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中反競爭力是什麼意思

經濟學中反競爭力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0-12-06 14:04:14

❶ 東南大學的經濟學到底行不行就業率和競爭力怎麼樣

東南大學廣開就業渠道,通過強化就業指導和信息發布、主動聯系用人單位、簡化就業手續,截至6月底,該校本科生就業率已達90%,其中建築、動力、電子、自控、計算機、生物醫學等專業就業率超過了95%。 東南大學今年共有3500多名本科生畢業。年初以來,他們通過建立畢業生就業網站,多渠道獲取畢業生需求信息,將用人需求和各種招聘會的信息以最快速度在網站上發布。用人單位可在東大網站上注冊,隨時在網上發布需求信息。畢業生也可在網上提供詳細的個人資料。前一段時間,由於非典疫情的影響,對一些用人單位提出的筆試要求,學校就業中心主動承擔了相關的考試組織工作,按照有關程序將畢業生的答卷郵寄給用人單位;對於合作多年的協作單位,該校代為考察,符合要求的畢業生可直接與用人單位簽訂協議。

❷ 天時、地利、人和』應該怎麼理解啊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譯文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氣時令的有利條件了,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麼不作戰,作戰就一定勝利。

❸ 從經濟學的角度談談如何提高企業競爭力

中國如何應對貿易保護? 可以從二個方面來認識,其一從企業的角度,其專二從國家的角度。◆屬從企業講 對於企業如何規避和應對貿易摩擦,首先通過技術進步,採用先進的技術,加強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自覺抵制低價出口行為,實施名牌戰略。變『以價取勝』為『以質取勝』。其次,運用WTO的規則,來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利。第三,實施「走出去」的戰略。第四,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改變對外貿易的結構。 ◆從政府講 從政府來講,應該運用宏觀調控的手段,運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保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利。 應對「貿易保護」需加快我國產業升級。提高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概括來講,就是:必須統籌兼顧、標本兼治,既抓眼前,更抓長遠,既發揮企業的作用,也發揮政府的功能,從根本上解決可能出現的愈來愈多的貿易糾紛與爭端僅供參考如果滿意,望採納

❹ 求問計量經濟學中kim-marion模型和moreno模型在評價產業競爭力方面如何使用如何在SPSS上操作

有借鑒論文沒有,發來看看我就明白怎麼操作了

❺ 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用經濟學回答

經濟學界講的強強聯合,指大企業之間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而版實行合並的經濟現權象。大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可以實現合並企業的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先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達到擴大市場佔有額,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的目的。同時還能夠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強強聯合於企業兼並不同,企業兼並是建立在通過以現金方式購買被兼並企業或以承擔被兼並企業的全部債權債務等為前提下,取得被兼並企業全部產權,剝奪被兼並企業的法人資格。通常是效益較好的優勢企業兼並那些效益較差的劣勢企業。也就是說,兼並之後,劣勢企業將不再存在。而強強聯合則是建立在大企業相互合作的基礎上的合並,不存在剝奪另外企業法人資格之說,也就是聯合之後,仍是共同發展。

❻ 考研哪個學校的經濟學比較好考,競爭力小點

比如說人大經濟學就特別難,那個錄取比率大概要幾十取一,甚至是百里挑一。一些理工科大學的經濟學就好考一些,十幾個錄取一個,但是經濟學是大熱,難度系數本來就大。即使是150到200這個水平,錄取率也比較低,十個錄取一個。而且經濟學分數線很高,至少要370+,要做好心理准備

❼ 如何用微觀經濟學提高競爭力

利用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

規模經濟:
大規模生產導致的經濟效益簡稱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在一定的產量范圍內,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斷降低的事實。規模經濟是由於一定的產量范圍內,固定成本可以認為變化不大,那麼新增的產品就可以分擔更多的固定成本,從而使總成本下降。
人們根據生產力因素數量組合方式變化規律的要求,自覺地選擇和控制生產規模,求得生產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經濟效益。規模經濟或生產力規模的經濟性,就是確定最佳生產規模的問題。
規模經濟包括部門規模經濟、城市規模經濟和企業規模經濟。在西方經濟學里,規模經濟主要用來研究企業經濟。但作為生產力經濟學的重要范疇,規模經濟的含義則更為廣泛,它包括從宏觀到微觀的能獲得經濟利益的各個層次的經濟規模。

❽ 要研究一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應該用什麼經濟學模型

用SWOT吧

網路里詞條。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❾ 經濟學 。當一個國家出現貿易順差時,則( )A該國外匯儲備減少 B該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削弱C該

