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關於政府成本收益的經濟學模型

關於政府成本收益的經濟學模型

發布時間:2020-12-02 23:44:13

經濟學家為什麼把隱性成本和顯性成本也包括到收益里

顯性成本是指計入賬內的、看得見的實際支出,例如支付的生產費用、工資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一般成本會計計算出來的成本都是顯性成本,銷售收入減去顯性成本以後的余額稱為賬面利潤。從某種角度講,顯性成本反映的是實際應用成本,可以在產品價值中得到反映並具有可直接計算的特點。
隱性成本指公司損失使用自身資源(不包括現金)機會的成本。相對於顯性成本(explicit cost)而言,指廠商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於該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例如廠商自己投入的資金的利息,企業主為該廠提供的勞務應得的報酬。
全部機會成本=顯性成本+隱形成本。 總收益必須彌補全部機會成本,就是說只有總收益超過了顯性成本跟隱性成本的總量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得到了收益,那這項投資就是值得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A離職去開一家服裝店,投資100W,一年後店鋪賬面利潤是20W,這個20W,就是扣除了顯性成本後的利潤,如果只考慮顯性成本,A開店似乎是賺錢的。但是A如果把100W存銀行一年能拿利息10W(假設),A沒離職一年後工資獎金什麼的能有個20W,還有A開店承擔的風險成本等等隱性成本如果算進去後,A其實是虧損的,就是說A去投資開店其實還不如不開店。

Ⅱ 微觀經濟學中企業成本收益分析

這個是微觀經濟學的重點部分,包含很多內容.
企業的種類有四種, 完全競爭, 壟斷競爭,寡頭競爭以及完全壟斷.這幾種企業的共同的特點就是當邊際成本=邊際收益的時候,企業可以獲得最大利潤(這是最關鍵的) 下面分開分析
1.完全競爭: 先舉個例子,比如賣水果的. 這些企業沒有權利去改變價格,價格是市場決定,所以他們是price-taker. 這些企業面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品橫線,同時這條線也是邊際收入線和市場價格線.所以當MC=MR的時候企業獲利最大.這個時候從短期看價格是大於平均成本的,也就是獲利的.但長期來看價格是等於平均成本的,是不獲利的.(這里的獲利是指經濟利益,賬目利益.以下同)
2.壟斷競爭:街邊小店.這些企業在某個特定地區很難找到替代,所以他們所面對的需求曲線是下降的直線.MR的直線在需求直線下,當MR=MC時,從短期看收益大於成本,但是從長期看利益等於平均 成本.平均成本的曲線正好和需求曲線相切的那一點就是長期達到的平衡點.
3.寡頭競爭: 比如汽車企業.他們所面對的需求曲線是不連續的.在某一點,如果價格比該點高,那麼產品會變的彈性,這樣買的人就少了,企業就失去了市場份額.如果比該點價格低,那麼物品就是非彈性,即使降價買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會虧損.所以最佳選擇還是在MC=MR的時候
4.壟斷競爭:比如郵局.壟斷企業面臨的需求曲線和MR曲線和壟斷競爭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在長期來看,它的成本沒有壟斷競爭高,也就是說價格比平均成本高,長期還是盈利.但最大利益還是MC=MR

Ⅲ 經濟學關於古諾模型的問題,求均衡產量和利潤。

1,經濟學的前提和假設很多,這里也是一樣,有個前提,就是完全自由,不受政府等刻意的干擾,一切都由市場來決定,那麼再來看,a減少,但為什麼不去阻止?簡單說,a產量為q1,此時價格為p1,這時,b進入市場,產量為q2,那麼市場總產量為q1+q2,根據需求曲線,得出此時價格為p2,p2是小於p1的,這里懂不懂?a要阻止減少趨勢,只有阻止b生產,一個有前提,又假設的市場,你怎麼阻止?且不能進行惡意競爭,a唯一能做的就是在b進入市場後,找到此時自己最大利潤的產量進行生產,產量為q3,a變了,b也這么想,他也跟著變,如此反復,知道qa=qb。這個趨勢a阻止不了。
2,這里,我真不好說,因為有很多方式可以解釋這個問題,但怕我解釋了你還是不懂,給你個思路吧,第一,你要知道當中出現的幾個1/2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是1/2,而不是其他的數字,這個經濟學可以解釋,數學幾何也可以解釋,我不贅述,因為如果你不知道怎麼來的,說明你的經濟學基礎太差了或數學太差了,那麼我後面要講的你也不一定明白,現在,我當你懂了1/2的意義,繼續講,你面對整個空白市場時,最佳產量為1/2q(為什麼是1/2,自己想),回到你的問題,目前,已知b的產量為1/4q,那麼剩下3/4q給a,設a面對的空白市場為x,那麼他的最佳產量為1/2x,因為x是我假設的,x等於多少呢,x=q-1/4q=3/4q,那麼1/2x=1/2*3/4q=3/8q。
如果我這樣說,你還不懂,你去面壁吧·!

