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概念的政府

經濟學概念的政府

發布時間:2020-12-03 14:30:06

1. 政府經濟學研究的是什麼

研究內容:
1、生產什麼?這個問題首先涉及到公共產品生產與私人版產品生產的均衡問題權,其次也涉及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公共產品的均衡問題。
2、如何生產?公共產品是由政府來組織生產還是由私人企業去生產。許多人認為由政府來組織生產公共產品,可以減少大公司對消費者的剝削。
3、為誰生產?這其實是一個有關公共產出的利益分配問題。政府關於稅收與福利計劃的決策將直接影響人們的收入分配。同樣,政府決定生產什麼樣的公共產品也就同時決定了哪些個人與利益集團可以從中獲益。

2. 如何認識政府經濟學的學科屬性

從性質上看,政府經濟學屬於一門應用性理論學科。一方面將一般經濟理論從政府經濟行為的角度進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以一般經濟理論為基礎,對政府經濟活動進行理論性分析與闡述。同時,它也是一門從政府經濟行為實踐中探索政府經濟活動運行規律並上升為理論,繼而又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為實踐活動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指導實踐活動的理論學科。政府經濟學的這幾個特點,決定了政府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者,應當注意以下幾種方法。
基本方法:唯物辯證法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創立的科學研究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所必須遵循的科學的方法論。根據唯物辯證法,物質世界發生、發展、變化過程無不體現了如下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按照唯物辯證法方法學習和研究政府經濟學,就是以唯物辯證法所揭示的物質世界運動的三大規律為基本線索,來把握和研究政府經濟活動過程的內部聯系及其政府經濟活動與其他社會政治經濟活動之間的聯系,進而了解和掌握政府活動的規律性。
運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學習和研究政府經濟學,首先應當正確理解掌握政府經濟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疇,這是理解政府經濟學一般原理的前提條件。例如,如果我們不理解「政府」的涵義,就無法進一步理解政府經濟學的內容、政府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等問題。其次,學習和研究政府經濟學應當理論聯系實際。政府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的應用性理論學科,同實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它的一切理論與原理,都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並且經過在實踐中的應用、再應用而趨於完善。因此,學習政府經濟學應當密切結合實際,運用經濟學理論去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政府經濟學知識。
實證與規范分析法
實證分析法和規范分析法實際上是兩種相互聯系、同時又相互區別的研究方法。一般說來,政府經濟學研究方法就是這兩種具體研究方法的統一。
所謂實證分析,是指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來描述事物,說明研究對象究竟「是什麼」(What is it),或者究竟是什麼樣的。實證分析方法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對客觀存在物的驗證(即所謂「實證」)來概括和說明已有的結論是否正確。它的主要作用或者說重點,是「說」清楚事物的來龍去脈,進而做出事物究竟是什麼或者是什麼樣的結論。將實證分析法運用於政府經濟學,就是通過對政府經濟活動實際情況的分析與描述,講清楚政府經濟活動實際上是一種什麼樣的活動,它對經濟已經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將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講清楚在各級政府之間政府職責、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究竟怎樣劃分,這種劃分對經濟、社會以及政府本身產生了什麼影響,講清楚有關政府的經濟政策是怎樣發揮作用的以及作用的結果怎樣,等等。
而規范分析則與實證分析不同,通過規范分析所要回答的問題是「應當是什麼」(What ought to be)。規范分析方法的主要特點是在進行分析以前,要先確定相應的准則,然後,再依據這些准則來分析判斷研究對象所處的狀態是否符合這些准則,如果不符合,那麼,其偏離的程度如何,應當如何調整,等等。將規范分析方法運用於政府經濟學,就是要根據一系列准則,來分析和判斷現行政府經濟活動是否與既定準則相符合,如果不符合,那麼應當如何調整。至於如何運用規范化分析方法研究政府經濟行為,則要視具體的研究對象而定。例如,如果我們將規范分析方法用於對現行稅制的研究,就需要根據「效率」、「公平」等稅制設置原則,來分析和判斷現行稅制是否符合這些原則,如果不符合,那麼究竟在哪些方面存在偏離,今後應當如何調整稅制使之與上述原則要求相一致,等等。
實際上,對政府經濟學乃至所有經濟科學來說,實證分析方法和規范分析方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作為研究和敘述的方法,兩者只是適用的條件、服務的目的不同而已。換一個角度看,兩種方法又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在政府經濟學研究當中,一方面,在運用規范分析方法研究某些問題時,常常需要運用實證分析方法論證研究對象與給定規則之間的符合程度;另一方面,在運用實證分析方法研究某類政府活動問題時,常常需要運用某些既定準則來驗證分析結果。此外,某些規范分析准則實際上也是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運用實證分析方法概括和總結出來的。
比較的分析方法
在學習政府經濟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應用比較的分析方法,主要是中外的比較,這樣我們才能夠對政府經濟活動現象以至政府經濟學理論有一個深入的理解。
建立於資本與市場的基礎之上,並與之相伴隨而發展起來的西方經濟理論與實踐,鮮明地反映和體現了資本與市場的要求和特點。在《國富論》發表後的200餘年間,西方經濟理論與實踐的具體內容和研究形式、手段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包括現代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也包括了幾百年社會化生產的管理經驗的總結,同時也有許多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方面的運用。他們深深立足於市場經濟的要求,在自身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中,更好地適應於、服務於和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完善,體現著為私人資本服務的本性。
作為中國政府經濟學前身的財政學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上,借鑒前蘇聯的經驗和模式,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立起來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財政理論。由於中國的財政實踐基本上是計劃型的財政,因而有中國特色的財政學也就具有計劃型的特點。因此,中西雙方的政府經濟學及其財政理論,在許多地方都存在根本的差異。如中西政府經濟之間有公有制為主導的政府經濟與私有制為主體的政府經濟、計劃型財政與市場型財政、「國家分配論」與「公共經濟論」等之別。
有比較才有借鑒,在中國正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政府經濟學也必須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經濟活動運行的規律問題,因此,正確地對西方政府經濟學進行分析並借鑒其中的合理之處,對於促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還應該多學習一些經濟史。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著名的理財家和精闢的經濟思想,他們構成了一部豐富的歷史寶庫。盡管各個不同階段上政府經濟活動的背景、條件,乃至活動規模、活動方式本身同中國的政府經濟活動有很大差異,但是,其中不乏至今仍有借鑒意義的傑出的經濟學說、理財思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在學習政府經濟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學習一點經濟史,將有利於進一步加深對政府經濟學有關原理的認識和理解。

