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福利國家經濟學讀後感

福利國家經濟學讀後感

發布時間:2020-12-07 01:52:00

① 社會福利與社會救助 讀後感

一、發揮民政工作在構建和諧*縣中的重要作用
民政工作基本職能是「調節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穩定」。無論是從職能定位、工作范圍,還是從服務內容和發展方向看,都是政府承擔社會事務管理的重要職能部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加強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需要民政部門的積極協調。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民政工作不僅要服務於全縣4xxxx人民,其中重點包括250xxxx優撫對象、617xxxx城鎮低保戶、594xxxx農村低保戶、117xxxx五保戶、180xxxx農村特困救助對象、717xxxx醫療救助對象及68xxxx助學對象,民政工作服務的對象已涵蓋了全縣社會各個層面。民政工作能直接傾聽到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感情,反映群眾的意願,解決群眾的難題,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群眾的紐帶和橋梁。 (二)推進社會管理體制的創新,需要民政部門的高效服務。民政工作承擔著社會行政事務、社會福利事務的管理。隨著我縣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轉為「社會人」,「失地農民」轉為「社區居民」,使得社會管理難度進一步加大,民政工作就需要進一步創新思路,充分發揮基層自治組織和民間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三)化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需要民政部門的積極參與。近年來,通過建立和完善我縣社會救助體系,妥善解決多種原因造成的受災群眾、低保對象、五保對象、優撫對象的臨時生活困難問題。通過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積極解決信訪中的相關問題,使各類社會矛盾得到有效化解。通過加大社區建設工作,打造社區平台,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有力地維護社會穩定,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思路抓住重點
面對新時期的新要求、新任務,主動把民政工作融入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中,創新思路、健全機制,准確把握好民政工作的結合點和著力點,不斷拓展工作內涵,延伸工作領域,發揮民政工作的生力軍作用。
(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第一,初步建立以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特困戶救助、城鄉大病救助和災民救助制度為基礎,醫療、教育、住房、司法等各種專項救助相銜接,各項優惠政策為支撐,責任明確、社會參與廣泛、運轉協調、資金落實、管理規范、網路健全的新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第二,重點做好失地農民基本權益保障工作,加大對失地農民的救助辦法,將其中符合低保條件的全部納入城鎮低保,切實做到應保盡保,著力推進城鄉低保一體化。第三,全面啟動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對農村五保戶、低保戶、優撫對象中的貧困戶×××政府規定的符合救助條件的農村居民實施醫療救助,保障農村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第四,建立「五保」供養標準的自然增長機制,對「農轉非」後成為城鎮社會孤老的原農村「五保」對象納入城鎮低保,對散居「五保」戶「農轉非」後,鼓勵其入住敬老院。
(二)進一步健全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第一,以民間組織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為核心,以提高民間組織能力建設為重點,推進民間組織管理體系創新。在著力抓好全縣1xxxx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的基礎上,著力培育3—xxxx服務於縣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的行業協會,初步形成地域和行業全面覆蓋的專業經濟協會組織體系。第二,嚴格管理各項社會行政事務。遵循便於服務管理、開發社區資源、社區居民自治和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則,合理劃分社區,積極穩妥地做好「村改居」工作;以提高火化率、整治殯葬秩序為重點,積極倡導文明治喪、節儉辦喪的社會風氣,加強殯葬設施建設,方便群眾治喪;加強涉外涉台婚姻登記規范化管理,全面啟動婚姻登記信息化建設。第三,落實優撫安置政策。完善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自然增長機制,著力解決優撫對象生活難、醫療難、住房難等問題。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復退士兵貨幣安置政策,加強退役士兵思想教育,積極探索退役士兵技能培訓機制,落實城鎮自謀職業退役士兵的各項優惠政策。
(三)進一步健全基層民主政治體系。第一,全面提高社區建設水平。緊緊抓住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這個基礎,努力構建和諧社區、和諧農村。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滿足社區居民的生活、文化需求,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個體、私營企業開辦社區服務項目,建立社區服務設施建設的多元投入機制。第二,進一步提高

