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戰爭經濟學下載

戰爭經濟學下載

發布時間:2020-12-03 05:36:33

A. 有沒有什麼簡單易懂的經濟學書籍

入門?意思就是不是經濟研究.那就是《國富論》《資本論》《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三大巨回著要答求太高,保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也要求過高。
1、那就學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分宏觀和微觀兩冊 還有就是《政治經濟學》《國際金融》 這是最基本的理論 必須會
2、《貨幣戰爭》《石油戰爭》《反熱錢戰爭》《糧食戰爭》《財富戰爭》《大災難後的金融變局》這些書可讀性強 生動不枯燥 通過這些學習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 伊拉克戰爭 人民幣升值 歐盟及歐元的產生 大國關系 地緣政治等等的現象你都會很明白

B. 高分求正確答案經濟學一些題,為了證明你的答案是正確最好有解釋,讓我信服

1.對2.不是凸回去.是退回去或者停止,也有很小的可能繼續擴大(要是你有疑問,准備回200分我和你答討論)3.對4.對.5對

簡答.1.因為在社會退步的情況下,我們要等待社會退步的結束,才開始重新計算.比如戰爭期間破壞非常大,可實際上戰爭期間經濟資源是充分調動為戰爭服務的,退步一定是因為戰爭,即使像文革那樣的社會動亂,社會經濟仍然是有些微發展的.也就是說,在戰爭期間,和平年代的生產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回歸成一個點(就是原點),而武器糧食這樣的戰略物資則盡一切可能放大,無法構成一種平衡,也就是說不能用生產可能性曲線計算了.

2.是向外移動,原點是內,原來的曲線是外和內的界限

為了200分,我在給你解釋下第一題:我說你是對的,因為經濟學的確研究社會利用稀缺資源生產人們需要的貨物和勞務 ,同樣的,並不稀缺的資源,經濟學也是研究利用豐富資源生產人們需要的貨物和勞務的.(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資源生產人們需要的貨物和勞務,是科學工作者的事情)

我想你應該有問怎麼樣利用稀缺資源來致富的想法,這是有經濟頭腦,不意味著經濟學,經濟學的范疇不僅僅在個人如何發財上

C. 什麼是美國的「戰爭經濟學」

戰爭經濟學主要是研究戰爭的發生對交戰國雙方各國經濟的影響以及負作用。所謂戰爭經濟學,實際上從戰爭對經濟的影響角度來看,一個就是盡量減少戰爭對經濟的影響,另一個就是從戰爭中獲利。
美國的戰爭經濟學可以說就是「從戰爭中獲利」的經濟學。為美元而戰,基本就是美式戰爭的全部秘密。過去半個多世紀里,美國完成了一個製造業大國向金融業大國的轉型,並逐漸完善了自己的一套體系,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可見一斑,這個體系實質就是全世界的貨幣鎖定美元,而美國毫無疑問記取了這個歷史教訓:如果一個國家的崛起,一定要從老牌殖民帝國那裡虎口奪食的話,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戰爭,而其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最後徒使他人得利。美國就是兩次大戰最大的獲利者。在這樣一種歷史的判斷下,美國人希望設計出一種新型的帝國模式,這種帝國一定不同於傳統意義的帝國,而又能盡享帝國之利。。在這個體系下,美國人只要開動印鈔機就可以生存。這個體系可以把它叫做金融殖民體系。
但美元鎖定黃金,由於美國捲入了越南戰爭,黃金越來越少,多印美元沒有可能時,美國採取失信於世人的做法,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跟黃金脫鉤。這一失信之舉意味著美國可以不受黃金的羈絆,隨意加印美元了。但美元跟黃金脫鉤,可能是雙刃劍,究竟對美國有什麼影響?對世界經濟又會有什麼影響?研究結果是美國認為維持美元霸權最重要的是兩根支柱,一根是美國強大的科技創新力。另一根是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有了這兩根支柱,就能確保美元的信用,美元就可以作為硬通貨在全世界暢通無阻。美國人也就可以在全世界更加隨心所欲地玩紙幣轉移實物財富的魔術。
美國毫無疑問記取了這個歷史教訓:如果一個國家的崛起,一定要從老牌殖民帝國那裡虎口奪食的話,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戰爭,而其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最後徒使他人得利。美國就是兩次大戰最大的獲利者。在這樣一種歷史的判斷下,美國人希望設計出一種新型的帝國模式,這種帝國一定不同於傳統意義的帝國,而又能盡享帝國之利。
PS:霸權國家的設計如此精心,如此陰險,如此厚顏無恥!

