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IS-LM模型中兩條曲線如何理解
IS LM是一種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分析模型。這種模型同時把兩個市場的均衡用Y 和r之間的函數關版系反映了權出來。
IS反映的是產品市場的均衡。在產品市場上,GDP(一般用Y表示)可以分解為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產品市場均衡的情況下,Y=C+I+G+NE,這時候可以得出Y 與r之間的關系。由於利率高的時候,投資減少,從而Y減少;利率低的情況下,投資增加,Y增加。所以通常IS曲線Y與r之間是負相關關系。
LM反映了貨幣市場的均衡。貨幣供給等於貨幣實際需求,貨幣市場才能達到均衡。通常用L表示貨幣供給,M/p表示實際貨幣需求,L=M/p可以得出LM曲線。由於利率高的情況下可以吸引更多的貨幣資本,從而產出Y增加;利率低的情況下吸引的貨幣資本較少,從而產出Y較少。所以LM曲線通常Y與r是正相關關系。
把IS LM同時放在Y r坐標系中,就把第一象限劃分為四個區域,通過分析每個政策落在哪個區域,就可以推測政策實行以後經濟走勢。因此這個體系為宏觀政策分析提供了有效的理論和實證工具。
B. 西方經濟學的問題
由於需復求曲線為正雙曲線制(漸近線互相垂直的雙曲線),結合需求量Q與價格P的反方向變化關系,需求曲線的方程大概應該為Q=a/P,a為常數。
因此,當價格由P1上升至P2後,需求量會由Q1=a/P1下降至Q2=a/P2,但總花費分別為P1*Q1=a,P2*Q2=a,因此,買家在商品上的總花費是不變的。
關鍵點在於弄明白正雙曲線的特性。
C. 西方經濟學常識——飛利浦斯曲線
表明失業與通貨膨脹存在一種交替關系的曲線,通貨膨脹率高時,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時,失業率高。菲利普斯曲線是用來表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由英國經濟學家W·菲利普斯於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國失業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的關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後,經濟學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理論解釋,尤其是薩繆爾森和索洛將原來表示失業率與貨幣工資率之間交替關系的菲利普斯曲線發展成為用來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提出了如下幾個重要的觀點:
第一,通貨膨脹是由工資成本推動所引起的,這就是成本推動通貨膨脹理論。正是根據這一理論,把貨幣工資增長率同通貨膨脹率聯系了起來。
第二,失業率和通貨膨脹存在著交替的關系,它們是可能並存的,這是對凱恩斯觀點的否定。
第三,當失業率為自然失業率(u)時通貨膨脹率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業率定義為通貨膨脹為0時的失業率。
第四,由於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交替關系,因此可以運用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用較高的通貨膨脹率來換取較低的失業率,也可以運用緊縮性的宏觀經濟政策,以較高的失業率來換取較低的通貨膨脹率。這就為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提供了理論依據。
D. 西方經濟學IS-LM曲線問題1
對於兩部門經濟抄,
從支出的角度來看襲,y=c+i 這就是總需求
從收入的角度來看,y=c+s 這就是總供給
收入=支出,IS曲線正是從這里推導出來的.
IS曲線意味著產品市場的均衡,由上也可以看出,總需求=總供給
C選項就不用說了
所以,選D
E. 西方經濟學 邊際收益 和平均收益曲線圖長什麼樣 y軸x軸分別代表什麼呢 能畫圖解釋一下嗎 謝謝啦
上面那個同學的邊際收入曲線是完全競爭條件下的曲線----平行於橫軸的。完全壟斷條件下的邊際收入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直線。
F. 西方經濟學中的需求曲線函數圖與數學函數圖有什麼區別
西方經濟學中的需求曲線函數圖與數學函數圖最大的區別在於需求曲線的縱軸為自變數(價格P),橫軸為因變數(需求量Q)。而一般的數學函數的縱軸為因變數,橫軸為自變數。
需求曲線表示在每一價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數量。需求曲線是顯示價格與需求量關系的曲線,是指其他條件相同時,在每一價格水平上買主願意購買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線。
需求曲線:
G. 西方經濟學家是如何解釋總供給曲線的形狀又如何解釋滯脹的
總供給曲線分為三種:
凱恩斯的供給曲線:
假設:
(1)貨幣工資W和價格P具有「剛性」 ——不能調整。即貨幣工資不會輕易變動。提出背景:經濟大蕭條,勞動力和資本大量閑置。存在大量失業人口和生產能力。當產量增加時,對勞動的需求增加,但是貨幣工資和價格水平均不發生變化。
(2)凱恩斯研究的是短期的情況:沒有時間來調整貨幣工資和價格。
凱恩斯主義總供給曲線是一條水平的總供給曲線,這表明,在既定的價格水平時,廠商願意供給社會所需求的任何數量產品。從圖中可以看出,此時總供給曲線AS是一條水平線。水平的總供給曲線表明,在現行的價格水平下,企業願意供給任何有需求的產品數量。
政策含義:
財政政策有效,貨幣政策無效。
H. 西方經濟學的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曲線圖問題
大兄弟,你不能用變化快慢理解,總產量越陡峭是表示邊際產量越大,而不是變化得越快內,從圖可以看容出邊際產量0到L0這段大部份點的值明顯比L0到L1這段大部份點的值小,所以0到L0這段比L0到L1這段的圖要平緩。
I. 西方經濟學中供給曲線的幾個特例
一個是供給彈性為無窮大的情況,這個時候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的曲線。
另一個是供給彈性為0的情況,這個時候供給曲線是一條水平的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