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當代經濟學試題

當代經濟學試題

發布時間:2020-12-02 07:38:02

❶ 當代西方經濟學

不對,完全競爭市場必須滿足以下六個條件:
(一)市場上有眾多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任何一個生產者或消費者都不能影響市場價格。由於存在著大量的生產者和消費者,與整個市場的生產量(即銷售量)和購買量相比較,任何一個生產者和生產量(即銷售量>和任何一個消費者的購買量所佔的比側都很小,因而,他們都無能力影響市場的產量(即銷售量)和價格,所以,任何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單獨市場行為都不會引起市場產量(即銷售量)和價格的變化。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喬治·斯蒂格勒所說的那樣:「任何單獨的購買者和銷售者都不能依憑其購買和銷售來影響價格。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就是:任何購買者面對的供給彈性是無窮大,而銷售者面臨的需求彈性也是無窮大的。 這也就是說,他們都只能是市場既定價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市場價格的決定者。
(二)企業生產的產品具有同質性,不存在差別。市場上有許多企業,每個企業在生產某種產品時不僅是同質的產品,而且在產品的質量、性能、外形、包裝等等方面也是無差別的,以致於任何一個企業都無法通過自己的產品具有與他人產品的特異之處來影響價格而形成壟斷,從而享受壟斷利益。對於消費者來說,無論購買哪一個企業的產品都是同質無差別產品,以致於眾多消費者無法根據產品的差別而形成偏好,從而使生產這些產品的生產者形成一定的壟斷性而影響市場價格 也就是說,只要生產同質產品,各種商品互相之間就具有完全的替代性,這很容易接近完全競爭市場。
(三)生產者進出市場,不受社會力量的限制。任何一個生產者,既可以自由進入某個市場,也可以自由退出某個市場,即進入市場或退出市場完全由生產者自己自由決定,不受任何社會法令和其他社會力量的限制 由於無任何進出市場的社會障礙,生產者能自由進入或退出市場,因此,當某個行業市場上有凈利潤時,就會吸引許多新的生產者進入這個行業市場,從而引起利潤的下降,以致於利潤逐漸消失。而當行業市場出現虧損時,許多生產者又會退出這個市場,從而又會引起行業市場利潤的出現和增長。這樣,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生產者只能獲得正常的利潤,而不能獲得壟斷利益。
(四)市場交易活動自由、公開,沒有人為的限制。市場上的買賣活動完全自由、公開,無論哪一個商品銷售者都能夠自由公開地將商品出售給任何一個購買者,而無論哪一個商品購買者也都能夠自由公開地向市場上任何一個商品銷售者購買商品,市場上不存在任何歧視,同時,市場價格也只隨著整個市場的供給與需求的變化而變動,沒有任何人為的限制。任何市場主體都不能通過權力、關稅、補貼、配給或其他任何人為的手段來控制市場供需和市場價格。
(五)市場信息暢通准確,市場參與者充分了解各種情況。消費者、企業和資源擁有者們,都對有關的經濟和技術方面的信息有充分和完整的了解。例如,生產者不僅完全了解生產要素價格、自己產品的成本、交易及收入情況,也完全了解其他生產者產品的有關情況;消費者完全了解各種產品的市場價格及其交易的所有情況;勞動者完全了解勞動力資源的作用、價格及其在各種可能的用途中給他們帶來的收益。因此,市場上完全按照大家都了解的市場價格進行交易活動,不存在相互欺詐。
(六)各種資源都能夠充分地流動。任何一種資源都能夠自由地進入或退出某一市場,能夠隨時從一種用途轉移到另一種用途中去,不受任何阻擾和限制。即各種資源都能夠在各種行業間和各個企業間充分自由地流動。商品能夠自由地由市場價格低的地方流向市場價格高的地方,勞動力自由地從收入低的行業或企業流向收入高的行業或企業,資金、原料和燃料等亦自由地由效率低、效益差的行業或企業流向效率高、效益好、產品供不應求的行業或企業。

❷ 當代中國經濟學題目答案,求解答

本書是為研究生或本科生的一學期或半學期的勞動經濟學課程而設計的,可以供在表述重要概念時並不一定要特別專業第1章導論第1章附錄勞動力市場

❸ 談談你對當代西方經濟學十大原理的理解。

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內容可以概括為十大原理,它們分別是:
(1)人們面臨回權衡取捨;
(2)某答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4)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漲;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這十大原理,原理一、二、三、四是關於人們如何決策的,原理五、六、七是關於人們是如何互相交易的,原理八、九、十是關於整體經濟如何運行的。

