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大學宏觀經濟學有沒有索洛模型

大學宏觀經濟學有沒有索洛模型

發布時間:2020-12-04 00:23:52

⑴ 兩個宏觀經濟學題目,關於索洛模型 蒙代爾模型

1.B(很簡單)

2.D(世界利率上升,本國的利率相對較低,資本會流出,本幣供給增加,使本幣貶值,利於出口,出口部門收入增加。)

不曉得對不對?!(忐忑中。。。。)

⑵ 宏觀經濟學問題 新古典增長模型

你要分清什麼是穩態,總體和人均。穩態就是處於均衡點時的狀態,k、y描述的是人均水平,版而穩態增長率說權的是整體水平。
S增加提高了均衡點的k和y,所以說「提高穩態水平」是提高了穩態時的人均水平,但處於均衡時的經濟總體增長率依然是n,不會變化。
當n增加,k、y在均衡時的水平降低,但處於均衡時經濟整體的增長率為n,是提高了的

⑶ 急求!宏觀經濟學,索洛增長模型,計算題。請各位大俠幫幫忙啊~~ 謝謝啦!!!!

羅默的高級宏觀經濟學上就有,翻翻課本就知道了

⑷ 宏觀經濟學索洛模型問題

哈羅德-多瑪模型 哈羅德-多馬模型即「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模型」(-Domarmodel),R.哈羅德和E.多馬分別提出的發展經濟學中著名的經濟增長模型,基於凱恩斯理論之上,出現於1929-1931年大危機之後不久,但不是經濟增長理論的「正統」理論,因為模型結論是「經濟增長是不穩定的」。 哈羅德在上述假設條件下將經濟增長抽象為三個宏觀經濟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第一個變數是經濟增長率,用G表示;第二個變數是儲蓄率,用s表示;第三個變數為資本一產出比率,用v表示。數學表達式為:G=s/v。從式中可以看出:一國的經濟增長率與該國的儲蓄率成正比,與該國的資本一產出比率成反比。另外,哈羅德將經濟增長率分為實際增長率、均衡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實際增長率就是社會實際達到的經濟增長率,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情況下,實際增長率不能用哈羅德模型的基本公式來計算,這是因為實際經濟狀況並不滿足哈羅德的前提假設。比如儲蓄不等於投資或總需求與總供給不一定相等。均衡增長率就是哈羅德提出的有保證的增長率。它所對應的是投資者滿意的儲蓄率和投資者滿意的資本一產出比率,因此,在實現均衡增長率的情況下,由於實現了充分就業的有效需求水平,且形成的生產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就各年情況而言,產量或收入達到最大值時,社會上既無失業又無通貨膨脹。自然增長率n是在人口和技術都不發生變動的情況下,社會所允許達到的最大增長率。(34北方經濟·2oo6年第6期)哈羅德認為,當實際增長率和均衡增長率發生偏差時.會導致經濟短期波動。而當均衡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發生偏差時。則會導致經濟長期波動,而且一旦偏差發生,就有自我加強的趨勢。因此要實現實際增長率等於均衡增長率並等於自然增長率的長期均衡增長幾乎是不可能的,常被形象地稱為「刃鋒式」的經濟增長。2.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對哈羅德一多馬模型進行了修正,它放棄了哈羅德一多馬模型中關於資本和勞動力不可替代及不存在技術進步的假設,重新提出了自己的前提條件。並在此條件下得出結論,建立了新的經濟增長模型。由於他們的理論具有凱恩斯以前的傳統經濟學的痕跡,因而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提出該模型基本公式的是英國經濟學家J·米德(JamesE.Meade)。米德在分析中首先提出了與哈羅德不同的假設:1.社會只生產一種產品,可以是消費品,也可以是投資品。2.生產中只使用勞動和資本兩種生產要素,且兩種要素可以相互替代,因此,資本一勞動比率是一個變化的量。3.儲蓄總能轉化為投資。即I-S。4.規模報酬不變。且要素的邊際生產力遞減。 根據以上假設,該模型從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出發.得出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入均收入增長率(GY—GL)=(1)·(GK_GL),其中,GK-GL表示入均資本裝備率。所以,要使入均國民收入上升,就必須使資本增長率大於勞動力增長率。而在技術進步條件下,模型為(GY—GL):(1噸)·(GK—GL)+X,可見,與沒有技術進步時(k-0)情況不同,若X>0,則即使入均裝備率不變。入均收入也仍然增加。