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盈利模式微觀經濟學

盈利模式微觀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2-06 14:14:03

① iPhone的贏利模式,說的簡單點

簡單來說就是apple在銷售iphone的同時捆綁運營商一並銷售。在你以低於iphone成本價的價格從服務商(如美國的AT&T 中國的聯通 日本的softbank)購入手機時,運營商要補貼apple大量的錢以保證apple盈利,在這時候服務商是虧大了的。但是在用戶購買手機的時候是要和運營商簽約的,通常是三年的合同,也就是手機捆綁了大量高價的服務,比如聯通的wo。用戶在這三年中所花費的電話費就填補了運營商初期的虧損,到這時候運營商才算是開始盈利

② 微觀經濟學,為什麼壟斷廠商長期總會贏利

壟斷廠商在長期內可以調整生產規模(生產要素投入勞動、資本等),從而實現最大內利潤。因為壟斷市場是指容整個行業中只有唯一的一個廠商。因此他可以控制和操縱市場價格。簡而言之,壟斷廠商之所以能在長期內獲得更大的利潤,在於長期內企業的生產規模的可調性(具體調整有三種情況,簡述1.短期虧損,但達不到最優生產規模,退出生產2.短期虧損,達到最優,扭虧為盈3.短期盈利,調整,更大利潤)以及不存在新廠商加入的情況。所以當MR=SMC=LMC,級長期均衡時,壟斷廠商是獲利的.

③ 請教各位網路高手:建一個門戶網站靠什麼盈利他的商業模式是怎樣

你的問題很復雜!!
真誠希望提問的朋友能夠說具體的方向和東西來!由於你的問題比較籠統讓很多朋友無從下手。
以下內容--希望可以幫到你!

當前,網站虧損是制約網路經濟發展的關鍵。網站在經歷了痛苦的陣痛之後,正在積極的、然而又是艱難的探尋著網站的發展之路、贏利之路。出水尚留兩腿泥。繼續探路的志向是可貴的,然而繼續探路的思維應該是清醒的。

網站虧損 症結在那
1、理論上的誤導

當電子商務的大潮滾滾而來的時侯,一些人用炒作時髦概念,代替了冷靜的、科學的、前瞻的理性研究。正是在「做電子商務不必贏利」。「贏利是以後的事情」這些說法的誤導下,相當一批網站,以《亞馬遜》為榜樣,追逐「全國第一」,「中國最大」。創造「眼球吸引力」,玩「大手筆」,爭當一夜暴富的「智本家」。以致大量的,極其寶貴的網上資源被浪費了。無味的廣告,撲天蓋地的搞「燒錢大比拼」。收割眼球注意力的結果,只是收割了虛名。虧損網站,比比皆是。

然爾,當網站由熱浮躁,走向了冷思索,一些人又預言網路的寒冬到來了。開始質疑互聯網有無經濟支點;開始唉嘆電子商務網站能否繼續生存?

這種理論上的忽冷忽熱,不能不說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進程中的一個病灶。

2「模式定型論」的偏見。

一些懷揣「網路模式論」「上市唯一論」的人,初期並沒有認真的、全面的審視美國的新經濟。就以為找到了「一夜暴富」的真經,,迫不及待地圈錢上市。妄圖創造「轟動效應」。以至整天看著別人的臉子、淌著別人的步子走路。揮金炒作轟動效應的結果是網站長期虧損;釣金龜的誘餌,未能釣回一根竿錢。

去年納斯達克的一場秋風,讓上市者心悲,未上市者心驚,盼上市者心冷。現實,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克隆過來的洋模式未必適合中國的國情;上市也並不是網路企業成功的標志;資本市場更不是醫治網站百病的神醫。

於是一些人開始了冷思索,開始重新審視美國的新經濟。

正是這種冷思索,使人們看清了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美國新經濟。正在悄悄地經歷一個轉型期。其最明顯的特點洽洽就是新經濟和傳統經濟的融合。網路經濟依託傳統產業,又引領和帶動傳統產業向前發展。

而我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把網路經濟和傳統經濟割裂開來,對立開來。這就丟掉了網路經濟最大的一塊後方根據地;失去和放任了電子商務引領和帶動傳統產業發展的責任和經濟支點。

因此,那些極力排斥傳統經濟的、建在沙灘上的網站,既無市場動因,又無外來經濟支點,更無大量傳統企業的助陣和參與,只能是耗幹了錢,耗盡了油,耗累了人,散夥或被兼並罷了。

3、點子時代的敗筆

網站暴炸式增長的年代是點子大師發跡的年代。他們不僅把電子商務當作暴富的階梯。而且,把電子商務神化了。似乎幾個智商高手在屋裡一憋寶,一策劃,就能漫天撒錢,迅即使電子商務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無奈,亞馬遜和無數國內外網站連連虧損的命運,使人們清醒了。認識到: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基礎,技術環境和文化底蘊。不看市場,不抓商機,不探尋網民的消費心裡,不研究新技術怎樣和傳統企業進行微觀對接,不懂得競爭韜略,靠幾個點子先生,是謀劃不出網站的盈利模式的。況且,點子大師和廣告策劃往往著眼於微觀,著眼於戰術的劃解;著眼於轟動效益的即得;著眼於引發效應的產生。

而新經濟特別是電子商務,需要的是全局統籌下的戰略思索;資本運作中的冷靜判斷;深謀遠慮後的難題破解;宏觀指導下的微觀對接。

因此,迫切需要我們從戰略的高度,預見新經濟的發展和走勢,研究網路經濟和傳統經濟的融合和互補。特別是要找到一個進軍電子商務的切入點。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4、管理的弱化

