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環境經濟學地位影響前景

環境經濟學地位影響前景

發布時間:2020-12-05 14:31:32

1. 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發展趨勢

資源的日益枯竭和環境問題的愈加嚴重,資源、生態和環境問題引起了各國政府和多種組織研究機構、環境學家、經濟學家的重視。1982年,Goldsmit分析了自然資源價值評估研究進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評估方法困難和對此缺乏足夠的關注。1983年,Weiller認為環境核算的范圍包括三個方面:
1、自然資源的枯竭
2、環境自然狀態的保護
3、污染及其控制
Weiller沒有提出如何對自然資源枯竭進行核算和估價,但從資源經濟角度闡述了自然資源枯竭問題的重要性,以及自然資源枯竭對經濟的影響。 基於環境價值進入GDP帳戶的可能性,Alexander通過假定一個在全球擁有所有生態系統的獨占者,測算其在生態系統市場突然建立後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以此來評價未來有可能包含在GDP帳戶中的生態系統環境功能的邏輯價值。 在對生態與資源環境經濟價值評估方法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國外學者還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1991年國際科學聯合會環境委員會組織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專門討論了如何進行生物多樣性的定量研究,這次會議促使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價值評估研究成為目前生態學研究的熱點。1997年Daily及Constanzaetal.的工作,將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評估研究推向生態經濟學研究的前沿,並在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研究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從目前國際上的研究來看,對自然資源資產價值的研究十分重視,生態學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家及其它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共同合作,從生態系統過程、生態服務功能及其生態經濟價值等多個方面開展綜合研究,不斷充實與豐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內涵,探索其評價技術及生態經濟價值的評估方法,分析與評價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經濟價值,已基本建立起自然資源經濟進展研究的理論、方法和框架。

2.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前景如何

研究生啊。全稱是區域經濟學吧?人資環學院是專搞地理的,在地理方面可能比較厲害,肯定山經好,每年山經得出多少銀行人才。山師投簡歷,人家看都不看。

3.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啊

就業主要考查的是個人綜合素質,此外學校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r\n但就這個專業而言,應該是一個具有長期獲利的專業。\r\n摟住說的是這個專業是一級學科的名稱,具體包括人口經濟學、環境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等很多二級學科。\r\n每個二級學科研究的方向和內容都有所不同,不知道樓主具體要學那個專業。\r\n實際上如果樓主不打算繼續作研究的話,在碩士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強化一些基礎技能(如外語、或其它資格證書),這些會對就業有所幫助。

4.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就業前景好不好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設立的一門新的經濟學學科。是研究人口發展、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互之間關系的一個經濟學分支學科。它運用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揭示、分析人口經濟過程以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基本規律和辯證關系,評價和指導制定相關政策。
一、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適合的工作(就業方向):
本專業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和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在市場經濟中有廣泛的就業路徑。可到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部門和金融行業及其他類型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培養目標: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教研室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高層次理論人才,以及相應的宏觀與區域性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及規劃的高級研究人才。專業注重培養學生有廣博的專業知識,有創新能力,有組織實際工作的能力,能熟練地應用外語。
三、主要專業課程:
主要課程包括: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總論、高級環境與資源經濟學、高級環境政策分析、高級環境管理、環境與自然資源價值評估、環境社會學、農村環境保護社會調查與案例研究方法、環境經濟模型原理與方法、環境經濟與管理優化方法、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財政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