3.內生增長模型 內生增長理論(TheTheoryofEndogenousGrowth)內生增長理論是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一個西方宏觀經濟理論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認為經濟能夠不依賴外力推動實現持續增長,內生的技術進步是保證經濟持續增長的決定因素。 自亞當·斯密以來,整個經濟學界圍繞著驅動經濟增長的因素爭論了長達200多年,最終形成的比較一致的觀點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一國的經濟增長主要取決於下列三個要素(TanziandZee,1997,p.180):⑴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性資源的積累;⑵在一國的技術知識既定的情況下,現在資源存量的使用效率;⑶技術進步。但是,60年代以來最流行的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依據以勞動投入量和物質資本投入量為自變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建立的增長模型,把技術進步等作為外生因素來解釋經濟增長,因此就得到了當要素收益出現遞減時長期經濟增長停止的結論。可是,90年代初期形成的「新經濟學」即內生增長理論則認為,長期增長率是由內生因素解釋的,也就是說,在勞動投入過程中包含著因正規教育、培訓、在職學習等等而形成的人力資本,在物質資本積累過程中包含著因研究與開發、發明、創新等活動而形成的技術進步,從而把技術進步等要素內生化,得到因技術進步的存在要素收益會遞增而長期增長率是正的結論。當然,許多經濟學家早已看到了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Schumperter,1934;舒爾茲,1990;貝克爾,1989),但是,他們都是把它們看作是外生因素。這樣,這兩種理論的政策含義出現了分歧:盡管財政經濟學家一直認為財政政策能夠影響經濟增長(因為財政政策與經濟增長間的內在聯系表現在許多方面,諸如扭曲性稅收的負效應、累進稅對儲蓄傾向的不利影響以及增加稅收動用額外資源以提高公共投資水平等等),但是新古典增長論卻認為,長期經濟增長完全是由理論本身的外生因素決定的,因此無論採取什麼政策,長期增長都不變,或者說,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充其量只有短期效應,而不能影響長期增長;而內生增長論則認為,一國的長期增長是由一系列內生變數決定的,這些內生變數對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是敏感的,並受政策的影響。如果增長率是由內生因素決定的,那麼,問題就是經濟行為主體特別是政府如何能夠影響增長率的大小,因而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羅默模型、盧卡斯模型和格魯斯曼-赫普曼模型只是最著名的內生增長模型,還有很多其他模型側重不同的增長方面,諸如金和羅伯森(KingandRobson,1993,p.445-466)的知識傳播內生增長模型、阿格赫恩和豪威特(AghionandHowitt,1992,p.323-351)的模仿與創造性消化內生增長模型以及楊(Young,1991,p.369-405)國際貿易內生增長模型。所有這些模型表達出來的一個重要思想是:企業是經濟增長的最終推動力,特別是這些模型試圖說明企業如何積累知識,這種知識廣義地包括人力資本和技術變化(Rogers,1997,p.43)。這種知識積累表示為增加人力資本、生產新產品和提高產品質量。這些模型表明,知識和積累過程會出現外部性或知識外溢效應,需要政府政策的干預:各種政策旨在扶持研究與開發、革新、人力資本形成甚至關鍵性產業部門。綜上所述,我們對內生增長理論所表達的經濟增長的原因作出如下簡單的非技術性陳述:第一,獲取新「知識」(包括革新、技術進步、人力資本積累等概念);第二,刺激新知識運用於生產(市場條件、產權、政治穩定以及宏觀經濟穩定);第三,提供運用新知識的資源(人力、資本、進口品等等)。內生增長理論突出了第一個方面,而第二個方面隱含在各種內生增長模型中,因為這些模型對企業面臨的市場條件、產權和經濟穩定性作了假定,同時,還強調了這兩個方面出現於企業層次上。最後一個方面按理說也穩含在內生增長模型中,因為,從數學上講,這些模型都建立了消費者模型,用來解釋(比如說)在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率是正的既定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配置消費的動態最適化問題。

