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流動性陷阱宏觀經濟學

流動性陷阱宏觀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2-07 02:56:00

㈠ 宏觀經濟學。 關於流動偏好陷阱。

基本是一個意思。
准確說流動性陷阱意思如下:
當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時,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幾乎每個人都寧願持有現金,而不願持有債務票據。√
此時金融當局對利率無法控制。一旦發生
這種情況,貨幣需求就脫離了利率的遞減
函數這一軌跡,流動偏好的絕對性使貨幣
需求變得無限大,失去了利率彈性,在利率低到一定水平後,投機所需要的貨幣幾乎是無限的,這個利率水平被稱為流動偏好陷阱或凱恩斯陷阱。√
供參考。

㈡ 在宏觀經濟學中,如何避免凱恩斯陷阱的發生

需要首先了解凱恩斯陷阱的概念。
凱恩斯陷阱是一個貨幣現象。也稱「流動性陷回阱」,是凱恩斯分答析的貨幣需求發生不規則變動的一種狀態。
一般情況下,由流動偏好決定的貨幣需求在數量上主要受收入和利率的影響。其中交易性貨幣需求是收入的遞增函數;投機性貨幣需求是利率的遞減函數,貨幣需求是有限的。
利率降到一定低點之後,由於利息率太低,人們不再願意持有沒有什麼收益的生息資產,而寧願以持有貨幣的形式來持有其全部財富。這時,貨幣需求便不再是有限的,而是無限大了。
這時降低利率,不論中央銀行增加多少貨幣供應量,都將被貨幣需求所吸收。利率在一定低點以下對貨幣需求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對利率不起任何作用。中央銀行試圖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來降低利率的意圖就會落空。

要避免凱恩斯陷阱發生,首先需要了解社會上貨幣的投機性需求和交易性需求,得到凱恩斯陷阱的最低利率。
避免單獨連續採用貨幣政策應對經濟緊縮。採用宏觀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組合治理通貨緊縮。規范化貨幣銀行金融業的行為,避免惡性炒作。
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避免凱恩斯陷阱。

㈢ 宏觀經濟學

擴張的總需求政策對產出的影響等同於簡單乘數效應,在IS-LM圖上說明LM曲線是回水平的,即凱恩答斯的流動性陷阱,即經濟處於嚴重蕭條時期。在AD-AS圖上說明AS曲線是水平的。而AS曲線水平說明產出對價格是完全具有彈性的,所以ABC都正確。

㈣ [宏觀經濟學]凱恩斯主義者認為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的最主要傳播途徑是什麼

凱恩斯提出的理論並沒有明確地給出IS-LM,這是後人在他的基礎上總結出IS-LM和AD-AS模型,基於IS-LM模型是可以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可能是你看到的書沒有講而已。我們經常看到的是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比較少看到貨幣政策的「引致效應」。 引致效應是指: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降低利率時所引起的投資增加 在第一種特殊情況下,(dI/di)/(dL/di)→0(即dI/di→0 ̄或dL/di→-∞),也就是企業投資對利率的變化毫不敏感,或者經濟中出現「流動性陷阱」,或者貨幣需求對利率變動十分敏感的時候,dY/dM→0,此時不存在任何「引致效應」,貨幣政策對產出也沒有影響,貨幣政策是實效的。在另一種極端情況下,(dI/di)/(dL/di)→+∞(即dI/di→-∞或dL/di→0 ̄),將出現完全的「引致效應」,此時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效果最為明顯,政策乘數達到最大值。 比方說分析一項增加貨幣供給的擴張性貨幣政策效果時,如果增加一筆貨幣供給會使利率下降很多(這在LM曲線陡峭時就會是這樣),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會使私人部門投資增加很多(這在IS曲線比較平坦時就會是這樣),則貨幣政策效果就會很明顯。可見,通過分析IS和LM曲線的斜率以及它們的決定因素就可以比較直觀地了解貨幣政策效果的決定因素;使IS曲線斜率較小的因素以及使LM曲線斜率較大的因素,都是使貨幣政策效果較大的因素。我個人認為之所以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被淡化,是因為我們學習的是新凱恩斯主義,跟原本的凱恩斯主義以及有了挺大的差距。眾所周知,貨幣政策是有時滯的,可能傳導到整體經濟時,反而有可能會扭曲資源的配置,實際上存在貨幣政策的時間不一致性問題。所以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往往是獨立出來討論,不與IS-LM模型一起討論。

㈤ 求教一道宏觀經濟學題,請高手指點。謝謝!