在網路企業由創業期向發展期的轉化過程中,適時的加強和健全網站內部管理機制是網站發展進程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建設。是保證網路企業外向擴展,業務跟進的內功。然而相當一批網站沒有處理好網站的擴展和管理跟進的關系。在網站的眾多管理環節中留下了「黑洞」。

當前,在網路企業中,開支無計劃,廣告隨意化,辦公攀比化之風日盛。以至,在當前互聯網經濟急需的3。5萬人中,近8.2%的管理人員空缺。

這種管理的弱化,不僅表現在管理人才的短缺上,更表現在人才結構的不合理、資源配置的不合理上。相當多的網站,經營人才空無。這種人才資源配置上的「一頭短,一頭長」,又沒有得到有效的、及時的調整和改善,必然形成管理上的「黑洞」,難以完成企業再造和吸納資本,開拓市場的多重任務。

自古華山幾條路

自古華山多條路。隨著人們由「熱浮燥」向「冷思索」的認識升華,探尋新的經濟支點的征程開始了。

1、打造網站航母 ,尋找規模效應。

為了找到一條最終實現網站贏利之路;為了在生存還是毀滅中作出決擇,去年9月25日《炎黃在線》召集160餘家聯盟成員,在成都西部軟體園開會,希望憑借其「全球華人」和「連鎖經營」的理念,創造統一、開放、免費的網路運行平台。形成一個豐富多彩的綜合網站,和以城市為主幹線的、統一的、市場營銷體系。為了成就這樣一個夢想,他們決心投入6億元,打造一個由城市網站聯盟,專業網站聯盟,個人網站聯盟組成的中國網路航母。

在此之前,「網站群」曾以一種連鎖經營模式熱過一段。但由於它分明留者整合中的刀斧,拼湊中的不諧,網站群中的人們,各自張揚自己的「核心能力」。其結果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一些人妄圖建立網路「肯德基」的想法,很快便煙消雲散了。

打造網路航母也好,引入連鎖經管里念也罷,其實質,都是想把分散優勢、局部優勢,變成整體優勢、綜合優勢。這里的關鍵在於,實行規模經營,能不能產生規模效應?

規模效應是一個群體效應,是分散累加效應,遞進增值效應。群體規模效應的形成,在於每一個規模的成員,都要劃漿,都要拉纖,都要有自己的經濟支點,都要有自己博擊風浪的潛能和動力。究竟炎黃航母的每一隻小船,能否都找到自己的創收點、盈利點,並且把找到的概念,變成盈利的現實,人們還將拭目以待。

2、 開發廣告的增值效應

在巨大的虧損壓力面前,網路廣告已經成為網站賺錢的指望,贏利的法碼。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網站的主營收入均來自網路廣告。以去年二季度為例,三大網站與1999年的同季同比,廣告收入均增加了84%以上。搜狐去年四季度網上廣告的收入更高達95%。但這並沒能阻止他們虧損的車輪。道理很簡單:廣告這碗粥,只能充飢,不能解飽。

網路經濟學告訴我們,網路營銷和傳統營銷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在於傳統營銷,以廣告為支點;而網路營銷,以服務為支點。那種把網站盈利之寶完全押在廣告上的想法,是一種經營學上的錯位。

但是,廣告效益的增值,依然是有可能的。這種可能,是由於網路技術的高含金量,為網路廣告獲取更大的效益空間,提供了機遇和可能。

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的關鍵,在於技術上的創新和經營理念上的創新。自今年2月開始,新浪首開先河推出了巨幅廣告、全屏廣告、畫中畫廣告、聲音廣告等全新的廣告形式,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但是,技術上的創新,是服務於創意的。把商業內容融匯在廣告創意中。叫人想看、愛看,才行。強行把巨副廣告貼在網民的頁面上,無奈控制不住網民的滑鼠。

最近《商訊網》別出新意。他們在網站主頁上發布了一個「女秘書的絕密情報」用以推介他們的電子商務軟體------《商務快車》。標題的新意,內容的動感,使人非想往下看,全然沒有那種膩煩感。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這說明,市場會在我們的創新中延伸。

經營理念上的創新,在於要從網路媒體的特點出發,進行多維的資源整合。因此,廣告播放一定要有「關聯效應」的營銷思路和「讓顧客滿意」的服務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整合中尋找到增量資本。

整合的渠道很多:

其一、是和傳統媒體進行資源整合,實行互動連播。

其二、是開辟引伸式創新廣告形式。靠效果拉動新的廣告資源。

其三、是開辟頁面可用空間的延伸式短廣告,或滾動式短廣告。

總之,創意新處出商機;思路奇處財源來。

3、 挖掘個人主頁的創收潛能

個人主頁,是網站提供給個人建立網上家園的免費空間,是網民施展才華的天地。是培養網路人才的搖籃。由於前期許多網站提供了這種免費資源,為網民個性的張揚,感請的釋放,資料的積累,才華的展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涌現了一批精美的網頁,和優秀的個人網站。擁有個人主頁目前已成為一種時尚,上海的網民中,有近30%的人擁有個人主頁。

這些免費資源中,有著極大的創收潛能。在挖掘個人主頁創收潛能上動手最早的是網易。許多網站尚在觀望。

其實,變個人主頁隨意化為編輯化;自流化為創意化;自賞化為展覽化;自流化為精選化。就可以把免費資源變成創收資源。

4、 探詢網路孵化器的產業化前景

網路孵化器是網路經濟發展進程中的新事物。是風險投資的沃野,創業者成長的搖籃。通過網路孵化器進行投資,可以把遠程投資轉化為近程投資。國外不少電子商務網站,得到了這種甘霖。在孵化器里發展和壯大起來。因此,網路孵化器已經超越了它為網民提供免費資源的公益性,成為了商業網站經過孵化,走向成熟,實現創收的一條新思路和新途徑。

