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經濟法怎麼分析法學價值觀怎麼量化
經濟法是與市場經濟活動聯系最為密切的法律部門之一
經濟法學是研究經濟法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經濟立法、經濟執法、經濟守法活動,以及經濟法學基本理論和實務操作的學科,應當全面、完整反映調整特定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重要作用、立法意義和理論依據。
、經濟法與經濟法學
經濟法與經濟法學,是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是經濟法學的研究對象;經濟法學的產生和發展為經濟法的完善發展創造了條件,經濟法學所提出的各種經濟法學說、概念、理論、原理及對各種經濟法制度建設的探討為經濟法的完善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可借鑒的建議。經濟法與經濟法學有著不同的內涵和外延,屬於不同的范疇。不過,有學者在重新考察了經濟在我國初始使用的含義之後,又發現,經濟法被分化出了新的語義,這一語義使經濟法在某些時候等同於經濟法學。
二、經濟的法與經濟法
「經濟的法」的觀點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經濟活動中的法律問題,因而凡是與經濟有關的法統統可稱之為經濟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廣義上的經濟法,其法域幾乎涉及部門法體制下的所有部門。「經濟法」則是更多地從狹義的角度講的,這一語義被嚴格限定在經濟法作為部門法的特定范疇之內,即只有反映國家作為社會的代表干預、參與及調節經濟,以及社會公益等經濟法本質屬性,且調整特定經濟關系的法,才屬於經濟法的范疇。
三、經濟法學與法經濟學
法學和經濟學的相互滲透和交叉,是現代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表現之一,集中體現在法經濟學和經濟法學的產生和發展。法經濟學是以經濟學的理論、模型、方法來解構法律的成長規律、結構、效益及創新的學說,核心思想是「效益」。它側重於用經濟學的准則和價值觀來評判法律問題,認為一切法律都應以有效地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財富為目的。經濟法學是以經濟法為研究對象的一個部門法學,探討經濟法理論問題並揭示經濟法規律的法學學科。它側重於用法學的准則和價值觀分析經濟問題,研究對特定經濟社會關系的法律調整或規制。二者既有聯系,又存在區別。
(一)兩者的聯系
兩者的聯系體現在,都是對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法律現實和法律現象進行研究的理論,都涉及法學和經濟學理論,都研究法律制度與經濟運行相互之間的關系。
(二)兩者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基礎理論、目的的不同等方面。
1.在研究對象上
法經濟學幾乎涉及所有的部門法領域,既包括經濟法,又包括憲法、刑法、行政法;而經濟法學則僅以經濟法這一部門法為研究對象。
2.在研究方法上
法經濟學是用經濟學理論方法來研究探討法律理論和法律制度運行及其他具體的法律問題,主要對規范性法律文件和判例進行經濟分析,它之所以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就在於它的研究方法的獨特性;而經濟法學運用法學理論方法研
⑵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方法包括哪些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方法包括:
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礎上的辯證方法。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矛盾運動及其發展變化過程。
從而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本質及其發展運動的本質。列寧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運用唯物主義辯證法從根本上來修改整個政治經濟學。
二、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
研究政治經濟學,還必須運用科學的抽象法。科學的抽象法是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方法的統一,它是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進行的。
三、科學思維邏輯方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
科學思維邏輯方法,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時,按照經濟范疇的邏輯關系,從比較簡單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逐步上升到比較復雜的具體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闡明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邏輯發展進程。歷史方法,則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時,按照它的歷史發展的真實進程來把握其規律。
(2)法經濟學范疇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念內容:
一、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
二、創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
三、形成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但具體勞動不是價值的源泉;
四、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即死勞動,只是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⑶ 經濟學基礎
經濟學基礎 即經濟學基本理論,經濟學中其他理論都是其推導出來。在科學的經濟回學中,經濟學基本答理論就是經濟學基本原理,包括經濟學公理與經濟學定理。它們是對稱經濟學範式從量變到質變的邏輯與歷史相統一形成過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對稱經濟學範式有機的組成部分。這些新理論作為原創基礎理論本身又是由一系列的新概念、新范疇組成。只有理解這些新概念、新范疇才能把握這些新的原創基礎理論,而把握這些新的原創基礎理論又是把握對稱經濟學範式的必要前提。1)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職業素養、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具有持續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
(3)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
