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管理經濟學機會成本名詞解釋

管理經濟學機會成本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2020-12-02 22:20:02

⑴ 管理經濟學知識點

1邊際分析法
是利用邊際值作為決策依據的方法, 通過動態漸進過程的控制,把握系統(整體)變化,使系統處於最優狀態,它體現了動態優化決策思想。
它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①不僅側重於解決問題,更側重於問題的預防;
②它反映的是不斷向管理極限邁進的思想(管理創新)。
管理經濟學復習重點整理
MR -MC>0決策是對的。
1.2基本概念
機會成本:一種資源有多種用途,當用於某特定用途所放棄的該資源在其它諸多用途中可能獲得最好的凈收入。
會計成本:是企業資源的貨幣實際支出,包括有費用損失資產
管理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如何把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和分析方法應用於企業管理決策應用型的學科。
會計利潤:是指企業已經取得的銷售收入減去會計賬目上已經發生的各種費用之差,即:為:會計利潤=銷售收入—會計成本
經濟利潤:指企業在獲得相同銷售收入的條件下,減去有可能負出的代價(機會成本)正常利潤:屬於機會成本的一部分
(1)企業家才能的報酬,等於成本中支付僱傭生產要素費用之後的余額。具體形式是企業家的收入,它是企業家從事其生產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
(2)是企業資金投於其他相同風險的項目可能得到的收入,也是企業能接受的最低收入。

⑵ 管理經濟學 折舊機會成本

固定資產折來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源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使用壽命是指固定資產的預計壽命,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應計折舊額是指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

⑶ 管理經濟學中的 名詞解釋 "學習效應" 誰給我解釋下

學習效抄應是指企業的工人,技術人員,經理等人員在長期生產過程中,可以積累產品生產、技術設計以及管理工作經驗,從而通過增加產量導致長期平均成本下降。如果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不變,單位產品成本下降,單位產品利潤提高,可以刺激企業擴大產品生產規模,增加市場供給。學習效應通常用學習曲線來表示。學習曲線所描述的是企業累積性產品產量與每一單位產量所需要投入要素數量之間的關系。

⑷ 管理經濟學中的 名詞解釋 "伯川德悖論" 誰給我解釋下

伯川德模型(來Bertrand competition)描述了一種競爭源格局,即生產同質產品的寡頭廠商可能並不總是以產量做為決策變數進行競爭,也可以以價格做為決策變數的競爭方式。
伯川德模型的結論十分簡明,即均衡的結果將是價格等於邊際成本。這一結論同完全競爭條件下的結果是一致的,而大大不同於古諾模型。伯川德模型的核心在於不同廠商之間產品是完全替代的,因此哪位寡頭的定價更低,則哪位寡頭將贏得整個市場,而定價較高者則完全不能得到任何收益,從而虧損。這種「贏家通吃」的市場競爭格局導致寡頭之間競相降價,直至價格等於邊際成本——繼續的降價行為意味著虧損。

⑸ 管理經濟學中:機會成本的計算問題

經濟學中,機會成本的嚴格定義是選擇最優方案放棄的次選方案的價值。通俗來說,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⑹ 管理經濟學:什麼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的正規概念: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舉例:你原來開了一個小服裝店,每月可賺1萬元.現在你覺得開個小餐館好,預計每月可賺3萬元,那麼你就要放棄開服裝店所能賺的1萬元利潤,放棄的這1萬元服裝店利潤就是機會成本