其實,當前我國《中華網》《主頁大巴》《通途》《中華創業網》《創業在線》等一大批網站,在提供網路資源上,具有網路孵化器的特點。問題是尚缺少一種核心凝聚力和市場吸引力,特別是缺少一種戰略思索,和一種倍增效益觀念。不懂得在資源的無償使用中,培育效益能量。在孵化別人中,壯大和發展自己。因此目前我們的大批網站,尚沒有完成由公益性向增值性的轉化,但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一條坦途,就會向我們走來。

5、 試行增值服務收費

自從yah00首創免費模式以來,網路上的各種免費資源,已經成為吸引網民的一張王牌。然爾,當虧損的壓力冠頂的時候,人們開始想到了這塊肥肉。

去年,263小心翼翼的試敲了一下這塊堅冰。立時引起網路界一片嘩然。緊接著手機簡訊息實行手費。「聯眾俱樂部」進而推出了游戲增值服務收費項目……

其實,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網站實行企業化經營,收費是一種必然。為什麼一些網站心裡想收,下手不敢呢?

這里的關鍵在於:是低水平運營收費還是增值服務收費?是把收費看成管理上擋次,運營上水平的新起點;還是當成收費補虧的著眼點呢?

抓住機遇,提升網站服務質量和網站形象,是一種聰明;順勢收費,是一種自殺。

當前,有的網站不會掙錢。搞「夾縫瀏覽策略」,拿著原礦信息當金子賣。想讓網民留下買路錢。無奈無人買賬。倒把大批網民拒之網外。他們的路子只會越走越窄。去年6月底,新加坡第一家收費網站 asiaxis.com 正式開張營業。但是收費並不是一個萬靈葯方,更沒能阻止他 失敗的命運。

6、探索電子商務網站的產業化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必然向產業化延伸和發展。這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具有無限生命力的體現。這種延伸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向電子商務實務擴展和延伸。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個性服務的優勢將越來越充分地顯示出來。人們不僅可以享受到購物送貨的方便,還將享受多種延伸服務。比如,隨著智能化住宅的出現,遠程水表,遠程電表將普及到千家萬戶。用量考核,查表收費,也必將成為電子商務的內容。與此同時,信息將進一步商品化。收集和人工採集信息的方法將有所創新。定製信息將受到企業家的歡迎。反聵轉發和一網多發信息將得到發展。

2)向產業的多維化擴展和延伸。

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影響和帶動結算業,包裝業,配送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還將激活和延伸帶動起許多關聯的產業。比如電子地圖技術,初期發展並不快,電子商務將它激活了。使人們看到了它的連鎖採用,會形成一種增值效益。於是廣闊的產業化前景出現了。

以上兩方面的擴展和延伸都將為我們進一步尋找和發現新的經濟支點,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實現增值之路。

④ 微觀經濟學中,為什麼壟斷廠商長期總會贏利

壟斷廠商在長期內總會盈利,是因為在長期內企業的生產規模是可調整的,又由於專壟斷行業排除屬了其他廠商進入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壟斷廠商在短期內獲利,他的利潤在長期內不會因為新廠商的加入而消失。壟斷廠商在長期內對生產規模的調整一般有3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廠商在短期內是虧損的,在長期內不存在使它獲利的最優生產規模,於是廠商推出生產;第二種情況是廠商在短期內是虧損的,但在長期內它通過最優生產規模的選擇,擺脫了虧損的狀況,甚至獲得利潤;第三種情況是壟斷廠商在短期內利用既定的生產規模獲得了利潤,在長期內通過對生產規模的調整,是自己獲得更大的利潤。

⑤ 口碑網的盈利模式和大眾點評網的盈利模式

給我錢讓我做出一年拿下它們!有什麼好研究的!和微觀經濟學生差遠了吧!他專們客戶起初應該從餐屬飲類起步、對飯店等地進行服務味道價格等方面評價、然後進行排名以盈利該算廣告費、對那些評價不好的洗清或更改些數據盈利、對參加評價的企業收費!這是共同點、區別就是口碑網含概的業務面要廣其廣告收入也比其多、在餐飲方面點評網要做的好點!如果沒記錯馬雲說在口碑網投資三億、在我看能夠維持收支平衡就不錯了!就這么地吧,這是我前幾年記憶的信息、分析應該有誤差!

⑥ 比較搜狐,新浪,騰訊三家網站特點,並分析贏利方式。

當前,網站虧損是制約網路經濟發展的關鍵。網站在經歷了痛苦的陣痛之後,正在積極的、然而又是艱難的探尋著網站的發展之路、贏利之路。出水尚留兩腿泥。繼續探路的志向是可貴的,然而繼續探路的思維應該是清醒的。

網站虧損 症結在那
1、理論上的誤導

當電子商務的大潮滾滾而來的時侯,一些人用炒作時髦概念,代替了冷靜的、科學的、前瞻的理性研究。正是在「做電子商務不必贏利」。「贏利是以後的事情」這些說法的誤導下,相當一批網站,以《亞馬遜》為榜樣,追逐「全國第一」,「中國最大」。創造「眼球吸引力」,玩「大手筆」,爭當一夜暴富的「智本家」。以致大量的,極其寶貴的網上資源被浪費了。無味的廣告,撲天蓋地的搞「燒錢大比拼」。收割眼球注意力的結果,只是收割了虛名。虧損網站,比比皆是。

然爾,當網站由熱浮躁,走向了冷思索,一些人又預言網路的寒冬到來了。開始質疑互聯網有無經濟支點;開始唉嘆電子商務網站能否繼續生存?