Ⅳ 公共經濟學收益成本問題

首先這已復投資的500w是屬於沉沒成本 不管你制開不開發 這500w已經無法收回
銷售額減少為300w 經濟學中這是邊際收益
還需投資100w繼續開發 這是邊際成本
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可繼續開發 反之放棄
最多在投入300w

Ⅳ 西方經濟學試題 什麼是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對投資項目將付出的成本和可能獲得的利益進行測定,並將成本和利益綜合起來加以合理分析,以在可供選擇的支出項目之間進行抉擇的方法。該方法有兩類標准,即效率標准和非效率標准。

Ⅵ 關於西方經濟學 請求解釋公式符號意義匯編 如TR=PQ TR:總收益 P:價格 Q:需求量

宏觀經濟學

一、國民收入的計算:
1.國民收入的計算方法:
支出法:
收入法:
2.國民收入恆等式:

消去C,得到:
若不存在對外經濟活動,則:
若不存在對外經濟活動和政府活動: ——兩部門經濟中IS均衡條件
二、凱恩斯簡單國民收入均衡:I=S(兩部門)
1.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以收入y為自變數:
⑴消費函數: 平均消費傾向:
邊際消費傾向:
※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
⑵儲蓄函數:
※ 邊際儲蓄傾向遞增規律
2.簡單國民收入的決定:
⑴假定消費函數的基本形式:

⑵用消費函數決定國民收入,有:

∵ (I0為自主投資)
於是 ——(Ⅰ)
⑶用儲蓄函數決定國民收入,有:


又∵
∴ ——(Ⅱ)
可見,用消費函數推倒國民收入和用儲蓄函數推倒國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結果。(Ⅰ)式等於(Ⅱ)式。
⑷加入政府部門後的收入決定:
設G=G0, T=T0,則加入稅收後,消費者的個人可支配收入變為Yd=Y=T0,於是有:

於是:
——很重要的推導基礎
3.乘數理論——對「推導基礎」中所求變數求導
⑴投資乘數:對I求導
,即為投資乘數。
於是由於投資變化量導致的收入變化量
⑵政府購買乘數:對G求導
,即為政府購買乘數。
於是由於政府購買變化量導致的收入變化量
⑶稅收乘數:對T求導
,即為稅收乘數。
於是由於政府稅收變化量導致的收入變化量
⑷平衡預算乘數:指政府購買支出和稅收支出同時變動。即,把⑵和⑶中乘數相加:
,也就是說,平衡預算乘數為1。於是,政府支出及稅收同時變動ΔG(或ΔT)時,均衡國民收入的變動量為:

三、IS-LM模型:
1.產品市場的一般均衡——IS曲線
⑴投資函數:I=I(r) ——比較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
⑵兩部門的IS曲線:
由均衡條件 I=S即S(Y)=I(r) 收入和利率的關系 IS曲線

⑶包含政府部門的IS曲線:
2.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LM曲線
⑴貨幣需求函數——凱恩斯流動性偏好: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
※ 凱恩斯陷阱
① 公式表示:
② LM曲線的推導圖示:

3.貨幣市場和產品市場同時均衡:
⑴均衡條件的公式表達:
⑵均衡條件的圖示:

解釋LM曲線的三個區域的含義:

四、總需求和總供給:
1.總需求函數(也即總支出函數):
——支出總量和價格P的關系

⑴公式:AD=C+I+G+(X-M)

⑵圖示:總需求曲線的推導如右圖所示:

2.總供給函數:
AS=C+S+T

圖示如下:

Ⅶ 經濟學中有什麼關於成本的概念

關於你的補充問題,加大對犯罪人員的法律制裁,對犯罪人員來說,是增加回了犯罪的成本。答

可以這樣想,如果一個罪犯搶劫10萬元,原來法律規定判刑5年,如果現行法律更改為10年,那麼對於罪犯來說,犯罪的成本增加了,他的成本就是10年的限制人身自由,他就要算計下,搶劫10萬元是否劃算,可以起到對潛在犯罪人員的威懾作用。理論上,如果搶劫10-100萬元都是判10年,那麼搶劫100萬顯然比10萬劃算,刑期是他的成本,贓款是他的收益,兩項對比,可能收益越大,犯罪的可能性就越高。

高的犯罪成本(刑罰)不可能完全杜絕犯罪,但低的犯罪成本卻一定會導致更多的犯罪。

Ⅷ 關於經濟學成本,收益,利潤的一些問題。

1)總成復本=要素的機會成制本=顯性成本+隱性成本。
隱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廠商本身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於企業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是一種隱藏於企業總成本之中、游離於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是相對於顯性成本而言,與核算相關。是指做一個選擇後所喪失的不做該選擇而可能獲得的最大利益,與決策相關。
2)經濟利潤=會計利潤-機會成本
3)完全競爭
4)完全競爭
5)完全競爭
6)大多數商品的長期供給曲線彈性較高,表現在曲線上較平坦,短期供給曲線較為陡峭

Ⅸ 急急急!!!關於西方經濟學的!!!!

只要了解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概念就知道答案了:
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增加多少。那麼,供給曲線上的點Q代表的就是,在產量Q-1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成本。也就是第Q個產品的成本。
邊際收益:指廠商每增加一個單位的銷量而獲得的收益增量,解釋與邊際成本一樣。

政府對有規模經濟的自然壟斷行業實行平均成本定價法,只能說不允許企業獲得超額利潤,並不代表企業利潤一定為零;會繼續經營,則是因為其長期內存在規模經濟,一般講,政府實行價格管制同時會給予企業一定的補貼,如果沒有補貼,那麼就會損失一部分的公眾利益,比如,同樣的價格,壟斷廠商可以減少或者增加產品或服務的供應。

閱讀全文

與關於政府成本收益的經濟學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