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語言:經濟學問題
#include <time.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SIZE 9
#define MAX_SIZE 30
struct equipage
{
char ridername[SIZE];
int ridernumber;
int riderage;
char horsename[SIZE];
int horsenumber;
int horseage;
char country[SIZE];
int randnumber;
};
struct equipage equ[MAX_SIZE]=
{
{"sam",1,45,"Allen",1,24,"USA"
},
{"Jam",2,46,"David",2,25,"China"},
{"Ann",3,47,"Macke",3,26,"Canada"},
{"kobe",4,48,"Tracy",4,27,"USA"},
};
int AddDate(int n);//定義函數
int search(int num,int *flag1,int *a);
int MyDelete(int num);
int MyPrint(int *a);
int MyRand(int num);
int change(int i,int j);
int rerand(int i,int num);
int main()
{
int i=0,j=0,num=4,k=1,n,flag=0;
char letter;
int a[30]={0};
for (i=0;i<MAX_SIZE;i++)
{
equ[i].randnumber=i;
}
printf("版權所有,翻版必究\n");
printf("2008年11月9日\n");
do
{
printf("a.增添選手\n\tc.更換順序\n\t\td.刪除選手\n\t\t\tp.列印名單");
printf("\n\t\t\t\tr.隨機排序\n\t\t\t\t\ts.查找選手\n\t\t\t\t\t\tx.退出");
scanf("%c",&letter);
fflush(stdin);
system("cls");
switch (letter)
{
case 'a':
n=AddDate(num);//調用函數
num=n+num;
break;
case 'c':
for (;flag==0;)
{
i=search(num,&flag,a);
}
flag=0;
for (;flag==0;)
{
j=search(num,&flag,a);
}
change(i,j);
flag=0;
break;
case 'd':
MyDelete(num);
break;
case 'p':
printf("\n正序輸出\n\n");//正序輸出
printf(" 出場序號 選手姓名 選手號碼 選手年齡 馬匹名字 馬匹號碼 馬匹年齡 來自地區\n");
k=1;
for (i=0;i<num;i++)
{
for (j=0;i!=equ[j].randnumber&&j<num;j++)
{}
if (equ[j].ridernumber!=0)
{
printf("%9d%9s%9d%9d%9s%9d%9d%9s\n",k++,equ[j].ridername,equ[j].ridernumber,equ[j].riderage,equ[j].horsename,equ[j].horsenumber,equ[j].horseage,equ[j].country);
}
}
printf("\n逆序輸出\n\n");//逆序輸出
printf(" 出場序號 選手姓名 選手號碼 選手年齡 馬匹名字 馬匹號碼 馬匹年齡 來自地區\n");
for (i=num-1;i>=0;i--)
{
for (j=0;i!=equ[j].randnumber&&j<num;j++)
{}
if (equ[j].ridernumber!=0)
{
printf("%9d%9s%9d%9d%9s%9d%9d%9s\n",--k,equ[j].ridername,equ[j].ridernumber,equ[j].riderage,equ[j].horsename,equ[j].horsenumber,equ[j].horseage,equ[j].country);
}
}
break;
case 'r':
MyRand(num);
printf("完畢\n");
break;
case 's':
search(num,&flag,a);
break;
case 'x':
break;
default:
printf("錯誤 請重新輸入\n");//判斷合法性
}
}
while (letter!='x');
printf("再見,鳴謝惠顧");
}
int AddDate(int n)//函數體
{
int i,num,ret=0;
do
{
printf("請輸入你要加入的選手信息的人數");
ret=scanf("%d",&num);
fflush(stdin);//吃回車
}
while (ret!=1);
printf("請按如下方式輸入信息\n");
for (i=0;i<num;i++)//輸入選手信息
{
printf("\n請輸入%d選手姓名",i+1);
gets(equ[n+i].ridername);
do
{
printf("請輸入%d選手號碼",i+1);