因為順差意味著該國物品在國際上需求量大,而外國則需要使用這個國家的貨專幣來買她的東西,所以屬造成該國貨幣需求上升,價格上升,匯率上升。另一個方面是因為該國的經濟發達,所以該國的國際信用好,其他國家願意持有該國的外匯,所以匯率也會上升。

❿ 經濟學中外在性指什麼

根據中外經濟學家的有關理論,企業核心能力表現為一種競爭優勢,而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得長期競爭優勢。因此,企業核心競爭力可以界定為"企業藉以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並擴大優勢的決定性力量"。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特定企業個性發展中的產物,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始終融於企業的研究開發、設計、製造、銷售、服務等各方而的職能部門,體現企業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的有機結合。由於信息、專長、能力等在本質上仍是企業組織內部的知識,而組織獨特的價值觀與文化,屬於組織特有的資源。因此,企業核心競爭力本質是企業特有的知識和資源,企業核心競爭力體現出以下幾方面特徵。 (1)戰略價值。核心競爭力富有戰略價值,這種價值性主要表現在兩個層次上,首先能夠對終端產品的用戶做出直接、關鍵性的貢獻;其次,有助於為企業創造長期性的競爭主動權,打開更多的通向市場的道路,並能為企業創造超過同行業平均利潤的超值利潤。 (2)具備稀缺和不可替代性。核心競爭力應該是只存在於有限幾個現實的或潛在的競爭企業之中,同時,它還應該沒有戰略上的等同物或替代品。而對於眾多企業同時擁有或控制的能力,只能造就競爭的均勢而不能產生競爭的優勢。按照這一理解,企業先進的設施、充裕的資金、成熟的技術,以及區位優勢、成本優勢等等,都難以直接歸類於"核心競爭力"。因為,在健全完整的市場體系中,在生產資料全球配置的背景下,通過市場交易,上述條件和優勢都可以很容易地被獲取,或者很輕易地被超越。所以說,核心競爭力應具備稀缺和不可替代性。 ( 3)依靠模仿和學習難以獲取。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以特有的方式逐步積累起來的、內在或內化於企業的能力。它與企業相伴而生,具有突出的路徑依賴性,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或是通過努力也難以建立起來的一種能力。那麼,企業的眾多能力中哪些具有模仿的障礙和學習的難度呢?如果某種能力的形成與企業獨有的歷史沿革、特定的環境條件,以及特殊的社會復雜現象有關,或者它與競爭優勢之間的聯系模糊不清,使得競爭對手難以識別,那麼,它自然不易模仿和學習。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領導者的智慧、職工的忠誠和共同的價值觀、企業的聲譽與形象、管理運作的機制等等,看似無形,卻是成為核心競爭力的基礎。 ( 4)由各種元素的綜合或整合而來。以知識與技能為基礎,影響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元素長期交融和提煉,在與外界長期沖突和協調的過程中,使得部分元素發揚光大,在全面整合以及有效的相互作用下,使企業獲得超越對手的綜合優勢,才有可能成為核心競爭力。 ( 5)影響企業經營元素的有限和可控性。只有有限的影響企業經營的元素才能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史多的元素是無異於其他競爭對手的,同時,這些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元素必須存在於企業的控制能力和控制領域之內。 ( 6)企業在核心能力上的投資具有杠桿作用。 企業在核心競爭力上的投資,應該能夠對企業整個價值鏈產生獨特的拉動和放大作用。即投資應該具有成倍增值的潛力,能夠為企業創造超過同行業平均利潤的超值利潤。 (7)應變力和延展性。核心競爭力的價值,在於它能夠為顧客提供根木性、關鍵性的效用和貢獻。但是顧客的消費傾向、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以及價值判斷標准又是不斷變動的。固化的、僵化的或者擴展空間有限的企業能力,顯然難以持久產生效力和作用。 另一方面,核心競爭力是相對的,它總是與其他企業的能力相比較而言的。如果缺乏必要的應變力和延展性,在競爭對手的追趕和沖擊下,其優勢地位將不可避免地被侵蝕、削弱,直至被取代。 同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僅僅局限於某一領域或某種產品,而是能夠為企業適應環境,在多個領域和相關活動中實施競爭行為提供有力的支持。 (8)不可交易性和階段性特徵。核心競爭力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與企業相伴而生,無法像其他企業資產通過市場進行交易轉讓。 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過程分析,一般核心競爭力的生命周期可分為以下階段:無競爭力階段、一般競爭力階段、核心競爭力形成階段、核心競爭力成熟階段、核心競爭力衰退階段和核心競爭力再生階段。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相對其他企業的競爭能力而言的,是某一時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的一種表現。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中反競爭力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