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宏觀經濟學視角分析可以分析什麼
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
王見定
【摘要】首次引進「自然資源指數」概念,以此指數為依據,將國民經濟各行業有序地排列起來,排列的結果揭示了行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為政府的各種預測、決策提供強有力的可行工具。(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聯合國在1990年對國民經濟各行業作過分類,蘇聯、美國、中國也作過類似分類。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分類大致相同。
經過多年的仔細考查,我們發現,行業的分類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著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影響著各行業的發展。這種東西就是自然資源。為了應用方便,我們引進「自然資源指數」,記為N(A),0<1.其中A是行業名稱,N是英文自然資源的首字母,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強,N(A)越接近「1」;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弱,N(A)越接近「0」。
跟據這種原則,我們把國民經濟的各行業粗略地進行量化如下:
1-0.9:糧食作物種植業,蔬菜瓜類種植業,果樹種植業,特種作物種植業,采種、育苗、植樹造林、森林保護、天然林場經營管理、牲畜飼養、水產養殖、水產捕撈業
0.9-0.8:金屬礦業、非金屬礦業、木材采運業
0.8-0.7:電力、煤氣、自來水生產和供應
0.7-0.6:食品、飲料、煙草、紡織、縫紉、皮革、木材加工、傢具、造紙、化學工業、治金工業
0.6-0.5:金屬製品、非金屬製品、機械、電氣、電子、儀器儀表、交通運輸設備
0.5-0.4:建築業.地質堪探
0.4-0.3:商業、倉儲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
0.3-0.2:住宅、公用、服務
0.2-0.1:科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
0.1-0:金融業、國家機關、社會團體
以上分類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在某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注釋:
關於自然資源指數計算的說明
自然資源的投入
計算公式:N(A)=——————(以貨幣單位進行計量)
總投入
(1)自然資源是指土地、森林、礦產、能源等被人類利用進行生產從而為人類提供生存條件的天然物質的統稱。
(2)由於一些行業直接利用自然資源,如各種種植、養植業、故計算比較簡便。對於大多數行業都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如煙草、造紙、治金工業,當然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就更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這時分母的總投入很容易計算,但分子自然資源投入的計算則要從本行業的物質投入中逐次減去人力資源的投入。
(3)為了扣除物價變動因素,一般價格固定在某一年份,並採取平均價格。
參考文獻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51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1998,墨西哥.
{9}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前沿科學,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❷ 宏觀經濟學問題
1、判斷1和4可以一起回答:宏觀經濟學是20世紀30年代由凱恩斯創立的,它不是在微觀經濟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和微觀經濟學並列的關系,宏觀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是總量分析,微觀經濟需的分析方法是個量分析。在宏觀經濟學創立之後不久,它便遭到很多經濟學家的批評,批評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凱恩斯主義缺乏微觀經濟學的基礎,它的主要分析變數投資、消費是怎麼由微觀個體整合而來等等。簡言之,他們認為宏觀經濟學好像突然冒出來,與微觀經濟學是割裂的。後來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派企圖整合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其著名教材《經濟學》就是這次整合的成果之一,但這種整合只是機械的,硬綁在一起的,沒有合理的邏輯連接一起。為了維護凱恩斯主義,凱恩斯的追隨者們先後提出了很多補充理論,比如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費函數,托賓的投資理論和貨幣需求函數,2010年諾獎的三位經濟學家的世代交疊模型和勞動力市場的搜尋與匹配理論等等,直到新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才真正最終建立了凱恩斯主義的微觀經濟學基礎。恕我才疏學淺,它們是具體如何建立微觀經濟學的基礎,我也未完全掌握。總之它們的核心思想是從微觀個體開始分析,採用微觀經濟學的各種分析方法,通過各種機制合理過渡到總量分析,將總量分析建立在個量分析的基礎之上。
2、不完全正確。符合一定年齡段的成年人未必全是勞動力,比如沒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精神病人等,有勞動能力但是不願工作的人。關於勞動力的理論,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研究得最為透徹。
3、薩伊定律是供給自動創造需求。樓主你是正確的。
4、宏觀經濟學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研究對象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比如GDP,物價(注意不是價格),利率,匯率,國際收支,經濟增長,通脹,失業等。微觀經濟學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其研究對象就是廠商和消費者。很明顯B是宏觀經濟問題,物價是社會的總價格水平。
5、3是錯的,有兩個原因:1是生產可能性曲線外移的原因可能是新發現了資源,但是它的生產效率沒有變,資源未必用的更充分;2是2000年生產點在生產可能性曲線上,生產已達最大效率,資源充分利用,而2002卻在生產可能性曲線內部,說明生產效率並未達到最大,資源未充分利用。2是對的,這是很明顯的,生產點外延了。同理,1也是對的,因為生產可能性曲線外移了。
❸ 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方法是什麼
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或者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我也不是很確定。
❹ 宏觀經濟學案例分析題 一般從哪幾個指標入手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古典的微觀經濟學而言的。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
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投資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
❺ 分析和宏觀經濟學好過嗎