這種理論上的忽冷忽熱,不能不說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進程中的一個病灶。

2「模式定型論」的偏見。

一些懷揣「網路模式論」「上市唯一論」的人,初期並沒有認真的、全面的審視美國的新經濟。就以為找到了「一夜暴富」的真經,,迫不及待地圈錢上市。妄圖創造「轟動效應」。以至整天看著別人的臉子、淌著別人的步子走路。揮金炒作轟動效應的結果是網站長期虧損;釣金龜的誘餌,未能釣回一根竿錢。

去年納斯達克的一場秋風,讓上市者心悲,未上市者心驚,盼上市者心冷。現實,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克隆過來的洋模式未必適合中國的國情;上市也並不是網路企業成功的標志;資本市場更不是醫治網站百病的神醫。

於是一些人開始了冷思索,開始重新審視美國的新經濟。

正是這種冷思索,使人們看清了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美國新經濟。正在悄悄地經歷一個轉型期。其最明顯的特點洽洽就是新經濟和傳統經濟的融合。網路經濟依託傳統產業,又引領和帶動傳統產業向前發展。

而我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把網路經濟和傳統經濟割裂開來,對立開來。這就丟掉了網路經濟最大的一塊後方根據地;失去和放任了電子商務引領和帶動傳統產業發展的責任和經濟支點。

因此,那些極力排斥傳統經濟的、建在沙灘上的網站,既無市場動因,又無外來經濟支點,更無大量傳統企業的助陣和參與,只能是耗幹了錢,耗盡了油,耗累了人,散夥或被兼並罷了。

3、點子時代的敗筆

網站暴炸式增長的年代是點子大師發跡的年代。他們不僅把電子商務當作暴富的階梯。而且,把電子商務神化了。似乎幾個智商高手在屋裡一憋寶,一策劃,就能漫天撒錢,迅即使電子商務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無奈,亞馬遜和無數國內外網站連連虧損的命運,使人們清醒了。認識到: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基礎,技術環境和文化底蘊。不看市場,不抓商機,不探尋網民的消費心裡,不研究新技術怎樣和傳統企業進行微觀對接,不懂得競爭韜略,靠幾個點子先生,是謀劃不出網站的盈利模式的。況且,點子大師和廣告策劃往往著眼於微觀,著眼於戰術的劃解;著眼於轟動效益的即得;著眼於引發效應的產生。

而新經濟特別是電子商務,需要的是全局統籌下的戰略思索;資本運作中的冷靜判斷;深謀遠慮後的難題破解;宏觀指導下的微觀對接。

因此,迫切需要我們從戰略的高度,預見新經濟的發展和走勢,研究網路經濟和傳統經濟的融合和互補。特別是要找到一個進軍電子商務的切入點。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4、管理的弱化

在網路企業由創業期向發展期的轉化過程中,適時的加強和健全網站內部管理機制是網站發展進程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建設。是保證網路企業外向擴展,業務跟進的內功。然而相當一批網站沒有處理好網站的擴展和管理跟進的關系。在網站的眾多管理環節中留下了「黑洞」。

當前,在網路企業中,開支無計劃,廣告隨意化,辦公攀比化之風日盛。以至,在當前互聯網經濟急需的3。5萬人中,近8.2%的管理人員空缺。

這種管理的弱化,不僅表現在管理人才的短缺上,更表現在人才結構的不合理、資源配置的不合理上。相當多的網站,經營人才空無。這種人才資源配置上的「一頭短,一頭長」,又沒有得到有效的、及時的調整和改善,必然形成管理上的「黑洞」,難以完成企業再造和吸納資本,開拓市場的多重任務。

自古華山幾條路

自古華山多條路。隨著人們由「熱浮燥」向「冷思索」的認識升華,探尋新的經濟支點的征程開始了。

1、打造網站航母 ,尋找規模效應。

為了找到一條最終實現網站贏利之路;為了在生存還是毀滅中作出決擇,去年9月25日《炎黃在線》召集160餘家聯盟成員,在成都西部軟體園開會,希望憑借其「全球華人」和「連鎖經營」的理念,創造統一、開放、免費的網路運行平台。形成一個豐富多彩的綜合網站,和以城市為主幹線的、統一的、市場營銷體系。為了成就這樣一個夢想,他們決心投入6億元,打造一個由城市網站聯盟,專業網站聯盟,個人網站聯盟組成的中國網路航母。

在此之前,「網站群」曾以一種連鎖經營模式熱過一段。但由於它分明留者整合中的刀斧,拼湊中的不諧,網站群中的人們,各自張揚自己的「核心能力」。其結果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一些人妄圖建立網路「肯德基」的想法,很快便煙消雲散了。

打造網路航母也好,引入連鎖經管里念也罷,其實質,都是想把分散優勢、局部優勢,變成整體優勢、綜合優勢。這里的關鍵在於,實行規模經營,能不能產生規模效應?