ret=scanf("%d",&equ[n+i].ridernumber);
fflush(stdin);//吃回車
if (ret!=1)
printf("錯誤,請重新輸入\n");
}
while (ret!=1);//判斷合法性
do
{
printf("請輸入%d選手年齡",i+1);
ret=scanf("%d",&equ[n+i].riderage);
fflush(stdin);//吃回車
if (ret!=1)
printf("錯誤,請重新輸入\n");
}
while (ret!=1);//判斷合法性
printf("請輸入%d馬匹名字",i+1);
gets(equ[n+i].horsename);
do
{
printf("請輸入%d馬匹號碼",i+1);
ret=scanf("%d",&equ[n+i].horsenumber);
if (ret!=1)
printf("錯誤,請重新輸入\n");
fflush(stdin);//吃回車
}
while (ret!=1);//判斷合法性
do
{
printf("請輸入%d馬匹年齡",i+1);
ret=scanf("%d",&equ[n+i].horseage);
if (ret!=1)
printf("錯誤,請重新輸入\n");
fflush(stdin);//吃回車
}
while (ret!=1);//判斷合法性
printf("請輸入%d來自國家",i+1);
gets(equ[3+i].country);
}
return (num);
}
int MyDelete(int num)
{
printf("1.選手姓名\n\t\t2.比賽號碼\n\t\t\t\t3.出場序號");
int i=0,j,flag=1,randnumber,number,letterl;
char name[SIZE],pointd1[SIZE],pointd2[SIZE];
scanf("%d",&letterl);
fflush(stdin);
switch (letterl)
{
case 1:
gets(name);
strcpy(pointd1,name);
for (i=0;i<num&&flag==1;i++)
{
strcpy(pointd2,equ[i].ridername);
if (0==strcmp(pointd1,pointd2))
{
equ[i].ridername[0]=' ';
equ[i].ridernumber=0;
flag=0;
rerand(i,num);
}
else
flag=1;
}
break;
case 2:
scanf("%d",&number);
fflush(stdin);
equ[number-1].ridername[0]=' ';
equ[number-1].ridernumber=0;
rerand(number-1,num);
break;
case 3:
scanf("%d",&randnumber);
fflush(stdin);
for (j=0;(randnumber-1)!=equ[j].randnumber;j++)
{}
printf("%d",j);
if (randnumber-1==equ[j].randnumber)
{
equ[j].ridername[0]=' ';
equ[j].ridernumber=0;
rerand(j,num);
}
break;
}
}
int search(int num,int*flag1,int *a)
{
int i,flag=0,j=0;
char lette=0,name[SIZE],points1[SIZE],points2[SIZE];
printf("1.選手姓名\n\t\t2.選手號碼\n\t\t\t\t3.來自國家\n");
for(i=0;i<num;i++)
{
a[i]=0;
}
i=0;
for (;lette!=1&&lette!=2&&lette!=3&&i==0;)
{
scanf("%d",&lette);
fflush(stdin);
if (lette==1)
{
gets(name);
strcpy(points1,name);
flag=0;
for (i=0;i<num;i++)
{
strcpy(points2,equ[i].ridername);
if (strcmp(points1,points2)==0)
{
flag=0;
a[j]=i+1;
j++;
*flag1=i+1;
}
else
flag++;
}
if (flag==num)
{
printf("\t\t\t抱歉沒有該選手信息\n");
*flag1=0;
}
else if (flag<num)
{
MyPrint(a);
}
}
else if (lette==2)
{
scanf("%d",&lette);
fflush(stdin);
flag=1;
for (i=0;i<num;i++)
{
if ((lette-1==equ[i].randnumber)&&(equ[i].ridernumber!=0))
{
flag=0;
a[j]=i+1;
printf("%d",a[j]);
j++;
*flag1=i+1;
}
else flag++;
}
if (flag==num)
{
printf("\t\t\t抱歉沒有該選手信息\n");
*flag1=0;
break;
}
else if (flag<num)
{
MyPrint(a);
}
}
else if (lette==3)
{
gets(name);
strcpy(points1,name);