(4)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5)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⑷ 法學與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歷史學的關系
人文科學包括: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名人名言、歷史學(區別於歷史話題版)、倫理學、權語言學等等 人文科學分為人文類 和 科學類 人文主要指文史哲音體美。和一切有關精神方面的文化學科 科學指社會科學 主要是經濟學 社會學 管理學 法學 商務 倫理 傳媒等等運用性科學...人文學科
⑸ 經濟學專業都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
看題主最後一句問到了學經濟學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我覺得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現在學了經濟學兩年吧,講一講我的觀點。
經濟學在本科階段的課程,基本上都是一些經濟方面的理論基礎,比如西方經濟學的宏觀和微觀部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等等。有同學看到我的志願以後跟我說,經濟學不好,學的東西太寬泛了,這種學科一般在就業的時候都不吃香。
但是我在學習以後覺得這句話是錯的,雖然經濟學本科確實學得很廣泛,但是研究生就開始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研究,並且比起那些從大一就開始專攻某個方向的學科,學得多就意味著以後就業時其實可以提供更多的方向(雖然說你不一定擅長,但最起碼學過)。也會教一些比較實用的課程,比如初級會計學、博弈論、統計學等等。
你能把這些功課都學好,找工作的時候是有加分的,在工作過程中,也會獲得知識的必要的幫助。對你提高工作能力,獲得升職和加薪都是有益的。
希望我的答案能給你幫助。
⑹ 國民經濟學的生理學方法,歷史方法的具體應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方法: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分析方法,以及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方法相結合的研究與敘述的方法。
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礎上的辯證方法。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矛盾運動及其發展變化過程,從而揭示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本質及其發展運動的本質。列寧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運用唯物主義辯證法從根本上來修改整個政治經濟學。
運用對立統一規律來研究社會經濟,就要研究、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中所包含的矛盾,揭示矛盾雙方所處的狀態,尋求解決矛盾的方法和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揭示經濟發展過程的狀況和動力及其進一步發展的趨勢,才能掌握社會經濟關系的本質及其變化。運用量變質變規律來研究社會經濟,則要分析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局部的量變積累到何種程度,才能達到以及如何達到質的變化,並對經濟過程的發展產生什麼樣的根本影響。運用量變質變規律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就能更好地理解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運用否定之否定規律來研究社會經濟,是要揭示出社會經濟的發展絕不會停留在某一階段上,而是經歷著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過程。社會經濟過程的變化,經過否定之否定,螺旋式向前發展,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回到原來的出發點,實際上是發展到包含著新的內容的更高階段。
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就是要把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制度的變革,看作是一種客觀的、必然的歷史過程。對一定社會經濟制度及其變革的評價,不能從道義的原則出發,而要遵循生產力標准。判斷一種社會經濟制度是先進還是落後,評價一種社會變革的是非得失,主要標準是看它究竟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還是不利於和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二、科學抽象法,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
科學的抽象法是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方法的統一,它是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進行的。
運用從具體上升到抽象的方法來研究社會經濟,要求在研究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時,必須充分佔有材料,詳細分析具體對象,暫時捨去與本質規定無關的方面,撇開表面現象,揭示出其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系,把握經濟運行的規律。運用這種方法,就可以使認識由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並形成一系列的范疇和概念,然後進一步運用范疇和概念去說明經濟現象,使人們對現象的認識更為科學。
三、邏輯與歷史結合的方法。
邏輯方法,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時,按照經濟范疇的邏輯關系,從比較簡單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逐步上升到比較復雜的具體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范疇,闡明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邏輯發展進程。歷史方法,則是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時,按照它的歷史發展的真實進程來把握其規律。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在某些方面要堅持邏輯方法與歷史方法的統一。運用歷史方法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時,必須排除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偶然現象和因素,以及各種曲折過程,從復雜的、曲折的歷史過程中,揭示出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