3. 如何理解稅收的概念 政府經濟學

近幾年來,我國許多城市計程車行業出現計程車司機上訪、大規模的停運、司機勞累猝死等事件,一時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行業。雖然各個地區和城市計程車行業事件的直接原因不盡雷同,但這些事件的不斷涌現暴露了行業內部矛盾尖銳,行業內各群體利益分配嚴重失衡的現狀。從而也引起了相關人士與社會大眾對一直以來政府對計程車行業的嚴格規制措施產生了質疑。本文從經濟學和法學角度分析此行業政府規制措施的現狀和引起的問題,並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希望尋找出計程車行業政府規制失效的內在原因,對這一行業的政府規制措施的改進和完善提出建議。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關於政府規制方面的理論,本文是從經濟學和法學兩個學科來闡述,希望藉此對政府規制的理解更加立體和透徹。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我國計程車行業進行政府規制的原因,隨後分四個階段介紹了30年來我國計程車行業政府規制的演變歷程。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我國當前計程車行業政府規制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文章沒有結合具體的城市進行樣本分析,因為主要是各個城市出現的問題有共性,只是突出性和嚴重性不同而已。隨之本文運用經濟學和法學理論分析了現行主要三種規制手段的不合理性。第三部分通過對西歐(瑞典和英國)、日本、紐西蘭以及我國香港地區計程車行業政府規制方面的經驗介紹,終結出它們各自成功的共性,為我國此行業政府規制完善提供實踐上的參考。第四部分提出了計程車行業政府規制的完善需要注意的問題,並針對現行的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措施。希望通過這些措施能夠改善我國計程車行業規制方式過度導致行業主體沖突嚴重的現狀。並希望我國計程車行業的管理水平、服務質量能夠不斷提高,人民享受更好的計程車這一便利的出行服務。從我國計程車行業的政府規制問題也體現出了我國政府理念仍然滯後於經濟發展。距離服務型政府、公共政府、法治政府仍然有相當的路程和困難要去克服,在這一過程中,法律或者是法治起到中樞的作用,重視法治建設,是推進我國改革事業和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的重要前提。去底下參考資料看看,