❹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 期末考試

1. 新劍橋學派的政策主張有什麼特點?
2. 略述帕廷金的非均衡失業理論和克洛爾的雙重決策規則。
3. 貨幣主義的主要理論觀點是什麼?什麼是「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
4. 略述哈耶克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
5. 簡要評述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與新凱恩斯主義的根本分歧。
6. 什麼是「凡勃倫傳統」?新制度學派的研究重點是什麼?
7.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長戰略與大推進理論有什麼區別?
8. 舉例說明積極的外部性和消極的外部性;如何克服消極的外部性給社會帶來的影響?
9. 舉例說明行為經濟學對經濟學理論的新認識。
二、論述題
1. 在政府對經濟進行規制的問題上,西方經濟學家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2. 你認為你在本門課程中學到了一些什麼樣的思想,請闡述你所喜歡的一部分內容。
一、簡答題
1. 在對「滯脹」的解釋上,新古典綜合和新劍橋學派有什麼區別?
2. 托賓如何解釋通貨膨脹與失業並發症。
3. 供給學派經濟理論的兩大特徵是什麼?他們是怎麼論述稅率和稅收總額之間的關系的? 4. 哈耶克提出的「中性貨幣」和傳統的「中性貨幣」概念有什麼異同?他是怎樣用「中性貨幣」的概念來闡述經濟周期理論的?
5. 試述實際經濟周期理論的主要觀點。
6. 什麼是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它與經濟發展有什麼關系?
7. 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思想是什麼?意義何在?
8. 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9. 公共物品有哪些特徵?
二論述題
1.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主要政策含義有哪些?為什麼它比貨幣主義更堅決地反對國家干預經濟
2. 怎樣理解公平和效率的關系體現了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如何兼顧公平與效率?

❺ 求當代經濟學的三大理論基礎

中國是處於體制轉型和經濟發展進程中的社會主義大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為當代經濟學三大理論體系之一,無疑是中國經濟學家的首要理論基礎

❻ 黨校函授《當代西方經濟學》本科班作業答案

黨校《當代西方經濟學》單元練習題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
1、 單選題:
(1)A(2)D(3)D(4)B(5)B(6)B(7)C(8)D(9)A(10)A
2、多選題:
(1)ABCD (2)AB (3)ABC(4) BD (5)BC(6) BC(7) ABCD(8)ABD(說明:該題不夠嚴謹,真正的正確答案只是D,但作為多選題只得撇開題意,把本身表述正確的也包括在內) (9)ABCD(10) ACD
3、判斷題:
(1)對(2)錯(3)錯(4)錯 (5)對 (6)錯 (7)錯 (8)對 (9)對 (10)對
4、簡答題:
(1)當代西方經濟學把稀缺資源的配置作為研究對象。經濟社會面臨著如何利用稀缺資源來最大化地滿足無限需要的問題。具體包括三個主要問題: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為誰生產?
(2)恩格爾定理:對於一個國家或家庭來說,富裕程度越高,食物支出的收入彈性就越小(即食物支出占總收入的比重越小);反之就越大。
意義:它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家庭貧富程度提供了依據;為一個國家或地方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提供了依據。
5、論述題:

第二單元
1、 單選題:
(1)A (2)B (3)B (4)C (5)A(6)B (7)B (8)B (9)C (10)B
2、多選題:
(1)BDC(2)ABCD(3)BD(4)ABCD(5)ABC(6)AC(7)ABCD(8)ABC(9)ABCD(10)ACD
3、判斷題:
(1)錯(2)對(3)錯(4)錯(5)錯(6)對(7)對(8)錯(9)對(10)錯
4、簡答題:
(1)基數效用論者以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建立在該規律基礎上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為基礎來推導消費者需求曲線。
基數效用論關於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是:每單位貨幣所能購買的每種商品的邊際效用必須相等。根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消費者最初消費某種商品時,得到的邊際效用較大,所以願意支付較高的價格。隨著消費量的增加,商品的邊際效用遞減,消費者願意得到這種商品的慾望遞減,所以願意支付的價格也隨之下降。因此,消費者對某商品的需求與其價格成反向變動關系,即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2)規模收益的變化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內部各種生產要素按照相同的比例變化時,所帶來的產量變化。(1)當產量增加後的比例大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時,稱為規模收益遞增。(2)當產量增加的比例小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時稱為規模收益遞減。〔3〕當產量增加增加的比例等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時,成為規模收益不變。
5、論述題:
(1)邊際技術替代率是指在產量不變的情況下,當某種生產要素增加一單位時,與另一生產要素所減少的數量的比率。
(2)邊際技術替代率是遞減的,即在保持產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某一種要素的不斷增加,需要減少的另一種要素的數量越來越少。
(3)以勞動替代資本為例說明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的原因。隨著勞動使用量的不斷增加,勞動的邊際產量逐漸下降。而此時資本的使用量不斷減少,從而邊際產量不斷上升。勞動的邊際產量逐漸下降的原因在於兩種效應的相互作用:一種是直接效應,假定資本投入量不變,勞動投入量的增加會使勞動的邊際產量下降,勞動的投入和產出組合會沿著一條既定的勞動的邊際產量曲線移動;另一種效應是間接效應,這就是在勞動使用量不斷增加的過程中資本的使用量不斷降低,使得勞動的邊際產量曲線不斷向下放移動,從而降低了勞動的邊際產量。這兩種效應的方向是一致的,從而勞動的邊際產量不斷降低。
(4)因此,隨著對資本的不斷替代,作為勞動的邊際產量與資本的邊際產量之比的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
第三單元
1、 單選題:
(1)C(2)C(3)D(4)C(5)B(6)A(7)A(8)C(9)A效用(10)B
2、多選題:
(1)ABCD(2)ABCD(3)BCD(4)AC(5)ABC(6)ABCD(7)AB(8)AB(9)ABC(10)ABC
3、判斷題:
(1)錯(2)錯(3)對(4)錯(5)對(6)對(7)錯(8)錯(9)錯(10)錯
4、簡答題:
(1)完全競爭市場是指一種競爭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它具有四個特點:市場上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市場上每一個廠商提供的商品都是無差別的;所有的資源具有完全的流動性;信息是完全的。
(2)演員憑自己的特殊才能取得了高額收入,這是一種經濟租金,關鍵是征稅是否影響到其供給。如果演員的供給完全缺乏彈性,即徵收不影響供給的話,就可以通過征稅,縮小收入差距
5、論述題:
(1)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家電行業不是完全競爭性行業,而是壟斷競爭性行業。
(2)完全競爭行業有四個特點:市場上有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市場上每一個廠商提供的商品都是無差別的;所有的資源具有完全的流動性;信息是完全的。而家電行業,每個企業提供的商品都是不同的,表現在品牌、款式、性能等方面。
(3)壟斷競爭市場是一種既有壟斷又有競爭,既不是完全競爭又不是完全壟斷的市場結構。它的條件是:產品之間存在差別;廠商的數量較多。
(4)壟斷競爭行業各個廠商之間競爭激烈,表現在價格競爭,廣告等非價格競爭。
(5)聯系實際:電視廣告的商品大多是壟斷競爭性商品,比如家電、自行車、傢具、服裝、化妝品等等。
第四單元
1、 單選題:
(1) B(2)B(3)D(4)D(5)B(6)B(7)C(8)A(9)B(10)B
2、 多選題:
(1) ACD(2)ABC(3)BCD(4)ABCD(5)ABC(6)AB(7)ABCD(8)BD(9)AB(10)AC
3、 判斷題:
(1) 對(2)錯(3)對(4)對(5)錯(6)錯(7)錯(8)對(9)錯(10)對
4、 簡答題:
(1) 微觀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市場勢力、外部性、公共產品、信息不對稱等。
(2) 逆向選擇是指由於事先信息不對稱,例如商品賣者對要出售的商品的特徵了解得比買者多,從而產生了劣質商品驅逐優質商品,甚至導致市場喪失的現象。
5、 論述題:
(1) 外部性是指一個經濟單位對其他經濟單位產生了影響,而該經濟單位沒有根據這種影響對其他單位支付賠償,或從其他單位獲得報酬,則這種影響就被稱作外部性。外部性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
(2) 外部性導致資源配置失當。在存在外部性的情況下,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不相一致,且私人邊際成本等於價格。在正外部性的情況下,社會邊際成本低於價格,從而低於私人邊際成本,社會福利增加,但市場生產的數量小於社會最適量。在負外部性的情況下,社會邊際成本高於價格,從而高於私人邊際成本,社會福利遭到損失,但市場生產的數量大於社會的最適量。
(3) 外部性導致的資源達不到最優化,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政府的解決辦法;二是私人的解決辦法。政府的解決辦法有:直接管制、征稅、補貼以及發放可交易的排放許可證。私人解決辦法有:企業合並、利益各方協商、談判以及其他方案。
(4) 聯系實際:比如我國對排放污染物的企業徵收排污稅,對教育部門進行財政撥款或補貼等。
第五單元
1、 單選題:
(1) C(2)C(3)C(4)A(5)B(6)B(7)C(8)A(9)A(10)B
2、 多選題:
(1) ABD(2)ACD(3)ABCD(4)ABC(5)ABD(6)ABC(7)ACD(8)AB(9)ACD(10)ABC
3、 判斷題:
(1) 錯(2)錯(3)對(4)錯(5)對(6)對(7)錯(8)對(9)錯(10)錯
4、 簡答題:
(1) 固定匯率制是指一國貨幣同他國貨幣的匯率基本固定,其波動限定在一定的幅度之內。浮動匯率是指一國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過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2) 凱恩斯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包括貨幣需求的動機,貨幣供給以及貨幣市場的均衡理論。
凱恩斯認為人們需求貨幣是由於貨幣在所有資產形式中流動性最強。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出於三個方面的動機: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和投機動機。出於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的貨幣需求與國民收入成正相關。用於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與利率成反相關。
5、 論述題、
(1) 匯率通常是指考慮到價格因素的實際匯率,是用同一種貨幣來度量的國外與國內價格水平的比率。實際匯率反映了國外價格水平與國內價格水平的相對比值。
(2) 實際匯率的上升,或者說本幣實際貶值,意味著國外商品相對於國內商品變得更加昂貴。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條件下,這意味著國內和國外的人很可能會把他們的商品購買支出的一部分轉移到國內生產的商品上。即本國商品的競爭力上升,出口增加。相反本幣升值,該國產品競爭力下降,出口減少。
(3) 聯系實際:比如我國出口商品的主要地區東南亞國家,1997年發生金融危機。該地區國家貨幣貶值,我國貨幣相對於該地區國家貨幣升值,致使我國對該地區的出口下降,進而造成總需求不足。

