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計量經濟學中結構模型

計量經濟學中結構模型

發布時間:2020-12-06 23:52:48

⑴ 應用金融是什麼意思,與純金融學有什麼區別

應用金融學與純金融學的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學科分類上金融學屬於經濟學大類下的二級學科應用經濟學的部分,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本專業培養具有金融學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專門人才。應用金融學應該是一些金融學方面的實務。

2、所學課程不同

應用金融學的課程是投資學、保險學、公司金融、公司財務、金融工程及金融機構管理等專業必不可缺的基礎知識。該專業包括學習金融學基礎、證券投資理論、投資銀行管理等,而金融學的課程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金融中介學、金融市場學、商業銀行經營學等。

3、專業研究方向上不同

應用金融學應該是一些金融學方面的實務,應用的話應該是具體的進行金融活動的一些門類,比如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品開發設計之類、具體應用於證券業從事投資分析,特別是很強的投資銀行管理技能,而純金融學應該就是進行一些純的理論研究,比如貨幣政策理論研究,資本市場理論研究這一類的。

⑵ 結構方程模型在計量經濟學中算比較先進的實證方法么

組數可以有多個,但如果3個以上則一般難以都等同,一般先多組分析,發現差異後再兩兩分析。類似於方差分析中的兩兩比較。(南心網結構方程模型)

⑶ 計量經濟學論文 期末論文啊~要有數據模型,最好有異方差共線性啥的。而且最好數據新一點啊。。

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

產業結構對我國經濟增長影響
的實證分析

學號:2008324030924
學院:商學院
班級:財務管理0802班
姓名:王玉娟

產業結構變動對我國經濟增長影響
的實證分析
(河北農業大學商學院 財務管理0802班 王玉娟 2008324030924)

摘要:經濟發展是以經濟增長為前提的,而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變動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採用1981年至2010年的統計數據,通過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運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產業增長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從而得出調整產業結構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關鍵字:經濟增長;三大產業;最小二乘法;產業結構;可持續發展

The change of instrial structure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hange of in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dopts from 1981 to 2010 by establish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economy three instry growth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adjust the instrial structure, thus draws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importance.
Key word: economic growth; Three instries; Least squares; Instrial structure

一、引言
經濟增長通常是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上,一個國家人均產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續增加。經濟增長率的高低體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實力增長速度的標志。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升級對於經濟增長乃至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一個國家產業結構的狀態及優化升級能力,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十六大報告提出,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十二五規劃綱要》又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務。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於促進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設定及數據說明
1、模型設定
通過對數據觀察,根據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統計數據,建立模型。其模型表達式為:
Yt=α+β1X1+β2X2+β3X3+µi (i=1,2,3)
其中:Y表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年增長率,X1、X2、X3分別表示第一、二、三產業的年增長率,α表示在不變情況下,經濟固有增長率。可近似認為,表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的加權和,而βi分別表示各產業部門在經濟增長中的權數;βi Xi則表示各產業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µi表示隨機誤差項。
通過上式,我們可以了解到,各產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國內生產總值(GDP)會如何變化。從而進行經濟預測,為產業政策調整提供依據與參考。

2、數據說明
以下數據來自財新網,見表1
表1單位:%
年度 GDP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年度 GDP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增長率 增長率 增長率 增長率 增長率 增長率 增長率 增長率
1981 5.2 6.98 1.87 10.42 1996 10 5.1 12.11 9.43
1982 9.1 11.53 5.56 12.98 1997 9.3 3.5 10.48 10.72
1983 10.9 8.33 10.37 15.17 1998 7.8 3.5 8.91 8.37
1984 15.2 12.88 14.48 19.35 1999 7.6 2.8 8.14 9.33
1985 13.5 1.84 18.57 18.16 2000 8.4 2.4 9.43 9.75
1986 8.8 3.32 10.22 12.04 2001 8.3 2.8 8.44 10.26
1987 11.6 4.7 13.69 14.36 2002 9.1 2.9 9.83 10.44
1988 11.3 2.54 14.52 13.16 2003 10 2.5 12.67 9.5
1989 4.1 3.07 3.77 5.36 2004 10.1 6.3 11.11 10.06
1990 3.8 7.33 3.17 2.33 2005 11.3 5.2 12.1 12.2
1991 9.2 2.4 13.85 8.87 2006 12.7 5 13.4 14.1
1992 14.2 4.7 21.15 12.44 2007 14.2 3.7 15.1 16
1993 14 4.7 19.87 12.19 2008 9.6 5.4 9.9 10.4
1994 13.1 4 18.36 11.09 2009 9.2 4.2 9.9 9.6
1995 10.9 5 13.88 9.84 2010 10.3 4.3 12.2 9.5