村民自治水平。以財務公開為重點,全面落實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村民民主理財小組、民主監督小組,保證村民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落實。充分發揮村規民約、自治章程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作用,積極引導村民自治村務。第三,加快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大力推行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直選」,並總結推廣村支書、村主任「一肩挑」的典型經驗,通過依法選舉減少基層幹部職數,提高工作效率,促進農村經濟和諧發展。
三、加強民政自身建設,提高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
(一)在工作取向上落實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宗旨。民政工作的基本主線就是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解決人民群眾的生活困難,落實人民群眾的民主政治權利。民政工作中,要始終突出「為民、利民」的人本思想,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滿意作為衡量民政工作成效的最好標准。
(二)在工作運行上切實抓好民政工作的統籌發展。民政工作點多面廣,光靠民政機構自身難以滿足廣大群眾的要求,這就需要在建立和完善工作機制上下功夫。通過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救助體系,優撫安置和服務體系,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城鄉福利事業等,統籌民政工作的全面發展。
(三)在工作重點上健全城鄉一體化社會救助體系。著力完善生活救助、住房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就業救助、科技救助、司法救助和其他臨時救助體系。使廣大貧困戶能及時得到救助,通過整合社會救助資源,建立可靠的資金保障體系,達到「政策統一,管理規范,效果最佳」的目的。
(四)在自身建設上樹立三大觀點。第一,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要增強為民執政、為民服務的意識,堅持人性化管理,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第二,樹立大民政的觀念。把民政工作放在構建和諧*縣的歷史進程中,把准民政工作的發展新趨勢,著眼於民政工作功能的延伸和強化,從過去主要的傳統民政對象服務向為以城鄉困難群眾為主的廣大群眾服務拓展。第三,樹立開放的思想觀念。進一步擴大對公眾的開放度,把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工作內容、程序和結果及時公開,方便群眾、爭取廣大群眾積極支持,使民政工作更好地置於群眾監督之下,促進規范管理,依法行政,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不斷推動我縣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階。

② 福利經濟學在當代社會的發展主要有哪些表現

福利經濟學是研究社會經濟福利的一種經濟學理論體系,它是由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斯和庇古於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

福利經濟學是以「完全競爭」的形式出現的標榜研究福利或最大化原則的為壟斷資本獲取最大利潤辯護的一種經濟理論。無論是主張既要經濟效率又要公平分配的福利經濟學家,

也無論是強調經濟效率而不討論公平分配的福利經濟學家,都只是藉助純粹形式主義的分析來為西方國家的經濟現狀進行辯解,

並企圖為壟斷組織利用國家制定有利於自己的「福利國家」政策、價格和產量政策以及對外貿易政策出謀獻策。

③ 福利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福利經濟學(welfare economics)是研究社會經濟福利的一種經濟學理論體系。它是由英內國經濟學家霍布容斯和庇古於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經濟學》、《產業變動論》、《財政學研究》中提出了「經濟福利」的概念,主張國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數論等。
從福利觀點或最大化原則出發對經濟體系的運行予以社會評價的經濟學。經濟學區別了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實證經濟學是排除了社會評價的理論經濟學,它研究經濟體系的運行,說明經濟體系是怎樣運行的以及為什麼這樣運行,回答「是」和「不是」的問題。規范經濟學的任務是對經濟體系的運行作出社會評價,回答是「好」和「不好」的問題。福利經濟學屬於規范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是「分配越均等,社會福利就越大」,主張收入均等化,由此出現了「福利國家」。國家在國民收入調節過程中作用的加強,出現了使國民收入呈現均等化趨勢。
福利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社會經濟運行的目標,或稱檢驗社會經濟行為好壞的標准;實現社會經濟運行目標所需的生產、交換、分配的一般最適度的條件及其政策建議等。

