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 MIT 經濟學教授達龍·阿西莫格魯
克拉克獎得主,聰明且勤奮。博士論文寫了7個Chapter,一般人只寫3篇,甚至有人1篇也畢業了的。至今每年大約有10篇paper發表在top和准top的journal上,相當恐怖。經濟學家中少有的在幾個領域都有建樹的人,最主要包括新政治經濟學和新增長經濟學。前者研究政體和經濟的相互影響,有數篇重要的理論與實證文章。後者重點研究技術變遷。此外也有一些其他領域(比如社會學)方面的交叉paper,體現的是經濟學帝國主義。
② 沉默成本為何是經濟學中最難處理的問題之一
沉澱成本是經濟界最棘手的難題之一,處理不好很容易導致兩種誤區:害怕走向沒有效益產出的內「沉澱成本」容而不敢投入;對「沉澱成本」過分眷戀,繼續原來的錯誤,造成更大的虧損。
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投資決策時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於事物的價值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