第六單元
1、 單選題:
(1)C(2)D(3)B(4)C(5)B(6)D(7)C(8)B(9)A(10)B
2、多選題、
(1)AB(2)AC(3)ABC(4)ABCD(5)ABCD(6)AC(7)AB(8)ABC(9)ABCD(10)AB
3、判斷題:
(1)錯(2)錯(3)對(4)錯(5)對(6)對(7)錯(8)對(9)錯(10)錯
4、簡答題:
(1)阿羅的邊干邊學模型將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中的外生技術進步內生化。
該模型認為技術進步是投資的副產品,是廠商在生產中積累經驗的結果。更重要的是,一個廠商的投資不僅會提高自身的生產率,而且具有外部性,即一廠商生產率的改進還提高了其他廠商的生產率,因此,技術進步是經濟系統的內生變數。在阿曼模型中,由於存在技術溢出,不存在政府幹預時的競爭性均衡狀態是一種社會次優狀態,均衡增長率低於社會最優增長率。
(2)乘數——加速數原理的主要思想是:投資擴張時,投資通過乘數效應對收入產生倍數增加作用,收入的增加又通過加速作用對投資 加速推進作用,這樣,經濟進入循環擴張階段;相反,投資減少時,減少的投資又通過乘數效應對收入產生倍數縮減作用,收入的縮減又通過加速效應進一步減少投資,導致經濟進入循環衰退階段。
5、論述題、
(1)財政政策及原因:財政政策包括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西方經濟學家認為,財政政策應逆風向行事。即當經濟出現衰退時,政府要實行擴性的財政政策,即主要通過減稅,降低稅率,增加政府支出等手段,刺激總需求,解決衰退和失業問題。相反,當出現經濟過熱及較高的通貨膨脹時,政府要實行緊縮的財政政策,即主要通過增加稅收、減少政府支出等手段,抑制總需求,解決經濟過熱問題。
(2)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了達到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對貨幣供給總量進行調解的政策。中央銀行通過貨幣供給量的調節可以影響利率,進而影響投資,從而改變經濟運行水平。貨幣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和法定準備金率。當經濟蕭條時可採用降低再貼現率、法定準備金率及買進政府債券,相反,當經濟過熱時進行反向操作。
(3)聯系實際:從1998年開始,為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對經濟增長的制約作用,我國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增法國債、增加政府支出,有效地緩減了失業的壓力,擴大了需求,使經濟持續平穩增長。2004年初為了抑制投資過熱,中國人民銀行採取了緊縮性貨幣政策,通過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減少貨幣供給,有效地控制住了投資過熱現象。

