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除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還有什麼經濟學獎項
國外有亞當·斯密獎
克拉克獎等等
中國經濟學獎等
Ⅱ 諾貝爾經濟學獎一經設立,為何就能成為經濟學領域的最高獎項
自從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之後,諾貝爾頒獎機構的人士以及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士都主張廢除諾貝爾經濟學獎!但他依然是經濟學領域的最高獎!
後人的看法
瑞典皇家銀行表示,在以後的過程中將會逐漸設立諾貝爾其他獎項,比如說諾貝爾金融獎,比如說諾貝爾商業獎等等,你是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影響力之下,諾貝爾獎確實每一年都會有新的更新和新的,是諾貝爾的後代們卻反對諾貝爾獎要設置一些,聽起來靠譜,但研究起來不靠譜的獎項!因此瑞典皇家銀行和瑞典皇家科學院也會對諾貝爾後代的說法進行參考!但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在成立之後,竟然得到了設立機構的工作人員的反對,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獲得者也反對這項獎項,甚至打算呼籲廢除!
Ⅲ 一開始諾貝爾獎項中只有五大學科獎項,那麼經濟獎是怎麼確立的
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不過爾爾,不必過於遺憾或期待。對這個獎項乃至經濟學發展給予此等關注的不只是中國,還有同樣沒獲獎的日本等很多國家。因此,有必要發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與失之問。
Ⅳ 諾貝爾獎項,為什麼會增設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月14日17點45分,2019年諾貝爾獎將迎來最後一個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開獎」。值得注意的是,該獎項並不在諾貝爾生前立下的遺囑中,而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捐贈款項而設立的。
而相同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的規則要求,每次最多三人共同獲得該獎項。截至2018年,兩人共同分享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情況發生了19次,6次經濟學獎被頒發給了三位獲得者,沒有人多次獲得經濟學獎。
Ⅳ 中國經濟學的最高獎(孫燕芳)獎是什麼
你說的應該是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獎項名稱: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創辦時間: 1985
主辦單專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屬
獎項介紹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為紀念我國卓越的經濟學家孫冶方同志對經濟科學的重大貢獻,表彰和獎勵對經濟科學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的繁榮和發展而設立的。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於1985年開始設立和評選,每兩年評選、頒發一次,是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
為紀念孫冶方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大貢獻,經濟學家薛暮橋、於光遠、許滌新……發起於1983年6月19日成立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勵基金委員會",1985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開始設立並評選。
孫冶方,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經濟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議組成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職。
Ⅵ 我國最高經濟學獎項是
孫冶方獎
Ⅶ 「人民教育家」衛興華,在經濟學領域獲得過哪些獎項
新中國自從成立以來,很大一批經濟學家不斷探索著新中國富強富民的道路,為我國家經濟建設貢獻著很大的智慧。然而衛興華就是這樣的人,他一生致力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曾經提出商品經濟論等等思想。在經濟學界影響廣泛,為推動社會進步和變革做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衛興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系原主任教授曾經也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經濟學科評議組成員,他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經濟學教育家。一直從事《資本論》的研究。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一次次為了堅持維護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而發生。他的理論貢獻不僅在於准確解說和應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說,更重要的是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探索。還有對我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必要性,都是有很深的研究,所以它對我們國家經濟學建樹有很深很大的貢獻。
Ⅷ 世界最高經濟學獎項是什麼
經濟學獎的評選一般都是極其嚴格的,這其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和美國美國經濟學會為傑出中青年學者而設立的「克拉克獎」是最為著名的。不同的是,「克拉克獎」是頒發給美國經濟學家,且獲獎年齡要在40歲以下。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頒發給全世界經濟學家,沒有年齡限制。
為什麼要提到美國的「克拉克獎」?那是因為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特性:
1、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全是50歲以上的老人,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中獲獎者是美國的肯尼斯·約瑟夫·阿羅(Kenneth J. Arrow),獲獎時年僅51歲;而最老的獲獎者是美國籍波蘭學者萊昂尼德•赫維奇(Leonid Hurwicz),獲獎時已經90歲。
2、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絕大多數是美國國籍,且有不少人之前已經獲得過「克拉克獎」。到2008年為止,美國籍獲獎者有44人,排名第二的是英國籍8人,然後是挪威、以色列、瑞典有2人,前蘇聯、印度、加拿大、德國、法國、荷蘭有1人。
由此可以看出,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評價經濟學者理論用於實際研究的成果,它不像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那樣只要有實際例子就可以,而是要看經濟理論在世界上的實際運作成效而定,這就造成了獲獎者年齡偏大的原因。再一點是,歐美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尤其是美國走在了世界經濟的前列,所以美國的經濟研究也是世界上最成熟和最先進的。