三、模型參數估計
運用eview3.1軟體,採用最小二乘法,對表一中的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對所建模型進行估計,估計結果見下圖。(圖1)
從估計結果可得模型:
Yt=0.6902+0.1869X1+0.4564X2+0.2875X3

四、模型的檢驗
通過上述線性回歸得到模型,現在就其具體形式進行檢驗:
1、經濟意義檢驗
通過估計所得到參數,可進行經濟意義檢驗:
⑴α=0.6902,表示當三大產業保持原有規模,我國GDP仍能增加0.6902個百分點。這種結果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合理。
⑵β1 =0.1869,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第一產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GDP增加0.1869個百分點;反之,降低0.1869,符合經濟現實。
⑶β2=0.4564,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第產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GDP增加0.4564個百分點;反之,降低0.4564,符合現實。
⑷β3 =0.2875,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第一產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GDP增加0.2875個百分點;反之,降低0.2875,合理。
綜上可知,該模型符合經濟意義,經濟意義檢驗通過。
2、統計檢驗
⑴ 擬合優度檢驗
① 樣本決定系數
R^2的值越接近1,說明回歸直線對觀測值的擬合程度越好;反之,R^2的值越接近0,說明回歸直線對觀測值的擬合程度越差。
由圖1參數估計結果可得,樣本決定系數R^2=0.965032>0.8,可見其擬合優度不錯。
② 調整後的樣本決定系數
因解釋變數為多元,使用調整的擬合優度,以消除解釋變數對擬合優度的影響。調整後的R^2=0.960997>0.8,所以,其擬合程度不錯。
⑵方程顯著性檢驗
有模型可知總離差平方和TSS的自由度為29(n-1),回歸平方和ESS的自由度為3。所以,殘差平方和的自由度為26(n-k-1)。
H0: βi =0 H1: βi≠0
在H0成立的條件下,統計量
F= (ESS/k)/(RSS/(n-K-1))=239.1760
而在α=0.05,n=30,k=3時,查表得F0.05(3,26)=2.98<239.1760,由此可知,應拒絕原假設,接受H1,認為回歸方程顯著成立。
⑶參數顯著性檢驗
H0: βi =0 H1: βi≠0
在H0成立的條件下,統計量
Ti=(^βi-βi)/S(^βi)
當βi =0時,T1=3.970619、T2=15.04468、T3=6.837076;在α=0.05,n=30,k=3時,查表得T0.025(26)=2.056,得Ti>T0.025(16)=2.056,則拒絕原假設,接受備選假設,即認為βi顯著不為0 。
3、計量經濟學檢驗
⑴解釋變數之間的多重共線性檢驗
在這里採用Frisch綜合分析法,檢驗模型各解釋變數間是否存在多重共線問題:
① 通過做簡單回歸得到下表:
表2
回歸方程 Tα Tβ R^2 DW
Y1=9.4776+0.1292 X1 8.49 0.62 0.01 0.94
Y2=3.6885+0.5537 X2 5.87 10.95 0.81 0.79
Y3=2.5273+0.6727 X3 2.30 7.18 0.65 0.44