⑺ 管理經濟學案例分析題和答案

甘肅省南部某鄉鎮企業與八十年代初,為適應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對牛奶需要量不斷增加的趨勢,開辦一個向城市居民提供高質奶粉為主要產品的奶牛廠,由於該廠地處畜牧區,當時該地區牧場較少,奶粉市場供不應求,該企業經濟效益較好,奶牛數量從開始的20頭發展到50頭。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皮革業發展迅速,皮革原料緊缺,皮革原料價格高速上漲,各地的皮革工廠經濟效益大幅上漲,該廠廠長決定將原有奶牛全部宰殺,用原奶牛廠所獲全部積累利潤和50萬元貸款,於兩年內將原工廠改建為當地較大規模的皮革加工廠。但進入九十年代後,輕工業日益疲軟,企業財務入不敷出,開工率從原來最高的95%下降到40%,工人工資拖欠達一年以上,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回收率不到60%。為盡快扭轉企業虧損面貌,廠長決定以購價30%的價格(設備折舊率累計達40%)出售製革設備,重新興辦奶牛廠。
(一)試選擇以下題目之一,對上述案例進行分析:
(1)從供需均衡角度看,該廠長的決策是否正確?為什麼?
(2)以邊際分析方法,分析該廠長的決策有何值得借鑒之處?為什麼?
(3)從機會成本角度分析,該廠長的決策是否正確?為什麼?
(二)如果你是該廠廠長,如何從事上述決策?
--------------------------------------------------------------------------------
一、機會成本的定義
經濟學中對"機會成本"是指由於選擇一種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的收益,又稱擇機代價或替換成本。它反映不選擇最佳方案或機會的"成本",或者說是因選擇某一經營項目所犧牲的另一機會可獲得的利益。他不同於會計成本,即使你所作的決定表面上能取得收益,但由於你所放棄的另一個機會可獲得更大收益,所以實際上你還是虧損。
二、結合案例分析
1.第一個決策不妥
從本例來看,八十年代初,隨著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對牛奶需求量不斷增加,結合當地牧場較少,奶粉市場供不應求,興辦奶牛廠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應該是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的。事實上,如文中所描述「該企業經濟效益較好,奶牛數量從開始的20頭發展到50頭」,可見奶牛廠的確是有利可圖的。「八十年代中後期,皮革業發展迅速,皮革原料緊缺,皮革原料價格高速上漲,各地的皮革工廠經濟效益大幅上漲」。俗話說「船小好掉頭」,小型企業生產靈活,易於轉行,對市場需求反應靈敏。GE傳奇CEO傑克·韋爾其,在其擔任通用電器的CEO期間,就努力使象通用電器這樣的大企業能夠象中小企業一樣,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和經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通用電器成為世界企業20強之一。所以像牛奶廠這樣的小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是必要的,也正是其長處所在。該廠長看到皮革工廠經濟效益好,考慮是否轉行是無可厚非的,甚至是可以說明智之舉。但是在作出賣掉奶牛廠,新建皮革廠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下面這個問題:奶牛廠和皮革廠誰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從案例中可以看到,在當地發展奶牛場是有優勢的,一來牛奶需求日益增長,二來當地處於畜牧區而牧場又較少,市場是供不應求的,遠未達到飽和。相關材料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對牛奶市場的需求量將大增。中國奶業協會2005年6月發表的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表明,中國人均牛奶佔有量增長速度與人均GDP增長速度呈正相關,關系達到0.93,乳製品是城鎮居民收入需求彈性最大的動物性消費品,需求彈性系數達到了0.674,也就是說,收入增長1%,乳製品消費增長0.674%。國際乳業聯合會主席吉姆·貝格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國乳品的消費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今後的市場潛力足以使產品更加多元化。解決奶源問題、提升消費者能力、生產新鮮乳製品將是中國乳業未來的方向。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人均奶類佔有量僅21.7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左右。據規劃,中國計劃到2010年把人均佔有的奶量提升至28千克,到2020年再提升至42千克以上。
乳品在二十一世紀初依然還有如此巨大的上升空間。更何況,在八十年代末,中國乳品市場正處在方興未艾,蓬勃發展階段,興辦乳品生產加工企業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在80年代中期,中國皮革業迅速發展,皮革原料緊缺,市場的需求大於供給,皮革原料的價格高漲。由於當時皮革市場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將導致大量的投資者投資該市場。由於更多的生產者爭奪這一市場份額,隨著工廠的增加和產量的擴大,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牛皮原料的市場供給開始出現供給大於需求,超過了供需平衡點,發生了生產過剩,導致牛皮原料市場開始出現疲軟,利潤開始下滑,部分小企業開始虧損。皮革製品對於當時的中國普通老百

閱讀全文

與管理經濟學機會成本名詞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