規模效應是一個群體效應,是分散累加效應,遞進增值效應。群體規模效應的形成,在於每一個規模的成員,都要劃漿,都要拉纖,都要有自己的經濟支點,都要有自己博擊風浪的潛能和動力。究竟炎黃航母的每一隻小船,能否都找到自己的創收點、盈利點,並且把找到的概念,變成盈利的現實,人們還將拭目以待。

2、 開發廣告的增值效應

在巨大的虧損壓力面前,網路廣告已經成為網站賺錢的指望,贏利的法碼。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網站的主營收入均來自網路廣告。以去年二季度為例,三大網站與1999年的同季同比,廣告收入均增加了84%以上。搜狐去年四季度網上廣告的收入更高達95%。但這並沒能阻止他們虧損的車輪。道理很簡單:廣告這碗粥,只能充飢,不能解飽。

網路經濟學告訴我們,網路營銷和傳統營銷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在於傳統營銷,以廣告為支點;而網路營銷,以服務為支點。那種把網站盈利之寶完全押在廣告上的想法,是一種經營學上的錯位。

但是,廣告效益的增值,依然是有可能的。這種可能,是由於網路技術的高含金量,為網路廣告獲取更大的效益空間,提供了機遇和可能。

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的關鍵,在於技術上的創新和經營理念上的創新。自今年2月開始,新浪首開先河推出了巨幅廣告、全屏廣告、畫中畫廣告、聲音廣告等全新的廣告形式,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但是,技術上的創新,是服務於創意的。把商業內容融匯在廣告創意中。叫人想看、愛看,才行。強行把巨副廣告貼在網民的頁面上,無奈控制不住網民的滑鼠。

最近《商訊網》別出新意。他們在網站主頁上發布了一個「女秘書的絕密情報」用以推介他們的電子商務軟體------《商務快車》。標題的新意,內容的動感,使人非想往下看,全然沒有那種膩煩感。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這說明,市場會在我們的創新中延伸。

經營理念上的創新,在於要從網路媒體的特點出發,進行多維的資源整合。因此,廣告播放一定要有「關聯效應」的營銷思路和「讓顧客滿意」的服務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整合中尋找到增量資本。

整合的渠道很多:

其一、是和傳統媒體進行資源整合,實行互動連播。

其二、是開辟引伸式創新廣告形式。靠效果拉動新的廣告資源。

其三、是開辟頁面可用空間的延伸式短廣告,或滾動式短廣告。

總之,創意新處出商機;思路奇處財源來。

3、 挖掘個人主頁的創收潛能

個人主頁,是網站提供給個人建立網上家園的免費空間,是網民施展才華的天地。是培養網路人才的搖籃。由於前期許多網站提供了這種免費資源,為網民個性的張揚,感請的釋放,資料的積累,才華的展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涌現了一批精美的網頁,和優秀的個人網站。擁有個人主頁目前已成為一種時尚,上海的網民中,有近30%的人擁有個人主頁。

這些免費資源中,有著極大的創收潛能。在挖掘個人主頁創收潛能上動手最早的是網易。許多網站尚在觀望。

其實,變個人主頁隨意化為編輯化;自流化為創意化;自賞化為展覽化;自流化為精選化。就可以把免費資源變成創收資源。

4、 探詢網路孵化器的產業化前景

網路孵化器是網路經濟發展進程中的新事物。是風險投資的沃野,創業者成長的搖籃。通過網路孵化器進行投資,可以把遠程投資轉化為近程投資。國外不少電子商務網站,得到了這種甘霖。在孵化器里發展和壯大起來。因此,網路孵化器已經超越了它為網民提供免費資源的公益性,成為了商業網站經過孵化,走向成熟,實現創收的一條新思路和新途徑。

其實,當前我國《中華網》《主頁大巴》《通途》《中華創業網》《創業在線》等一大批網站,在提供網路資源上,具有網路孵化器的特點。問題是尚缺少一種核心凝聚力和市場吸引力,特別是缺少一種戰略思索,和一種倍增效益觀念。不懂得在資源的無償使用中,培育效益能量。在孵化別人中,壯大和發展自己。因此目前我們的大批網站,尚沒有完成由公益性向增值性的轉化,但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一條坦途,就會向我們走來。

5、 試行增值服務收費

自從yah00首創免費模式以來,網路上的各種免費資源,已經成為吸引網民的一張王牌。然爾,當虧損的壓力冠頂的時候,人們開始想到了這塊肥肉。

去年,263小心翼翼的試敲了一下這塊堅冰。立時引起網路界一片嘩然。緊接著手機簡訊息實行手費。「聯眾俱樂部」進而推出了游戲增值服務收費項目……

其實,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網站實行企業化經營,收費是一種必然。為什麼一些網站心裡想收,下手不敢呢?

這里的關鍵在於:是低水平運營收費還是增值服務收費?是把收費看成管理上擋次,運營上水平的新起點;還是當成收費補虧的著眼點呢?

抓住機遇,提升網站服務質量和網站形象,是一種聰明;順勢收費,是一種自殺。

當前,有的網站不會掙錢。搞「夾縫瀏覽策略」,拿著原礦信息當金子賣。想讓網民留下買路錢。無奈無人買賬。倒把大批網民拒之網外。他們的路子只會越走越窄。去年6月底,新加坡第一家收費網站 asiaxis.com 正式開張營業。但是收費並不是一個萬靈葯方,更沒能阻止他 失敗的命運。

6、探索電子商務網站的產業化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必然向產業化延伸和發展。這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具有無限生命力的體現。這種延伸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向電子商務實務擴展和延伸。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個性服務的優勢將越來越充分地顯示出來。人們不僅可以享受到購物送貨的方便,還將享受多種延伸服務。比如,隨著智能化住宅的出現,遠程水表,遠程電表將普及到千家萬戶。用量考核,查表收費,也必將成為電子商務的內容。與此同時,信息將進一步商品化。收集和人工採集信息的方法將有所創新。定製信息將受到企業家的歡迎。反聵轉發和一網多發信息將得到發展。