for (i=0;i<num;i++)
{
strcpy(points2,equ[i].country);
if (strcmp(points1,points2)==0)
{
flag=0;
a[j]=i+1;
j++;
*flag1=i+1;
}
else flag++;
}
if (flag==num)
{
printf("\t\t\t抱歉沒有該選手信息\n\n");
*flag1=0;
break;
}
else if (flag<num)
{
MyPrint(a);
}
}
}
return(*flag1-1);
}
int MyPrint(int *a)
{
int j;
printf(" 出場序號 選手姓名 選手號碼 選手年齡 馬匹名字 馬匹號碼 馬匹年齡 來自地區\n");
for (j=0;a[j]!=0;j++)
{
if(equ[j].ridernumber!=0)
{
printf("%9d%9s%9d%9d%9s%9d%9d%9s\n",equ[a[j]-1].randnumber+1,equ[a[j]-1].ridername,equ[a[j]-1].ridernumber,equ[a[j]-1].riderage,equ[a[j]-1].horsename,equ[a[j]-1].horsenumber,equ[a[j]-1].horseage,equ[a[j]-1].country);
}
}
}
int MyRand(int num)
{
int i,j=0,number1,temp,b[num];
for (i=0;i<num;i++)
{
if (equ[i].ridernumber!=0)
{
b[j]=i;
j++;
}
}
for (i=0;i<j;i++)
// if(equ[i].ridernumber!=0)
{
srand((unsigned)time(NULL));
number1=(int)rand()%j;
temp=equ[b[i]].randnumber;
equ[b[i]].randnumber=equ[b[number1]].randnumber;
equ[b[number1]].randnumber=temp;
}
}
int rerand(int i,int num)
{
int j;
for (j=0;j<num;j++)
{
if (equ[i].randnumber<equ[j].randnumber)
{
equ[j].randnumber--;
}
}
equ[i].randnumber=-1;
}
int change(int i,int j)
{
int temp;
temp=equ[i].randnumber;
equ[i].randnumber=equ[j].randnumber;
equ[j].randnumber=temp;
}
⑵ 經濟學是研究.a.怎樣生產 b.生產什麼,生產多少 c.為誰生產 d.以上都是
選D,以上都是。
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為誰生產是西方經濟學的三個基本經濟問題。
生產什麼就是我應該生產什麼,分別生產多少。由於資源有限,用於生產某種產品的資源多一些,那麼用於生產另一種產品的資源就會少一些。人們必須作出選擇:用多少資源生產某一種產品,用多少資源生產其他的產品。
怎麼生產,就是在確定生產什麼的前提下,我該怎樣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最有效的生產,如何生產是指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生產出產品和勞務。不同的生產方法和資源組合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同樣的產品可以有不同的資源組合(勞動密集型方法、資源密集型方法和技術密集型方法)。
而為誰生產就是我生產出來的產品該給誰,也就是分配的問題,這自然是給有需求的消費者。在經濟學中認為用於生產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要通過以上決策來實現資源的最有效配置,而這三個問題中,市場需求決定生產什麼,技術資源等等限制條件決定怎樣生產,價格則決定了為誰生產。為誰生產是指生產出來的產品和勞務如何分配給社會的各個集團和個人。誰來享受經濟活動的成果?社會產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間進行分配?產品如何在人們之間進行分配,根據什麼原則,採用什麼機制進行分配,分配的數量界限如何把握等。
⑶ 經濟學里V,C,M各代表什麼
V=可變資本價值;C=不變資本價值;M=和剩餘價值
⑷ c在經濟學里代表什麼意思
c代表消費來源於消費的英語單詞——Consumption的首字母;收入的英語單詞——Income,首版字母I與投權資相同,故為了區分二者認為規定以y代表收入。
經濟學是研究價值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規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自然科學、其他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客觀規律。
經濟學是一門科學,是有機整體,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