④ 諾獎得主迪頓的福利經濟學對中國福利改革有何啟示

2008年留下的刺激後遺症近年來正在得到正視,盡管人們對經濟減速等問題的恐懼,還是按捺不住凱恩斯式手腳,但長歌當哭,新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的研究,多少能夠為大家提供新的思考,即便是財政刺激,把社會福利當大事是個不錯的選擇。如何做大與如何分配蛋糕,是經濟研究的兩大課題。過去30多年中國強調做大蛋糕,甚至為經濟增長而犧牲社會福利。過高的宏觀稅負、過度向政府與企業傾斜的收入分配製度、為資本積累而忽視社會福利的應盡之責、未能有效重視貧富差距帶來的代際不公和社會階層的固化等,如今此類問題凸顯,成為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羈絆。當前中國經濟社會中累積的諸多問題,尤其是起點公平、程序正義和代際公平問題,是一個經濟體發展過程中必然歷經的陣痛。福利經濟學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興起,為解決此類問題提供了一種解釋和建構框架,這一框架經阿羅、布坎南、阿馬蒂亞·森以及迪頓等人的探索,正在不斷完善。中國之幸在於,當前有關福利經濟學的解釋和建構框架比過去更豐滿,為中國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提供航向。以收入分配與貧富差距為例,阿馬蒂亞·森和迪頓等經濟學大師都給出了近乎一致性的解答,不以結果立論,強調起點公平、程序正義。經濟社會陣痛和經濟周期,都帶有資源錯配等印跡。按照迪頓對消費行為的研究範式,中國人收入增長與消費增長的關系相對更平坦,即中國公眾的可行自由並未隨著收入的增長而獲得顯著提升。其實,不論是阿馬蒂亞·森,還是迪頓等關注中國的經濟學大家,都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和在消除貧困方面所取得的積極成就,與中國曾在教育方面降低文盲的努力,及在公共衛生醫療方面的投入,具有明顯相關性。當前中國經濟社會遭遇轉型困惑,與長期以來政府在公共服務、社會保障計劃和透明性擔保方面投入不足等直接相關。因此,當前中國需要一場社會福利大改革,以通過經濟社會基礎架構的重新梳理和不斷完善,為其轉型發展提供基礎性防護性保障,進而放活經濟社會的活力。這需要國內在公共服務和體制機制上進行一場深刻的變革,基於中央層面推出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社會保障服務包,適度推進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在公共服務領域等引入多元化的參與主體,推進公共服務購買和外包改革,解決國內公共服務的供給缺口。如在教育領域,在引入私人資本的基礎上,推廣公共教育券模式,即政府向適齡兒童發放教育券。適齡兒童家庭可以拿著教育券選擇中意的學校接受義務教育,不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可拿收繳的教育券向各級政府部門申請公共財政資源撥付,進而既激發學校的競爭,又增加並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分布。