2)向產業的多維化擴展和延伸。

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影響和帶動結算業,包裝業,配送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還將激活和延伸帶動起許多關聯的產業。比如電子地圖技術,初期發展並不快,電子商務將它激活了。使人們看到了它的連鎖採用,會形成一種增值效益。於是廣闊的產業化前景出現了。

以上兩方面的擴展和延伸都將為我們進一步尋找和發現新的經濟支點,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實現增值之路。

⑦ 各位幫忙啊><~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海底撈盈利模式是怎樣的 它所經營的產品具有同質性還是具有差異性

盈利模式就是優質的服務加上上乘的食物品質

顯然海底撈的產品是差異性專的,火鍋市場是一個壟斷競爭屬市場(monopolitic competitive market),如何獲得超額利潤的就是要最大化產品的差異性
海底撈的差異性體現在主要幾個方面:1)業內數一數二的服務品質,服務員也好,排隊時的休閑娛樂也好,基本業內沒有第二家連鎖火鍋做到這么好的 2)菜品的花樣什麼的也是在業內的上游水平,它作為大火鍋(我是相對於豆撈那種小火鍋這么說),也有非常多的小火鍋才有的菜品

這位同學在學微觀吧,壟斷競爭市場的短期生產者圖形看一下就知道,在短期內,壟斷競爭生產商的曲線和壟斷市場是一樣的,有超額利潤,但是根據概念,長期就會完全競爭市場了,如何能夠長久地保持壟斷利潤呢,就必須要不斷地保持自己產品的差異性,那麼對於海底撈來說,就是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還要增加獨特的菜品什麼的

有問題繼續問哈~歡迎

⑧ 論述題: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廠商短期均衡及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MR=MC 這時廠商是贏利還是虧損

不矛盾的。無論抄是哪種市場結構,完全競爭還是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都是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即MC=MR。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產品具有同質性,所有廠商生產的商品完全相同,價格都是P,且廠商的邊際收益MR就是單位產品的價格P。所以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利潤最大化時,滿足MC=MR=P。建議你看一下微觀經濟學,裡面有關於這方面的詳細講解。

⑨ 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讀蘇州大學MBA讀了有什麼用

要讀MBA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可以培養自己成為工商管理領域里的通才。MBA集管理、營銷、金融、財務、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等諸多領域之大成,是鍛煉自己成為工商管理通才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能夠加強自己的自信心。商場中每個人的奮進和提升常常需要一個新的平台或起點,而MBA往往能提供這樣一個機遇。
三、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自己在這方面的專長,掌握新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以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人生職場中的挑戰。
四、強化自己的核心才幹。通過MBA的學習,發現自己的專長與擅長,必修和選修一批能培養自己核心才能的課程,打下自己工商管理主攻方向堅實的基礎。
五、學到團隊合作的精神。MBA的學習中很多方面都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需要集體作戰,都需要團結協同和共同發展。這種Teamwork的精神是許多著名商學院都大力推崇的學習風格。
六、培養管理溝通的能力。管理溝通是MBA很關鍵的一個技能,不僅要學會作報告,作講演,介紹和分析案例,還要掌握現代資訊手段,尤其是熟練使用電腦以及互聯網等,充分把它們運用到管理溝通之中。
七、建立校友網路。MBA校友網路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各路精英來自不同行業和領域,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對將來自己投身商場就提供一座可不斷挖掘的無形的金礦。
八、學習MBA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和自己營銷自己。中國學生欠缺的就是營銷自己的能力。突圍的人生需要自己來經營,而MBA可以是一個新起點。
九、讀MBA還有一個其他專業不能比擬的,就是不僅在學院中有良師益友,隨時能向優秀的教授和有豐富商場實踐經驗的兼職教授請教學習,更重要的是還經常有機會聆聽來自第一線的中外CEO或企業家的現身說法,直接分享他們的成功心得和得到的教訓。
十、最後,也是讀MBA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獲得MBA的資格承認。這是一種憑證,一種受過系統工商管理訓練的證明,有了它,就有了一個開啟職業生涯大門的鑰匙,這是走向高薪、高回報的新起點,是一種煥然一新、截然不同的商旅生涯的開始。