5. 資源環境經濟學的前景展望

在21世紀,全球經濟體系面對著巨大挑戰,主要是要找到一條可行的道路,有效地處理全球貧困問題,而不破壞環境或留給後代的資源基礎。
貧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是環境問題的重要原因,最糟糕的空氣污染不是人們所認為的出現在高收入國家的工業化城市,而是較低收入國家的大城市。為有效地應對環境問題並消除隱藏其後的人類痛苦,需要提高生活水平。
傳統上,提高生活水平是通過經濟增長來實現的。 資源環境經濟學——研究的增長與發展的概念
1、HermanE.Daly對增長與發展作出了有益的區分。
發展指的是福利狀態的質的提高,而增長指的是物品和服務在物質產出(不是價值產出)上的擴張。二者有一定聯系,但絕不是同義的概念。從理論上講,有增長而無發展或有發展而無增長,都是可能的,但從歷史角度來看,增長與發展是相互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Daly和Cobb,1989)
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實現經濟發展的一種模式是工業化國家走過的經濟快速增長道路。
2、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經濟增長一般定義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或人均真實消費(收入)水平)的提高。只有正確地衡量經濟增長,才能有效判別是否發展。如綠色國民收入帳戶體系,這種國民帳戶計算經環境調整的國內凈產值和國內凈收入,也即反映環境資產的損耗。
衡量經濟發展,福利的改善或惡化。但現有的衡量尺度是產量,即產品和服務的數量,如國民收入核算常用的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內生產總值(GDP)——在經濟社會(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本國或地區范圍內的本國國民或他國國民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流量是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變數,存量是在一定時點上存在的變數。
國民凈產值(NNP)等於國民生產總值減去人造資本的折舊(磨損)。但是,自然資源的損耗並沒有從國民生產總值中扣除,甚至有的也被當作收入計算在國民生產總值之內(如醫院提供的服務)。
傳統的發展是狹義的發展(經濟增長):只是經濟領域的活動,其目標是產值和利潤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為了實現經濟增長,還必須進行一定的社會經濟改革,而這種改革也只是實現經濟增長的手段。在這種發展觀的支配下,為了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採取了以損害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發展模式,在全球范圍內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廣義的發展是指人類生產生活質量的提高與福利改善,不僅包括經濟的增長,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還表現在文學、藝術、科學的昌盛,道德水平的提高,社會秩序的和諧,國民素質的改進。發展還必須包括:消除貧困、改善環境、消除戰爭可能性、保障人權、避免浪費人的潛力。——可持續發展。
3、增長與發展的前景
《超出極限》的觀點認為,在全球規模上,經濟指數增長的勢頭將繼續有增無減,直到達到地球的物理極限,此時,全球經濟將突破其資源基礎並崩潰。在這種觀點看來,經濟增長是問題的根源,而非解決問題的辦法,唯一理性的選擇是對經濟增長本身加以限制,除此以外,沒有其他途徑可以避免全球經濟崩潰。
Simon認為,經濟將不斷發展,經濟增長將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降低為零。在這種觀點看來,經濟增長是改善後代人福利的手段,遠不是有害,拒絕經濟增長會使第三世界國家永遠處於貧困狀態。
庫茲涅茨曲線
4、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庫茲涅茨曲線:Kuznets在1954年美國經濟學學會年會上所作的演說中,首次論述了如下結論:「在經濟未充分發展的階段,收入分配將隨同經濟發展而趨於不平等。其後,經歷收入分配暫時無大變化的時期,到達經濟充分發展的階段,收入分配將趨於平等。」(S.kuznets,「」,AmericanEconomicReview45(1995):1-28.)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根據目前世界各國的經濟與環境狀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環境先惡化後改善的情況。但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帶有一種宿命論的色彩,似乎人類的發展必須經過一個先污染後治理的過程。這種觀點過於機械,不利於後發展國家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注意環境保護。後發展國家的任務,就是在考慮發展總效益的前提下,降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弧度,在倒U形曲線上找到一條水平的通道,就是說既要實現經濟發展,又要保持環境健康。

6. 環境經濟學和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研究生的發展前景

環境經濟學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沒有本質的區別。都差不多
學校的話人民大學、北師大。

7. 環境經濟學就業前景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畢業後選擇的就業行業TOP3為IT/通信/電子、金融和建築與房地產,其中選擇NO.1的行業的為IT/通信/電子,佔比達到14.1%。

