增加購買這種商品,又會使這種商品的需求進一步增加,這種影響就是「收入效應」。對正常商品,這兩種效應都是正的,它們共同作用決定了當商品的價格下降時,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這就導致了商品的需求曲線會向右下方傾斜。
需求量的變動指在其他條件保持不點,當商品本身的價格發生變動時,商品的需求量沿著既定的需求曲線變動。而需求的變動指的是當商品本身的價格保持不變時,消費者的收入,或者是相關商品的價格,或者是消費者的偏好發生變動,會引起需求曲線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動。
需求的變動將會引起均衡價格的變動。需求變化的後果為:1、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當消費者的收入增加時,需求曲線會向右平行移動;當消費者收入減少時,需求曲線則向左平行移動。2、當替代品價格上升時,需求曲線會向右平移,反之則向左平移;當互補品價格上升時,需求曲線會向左平移,反之則向右平移。3、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增強時,該商品的需求曲線會向右平移,反之則向左平移。
由於商品的需求受到價格和收入的影響,就有了需求彈性的概念。需求對價格變動的反應,或者說是價格變動應起的需求量變動的幅度,稱之為價格需求彈性。具體而言,它是在某種商品的價格變動時,用價格變動的百分比除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而得到的數值。由於兩者的增減總是處於相反的方向,所以其結果是一個負數。但為了表述方便,把價格需求彈性定義為一個正值。
當需求彈性大於1時,此類商品為富有彈性商品,隨著價格的下降,銷售收入上升,隨著價格的上升,銷售收入下降。當需求彈性等於1時,此類商品為單一彈性商品,價格的增減對銷售收入無影響。當需求彈性小於1時,此類商品為缺乏彈性商平,隨著價格的上升,銷售收入上升,隨著價格的下降,銷售收入下降。當需求彈性等於0時,此類商品為完全無彈性商品,隨著價格的上升,銷售收入以同比例上升。當需求彈性為正無窮時,此類商品為完全彈性商品。
二、供給
供給指的是生產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而且能夠提供出售的該商品的數量。這種供給是指有效供給,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生產者有出售的願望和供應的能力。
影響供給數量的因素有:商品的自身價格(供給量隨著價格上升而上升,隨著價格的下降而下降)、生產成本(供給量隨著生產成本的上升而下降,隨著生產成本的下降而上升)、生產的技術水平(供給量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上升而上升,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下降而下降)、相關產品的價格(供給量在本身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的上升而上升,隨著價格的下降而下降)、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供給量隨著未來預期的上升而上升,隨著未來預期的下降而下降)等。
供給曲線是供給價格與供給量的關系用數學形式繪制的曲線,總是右上方傾斜。這是因為:1.廠商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動機的,在不同的價格水平下,生產者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產品數量,應該在既定的價格下能給他帶來最大利潤或最小虧損的產品數量。廠商利潤最大化的短期均衡條件是:(其)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產品市場價格,因而廠商的短期邊際成本曲線上的每個點對應的價格下都有一個最優均衡產量,這也是生產者願意並且能提供的產品數量,所以供給曲線與邊際成本曲線是重合的。2、由於邊際報酬遞減規律,隨著產量擴大,邊際成本是先遞減後遞增的。當產品價格較高時,廠商有盈利並會擴大產量,直至邊際成本與價格相等時候達到短期均衡,廠商獲得最大利潤,此時對應的產量是廠商願意提供的最優產量;當產品價格很低,低到等於平均可變成本時,廠商在邊際成本等於價格時,產量是虧損最小的最優產量,此時廠商繼續生產仍能彌補可變成本,但是如果再低,則廠商會停止生產,不再願意供給。所以,供給曲線是短期邊際曲線高於平均成本曲線最低點的曲線部分,此部分中,邊際成本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因此,短期供給曲線也是向右上方傾斜的。
供給量的變動指的是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由某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供給數量的變動。在數學圖形中,這種變動表現為同一既定的供給曲線上點的運動。而供給的變動指的是在某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供給數量的變動,表現為供給曲線的位置發生移動。
供給的變動也會引起均衡價格的變化,供給變化的後果為:當替代品價格下降、互補品價格上升、預期商品價格上漲、技術水平進步時,供給曲線向右平行移動;若上述因素發生引起供給數量減少的變動,則供給曲線向左平行移動。
三、市場均衡
在供給和需求的互相平衡下,市場同樣會達到一個均衡的狀態。市場的均衡過程就是商品均衡價格是商品市場上需求和供給這兩種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市場均衡,分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如果市場上只有一種或幾種商品達到供求平衡,這是局部均衡。如果所有的商品都達到了供求平衡,這就是一般均衡。必須強調,一般均衡才是真正的均衡,局部均衡只是暫時的均衡。
當市場價格偏離均衡價格時,一般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這種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狀態會逐步消失,自動回復到均衡價格水平:首先,當市場價格低於均衡價格時,商品供給量大於需求量,出現商品過剩,一方面會使需求者壓低價格,另一方面又會使供給者減少商品供給量,這樣商品的價格必然下降到均衡價格水平。相反,當市場價格低於均衡價格時,需求量大於供給量,出現商品短缺,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價格,另一方面又使供給者增加商品的供給量,這樣該商品的價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價格的水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變動;供給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的變動,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
『肆』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決定市場競爭的因素有哪些需求價格彈性與總收入的關系謝謝各位兄弟姐妹了!