⑩ 1P理論的媒體評論

《1P理論》一書對於中國的管理理論創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它把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營銷戰略建立在一個全新的網狀經濟假設之上,而傳統的營銷學則以產業具有清晰的邊界為前提。網狀經濟的營銷邏輯演繹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和營銷學!
網狀經濟即沒有產業邊界的經濟。在產業具有清晰邊界的前提下,企業之間在同行業內競爭具有相同需要的共同目標顧客,競爭的手段主要是降低價格和提高產品、渠道和促銷的質量即成本,其結果是行業利潤和企業利潤下降。在以信息、網路、知識和文化為經濟本質的網狀經濟的前提下,許多產業已經沒有明顯的,甚至乾脆沒有了邊界。相應地,企業產品的目標顧客市場不再是單一的,產品與目標顧客之間不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而是一種網狀的關系。網狀經濟的本質是網,網網相關,網網相連。沒有產業邊界的企業同行競爭直接目標顧客跨行競爭間接目標顧客,企業通過與間接目標顧客和行外企業的合作創造新價值,用新價值降低直接目標顧客的價格和抵消企業自身的成本。1P理論的本質就是把行業外的利益攸關者轉化為第三方買單者,使產品價格低於平均成本還能贏利,從而創造自動營銷。把企業之間競爭博弈的贏利模式轉化為合作共贏的贏利模式的理論。1P理論就是在網狀經濟的假設之上演繹出的全新的營銷學和全新的商業模式! 1P理論提出了邊際非稀缺產品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不僅把經濟學基於稀缺資源之上而且基於邊際非稀缺資源之上。
邊際非稀缺產品是指一個產品一旦用一個起始固定成本生產出來後,就可以無窮復制而不需任何追加成本,即邊際成本永遠為零,例如軟體就是典型的邊際非稀缺產品。在這里,從第一個追加產品開始即零成本生產,對它的需求增加不受資源的約束,它的產量完全由需求決定。需求即生產!邊際非稀缺產品的普遍存在和對它們的普遍追求,形成了邊際非稀缺經濟。
當一種產品像賓士車一樣是由稀缺和邊際非稀缺兩類資源構成的時候,對它需求的上升導致它的價格上漲還是下降,依賴於這兩種資源對此種產品的價值貢獻大小。如果稀缺資源部分貢獻的價值大於邊際非稀缺資源部分貢獻的價值,此種產品的價格就會上漲;如果邊際非稀缺資源部分貢獻的價值大於稀缺資源部分貢獻的價值,此種產品的價格就會下跌。
當一個國家所有的產品(即總產品)像賓士車一樣是由稀缺和邊際非稀缺兩類資源生產的時候,對它們總需求的上升導致總價格水平的上漲(即通貨膨脹)還是下降(即通貨緊縮),依賴於這兩種資源對所有產品(即總產品)的價值貢獻大小。如果稀缺資源部分貢獻的價值大於邊際非稀缺資源部分貢獻的價值,總產品的價格水平就會上漲,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如果邊際非稀缺資源部分貢獻的價值大於稀缺資源部分貢獻的價值,總產品的價格水平就會下跌,從而導致通貨緊縮。
這就是說,當一個國家的經濟中邊際非稀缺經濟的成分比重大於稀缺成分的時候,經濟過熱(即總需求極為強勁)會導致通貨緊縮,而不是通貨膨脹!當一個國家的經濟中邊際非稀缺經濟的成分比重即使不大於稀缺成分但只要足夠大時,經濟過熱(即總需求極為強勁)就只會導致輕度通貨膨脹!可見,一個國家經濟的質量,完全依賴於邊際非稀缺經濟相對於稀缺經濟在總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這一結論是驚天動地的,它對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並且被美國等國家的經濟多年持續增長而沒有導致通貨膨脹的事實所驗證。它對微觀經濟理論同樣提出了嚴峻挑戰,因為整個微觀經濟學的結論同宏觀經濟學一樣,是以資源稀缺為假設前提的。現代經濟學認為,沒有稀缺就沒有經濟學。我們看到,沒有邊際非稀缺照樣沒有經濟學!
邊際非稀缺經濟學是關於邊際非稀缺資源對經濟發展的作用的經濟學,它是現代經濟學所沒有的,是我的獨創。對於邊際非稀缺經濟學和邊際非稀缺產品的研究還剛剛開始,它對現代經濟學和現代管理理論的研究和實踐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的質量,主要是由邊際非稀缺經濟相對於稀缺經濟的比重決定的。邊際非稀缺的比重越大,經濟的質量越好。
邊際非稀缺經濟對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希望和質量,必定在於她的邊際非稀缺經濟的發展和比重;中國企業未來的競爭力和贏利前景,必定在於它們產品中邊際非稀缺資源所貢獻的價值比重;中國人個人未來的競爭力,必定在於他們所擁有的邊際非稀缺資本的多少! 傳統的4P營銷戰略不能解決廠商之間多花少收競爭的困擾,不能回答把產品送給顧客而不收顧客的錢,甚至找錢給顧客怎麼還能賺錢的問題,更不能回答怎樣以零成本供給產品給市場的問題。在傳統營銷的思維模式里,通過零成本生產和零價格銷售而贏利,一個晚上把產品瘋狂地營銷到全世界,一個晚上成為億萬富翁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1P戰略不僅能透徹地回答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問題,還能告訴我們怎樣突破傳統的4P營銷戰略,運用革命性的1P理論思維模式,把零和競爭的營銷轉化為多贏合作的營銷,把B2C 營銷轉化為B2B 營銷;怎樣通過多贏安排尋找第三方支付,使得廠商能在為原有目標顧客多花少收甚至不收的競爭情況下仍能贏利;怎樣以零成本把產品供給市場做無本賺錢的生意。
1P理論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找第三方共同支付!在本書的分析中,我們將會看到,在一個信息、文化、知識和網路相結合的市場經濟中,到處可以發現運用1P理論克服4P營銷困擾的空間。1P理論突破4P營銷思維定式,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路、出路和財路! 為什麼企業少收或不收目標顧客的錢,甚至找錢給顧客還能賺錢?這是當今時代網狀經濟的特質造就了企業零價格銷售照樣贏利的奇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王建國教授獨創的1P理論突破了傳統4P營銷思維,提出了與當今網狀經濟時代相匹配的嶄新商業模式,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帶來了新的思路、出路與財路!