政府財政政策具有乘數效應和擠出效應。
「流動性陷阱」是凱恩斯提出的一種假說,專指當一段時間內利率降到很屬低水平,市場參與者對其變化不敏感,對利率調整不再作出反應,導致貨幣政策失效。
也就是說,此題中,對應利率的擠出效應不明顯甚至可以直接忽視。所以只考慮乘數效應,政府財政支出增加,會直接帶動總需求增加,總收入也會增加。那麼收入增加80*4=320億美元。故此題選B。

(如果沒有流動性陷阱,那麼應選擇C。)

㈥ 什麼是流動偏好陷阱(宏觀經濟學)

流動偏好陷阱又稱凱恩斯陷阱

當利率水平降低到足夠低時,債券價格只會下專降不會上漲屬,人們願意以貨幣形式保留 其全部金融資產,投機性貨幣需求曲線成為一條水平直線。投機性貨幣需求曲線平行於橫軸的部分被稱為凱恩斯陷阱。在凱恩斯陷阱時,貨幣政策無效,財政政策效果很大

㈦ 宏觀經濟學問題

流動性陷阱概述
流動性陷阱是凱恩斯提出的一種假說,指當一定時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時,人們就會產生利率上升而債券價格下降的預期,貨幣需求彈性就會變得無限大,即無論增加多少貨幣,都會被人們儲存起來。發生流動性陷阱時,再寬松的貨幣政策也無法改變市場利率,使得貨幣政策失效。
流動性陷阱的現代解釋:
流動性滯存主要包括:⑴、居民和企業的現金窖藏;⑵、銀行的存差。
銀行的存差部分可以變為國債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國債部分可通過政府支出花出去,用於實體經濟部門,而在中央行存款的部分則只能滯存於銀行系統內。至於企業和居民的現金窖藏,則明顯是流動性滯存。
窖藏還有另一種形式,就是當銀行存差過大時,銀行為減輕存款利息負擔,會降低居民和企業在銀行存款的利息率,進一步取消存款利息,甚至對存款收費。在銀行不是通過貸款,而是直接通過存款來獲益的情況下,就相當於存款者通過銀行來窖藏現金,這與租用銀行保險箱類似。這時,銀行成了吸收資金的「黑洞」。真正的流動性陷阱就出現了。

流動性陷阱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一般是從利率下調刺激經濟增長的效果來認識流動性陷阱的。按照貨幣—經濟增長(包括負增)原理,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來改變利率。當貨幣供應量增加時(假定貨幣需求不變),資金的價格即利率就必然會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國內投資和消費,由此帶動整個經濟的增長。如果利率已經降到最低水平,此時中央銀行靠增加貨幣供應量再降低利率,人們也不會增加投資和消費,那麼單靠貨幣政策就達不到刺激經濟的目的,國民總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調的影響。經濟學家把上述狀況稱為「流動性陷阱」。
根據凱恩斯的理論,人們對貨幣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機需求組成。在流動性陷阱下,人們在低利率水平時仍願意選擇儲蓄,而不願投資和消費。此時,僅靠增加貨幣供應量就無法影響利率。如果當利率為零時,即便中央銀行增加多少貨幣供應量,利率也不能降為負數,由此就必然出現流動性陷阱。另一方面,當利率為零時,貨幣和債券利率都為零時,由於持有貨幣比持有債券更便於交易,人們不願意持有任何債券。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增加多少貨幣數量,也不能把人們手中的貨幣轉換為債券,從而也就無法將債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貨幣供應量不再能影響利率或收入,貨幣政策就處於對經濟不起作用狀態。
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無窮大的情況。
在以利率為縱軸,貨幣量為橫軸的平面座標圖上,可以用貨幣需求曲線上與某一最低限度利率水平相對應的一段平行於橫軸的曲線來描述流動性陷阱。出現這種情況,增加的貨幣供應量將完全被投機性貨幣需求吸收,不再會引起利率的下降和投資的增加。這是英國經濟學家J.M.凱恩斯首先提出的,但將其命名為流動性陷阱的則是英國經濟學家D.H.羅伯遜。凱恩斯認為,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同時受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和投機動機支配,就是說,它既是國民收入的函數,也是利率的函數。由於利率的不確定性將造成債券價格升降,人們便有機會在持有債券和持有貨幣之間進行選擇。當市場利率降低(債券價格提高),且低於某種「安全水平」時,人們預期未來利率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從而願意多持有貨幣。反之,人們就會少持有貨幣而多購買債券。上述對持幣動機及對貨幣需求的解釋,實際上並未超出古典學派的視野。不同的是,凱恩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指出了一種特殊的情況,即當利率降至某種水準時,則根據上述理由,靈活偏好可能變成幾乎是絕對的;這就是說,當利率降至該水準時,因利息收入太低,故幾乎每人都寧願持有現金,而不願持有債務票據。此時金融當局對於利率即無力再加控制。他認為,金融當局對於市場利率,並不總能隨心所欲地加以調節;利率降至某一水平之後,任何措施都不再能使它下降。這種無能為力的狀況,恰如落入陷阱一樣。