宏觀經濟行來為說以英國源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為代表。凱恩斯革命以前的經濟學多是分析微觀經濟行為,如研究單個消費品、個別市場或個別企業、個別行業的經濟行為,多屬微觀經濟學的內容。
而凱恩斯在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上,從微觀經濟行為分析轉向宏觀經濟行為分析凱恩斯強調的是國民收入、總就業、總需求、總供給等總量研究,著重強調的「是整個經濟體系,如何使該體系中之全部資源達到最適度就業」。
1936年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出版標志著宏觀經濟學的產生。
❻ 微觀經濟統計與宏觀經濟統計的分析方法的區別
微觀是針對微觀企業的,宏觀是針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反映的的方面是不同的。
宏觀經濟學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因為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作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並不分開,「宏觀」就是在「微觀」的基本思維基礎上發展的。但「宏觀」又區別於「微觀」。「微觀」研究的是某個組織、部門或個人在經濟社會上怎麼樣作出決策,以及這些決策會對經濟社會有什麼影響。而「宏觀」則是研究整個的經濟社會如何運作,並找出辦法,讓經濟社會運行得更加穩定、發展得更快。
微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個體消費者,企業,或者產業的經濟行為,及其生產和收入分配。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消費上以獲得最大滿足;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
❼ 宏觀經濟學中GDP的主要特徵與分析功能是什麼
國民生產制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簡稱GNP)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是一個國民概念。它是指一個國家地區的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一般1年)內以貨幣表現的全部最終產品(含貨物和服務)價值的總和。(與國內生產總值不同,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是在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
把國民生產總值作為綜合經濟指標的主要優點在於:
第一,它只計算了最終產品的價值,而沒有計算中間產品的價值,因而不包括重復計算的部分。
第二,它不僅計入了物質生產部門的增加值,而且也計入了所有服務部門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現代產業結構的變化,反映了教育、科學技術、金融等第三產業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
國民生產總值指標的缺陷是:
第一,不能反映社會成本。
第二,不能反應經濟增長方式付出的代價。
第三,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不能反映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五,不能反映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狀況。
❽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區別
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
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2)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
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
(8)宏觀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選擇,它們如何在市場上相互作用,以及政府如何試圖影響它們的選擇。微觀經濟學問題包括解釋消費者如何應對產品價格的變化以及企業如何決定收取什麼樣的價格。
微觀經濟學還涉及到政策問題,如分析減少未成年人吸煙的最有效方法,分析批准銷售一種新處方葯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分析降低空氣污染的最有效方法。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研究作為整體的經濟,包括諸如通貨膨脹、失業和經濟增長這樣一些問題。宏觀經濟學問題包括解釋為什麼經濟會經歷衰退和失業不斷增加的時期,以及為什麼在長期內有些經濟體比其他經濟體增長得快得多。
宏觀經濟學也涉及政策問題,如政府幹預能否降低衰退的嚴重性。
❾ 宏觀經濟學主要涉及哪些基本分析方法
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或者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與微觀經濟學不同,宏觀經濟學側重從國家這個整體,或者是全球經濟這個整體來分析,而微觀經濟學側重於對個人,家庭,單個工廠或一個局部地區的經濟狀況進行分析。
❿ 宏觀經濟學的分析方法與微觀經濟學相比較,它們之間有何聯系和區別
什麼是微觀經濟學?什麼是宏觀經濟學?兩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現代西方經濟學把經濟學原理或經濟理論,即有關經濟問題的知識體系的全部內容,區分為兩大組成部分或兩大分支學科: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是以單個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和相應的經濟變數單項數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的經濟理論。
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來說明資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經濟理論。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研究對象、解決的問題、中心理論和分析方法上是不同的。微觀經濟學(1)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2)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3)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4)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宏觀經濟學:(1)研究的對象是整個經濟。(2)解決的問題是資源利用。(3)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4)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上述各個方面存在著區別。但它們作為一門科學的一套理論體系或知識體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又是密切聯系的。首先,它們是整體與整體由以構成的個體之間的關系。兩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補充的。其次,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都是實證分析。第三,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就是說,宏觀經濟行為的分析總是要以一定的微觀分析為其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