簡單的說是價格因素和非價格因素,當然還與市場結構有關。
需求價格彈性富有彈性的一般內降價可以增加總容收益,如薄利多銷
需求價格彈性缺乏彈性的,一般漲價可以增加總收益,如日常食鹽漲價,消費者並不會減少很多食鹽的消費。
『伍』 西方經濟學微觀簡答題影響商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並畫出需求曲線的坐標圖
影響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價格。一般而言,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成反方向變專動,即價格越高,屬需求越少,反之則反是。
2、相關商品的價格,當一種商品本身價格不變,而其他相關商品價格發生變化時,這種商品的需求量也會發生變化。
3、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當消費者的收入提高時,會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則反是,劣等品除外。
4、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偏好程度減弱,需求量就會減少。
5、消費者對未來商品的價格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即將上升時,社會增加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量,因為理性的人會在價格上升以前購買產品。反之,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預期需求量。
6、人口規模
『陸』 微觀經濟學,需求理論
舉個誇張點的例子:
10年前JACK JONES是高端服飾,10年過去,消費者的收入增加了100%,JACK JONES的銷量增加了50%,但是確從高端商品變為了中端商品。
『柒』 微觀經濟學要素需求
條件要抄素需求函數是求成本最小襲化規劃問題的解,表示的是在對產出量有一定要求的情況下的要素需求量,其是要素價格、產品價格和產出量的函數,說明在價格固定的情況下,q越大,則要求的要素投入也越大。而要素需求函數一般在解利潤最大化規劃問題得出,此時沒有不等式約束只有y=f(x)的等式約束(其實還是有不等式約束的,只是到高級微觀時才要求掌握),求出的需求函數只是要素價格的函數,其實兩者所要表達的經濟學含義是一樣的,因為產出量(即企業的供給函數)也是要素價格和產品價格的函數,只要將供給函數帶入條件要素需求函數即可得要素需求函數。
『捌』 微觀經濟學期末考試題目!影響需求和供給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需求的因素是:
1,價格:(3種)
1)商品價格;
2)相關商品(替代品、互補品)價格;
3)預版期價格
2,消費者:(權3種)
1)消費者數量;
2)消費者偏好;
3)消費者數量
3,市場:(2種)
1)某種商品的市場飽和程度;
2)廣告費用
影響供給的因素是:
1,價格:(4種)
1)商品價格;
2)相關商品(替代品、互補品)價格;
3)生產要素價格;
4)生產者預期價格
2,外部環境:(2種)
1)生產技術水平;
2)政府的稅收政策
『玖』 西方經濟學微觀中簡述需求的決定因素
第一就是價格與需求之間的相互影響,第二是「決定」與單純「影響」的不同。第一,根專據價值規律,屬價格與需求是相互作用的。如:供大於求→價格下跌→生產縮小→供小於求→價格上漲→生產擴大→供大於求……第二,為什麼在表述需求對價格的作用時用了「決定」。從哲學角度看,需求關系代表著社會經濟的客觀存在,而價格是對需求狀況的貨幣表現。需求是價格形成和變動的原因,所以需求決定價格。
『拾』 微觀經濟學需求問題
在經濟學中,需求量和需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需求量是消費者在不 同的價格 下所希專望能夠購買的屬同種商品的數量。需求則是消費者在某種商品其價格恆定情況下,受經濟因素影響,而引起能夠購買的某種商品的間接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