在以信息、網路、知識和文化為經濟本質的今天,許多產業已經沒有明顯的、甚至乾脆沒有了邊界。相應地,企業產品的目標顧客市場不再是單一的,產品與目標顧客之間不再是——對應的關系,而是一種網狀的關系。互聯網一詞最能反映網狀經濟的本質:經濟是一張網,網網相關,網網相連,網網互生外部效果。在這種關系中,所有經濟活動都具有某種外部效果,所有經濟活動的參與者都是不同程度的利益攸關者,從而為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共贏提供了戰略空間。1P理論就是關於如何利用網狀經濟形成的外部效果,在企業價值鏈環節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引入第三方利益攸關者買單,把企業之間競爭博弈的贏利模式轉化為合作共贏的贏利模式的理論。
《1P理論》提煉出了1P理論的11種類型和尋找第三方的5大規律,並結合大量國際、國內案例予以闡述,使企業的戰略創新有了實操性的指導。《1P理論》濃縮了王建國教授十年研究的精華,是一部突破西方營銷理論的創新力作,是一把開啟商界精英贏利思維的鑰匙。
1P理論提出後,迅速受到了業界的關注,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等企業家向業界推薦了1P理論,中國互聯網協會2007年6月專門開辦了一期關於1P理論的藍海沙龍,王建國教授在藍海沙龍上的演講在互聯網業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搜狐,網易,新浪,網路,騰訊等多家網路運營商相繼運用1P理論在網路行業爭當航母。環保購物袋生產廠商也在運用1P理論找出路。
《1P理論》所講的是通過第三方付費,從而降低成本的營銷理論
書中所提到的案例十分精彩,而我要再講2個真實案例,均與1P理論密不可分,雖不能說超越,但卻是對1P理論的有效補充。
第一個案例:
這個案例同樣發生在電視台,而與湖南衛視搞的「超級女聲」相比,通過運用1P理論,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而且起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應,實現了多方豐收的大好局面。
案件背景:
2004年12月30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國開辦發(2004)103號文件:《關於中央電視台農業節目免費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播出廣告的通知》,大致內容如下:CCTV-7《鄉村大世界》欄目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開設免費廣告時段。各重點縣如有需求,可以自願參加,自行製作並直接向CCTV-7鄉村大世界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免費公告組報送廣告。
眾所周知,電視台的盈利模式主要就是靠節目時段內的廣告收入,而CCTV-7《鄉村大世界》欄目把每期節目中的廣告時段全部用於播放免費扶貧縣的銷售信息,而不收取任何費用。
《鄉村大世界》在做什麼?
《鄉村大世界》此舉在當時的媒體業內影響很大,緊接著2005年初,《鄉村大世界》陸續推出了由企業出資冠名的全國免費扶貧縣廣告、全國農產品應急銷售廣告、全國農民住宅義務設計、民生教育扶貧等免費廣告等多種形式的免費廣告。
這是一個典型的1P理論的案例,原本在央視做廣告是需要高額費用的,而可以免費在央視上做廣告,而企業通過冠名權也擴大了影響又得到了社會的美譽度。
投放廣告的扶貧縣企業,沒花一分錢,通過央視的平台實現了創收。(據2006年統計,通過免費扶貧縣廣告,幫助扶貧縣賣出農產品超過100億公斤)
而《鄉村大世界》欄目,不用在為拉廣告而奔波,從而也提升了欄目自身影響力。
再看冠名企業,幫助了大紅鷹、民生銀行等企業塑造了卓越的社會形象。
相信這是一個很成功的1P理論營銷模式,這種模式所帶來的,不亞於一個超級女聲的影響力,更實打實的為三農事業發展做了一件大好事。
第二個案例:
也是以1P理論為基礎,但在模式上有所創新,把1P中的價格(Price),增加了人員策略(People)。不單純是通過第三方付費,而是讓第三方創造價值。來收取第四方費用。
案例背景:
旭農網2007年初上線的一個涉農類行業分類信息網站。網站的定位屬於行業(農業類)網站,但同時又是分類信息網站。
而在國內農村上網普及率還是很低,所以國內農業類網站普遍不景氣。
而在分類信息網站中,風頭已過,仍未出現明顯的盈利趨勢。
旭農網是如何在逆境中生存的?
如今半年已過,旭農網的信息發布數量已經突破10萬余條,日均PV已過萬次。
旭農網的定位?
一般的網站(企業),會先定位符合網站業務的用戶群,然後進行推廣和服務。
而農業類網站的用戶群,必然也應是農民為主。
但農村上網普及率底的瓶頸應如何解決呢?
這里也運用到了1P理論的精髓,第三方買單,而卻又不是單純的第三方買單,而是讓第三方替農民發布信息(創造價值)。
而誰又會替農民發布信息呢?
如今中國上網人數已突破一億人,這一億人群大部分集中在較發達的城市中。
而較發達城市中大部分又都是外來人口,其中又有大部分都來自農村,他們在城市的打工或者求學,相信他們都會有兩個理想:一個當然是為了賺錢;另一個理想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事業有成回報家鄉,讓家鄉富裕起來,讓家鄉父老們都過上和城市裡一樣質量的生活。
不知大家是否已經看出來什麼模式。
我再說一組數據,相信大家的理解就能更清晰了。
據工商局2005年統計,農村經紀人執業人員達60餘萬人,經紀業務達到2000億元,而2006年,僅河北工商局統計,河北農村經紀人職業人員到24.5萬人,經紀業務達到580億元。
這就是旭農網要解決的問題。
⒈為促進農產品與市場的有效對接,普及網上農村經紀人概念,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⒉緩解農村就業壓力,創造再就業機會,加快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
⒊通過農村經紀人,帶動農產品區域經濟,實現一個經紀人帶一村,多個經紀人帶一縣。
對在城市中打工求學的人群來說,通過網上發布家鄉的農產品供求信息,可以作為中間人可以收取一定的差價,這樣不光可以作為學生勤工儉學的途徑,還可以為家鄉增收。
最重要的是,他們本身具備上網條件和知識,而又可以獲取到家鄉一手的農產品供求信息。
正所謂一個經紀人可以帶動一個村,而多個經紀人就是帶動一個縣的區域經濟。
旭農網這么做,運用了1P理論的精髓突破了農村上網普及率底的瓶頸。
實現了對農民、打工求學人群、網站、農企等多方面均受益的局面,並把線上和線下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產業鏈

閱讀全文

與盈利模式微觀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