8.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就業前景

就業前景挺不錯的。中國2008年發展遇到了很大的難題,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困難的後面是機遇。零八年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價格上漲,造成資源ong緊張,人口增多加劇了這種緊張。今年an不是倒閉了很多大工廠嗎,很多是因為機器不節能,油價上漲他們就活不下去了。當然也因為他們的是低附加值產品。否則可以通過提價來提升利潤空間。中國是經濟上是市場經濟,必然會有一個同發達國家相同的發展歷程。看看那些發達國家。是不是都是以前污染嚴重,現在花大價錢治理污染,減少污染。所以這個的就業挺好的。當然。這個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中國必須繼續現在的經濟發展速度。如果中國產生像美國30年的經濟大蕭條的話,那什麼專業都不好找工作了。如果你剛上大學的話,那就更合適了。因為雖然中國知道現在是改善環境的時候了,人們也認識到了改善環境的重要性,畢竟,一個人的行為不是說改就能馬上改掉的。所以中國還不大可能花大價錢在環境上,因為中國現在人均收入還非常低,人們最迫切的是富裕而不是環境。發達國家都是人均收入好高了才關注環境的。
如果剛上大學,那麼你畢業的時候,中國人更有錢了。人們更願意花錢改善環境,工廠也會因為居民不滿破壞環境而給它施加壓力使其不敢污染。國家政府部門也許會需要更多環境上的人才。資源那更是,中國是世界上有名的資源貧乏國家。不然像卡達那樣很快就會富裕起來。但是可惜,上天沒有給我們那麼多的資源。所以就說中國需要好多懂資源的人才來有效配置。用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收益。
結論:如果你認為中國經濟將繼續現在的發展速度,又不至於不再改革開放,也不會是現在就工作了。那麼這個專業挺好。

9. 人文地理中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和城鄉規劃將來的就業前景如何可以到那些部門工作