D. 求經濟學中貨幣常識 最近看了本貨幣戰爭 因為不是讀經濟學的 邏輯上很多都不懂 可以解釋一下嗎

我剛高中畢業,有謬誤請包涵。因為這時的貨幣是由債務產生的。例如,國家政府需要100元的。由於貨幣發行權在私有的央行手裡。就必須發100元的國債給央行。央行出100元買下,然後把100元的債券拿來支付原材料費用,發工資之類的。由於這些流通的銀行券被國家認可,因此它們就是貨幣。就是可以當錢用。後來人們習慣了用這種債券交易,它們就成了真正的貨幣。如果國家要還清債務,就必須用100元(應該是用貴重金屬計量的)還給央行,央行就要把這100元的債券全收回來給政府,那就大家都沒錢(紙幣)用了。在還清之前就會造成通貨緊縮,經濟萎靡。而且由於利息,政府要還的可能是120元,但沒有那麼多錢,所以不可能還清。但隨著生產發展,貨幣需求越來越大,就要不斷借債。所以永遠無法還清,只能還利息。
不是每個人都能帶那麼多金銀上街買東西的。最後人們還是更喜歡紙幣,這是歷史規律

E. 戰爭經濟學的戰爭與經濟關系的論述

赫斯特關於戰爭與經濟關系的論述相當廣泛。除了1914年出版的《戰爭的政治經濟學》之外;以後又有大量的著述。其中最重要的是戰爭與時政、戰爭與工業、戰爭與經濟的關系等方面的理論。
一、戰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首先,戰爭給經濟帶來的繁榮,只是暫時的。其次,戰爭帶來的債務,是一種最可怕和最有害的非生產性債務。
二、戰爭與財政的關系
第一,僅就經濟意義而言,所有用於陸軍、海軍和毀滅性武器方面的財政支出,都是浪費。第二,在全世界普遍的、永恆的和平確立之前,為實現這樣的和平而支出一些費用,是絕對必要的。第三,軍事開支的數量,只限於保衛國家的安全,使之免受侵略。
保羅·波斯特的《戰爭經濟學》 書 名: 戰爭經濟學
作者: 保羅·波斯特 (盧周來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2-1
ISBN: 9787300111766
開本: 16開
定價: 39.00元 戰爭改變著生命,同時塑造了歷史。戰爭使學者們著迷,使普通人關注。但人們卻往往忘記了戰爭還是一項經濟事務。史學家和軍事家們指出:「戰爭中開支比裝備重要,有了錢才有裝備」,「金錢是戰爭的力量源泉」,「誰擁有最後一塊錢誰就總是勝利」。是的,人們為金錢而展開戰爭,而金錢使得戰爭得以進行。
本書提供了戰爭經濟學的全面介紹,使所有對經濟學、政治學以及相關社會科學感興趣的人能夠理解經濟與戰爭、國防的關系,幫助人們學會將經濟學的核心概念運用到紛繁的現實生活中。 第一單元戰爭的經濟影響
第1章戰爭經濟理論
第2章現實中的戰爭經濟:美國幾場主要戰爭的案例研究
第二單元軍事經濟學
第3章防務開支和經濟
第4章軍事勞動
第5章武器采辦
第三單元安全問題的經濟學
第6章發展中國家的內戰
第7章恐怖主義
第8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
參考文獻
索引 8231

F. 戰爭經濟學的庇古的《戰爭經濟學》

庇古(1877-1959)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是劍橋學派領袖馬歇爾的高足,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授,並擔任過國際經濟學會名譽會長、英國通貨與外匯委員會委員、皇家所得稅委員會委員等職。庇古不但在一般經濟理論研究中頗有名氣,他的研究目光還每每投向經濟學的分支領域,成為兩門新學科的開創者。1920年,庇古寫成了《福利經濟學》一書,首創福利經濟學的完整體系,被資產階級經濟學界稱為「福利經濟學之父」。緊跟此書之後,庇古於1921年出版了《戰爭經濟學》一書,這本書又使他被後人稱為「戰爭經濟學的先師」。
庇古的《戰爭經濟學》,以戰時經濟為中心,全面探討了戰前、戰時和戰後的戰爭與經濟的關系問題。他的戰爭經濟理論從總體上看具有兩個鮮明的特點。首先,庇古作為「新古典學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在基本傾向上,承襲了古典經濟學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他的戰爭經濟理論,深受經濟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並以此為主要標志形成了戰爭經濟學的一大流派。其次,庇古的戰爭經濟理論,也受其福利經濟學基本理論主張的影響,他的戰爭經濟理論貫穿了一個基本思想,即盡量減輕國民福利的犧牲,為此就要將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轉移給窮人。例如,他之所以強調用征稅籌集戰費,就是因為在這種方法下,富人擔負的戰費比例較大。他之所以強調國家對物價實行統制,一個重要原因是制止一些人攫取戰時利潤而「犧牲一般社會的利益」,「引起社會的嫉恨」。這些思想同他的福利經濟學的一些論點是一脈相承的。