流動性陷阱的存在,意味著運用貨幣手段來解決經濟蕭條問題可能是無效的。這一結論動搖了古典學派的理論根基。因此,圍繞流動性陷阱問題,西方經濟學界爭論很大。凱恩斯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國經濟學家J.托賓在其早期論文中,曾運用若干資料證明了流動性陷阱的存在,並明確得出貨幣政策不如財政政策有效的結論。然而,另兩位美國經濟學家M.布隆芬布雷納和T.邁耶同樣進行了實證研究,卻得出流動性陷阱並不存在的結論。貨幣主義代表人物M.弗里德曼則持某種折衷態度。一方面,他否定有流動性陷阱存在;另一方面,他又認為市場利率不可能無限降低,因為人們需要以貨幣來替代其他金融資產的普遍願望會使利率的下降有一個最低的限度。

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的特點

從宏觀上看,一個國家的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主要有三個特點:
(1)整個宏觀經濟陷入嚴重的蕭條之中,需求嚴重不足,居民個人自發性投資和消費大為減少,失業情況嚴重,單憑市場的調節顯得力不從心。
(2)利率已經達到最低水平,名義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為零或負利率,在極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資者對經濟前景預期不佳,消費者對未來持悲觀態度,這使得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的杠桿作用失效。貨幣政策對名義利率的下調已經不能啟動經濟復甦,只能依靠財政政策,通過擴大政府支出、減稅等手段來擺脫經濟的蕭條。
(3)貨幣需求利率彈性趨向無限大。
需求曲線定義

需求曲線是顯示價格與需求量關系的曲線,是指其他條件相同時,在每一價格水平上買主願意購買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線。其中需求量是不能被觀測的。需求曲線可以以任何形狀出現,可以符合需求定理的需求曲線只可以是向右下傾斜的。
需求曲線通常以價格為縱軸(y軸),以需求量為橫軸(x軸),在一條向右下傾斜、且為直線的需求曲線中,在中央點的需求的價格彈性等於一,而以上部份的需求價格彈性大於一,而以下部份的需求價格彈性則小於一。

需求關系表達形式

需求關系有多種表達形式,如:敘述法,直接用文字描述;函數法,用需求函數demand function進行描述;圖解法,用需求曲線demand curve進行描述;表格法:用需求表demand schele進行描述。幾種表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轉換。
需求曲線是用曲線方式表示需求關系、需求函數。需求曲線是需求函數的直觀描述,它抓住需求的主要因素,縱軸表示價格(自變數),橫軸表示產品需求量(因變數)。
最常見的表示是線性模型(linear form),注意理解(垂直)截距((vertical) intercept)、斜率(slope)水平截距(horizontal intercept)的經濟意義。

需求曲線的斜率
需求曲線的斜率反映需求量價格變化的敏感程度。斜率絕對值越大,曲線越平緩,敏感性越高。在管理決策中,應把敏感性高的產品作為管理的重點。

需求曲線種類

需求曲線可分為以下三類:
1、個人需求曲線(Indivial Demand Curve):單個消費者願意購買某種產品的數量與其價格之間的關系;
2、市場需求曲線(Market Demand Curve):市場上全體消費者願意購買某種產品的數量與其價格之間的關系。市場需求曲線可由行業內各個消費者的個人需求曲線橫向相加求得;
3、企業需求曲線(Firm Demand Curve):某企業的全體顧客願意向該企業購買某種產品的數量與其價格之間的關系。
市場行業需求曲線的斜率大於個人需求曲線的斜率;企業需求曲線的斜率小於行業需求曲線的斜率。

需求曲線的應用

需求曲線有如下應用:
1、當價格確定時,求商品可能銷售的最大量(the maximun amount of a good that will be purchased if a given price is charged);
2、給定商品數量下顧客願意付的價格(the maximum the consumers will pay for a specific amount of a good)。

㈧ 宏觀經濟學說利率越高,投資量越少,可為什麼會出現流動性陷阱(利率低到一定水平投資量幾乎為零)

宏觀經濟學說利率越高,
投資量越少,
可為什麼會出現流動性陷阱(利率低到一定水平投資量幾乎為零)

㈨ 在宏觀經濟學高鴻業版中流動偏好陷阱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利率太低了,人們去買債券的風險是很大的,因為低利率對應了很高的債券價格,你買了回債券久答只可能等著債券價格下跌,導致虧損。所以人們有再多的錢也只願意拿在手裡。因此如果政府想要通過發貨幣刺激經濟的話是不可能奏效的。因為政府的意圖是通過發貨幣推低利率進而刺激投資。可是現在利率已經很低了,不可能再低下去,其次,人們也不會拿錢去投資。因此政府就陷入了流動性陷阱,貨幣政策失效。

㈩ 宏觀經濟學里什麼是流動偏好陷阱

答:①流動偏好是指人們持有貨幣的偏好,即人們願意以貨幣形式保留財富,而不願意以有價證卷形式保留財富的心理;
②當利率極低時,證券給我們帶來的收益極低,手中無論增加多少貨幣,都不會去購買證券;
③此時,流動偏好趨於無窮大;

閱讀全文

與流動性陷阱宏觀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