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宏觀經濟學乘數論:四部門經濟中均衡國民收入決定的公式為什麼有的分母有(1-t)有的沒有
區別在於兩圖計算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時候對稅收的處理不同,左回圖的個人可支配收入等於所有收入減去答一定額度(定量的)個人所得稅再加上政府的轉移支付,右圖的個人可支配收入等於所有收入減去按一定稅率計算的個人所得稅再加上政府的轉移支付。區別就在這里,其他運算過程兩邊一致,自己再動筆算算就明白了
⑵ 求宏觀經濟學高手!謝謝,幫忙做幾道題 已知某社會的消費函數為C=50+0.85Y,投資I=610億元, 計算均衡收入
Y=C+I=50+0.85Y+610
0.15y=660
所以Y=4400
⑶ 宏觀經濟學問題,「貨幣市場上的均衡利率要影響投資和收入,而產品市場上的均衡收入又會影響貨幣需求和利
貨幣的均衡利率要影響會影響到市場上的產品的價格,而市場上的產品的價格又會影響貨幣的均衡利率,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
⑷ 宏觀經濟學四部門均衡收入
這樣想哈,消費的主體是家庭,稅收交給國家了,算在政府購買里,所以消費內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數。容進口的主體不只有家庭,考慮四部門經濟的凈出口這一項時,是以一國為單位的,所以進口是本國收入的函數。清楚主體是什麼就容易想明白了。
我這樣說你能理解嗎?
⑸ 宏觀經濟學中,為什麼IS不均衡會導致收入變動,而LM不均衡則導致利率變動
這其實是模型建立的基礎不同,IS曲線的基礎是凱恩斯交叉圖,而凱恩斯交叉專圖是在投資固定屬的假設下畫出的,因此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利率不變從而讓投資不變而去改變收入,而LM曲線的基礎是流動性理論,那兩條曲線是在固定收入水平下畫出的,因此最簡單解釋是收入不變改變利率,因此你的這種說法實質上只是一種簡化的說明,目的在於不均衡必須要移動,而沒有太多的其他涵義,事實上不管是什麼都有兩者同時變動,比如IS不均衡而LM均衡,此時必須延著LM移動,可能只變動收入不變動利率嗎,對LM亦然
⑹ 宏觀經濟學均衡等式題目
[1]Y=C+I+G=100+0.9YD+300+160
=560+0.9(Y-T+TR)
=500+0.9(Y-0.2Y+50)
=500+0.72Y+45
0.28Y=545,Y=1946.4
[2]各個乘數,給你推導一遍吧。封閉情況下,宏觀經濟可以由如下方程表示:
國民經濟核算等式:Y=C+I+G
消費函數:C=a+bYD
可支配收入:YD=Y-T+TR
稅收函數:T=T0+tY
轉移支付:TR=TR0,常數
投資:I=I0,常數
政府購買:G=G0,常數
把這些方程聯立起來:
Y=a+bYD+I+G
=a+b(Y-T+TR)+I+G
=a+b(Y-T0-tY+TR0)+I0+G0
=a+bY-btY-bT0+bTR0+I0+G0
Y-bY+btY=a-bT0+bTR0+I0+G0
[1-b(1-t)]Y=a-bT0+bTR0+I0+G0
均衡國民收入為:
Y={1/[1-b(1-t)]}*[a-bT0+bTR0+I0+G0]
求各個乘數的時候就直接對均衡國民收入表達式中相對應的變數求偏導數。
投資乘數,就對投資求偏導數
KI=dY/dI=1/[1-b(1-t)]
政府購買乘數:
KI=dY/dG=1/[1-b(1-t)]
稅收乘數(定額稅):
KT=dY/dT=-b/[1-b(1-t)]
轉移支付乘數:
KTR=dY/dTR=b/[1-b(1-t)]
那麼本題各個乘數的結果是:
投資乘數、政府購買乘數和稅收乘數分別是:25/7;25/7;-90/28
【注意】:稅收乘數這里僅僅是定額稅的乘數,比例稅在這里不推導了,可以看高鴻業的書。擴展到四部門,以及這里看做常數的變數也成為函數表達的時候,方法是一樣的。
⑺ 宏觀經濟學中均衡收入和總收入一樣嗎
均衡收入強調的是AS=AD或者IS=LM時的收入,總收入應該指的是AD=C+I+G+X-M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