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超爆魔鬼經濟學怎麼樣
文/落瀟 經濟學,人群中十個人有九個人都會說,知道,喜歡。那麼《超爆魔鬼經濟學》中的觀點,估計知之甚少。如果不信,可以依照書中的題目,測試一下你的「魔鬼指數」,相信結論就是:我們的思維總是那麼的傳統,即使90後的朋友已在穿著上標新立異。 在書中,你將會發現,史蒂文帶來的觀點是那麼的匪夷所思,是那麼的不近人情,是那麼無情的敲打人的直覺。就拿我們高考的必考題,二氧化碳是地球溫室效應的罪魁。但史蒂文卻從另一個角度,用確鑿的證據和實驗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如果將二氧化碳翻倍,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效益。再比如我們常常所說的: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絕對的真理,絕對的正確,絕對的讓人意識到:這哥們兒夠酷。其實不然,史蒂文通過統計各種真實的數據卻道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酒後步行比酒後開車更危險。更為讓人吃驚的是,電視、網路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豐功偉績,卻帶來了難以置信的犯罪率的升高,原因就是全球化不僅帶來了機遇,也帶來的渣滓---暴力的傳播,而印度女性地位的提高歸功於印度電視的普及,而美國罪犯的增加也得力於網路的優勢。 當牛頓從樹上落下的一個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從此牛頓從幕後走到人前,因為我們知道日常的小事都能用物理來解釋。恰恰是我們思維的正統,使得我們開始認為物理能夠解決幾乎所有的東西,從而放棄了自己思想的獨立性,當《超爆魔鬼經濟學》帶來了這么多炫目的不可思議的問題時,我能感到的唯有吃驚。更有甚者,在書的最後,還提到了作者對妓女的探討。讀過之後,我瞠目結舌,一句粗氣都不敢喘,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妓女和百貨商店聖誕老人何其相似,也想不通皮條客和房地站經紀人的身份又是如出一轍,更別說讓別人也來看看此書,這也許恰恰說明我們真的太傳統。 看過此書,我不再認為二氧化碳的傳統論調,也更加相信全球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經濟互利互通有無,自己的心中增加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另類想法。當然這本書的觀點,我們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正如專家梁小民在推薦所說:這是一本引導思維的書。平鋪直敘我們不難排斥,但匪夷所思正是我們讀者的軟肋,作者的手法極其巧妙,另類的觀點渲染著整本書的色彩,勾引了讀者的獵奇心。
㈡ 《超爆魔鬼經濟學》txt全集下載
超爆魔鬼經濟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給你一把改變世界的鑰匙:超爆魔鬼經濟學 作者:斯蒂夫·列維特 斯蒂芬·都伯納
導言(1)
超爆魔鬼經濟學=荒謬怪誕經濟學?
生活中的許多決定是很難作出的。該從事什麼職業?是否需要將年邁多病的母親送進養老院?你和妻子已有兩個小孩,現在是否該再要一個呢?
之所以難以決定,這是有諸多原因的。首先,作決定要冒很大風險。而且,作決定時還涉及大量的不確定性。最為重要的是,你不常面臨這類決策的選擇,也就是說,你在這方面的實踐經驗非常少。你十之*能從容應付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購工作,因為你經常買,但是倘若你要購置首套住房,那麼這就完全是另外一碼事了。
不過,話說回來,要作出這類決定真的也很簡單。
想像一下你去朋友家參加聚會的情景。你們兩家僅相距1英里。或許是因為喝了4杯酒的緣故,你異常興奮、十分盡興。現在,聚會接近尾聲了。你一邊喝光最後一杯酒,一邊摸索著找到了車鑰匙。突然間,你意識到這是一個愚蠢的想法,以你現在的狀態,絕不適合自己開車回家。
酒後步行比酒後駕車還要危險!
最近幾十年來,關於酒後駕車的危害,我們備受極其嚴厲的教育。酒後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正常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高13倍。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酒後駕車。美國所有致命的撞車事故中,有30%涉及至少一位酗酒的司機。在深夜時分這一飲酒高峰期,上述比例竟高達近60%。大體說來,每行駛140英里,其中就有1英里的路程是醉酒司機駕駛……
㈢ 哪裡能下載全本的《超爆魔鬼經濟學》
我現在也在找,看了你的問題後覺得我是不是暫時可以放棄了的樣子……額,您的問題對我很有幫助……
話說請問樓主找到了嘛?如果找到了能給我發一個嘛?鏈接或者文件都行,謝謝
[email protected]
㈣ 《超爆魔鬼經濟學》向我們闡述了怎樣的經濟理論急急急
最大啟示:
1)獨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作為一名中國的大學生,由於特定的教育體制,獨立思考的能力非常缺乏.很多學生只會背誦課本上和老師傳授的知識,極度缺乏質疑和批判精神.而這一點正是科研上的大忌.要想在科研上做出突破前人的成果,在學術上做出一定的成就,我們就必須學會獨立思考,對現有的知識進行質疑和批判.
2)"不走尋常路".即以打破常規思維,另闢蹊徑的方式來思考所遇到的問題.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已有的固定模式,在解決人類遭遇的諸如溫室效應,颶風等問題時,遇到了不可跨越的障礙.這時,我們必須放開視野,努力嘗試各種非常規的,不尋常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3)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毫無疑問,作者的敘事風格是平易近人,並且幽默風趣的.但作者對待經濟學科的態度,卻是非常嚴肅認真的.幾乎文中提到的每個案例,得到的每個結論,都是作者在經過大量的實證研究和數據分析之後得到的.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也是我們日後從事科學研究,所必須恪守的原則.
4)學會利用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復雜的問題.經濟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除了供需法則,可能就是成本--收益法則了.人們在即將開始任何行為時,都會衡量該行為的收益和成本.如果一項計劃的成本太大,而且過程繁瑣復雜,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