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經濟學中AVC AR MR MC P AC這些指的是什麼之間什麼關系
AVC(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變成本
AR(average revenue):平均收益
MR(marginal revenue):邊際收益
MC(marginal cost):邊際成本
P(price):價格
AC(average cost):平均成本
AC=AVC+AFC(平均固定成本)
TC=VC+FC
MC=dTC/dQ;
AC=TC/Q;
TR=P*Q
MR=dTR/dQ
AR=TR/Q
B. MC=MR的微觀經濟學
收益 - 成本 = 利潤,邊際收益 - 邊際成本 = 邊際利潤。
在短期的生產過程中,邊際收益是遞減的(通俗地說,就是不斷增加同量的生產要素,開始時收益很高,越往後越低),而邊際成本是遞增的。
當邊際利潤>0時,繼續增加生產要素,總利潤會增加,而邊際利潤<0時,繼續增加生產要素,總利潤會降低。
只有邊際利潤=0時,總利潤就達到最大值,因為如果繼續增加生產要素,隨著邊際收益的下降和邊際成本的上升,邊際利潤就會小於0。
可以參考網路「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和「邊際成本遞增」詞條。
C. 微觀經濟學中的有關MR=MC問題
你說的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利潤最大,理論上確實是這樣的。
因為邊際成本是指在內一定產量水平容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邊際收益是指在生產過程每增加一個單位的銷售量所帶來的總收益增量。
當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時,企業有利可圖,故將增大生產量;當邊際成本>邊際收益時,企業發生虧損,故將減少生產量。因此,只有當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時,企業才實現利潤最大化。
D. 微觀經濟學:長期均衡中,用MR=LMC求出最大利潤,那SMC=SAC表示最優生產規模,是用來幹嘛的
壟斷廠商之所以能在長期內獲得更大的利潤,其原因在於長期內企業的生產規模是可變的和市場對新加入的廠商是完全關閉的。
所以在壟斷廠商的MR=LMC的長期均衡產量上,代表最優生產規模的SAC曲線和LAC曲線相切,相應的SMC曲線,LMC曲線和MR曲線相交於一點。所以,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為:
MR=LMC=SMC
壟斷廠商在長期均衡點上可以獲得利潤。
E. 在微觀經濟學中,怎麼算MR
當彈性小於0時, 那麼p的變化大於qd,既然p=10,那麼QD就要小於0 MR=p*qd,所以是-10
PED=QD/P=-0.5
p=10
QD=-5
F. 微觀經濟學中AR=MC表示什麼意思 在壟斷中
AR(average revenue):平均收益、MC(marginal cost):邊際成本, MR(marginal revenue):邊際收益、AC(average cost):平均版成本
盈虧平衡的短期權均衡AR=AC,廠家獲正常利潤;當供求平衡時,MC與MR的焦點也正好是與AC的焦點,即MR=MC=AR=AC。此時廠商獲正常利潤,而正常利潤是總成本的一部分,現有廠商不願離開這個行業,也沒有新的廠商願意加入這個行業。
G. 微觀經濟學中的SMC代表什麼,請知道的盡快告訴我,謝謝!
(short-run marginal cost)短期邊際成本
H. 微觀經濟學,mr=mc等於p嗎,有這個公式嗎
有,mr=mc意味著此時公司的收益最大,那當然就把價格定在這里了。
I. 微觀經濟學中MR和MRP的中文名稱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
MR是邊際抄收益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
MRP是邊際收益產品是指由於使用額外一單位投入品所帶來的總收益的增加。它等於投入的邊際產品乘以廠商的邊際收益。
用公式表示為:MRP=MP*MR 其中,MP是邊際產品
MR就是針對普通廠商
MRP這個概念是在賣方壟斷對生產要素的使用原則中提到的
賣方壟斷廠商:廠商在產品市場上是壟斷者,但在要素市場上是完全競爭者。它所面臨的產品價格不再是固定不變的常數,而是取決於產量和銷售量的一個變數。
賣方壟斷廠商的要素使用原則:MRP=W 其中,W是要素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