第七單元
1、 單選題:
(1) B(2)A(3)D(4)B(5)C(6)C(7)A(8)A(9)D(10)B
2、 多選題:
(1) ABC(2)BC(3)AD(4)BCD(5)AB(6)ABCD(7)ABD(8)AB(9)ABC(10)CD
3、 判斷題:
(1) 對(2)錯(3)錯(4)錯(5)對(6)對(7)錯(8)對(9)錯(10)對
4、 簡答題:
(1) 凱恩斯革命表現在理論、方法和政策三個方面。在理論上,凱恩斯反對薩伊定律,拋棄了「儲蓄會自動地轉化為投資」的傳統觀點,提出了「凱恩斯定律」,認為需求會創造供給;在方法上,凱恩斯放棄了新古典經濟學的個量分析法,開創了宏觀經濟學的總量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凱恩斯反對「自由放任」,強調國家干預主義。
(2) 制度是約束人們的行為的一系列規則。可以分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包括價值觀念、倫理規范、道德觀念、風俗習慣、意識形態等,意識形態是最有約束力的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約束人們各種行為的一系列政策與法規,包括政治規則、經濟規則和契約以及這些一系列規則構成的法規體系。各種制度都是為了經濟生活服務的,因此經濟制度是最基本的制度。
5、 論述題:
新劍橋學派的主要理論有:(1)收入分配理論。該學派的收入分配理論以價值理論為基礎,認為工資取決於利潤率,利潤率由一定的生產技術水平和勞資雙方的力量對比所決定。利潤是資本佔有者憑借其財產佔有權而取得的非勞動收入,是剝削收入。(2)經濟增長理論。該學派認為利潤占國民收入的比例隨經濟的增長而增長,隨資本家消費傾向的上升而上升。利潤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取決於兩個因素:資本家的邊際儲蓄傾向和投資率,在投資率不變的情況下,資本家的邊際儲蓄傾向越低,其邊際消費傾向就越高,國民收入就越有利於資本家的消費,或者,在資本家的邊際儲蓄傾向不變的情況下,投資率越高,國民收入的分配越有利於資本家利潤的增加。因此,無論如何考察,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分配都將有利於資本家。(3)滯脹理論。該學派認為通貨膨脹是由廠商對其產品的壟斷價格操縱決定的,「市場操縱論」把社會經濟分為三個部門:初級產品部門、工業製成品部門和為前兩者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由於前兩個部門的價格決定機制不同,初級產品部門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工業製成品部門價格由大公司操縱,導致這兩個部門在經濟增長中的比例失調,從而發生通貨膨脹。
聯系實際:他們的理論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增長,雖然勞動者的收入不斷提高,但與資本所有者、管理者相比,比例及增長速度都是明顯不同的,顯示了大大有利於管理者和資本所有者的趨勢;我國20世紀90年代初因家電等價格上漲的通貨膨脹也是由家電行業的價格操縱導致的,當時盡管庫存大量積壓,但價格卻一路上漲。

❼ 大一政治經濟學考試簡答題: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特點是什麼(這是考試題,要求規范完善)

(一)經濟危機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錯出現。
(二)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小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三)經濟危機和通貨膨脹相互交織,危機階段物價仍然上漲。

❽ 當代著名經濟學家

吳敬璉和厲以寧,北大光華的兩個泰斗。他們對我國的經濟各個方面都有著深入的研究。

❾ 為什麼當代主流經濟學又叫信息經濟學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經濟學最重要的發展之一是信息經濟學逐漸進入主流經濟學,進而成為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199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3位研究與信息經濟學有關的博弈論的學者,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詹姆士莫里斯(J A Mrrlees)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威廉維克瑞(W Vckery)教授,這表明信息經濟學己成為經濟學最具發展前途的領域,它對市場經濟理論的補充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閱讀全文

與當代經濟學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