4. 政府經濟學里公共物品指的是什麼

公共物抄品是與私人物品相對應的襲一個概念,消費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徵,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過市場機制由企業和個人來提供,主要由政府來提供。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是相對而言的,兩者之間的區別可以用是否具備排他性和對抗性來確定。
如果某種物品同時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這種物品無疑就是純公共物品,很容易與私用物品區別開來。可是,在很多情況下,這兩個特徵不一定同時存在。如果某種物品只存在一個特徵,可稱其為准公共物品或准私人物品,即混合品。因此,整個社會的物品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即純私用物品,純公共物品和混合品。

5. 政府經濟學名詞解釋

政府經濟學

也被稱為公共經濟學、公共部門經濟學。所謂公共部門是指政府及其附屬物,公共部門的行為,集中體現和代表了

政府的行為。

政府經濟學就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釋、分析和規范政府的職能和作用的經濟學。

6. 什麼是經濟發展政府經濟學名詞

政府經濟,是一種與企業、個人經濟活動相對應的經濟行為,即以政府為主體的資源配置及其宏觀經濟管理。其中,政府財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務在政府經濟活動中居核心地位。追溯政府經濟的歷史,政府財政收支雛形,可從原始社會滿足氏族部落公共需要的祭祀、防衛等活動算起,正式的政府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到出現了國家,有了政府,便產生了政府經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認識政府經濟活動:1、政府經濟的主體政府經濟活動的主體是各級政府。即狹義的政府,也就是國家行政機構。政府是市場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主體,其行為與企業、個人相比,存在根本區別。企業、個人經濟行為是追求私人利潤的最大化,而政府經濟以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政府經濟活動是市場供求平衡的重要條件,如從市場主體角度分析,則政府是市場上最大的買主,一定時期內政府采購總額、采購商品和勞務的結構,對市場供求關系具有重要影響。2、政府經濟的客體政府經濟的客體是參與部分國民收入或國民生產總值分配,並對國民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調控。企業、個人經濟活動,是從事商品和勞務的生產和供給,而政府經濟是以財政收支為核心,實質上是一種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以此為基礎的宏觀管理。政府機構不直接創造任何物質財富,政府財政收入來自企業和個人繳納的稅收,構成支出所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基礎,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財政集中的財力多少。3、政府經濟的形式政府經濟的形式主要表現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觀經濟管理。與企業、個人等微觀經濟活動不同,政府經濟是以組織財政收入、安排財政支出的方式進行資源配置,履行政府職責,並以收支為基礎開展宏觀管理,即對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等整個國民經濟運行過程進行有效調控。4、政府經濟的依據與企業、個人等微觀經濟相比,政府經濟的依據是社會公共權力。政府之所以能夠強制地、無場地、固定地徵收稅收等收入,滿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為政府是公共權力機關,掌握著法律等強制手段,對違規者予以處罰,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5、政府經濟的目的政府經濟活動的目的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通過教材有關章節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經濟活動就是為了解決企業、個人不能或不能有效解決的問題,克服市場缺陷,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於企業、個人的生產經營活動目的有根本區別。

7. 價值的含義在哲學和政府經濟學中有什麼不同

價值來,讀作jià zhí,漢語源詞語,詞語解釋是(1)體現在商品里的社會必要勞動。(2)積極作用。出自《閑情偶寄·聲容·薰陶》。國語詞語解釋是(1)泛稱物品的價格。(2)以各種等值標准或交換標准所表示的價值。(3)凡有助於促進道德上的善,便是價值。(4)正面作用。
哲學概念:價值屬於關系范疇,從認識論上來說,是指客體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效益關系,是表示客體的屬性和功能與主體需要間的一種效用、效益或效應關系的哲學范疇。價值作為哲學范疇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經濟學術語:
價值,泛指客體對於主體表現出來的積極意義和有用性。可視為是能夠公正且適當反映商品、服務或金錢等值的總額。
在經濟學中,價值是商品的一個重要性質,它代表該商品在交換中能夠交換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價值通常通過貨幣來衡量,成為價格。這種觀點中的價值,其實是交換價值的表現。

8. 政府經濟學中,公共部門的定義是什麼

公共部門與私人來部門自的劃分有兩種,
第一種,以機構所有權的歸屬作為標准,即凡是由政府出資占控制地位、其發生的利潤與虧損由政府承擔,以及由政府直接控制和分配其資源的機構屬於公共部門。
第二種,劃分標准側重於機構活動的特點,即凡是在經濟活動中不是依據市場導向而是受政府控制的機構,就應劃入公共部門。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概念的政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