⑸ 宏觀經濟學問題 新古典增長模型

1.
is
lm
只用於分析短期經濟變化,所以有2個假設
(a)及物價不變,而由於is
lm中的is是由keynesian的模型的均衡點得出來的因此繼承了keynesian模型的物價短期內不變的,如果根據ad
as
模型如果ad下降或增長都會對物價造成影響(而is
lm中假設as為水平線)。
(b)由於物價不變於是可以得出i=r
的結論及實際利息等於真實利息。見公式
物價不變就是其中的
pi=0
2.流動性偏好是在開放經濟中出現的,其具體現為 mundell–fleming
model中的
bp斜度如圖越是垂直則流動性越弱,bp為全部資金流動的平衡點,也就是
ka+nx=0(資金流入等於出口逆差或相反)
3債券收益率和價格呈反比,假設面值100元的債券賣95元則實際利率為(100-95)
/
95=
5.26%
你就可以看到如果價格從95漲到99則實際利率就會下跌到(100-99)/99=1.01%
4,但是is-lm中的利率是一個市場總體利率的加權平均結果,歸根結底就是人們在不同的利率下的投資意願。
真正的市場利率則由,風險,通脹率,時長等決定。在is-lm中刻意忽略通脹的影響(假設b)
5不過以下是is-lm圖形的來源。
bp沒有圖形解釋,是由基本公式推算
nx=-ka
nx-im(e)-my=-f(i-i*)
i=(i*-nx/f+nx(e)/f)+(m/f)y
其中im(e)為匯率
和進口的關系式
,f為流動性,m為進口和收入的關系·,和i*為海外利率
可見bp的位置和
海外利率,基礎出口,匯率有關
而斜度和人們的進口意願和貨幣流動性有關
因為is-lm是短期模型,而短期基本上假設人們的意願不變,因此基本只和流動性有關。
說了這么多累死我了,應該值100分了吧,有什麼問題歡迎追問。

⑹ 新手跪求!急求!宏觀經濟學,索洛增長模型,計算題。請各位大俠幫幫忙啊~~ 已經給出所有財富值了啊!!!

這是一復個考慮技術制進步的新古典增長問題。
產出方程:Y=F(AN, K),其中AN為考慮到技術進步的有效勞動。
新古典增長模型的基本方程:△k*=sy*-(n+g+δ)k*
上式中各符號的意義:△k*表示按有效勞動平均的資本增長率,s為儲蓄率,y*為按有效勞動平均的人均產出,n為人口增長率,g為技術進步率,δ為折舊率,k*為按有效勞動平均的人均資本。

在經濟達到均衡時,△k*=0,於是均衡時的方程為sy*=(n+g+δ)k*,再由y=根號k,y*=y/A,k*=k/A。將其帶入均衡方程,既有s乘以根號k=(n+g+δ)k,將已知數據帶入得,k=16(當s=28%時),均衡產出為y=4。
當s=10%,n=4%時,y=1。
這是第二題

⑺ 請問宏觀經濟學索洛模型這一步是怎麼來的

這個比較容易。k對時間求導不是直接由K對時間求導得來的,而是根據k=K/L,直接用數學上的除法的求導公式得來的,你再看看就明白了。

⑻ 宏觀經濟學第七版答案,根據索洛模型,在長期內(即穩定狀態下),以下各項是怎樣影響人均消費的

索羅模型中,儲蓄率是外生的,這意味著人均收入的消費率(c=1-s)也是外生的。因此貌似問題中的4個只有第3個(儲蓄率暫時性上升)會影響人均消費。
具體來說,當儲蓄率變動時,不影響長期時人均收入增長的均衡路徑。
對人均消費來說,當儲蓄增加,短期內消費減少,然後又會增加。圖像上類似一個v型,先減少,後增加,但最後總的來說是增加還是減少了則不明朗(可能存在凈增加也可能存在凈減少)。
具體可參見Romer的Advanced macroeconomics,裡面寫的很清楚。

⑼ 宏觀經濟學中的新古典增長模型問題

^已知來:
delta=0.04
s=0.2
n=0.03
g=0.02

1.
穩態條件為源
s*f(k) = (n+delta+g)*k

將 f(k) = k^0.5 代入上式,有:
s*k^0.5 = (n+delta+g)*k
故:
k = (s/(n+delta+g))^2
即:
k* = (s/(n+delta+g))^2 = 4.9383
y* = k*^0.5 = s/(n+delta+g) = 2.2222

2.

黃金律條件為
f'(k) = (n+delta+g)

將 f(k) = k^0.5,f'(k) = 1/2*k^(-0.5)代入上式,有:
1/2*k^(-0.5) = (n+delta+g)

故:
k = 1/(4*(n+delta+g)^2) ①

穩態條件為
s*f(k) = (n+delta+g)*k
將 f(k) = k^0.5 代入上式,有:
s*k^0.5 = (n+delta+g)*k
故:
s = (n+delta+g)*k^0.5 ②

將①代入②式,有:
s = 1/2 = 0.5

⑽ 請問宏觀經濟學,索洛模型,式子的nk這一項,為什麼代表這個

因為是求導抄數的結果,所以這只是近似,在經濟學的意義就是那樣。假設資本不變,隨著人口的增加,那麼對應的人均資本是不是會減少1/n,那為了使得人均資本不變,資本總量是不是會變成原來的n倍。也就是k/n*n=k。

再一種理解就是,人均資本的凈增量等於人均資本的增量減去人均資本不變的投資。

閱讀全文

與大學宏觀經濟學有沒有索洛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