經濟學核心思想是物質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資源,可分為兩大主要分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起源希臘色諾芬、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早期經濟學,經過亞當·斯密、馬克思、凱恩斯等經濟學家的發展,經濟學衍生出了演化證券學、行為經濟學等交叉邊緣學科。理論體系和應用不斷完善和發展。
⑸ 本人是經濟學專業的,請問我有沒有必要學C語言、數據邏輯等等課程
要說呢,是沒有必要學的,只不過要是基礎課的話,這些東西都是要學的,畢竟不能掛科呀。個人感覺C語言、數據邏輯真要學習的話,還是挺有意思的,看你喜不喜歡了。
⑹ 宏觀經濟學c的計算
1.邊際消費傾向c=0.75,也就是消費中隨收入變化的部分的系數
2.根據凱恩斯的方法,總需求AD=C+I+G+NX(凈出口沒提到,為0)=0.6Y+900=Y,
所以均衡收入Y=2250
3.政府預算盈餘BS=TA(稅收)-G(政府支出)-TR(轉移支付,沒提到,為0)
均衡收入水平下,BS=0.2*2250-500=-50,因此政府實際上有預算赤字50
4.(這里說G由400增加到410與題目矛盾,姑且改成500增加到510),當G'=510時,再令AD=Y,如問題2算出均衡收入Y'=2275,Y'-Y=25,G'-G=10,支出乘數=25/10=2.5
⑺ 經濟學第三問c怎麼求 求過程解析
成本最小時的產量,就是求TC最小值。TC是一條開口向上的拋物線:
TC=Q²–10Q+30=(Q–5)²+5,顯然當Q=5時,成本最小,為TC=5。
⑻ 對於學經濟學的,考計算機是考資料庫好還是C語言好
還是資料庫比較好
⑼ 經濟類學科學生有沒有必要學C語言啊
我是電子類高校的,我們C是必須精通的,C語言是最流行的語言之一專,樓主是財經類的專屬業,C語言可以不必學的很深刻,會一些基本的編程就可以,當你要處理同樣一種演算法的時候,用C語言就來得快得多,這點我深有感觸。計算機能力是大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樓主不妨考一個計算機二級C,或者VB,鑒於樓主學過VF,可以這個類別,這對以後找工作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樓主有興趣,可以試著去學可視化編程VC++,這個更有意思。
祝樓主好運!呵呵···
⑽ 經濟學里V,C,M各代表什麼
C = constantly
V =changeably
M = maxs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每一件商品的價值都可以分解為三個部分,即W=C+V+M,其中C是轉移到商品中的生產資料的價值,是生產商品所消耗的物化勞動。
V+W是創造的新價值,是工人在生產中所消耗的活勞動,生產商品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之和構成了商品的實際生產成本。延長剩餘勞動時間所創造的剩餘價值(M)和工人勞動力的價值(V)
基本特徵:
①商品生產發展到最高階段,成為社會生產普遍的和決定性的形式。
②資本佔有生產資料。
③以使用機器的大生產為特徵。
④與現代化社會形態的統治形式相適應,近代以前的各種上層建築被適應人類文明發展的上層建築所代替,產生了人類文明的國家政權、法律制度和思想體系,形成包括現代社會和與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社會制度。
(10)經濟學要學c擴展閱讀:
社會和資本都是人類進步的社會歷史產物。在當代同處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大形態,具有共同的「社會存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
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需要經過一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用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擺脫對物的依賴性,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創造條件。
兩種價值觀和兩種社會制度發生、發展的歷史清楚地表明:
第一,資本和社會都是人類進步的社會歷史產物。它們幾乎同時產生,又同時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第二,社會與資本對立,集中體現在生產關繫上:一個要消滅私有制,一個要維護私有制。
第三,社會是對資本的揚棄。它反對剝削,但繼承人類一切美好的價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權、平等。
第四,當代社會可以從資本與社會的矛盾運動中找到存在的意義:在民主國家裡,人民群眾占據社會的統治地位,而在社會國家裡,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廣大勞動群眾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