根據經濟理論和統計檢驗,X2最重要,從而得出最有簡單回歸方程Y= 3.6885+0.5537 X2 。
②將其餘變數逐一引入Y=3.6885+0.5537X2,從而得出Y=0.6902+0.1869X1+0.4564X2+0.2875X3為最優模型。
說明該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可能與選取變數為相對數有關,降低了其共線性問題發生的可能性。將其餘變數逐一引入
綜上所述,該模型不存在共線性問題。
⑵隨即擾動項序列相關檢驗
在給定α=0.05,n=30,k=3,查D-W統計表,得dL=1.21,dU=1.55。由DW=0.5372<dL=1.21,可知隨機誤差項存在一階正序列相關,即μt=ρμt-1+νt。
經軟體處理可得圖2,ρ1估計值為0.8643,並且T檢驗顯著,說明該模型確實存在一階序列相關。DW=2.2963,α=0.05,n=29,k=3,,查表得dL=1.20,dU=1.65, dU=1.65<DW=2.2963<4-dU=2.35,表明模型已經不存在一階序列相關性。因此,模型已消除序列相關性影響,經濟增長率與各產業增長率的回歸方程為:
Yt=0.4168+0.2506X1+0.4002X2+0.3852X3
由模型可知,當第一產業增長1個百分點時,我國經濟增長0.2506個百分點;當第二產業增長1個百分點時,我國經濟增長0.4002個百分點;當第三產業增長1個百分點時,我國經濟增長0.3852個百分點。
五、對策建議
根據模型得出1981-2010年,三大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產業構成情況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以看出,由前面對實證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高,其次是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第二、三產業所佔比重逐年增大,其中,以第三產業增速最快,而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
下降。
1、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形成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的新局面,實現我國經濟可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2、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調整農業內部產業結構,提高我國農業的科技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市場經濟建立以來,雖然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下降,但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逐年上升,說明科教興農、農業產業化、財政支持等農業產業政策的支持下,我國農業的綜合競爭力在提升,但就總體而言,仍是我國的弱智產業。加強農業財政投入,提高農業科技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調整農業內部產業結構,提高我國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尤其應加大資本、技術等要素的投入,建立健全農村資本金融市場和生產要素流動市場,提高要素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農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時代感的社會主義新農民。
3、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道路,著重改造提升製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創新型國家,提高我國核心競爭力。
自建國以來,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工業內部結構、地區結構都存在差異。調整工業內部產業結構,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研發和系統集成水平。積極有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切實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4、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
推進服務業發展,不僅能夠有效改變我國產業結構現狀,更能夠提高就業率,穩定民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推進服務業發展,重點是建立健全流通和服務部門,提高流通、服務質量;拓展服務業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推進規模化、品牌化、網路化經營。推動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參考文獻:
⑴ 陳華.中國產業結構變動與經濟增長[J].統計與決策,2005,3
⑵ 劉雲峰.遼寧省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實證分析[J].東北亞論壇,2004,9
⑶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⑷ 張潤清.計量經濟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⑸ 劉偉,李紹榮.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J].中國工業經濟2005.5,
⑹ 王憐.產業結構變動與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商業現代化2007.5

⑷ 電子商務概論 電子商務對創造就業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電子商務是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從近幾年的趨勢來看,幾乎每年都在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長;目前中國已開始進行信息技術升級換代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這就為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超常的發展速度,造成了電子商務行業對人力資源的旺盛需求,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在受到招不到足夠的、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的困擾;但另一方面,許多院校也在為現有的電子商務教育的培訓體系和手段不能滿足行業需求而煩惱。
企業更需要的是精準的數據分析、網路營銷、網店維護、電子商務物流、客戶服務等運營人才。
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前景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變得越來越廣闊。由於互聯網用戶正以100%的速度遞增,造成了該行業驚人的人才缺口。預計未來的十年,我國需要二百萬名電子商務人才。通過社會實踐調查來看,絕大多數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已經逐步的進入了電子商務行列,採用傳統與網路經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生產經營,由此可知步入電子商務行列的中小企業急需大量的電子商務人才。
電子商務主要涉及四種領域:第一,B2B即企業對企業的業界代表:慧聰、環球資源網以及阿里巴巴等。第二,B2C即企業對個人:業界代表有:a,平台類:當當、京東商城、VTOO維度商城、淘寶商城等;b,直銷類B2C:海爾在線商城、戴爾商城以及TCL通訊官方商城。第三,C2C即個人對個人:業界代表有淘寶、易趣、拍拍以及ebay等。第四種,B2G即企業對政府:業界代表有政府采購網。

⑸ 計量經濟學中的模型結構穩定是指什麼

怎麼跟抄你解釋這個問題襲呢?跟你解釋參數不變性吧,雖然它不完全包括「模型結構穩定」,但對你或許有一定的啟發。
計量模型是建立在回歸分析基礎上,所得到的模型,是用觀測樣本值估計出來的,當所使用的樣本觀測值不一樣時,估計出的參數就不同。這種不同不是絕對意義上的不等,而是統計意義上的不同。模型結構穩定就要求不同樣本估計的參數在統計意義無差別。所使用的計量檢驗,最有名的叫做"鄒檢驗",由著名華裔經濟學家鄒至庄在大約50年前創造。具體怎麼操作,這里就不說了,上面不方便寫。

閱讀全文

與計量經濟學中結構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