因此,我們一般人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經濟學的最高獎項。但是在很多業內人士人看來,經濟學獎本身只是一個榮譽,經濟學是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唯有在實踐中才能夠檢驗出最後的真理。
當然,由於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時間較晚(1969年第一屆),所以像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卡爾·馬克思、梅納德·凱恩斯等著名經濟學者都未能獲獎。
當然,諾貝爾經濟學獎還有三個「記錄」:
1、從來沒有誰兩次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
2、從來沒有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
3、黃種人和黑種人從未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
Ⅸ 10月都頒發了哪些重要的經濟學獎項
這種東西網上一搜就能搜出來。摘自:MBA智庫「經濟學家」條目一、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經濟學獎(TheNobelEconomicsPrize),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通常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諾貝爾經濟學獎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其評選標准與其它獎項是相同的,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1969年(該銀行的300周年慶典)第一次頒獎,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丁伯根共同獲得。二、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約翰·貝茨·克拉克獎(JohnBatesClarkMedal)俗稱「小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經濟學會評選的,是經濟學界除諾貝爾經濟學獎外的另一項重要殊榮。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由美國經濟協會於1947年在美國經濟協會創始人、協會第三任會長、著名經濟學家約翰·貝茨·克拉克(1847—1938)誕辰100周年之際所設立的。目的在於紀念約翰·貝茨·克拉克提出的邊際生產力理論與生產耗竭理論、和研究出根植於邊際效用的需求理論。這個獎項1947年設立,每兩年評選一次,入選的基本資格為在美國大學任教、40歲以下的學者。三、亞當·斯密獎全美商業經濟學協會亞當·斯密獎(TheAdamSmithAwardofNABE),是由全美商業經濟學協會(,NABE)於1982年設立頒發。該獎項的評選是基於經濟學家在經濟領域的領導力及其提供的理念知識在工作政策上的實用性。每個獲獎者將在全美商業經濟學協會年會上發表一篇演講。演講稿將一些商業經濟刊物上發表。四、大衛·威爾茲經濟學獎哈佛大學設立的「大衛·威爾茲經濟學獎」(DavidA.WellsPrizeinEconomics)五、我國的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中國近30年的經濟發展已形成了有別於西方市場經濟體系的獨特的中國市場經濟模式,為經濟理論的提煉與創新積累了許多新的素材,中國的「故事」已經吸引了不少西方學者的關注,因而構建這樣一個平台,也為中國經濟學界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應運而生。該獎項的前身為「黃達-蒙代爾優秀博士論文獎」,由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羅伯特·A·蒙代爾(Robert.AMundell)教授和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黃達教授共同冠名,2002年12月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創設。每兩年評選一次,逢單年頒獎,迄今已頒發三屆,有15位青年學者獲獎。為了進一步擴大該獎項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評選結果更加公開公正透明,2005年該獎項正式更名為「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Mundell-HuangPrize)。設立「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的宗旨是為了推動中國經濟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繁榮經濟學科研究;搭建中國經濟學特別是財政金融學科領域博士培養的國際交流平台;倡導兼容並蓄、學貫中西、嚴謹求實的學術品格;激勵的傑出青年學者為新世紀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聰明才智。為了實現這一宗旨,體現獎項的嚴肅性、公正性和權威性,「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設定了嚴格的標准與評選程序。要求參評論文的選題立足學科前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能夠反映該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發展狀況,在本學科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或接近乃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運用國際通行的研究方法進行探索研究,有新的研究視角和獨到見解,並在相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了保證該獎項的權威性,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聘請國內權威專家組成專門的評選委員會。六、我國的中國經濟學獎中國經濟學獎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授予個人、對個人長期成就進行獎勵的經濟學獎項,其宗旨在於通過獎勵在經濟理論、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中國學者。該獎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學的「諾貝爾獎」,是中國目前規格最高的經濟學獎項。中國經濟學獎設立背景:中國經濟學獎是由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共同發起設立。其宗旨在於通過獎勵在經濟理論、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中國學者,促進中國經濟理論研究的繁榮和政策制定水平提高,普及經濟領域基礎知識,為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Ⅹ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獎項得主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三位得獎者。
1、埃絲特·迪弗洛,197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畢內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容。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聯合創始人,目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發展經濟學教授。
2、邁克爾·克雷默,1964年出生,美國發展經濟學家,現任哈佛大學發展社會團蓋茨教授。
3、埃絲特·迪弗洛,197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聯合創始人,目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發展經濟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