⑤ 福利國家思想對我國社會保障改革有何啟示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自年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經濟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2010年我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並已進入小康社會。但縱觀全局,我國的小康社會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農業人口過多,人均收入偏低,社會福利水平整體偏下成為當前額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福利國家理論雖是資本主義國家改良,緩和社會矛盾的一種手段,但其中的一些政策和方法對與我國當前增加民眾福利,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輸理與借鑒,反思與完善,這是當前我國發展社會保障事業的關鍵所在。(一)努力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提高經濟發展速度福利國家實施的根本前提就在於經濟發展,沒有經濟的騰飛,福利國家是沒有法實現的。並且福利國家的經驗也證明,如果沒有經濟的發展作為支撐和保障,高福利只會拖慢經濟發展的速度。社會福利還具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荊輪效應」,即社會福利只能不斷提高不能下降福利或很難降低既有的社會福利水平,這些都要求我們努力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發展的速度,只有經濟上得到了發展,才能為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即使在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各國經濟進入「嚴冬期」的時候,我國經濟也保持著一定的增長勢頭。但人民對於社會福利水平的期待是無限的,希望擁有更高水平的社會保障水平和福利水平。當前,我國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事業還處在一個保基本的階段,只能滿足群眾基本的社會保障需求,部分社會保障項目還出現了資金不足的現象。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我國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注重環境的基礎上努力提升經濟發展速度,為建立更高水平的福利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建立高福利水平的國家不能操之過急,需量力而行,緊跟經濟發展的腳步,一步一個腳印,扎實逐步地向高福利國家推進。(二)採取各種措施提高勞動者就業水平,保障充分就業充分就業是福利國家的一個明確特徵,也是我國當前需要妥善處理的關鍵環節。之所以說提高勞動者就業水平保障充分就業重要,其原因在於一方面充分就業可以降低社會保險中失業保險的支出,有的資金可以流向到其它資金不足的社會保險項目中,以提高整體的社會保障水平。另一方面,我國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就是就業之後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越是充分就業,政府所吸納的社會保障資金就越多,保障水平就越高。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2年的最新統計,當前我國就業率連續九個季度維持在4.1%,存在結構性失業,尤其是應屆大學生的就業形式非常嚴峻。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應加大力度解決失業難題,努力通過各種措施提高勞動者就業水平。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在援助失業者方面,給予就業援助,開展再就業培訓,使失業者掌握一定的就業技能,幫扶弱勢群體進行就業。在大學生就業難方面,努力解決好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並鼓勵其自主創業,在解決好自身就業問題的同時,吸納的勞動者,促進經濟發展。只有解決好就業這一難題,我國的社會保障水平才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三)通過各種政策措施,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西方福利國家的特點之一就在於對弱勢群體採取很大的扶持力度,保證低收入者和無收入者能夠「按社會流行的標准過文明的生活」]。福利國家對於老人及失業者的補助力度是非常大的,即使退休及失業也能從政府手中領取養老金和保障金,而這些資金足可以保障其渡過難關並體面的生活。我國現在應著力擴大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努力實現全覆蓋,尤其是要建立建全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這對於弱勢群體來說非常重要,有了這份保障,弱勢群體的生活會相對容易。在社會救助方面也應加強力度,提高對老年人的補助力度和范圍,特別是保障農村地區沒有養老保險的老人們的生活,並隨著經濟的發展,提高補助水平,讓老人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對失業人口也應給予一定的補助並給予技能上的培訓,幫助其實現再就業。只有加強了對弱勢群體的扶助力度,我國的社會福利水平才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四)政府應在社會保障制度中發揮主導作用,並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政府在社會保障中發揮主導作用是關鍵的,政府要擔任供給的角色,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使民眾擁有良好的社會保障。政府要擔任監督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對社會保障各個方面進行完善的經營管理,並進行監督。政府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加入到社會保障制度中來,以此提供民眾的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水平。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有著較為完善的體系,處在正常發展的軌道上,但是還存在保障水平過低,沒有實現城鄉全覆蓋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政府通過各種措施不斷推進社會保障水平來得以改進。此外,我國人口眾多是我國面臨的最現實國情,龐大的人口數量使得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光依靠政府是遠遠不夠的,政府需努力通過各種政策措施鼓勵民間力量流入到社會保障制度中來,增加他們的積極性,充實社會保障水平,這種做法既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進步,也可增加人民的福利水平。

⑥ 有關經濟文章的讀後感

最近,最大的經濟新聞是:「美國全世界的「央行」——美聯儲,為了力挽經濟狂瀾於既倒,決定加速運轉印鈔機。美國東部時間17日14時15分(北京18日凌晨2點15分),美聯儲宣布,有意購買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並再次購買8500億美元房地美和房利美相關證券,維持銀行間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此舉震驚了市場。美元多了價值要跌,但其他商品價格要漲。當晚美元應聲暴跌,而美股暴漲、金價暴漲、油價暴漲。 」

未來,經濟和資本市場如何演變?各路英雄競思猜:部分粘貼附後,恐粘一漏萬。

我的讀後感:

1. 美元貶值難以避免了,注意有個時間節點2009年9月還要8500億,這不成了「空中加油」了么,強化了長期穩定的貶值趨勢預期。

2. 滯脹,就是百姓的難受:來錢慢,花錢快,進賬少,開支多,日子緊。不過黨愛民的黑色幽默讓人寬心一些。我記得最近揚帆的一番宏論更樂觀,政府出錢,組織修水利等。不怕沒活干,就是說錢路有。經濟增長點多來是。

3. 美國起了帶頭大哥的作用,別國也會開印刷機,包括做假幣的也會開機。我瞎想,如果外資湧入或中國的美元損失,需要等量的人民幣沖銷,人民幣也會貶值。經濟發展一段或經濟危機一次,鈔票數目就多一多,人們的計數能力增強一次。

4. 資源為王,目標共識了。多頭思維,方向明確了。時寒冰說的三個環節,靠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了。

記於2009.03.23

葉檀:《全球經濟可能從緊縮一步走向滯脹》

葉檀:《美元信用下降 中國如何應對 》從出口導向型結構中突圍,中國貨幣要從殖民地

式的盯住他國貨幣體制中突圍,轉而影響大宗商品,影響國際金融秩序。

仲大軍:《中國是怎樣一步步陷入美元泥坑的?》3 月18 日,美國政府決定要向美聯儲發行3000億美元的國債,6個月之後,還要再發行8500億的國債。中國投到美國的1.7萬億美元的巨大金融資產很可能在即將到來的美元大貶值和美國高通貨膨脹中化為泡影。

黨愛民:《分析大量印刷美元的後果》最近宋鴻兵也多次提到金融危機「第二波」。很顯然,這次美聯儲如此大規模印鈔,與「第二波」的到來不無關系。然而,不管「第二波」有多凶險,也不管還有「第三波」、「第四波」,只要印鈔機一開,再大的波也能抵擋得住。因此,我仍然認為「金融危機最凶險的階段已經過去」。「最凶險」主要體現在人們對金融危機毫無防備、毫無意識,於是對突然發生的金融危機束手無策。現在全世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金融危機上,因此,後面幾波危機的規模即使再大一些,但造成的破壞也是有限的。

「全球通貨緊縮是主基調」,雖然不是很嚴重的,但會持續很長時間。失業加劇了廣大勞動階層的貧窮化,因此,全球消費市場會繼續萎縮,由此引起投資萎縮,進而引起總需求萎縮、物價下降,溫和通貨緊縮是未來的主基調,而貨幣供應量的激增不會改變這個基本格局。

全球化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壓縮了社會購買力,也就是說,全球化提高了美元的實際購買力,使得美元的物質基礎更加牢靠。只要美國不搞貿易保護,那麼,出口導向型國家的生產力始終是維持美元信用的主力軍。因此,美元不會崩潰。如果美國搞貿易保護,就必然要在美國本土生產美國需要的消費品。那麼,因為目前美國國內製造業的空心化,美國一時來不及調整產業結構、恢復製造業,於是必然會導致美國國內通貨膨脹,這時候再談「崩潰」也為時不晚。

很多學者對中國不斷購買美國國債提出質疑。「不買國債買什麼?」問題根本就不在買國債上,在於賺美元上,在於出口導向上,在於經濟發展已經脫離了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已經脫離了全民共同富裕的鄭重承諾。有些學者提出拿外匯儲備買高科技,先不說根本就買不回來高科技,即使買回來了,老百姓沒有消費能力,這些高科技為誰服務?有些人說買石油,或其他原材料,呵呵,買了石油干什麼,最後還是要拿去換美元。因此,既然賺了美元,就沒有什麼好買的,就只有等著打水漂了。現在有些人操心2萬億的前途,這些人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何必呢?2萬億本身就是給美國繳納的鑄幣稅,繳了稅,就別想著拿回來了。

大量印刷美元的後果是市場失靈。在今天這樣的情況下,只要把錢印出來,對應的物質產品應有盡有。因此,各國政府在可能發生社會動亂的情況下,會極不情願地把錢用於社會福利,從而達到穩定社會秩序的目的。