G. 戰爭經濟學的薩伊的戰爭經濟理論

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伊,把他關於人力資本的思想帶進了戰爭經濟回理論。薩伊認為,答一個戰士投人戰爭之前,社會(包括他的父母)對他進行了大量投資。從出生之後的衣食住行,到成長階段的訓練教育等,花去了社會大量費用。他獨立之後,社會應收回這筆投資。可是當他在戰爭中陣亡或致殘,則不僅不能償還投資,可能要變成社會的負擔。因此,戰爭耗費必須考慮傷亡者給社會帶宗的無法挽回的損失。另外,薩伊不同意亞當.斯密把士兵稱作非生產性工人的說法。他認為,士兵是「破壞性工人」。他們不僅消耗維持自身的產品。而旦,破壞別人艱苦勞動的成果,而自己又得不到任何好處。

H. 剛學經濟學看什麼經濟類的書比較好 目前的教材是曼尼的經濟學原理,有人推薦看貨幣戰爭,請問初學者適

不適來合。金融方面《金融的邏輯自》比《貨幣戰爭》更好。

適合初學者的經濟學書有:《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自私的皮球》《王二的經濟學故事》《一轉念》《被掩蓋的經濟真相》《自由選擇》
當然,要系統學習還是看教材,曼昆的很不錯,之後可以看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曼昆的《宏觀經濟學》。

I. 請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利比亞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我不是寫論文,只是興趣)

‍對於該國動亂的原因,一般認為主要由於總統卡扎菲的專制統治,以及受到近來席捲中東地區的抗議浪潮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個國家正在陷入的分裂還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亞曾經是義大利的殖民地。在義大利殖民統治時期,利比亞由三個自治邦組成。東部地區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場軍事政變中掌權後,依靠武力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他還遷都至的黎波里,將利比亞的政治重心向西轉移。其政權對東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顧,盡管利比亞的很多石油財富都在那裏。報道認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爭維持了統治,並將自己的部族提拔到關鍵的安全崗位和決策崗位。他還通過定期改組整個政府,使潛在政治對手失去支持基礎或威信,從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權力中心的生長。作為其伊斯蘭革命意識形態招牌的體現,他還在20世紀80年代對全部民營企業實行國有化。而路透社的評論認為,卡扎菲對於利比亞長達40年的領導並沒有使得這個國家成為一個人民的國家。相反的,利比亞是目前全世界貪污腐敗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作為一個原油產量佔全球份額2%的國家,利比亞所創造的石油財富並沒有惠及其600萬人口。 據利比亞知情者說,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著部分武裝部隊,他們花費數年時間摧毀了對手「瓦爾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爾法拉曾被認為是該國最大的部落聯盟,但這已成過去。
現在,在利比亞的政治忠誠遭受嚴峻考驗之時,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壓迫的部落都在反對他。瓦爾法拉的幾位部落首領日前就曾現身,號召人們推翻卡扎菲。來自利比亞東部的「扎維亞」(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領曾威脅說,如果卡扎菲繼續當權,就要切斷至關重要的石油供應。
事實上,持續的沖突和內戰的可能性已經驚擾了全球石油市場,國際油價躍升到兩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外電分析稱,利比亞動亂將影響整個地中海經濟,而作為其前殖民統治者的義大利將首當其沖受到沖擊。目前,利比亞內務部長奧貝迪、司法部長亞利等已宣布辭職退出卡扎菲領導的政府,奧貝迪並號召軍隊支持反對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義務」。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亞駐外大使以辭職來抗議國內的殺害事件,一些高級外交官則呼籲卡扎菲下台。

閱讀全文

與戰爭經濟學下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