還不錯。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原城市與資源學系、環境科學系)的前身為西北大學地理系,是西北大學歷史悠久的院系之一,創建於建校之初的 1902 年。我院設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五個本科專業,其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和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專業分別於 2002 年和 2004 年榮獲陝西省普通高等院校名牌專業,目前,我院的城市規劃與設計和環境工程逐步形成為具有綜合性大學特點的特色專業,受到同行和用人單位的好評。經過多年學術積累,學院圍繞「區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這一地理科學、環境科學和城市科學的交叉領域,形成了具有鮮明學科特點和地域特色的三個研究方向,即以人文地理學和城市規劃與設計為載體的「西北不同尺度國土空間功能分區與持續發展」;以自然地理學和環境科學為載體的「黃土高原現代地表過程環境響應及其生態安全調控」;以地理信息技術為載體的「 3S 」平台建設及其在區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西北不同尺度國土空間功能分區與持續發展方向,主要在對國土主體功能區劃的理論、方法、類型、指標體系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的基礎上,將國土主體功能區分為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和灰色彈性區等 5 大類,在此基礎上分別開展西北地區、陝西省、渭河流域、大西安地區、秦巴山區、陝北黃土高原以及典型區縣等的資源開發利用的功能區劃研究。選擇渭河流域、大西安地區、漢中地區、黃陵縣、榆林(錦園)生態產業園,基於 SD 模型進行區域 PRED 系統模擬模擬,建立不同約束條件下資源-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耦合模型,提出不同區域 PRED 時空協同及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黃土高原現代地表過程環境響應及其生態安全調控,則重點針對黃土高原人類強度活動區、資源開發區、生態保育區等典型區域,基於遙感技術提取土地利用、覆被動態信息,利用 GIS 空間分析模擬技術和情景分析方法等,結合區域環境演變,揭示自然與人為活動之間的動態反饋機制,認識土地利用變化的環境效應,闡明人類行為變化機制,揭示人類需求的驅動力下環境如何變化及人類如何適應自然與社會經濟的變化。從區域生態安全出發,在對各種脆弱性的辨識、評估和歸類方面,建立不同尺度上的土地利用、覆被變化風險和脆弱性的指標體系,提出科學的適應預案,以便決策者正確評估土地利用變化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影響,並將結果傳遞給公眾。同時,應用生態學的方法與技術對不同類型的典型區域開展生態規劃,構建區域持續發展空間生態安全格局。並對區域適宜生態建設模式與技術進行集成與示範,加強技術和模式推廣。在「 3S 」平台建設及其在區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中,將地理信息技術與區域發展有機結合,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基於數字高程模型的區域水土流失模擬模型及相關演算法研究;基於數字遙感影像和時序分類的土地利用變化信息自動提取研究;基於 DigMap 的區域現代地表過程模擬及數字遙感影像分析中間件開發; DigMap GIS 軟體系統及其組件化開發平台的升級開發。城市與環境學院在教學與科研中,有機融合地理科學、環境科學與土建科學,在學科交叉領域積極開拓,不斷創新,取得了很多有影響的應用型成果,受到學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展望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拓寬口徑、夯實基礎、提倡交叉、注重應用」的教學科研宗旨,為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綜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城市規劃系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前身為城市與資源學系和環境科學系,創建於建校之初的1902年。始設時為史地科,1937年設置地理系,1992年將原地理系更名為城市與資源學系,並設立城市規劃教研室。1996創立環境科學系。2009年合並成立城市與環境學院,並將城市規劃教研室調整為城市規劃系。 ● 系科建設 城市與環境學院具有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2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城市規劃與設計、區域經濟學等7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五年制)、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 ● 師資配置 城市規劃系現有專職教師1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博士5人,在職博士6人;博導2人,碩導7人;注冊城市規劃師6人),形成了一支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老中青相結合的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 ● 科學研究 城市規劃系是全國最早開展區域開發規劃、生產力布局、城市發展與規劃研究的系科之一。縱向課題依託城市與環境學院,合作完成科研項目百餘個,先後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0餘項,出版專著教材10餘部,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百餘篇。規劃業務則依託西北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中心,涵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城市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與區域規劃、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風景園林及旅遊規劃等領域,涉及陝西、山西、內蒙、寧夏、河南、青海、新疆、廣東等省份,完成的各項規劃設計研究任務得到各個委託方的一致好評。 環境科學系1996年,為適應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人才需要,在原西北大學地理系生態環境研究方向的基礎上,吸收化學、化工、管理等學科的教學與科研人員,創立了西北大學環境科學系,與城市資源學系合署辦公,下設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兩個教研室。2009年10月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成立,並在原環境科學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了環境科學系。 ● 辦學條件 環境科學系目前設有環境科學一個本科專業,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授予權、自然地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和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和自然保護研究所兩個研究機構,獲國家頒發的環境影響評價(乙級)資質證書。 ● 人員結構 現有教師15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講師3人;教師隊伍中獲得博士學位者7人,學科帶頭人為雙聘教授劉昌明院士。 ● 教學情況 主要承擔環境科學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及環境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城市規劃本科專業的相關課程;主持陝西省精品課程、陝西省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和省級教改項目各 1 項,校級教改項目 4 項。現有教學與科研實驗室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擁有環境監測與分析實驗室、環境生物實驗室、環境生態及環境模擬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具備一流的教學實驗條件。 ● 科學研究 長期從事區域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監測與評價、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生態保護、自然資源開發評價與規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三年來主持國家「 973 」子項目 2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4 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7 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環境工程系環境工程學是一門多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新興綜合性、邊緣性學科,涉及的業務領域十分廣泛。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技術原理和工程措施。當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戰略,未來數十年內必定是我國環境事業大發展的黃金時期。 西北大學環境工程系由1996年環境科學系下設的環境工程教研室發展而來。為適應國家需要,西北大學環境工程系已逐步發展成為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含排水工程)、水源保護(含給水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環境工程化學與監測、環境規劃管理等特色鮮明的學科體系。目前該系設有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和1個環境工程實驗中心共2個機構,並擁有國家環境保護部頒發的環境影響評價(乙級)資質證書,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環境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環境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主要研究方向有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污水微生物處理、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保護等。本系設立環境工程1個本科專業,目前已形成了由本科到碩士的梯級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本專業具有直接保送研究生資格,歷年保研率達10%以上,歷年學生的考研與就業率高達95%。另外,本系還具有直接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中國科學院北京地理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 環境工程系擁有環境分析實驗室、環境生物實驗室、環境化學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室、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室、固體廢物處置實驗室、環境工程模擬與設計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具備了一流的教學實驗與科研條件。 環境工程系現已形成了以雙聘教授劉昌明院士為學科帶頭人的教學科研隊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講師10人,博士學位獲得者11人。該系在環境污染治理與資源化、區域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生態環境保護、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等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10.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就業前景怎麼樣

個人感覺應該是不錯的,畢竟現在環境治理國家一向非常重視的工作,而如果你專業知識靠譜的話,完全可以進一些國家部門工作。

閱讀全文

與環境經濟學地位影響前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