全民大哭窮也是走出危機的一種辦法。

⑦ 什麼是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理論分支,致力於把道德評價標准運用於經濟制度。它認為,實回際的社會經答濟目標是假設的,而不是由經濟分析所決定的。例如,從福利的觀點評價一種經濟制度的作用時,首要的社會目標可能是:個人選擇的最大自由、公平的收入分配以及每個人都能達到最適宜的生活水平,而這種生活水平決定於人們的愛好和抉擇並只受可利用的資源和技術方面的限制。福利經濟學通常認為,最好的答案是最大多數人的福利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不是讓某個人或某個廠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潤。福利經濟學的大部分工作是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要這一領域。在收入分配既定的條件下,只有競爭性的邊際成本定價才會使資源的分配使用達到最優狀況。只有在所消費的兩種商品之間的邊際替換率與這兩種商品在生產中的邊際變換率相等時,才有可能根據消費者的偏好對生產進行最優調整。

⑧ 經濟學中社會福利是如何解釋的

就是效用水平
效用函數抄曲線就是經濟學對福利的量化
經濟學認為國家經濟增長和福利呈正相關,但是實際上兩者的關聯性並不強。因為沒有人是理性人,而且心理學上的福利和經濟學上的福利不一樣,而實際中人們對福利的理解更傾向於心理學上的判斷標准。

⑨ 讀後感10000字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來說童年會是我最寶貴的收藏,就高爾基寫的《童年 》這本書來說,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小說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環境是讓人心酸的,他三歲上父親生病去世了,便跟著媽媽來到外婆家。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同樣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是這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公經常痛打外婆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黑暗的的環境下,誰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

我讀了之後心情非常壓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都是醜陋不堪的,他的身邊還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著,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其中,外祖母就是他的太陽。外婆總是用她的溫存用她的寬容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

外婆用她的愛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里,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所以高爾基又感慨地說:「她(外祖母)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像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盪。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感受頗深。首先,與高爾基的童年相比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幸福的!在家裡,父母寵愛著,關心著,保護著。在學校,有老師的教導和同學們的陪伴,真正可以說是無憂無慮。而高爾基呢?與我們恰恰相反。有人說:「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在如此邪惡和污穢的社會中,他那顆光明和博愛的心沒有動搖,沒有被污染,反而變得越加開闊、光明。也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堅強勇敢、正直自信。步入初中的我回憶起童年是多麼美好的時光啊,讀了高爾基的《童年》後,才知道什麼是童年,什麼是幸福童年,什麼叫做珍惜童年。也許你正在為媽媽沒有帶你去買你想要的東西而抱怨著,可如果你想像一下高爾基的童年,那麼你將會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去主動幫助媽媽工作!這本書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

高爾基雖然小時候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但是竟然還能成為一位如此傑出的人,真是了不起!他發表過的文章數也數不清。高爾基從來不放棄可貴的光陰,他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六年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克里母.薩姆金的一生》,但直到他臨終都沒有完成。這部小說作品再現了俄國社會生活,反映了各個階級和社會集團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變化。高爾基於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八日在哥爾克病逝。讀了《童年》,我深深感受到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那種腐敗,當時人民生活的痛苦。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多麼美好!我認為,如果我們在這樣的好環境中浪費時間實在是天大的錯誤。記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是成功的秘訣」。我們現在有如此好的環境,是多麼難得呀!所以我們不是更應該去努力嗎?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把握未來!

每個人的心充斥著暴力,麻木不仁,他們放縱自己,麻醉自己,去努力忘掉窮困,病痛的折磨,那種灰暗的日子,真的很難熬過,大家記得書中那句話嗎?漫漫日月,憂傷是它的節日,火災是它在狂歡,在一無所有的面孔上,傷痕也成了點綴——我想這就是對《童年》中生活的最好詮釋!

閱讀全文

與福利國家經濟學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