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政治經濟學原理第十六章 社會主義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看完後的感想
希望這幾個簡答題會給你靈感:
社會主義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什麼地位?
答:(1)社會主義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的支柱(2)社會主義國有企業是具有自身獨立經濟利益的經濟實體, (3)社會主義國有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及市場競爭主體。(4)社會主義國有企業是具有一定權利和義務的法人實體。(5)社會主義國有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主要經濟基礎。
簡述企業經營機制的基本內容。
答:企業經營機制包含以下基本內容:(1)動力機制或激勵機制。(2)約束機制。(3)運轉機制或循環機制。
現代企業制度採取什麼具體形式?
答:我國國有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形式多種多樣。公司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而公司制又有多種形式,可以是單一投資主體的國有獨資公司,也可以是混合所有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這些公司可以是多個國有投資主體共同組成,也可以是國有投資為主與非國有投資主體以及個人投資共同組成的國有控股公司。我國的公司企業主要有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組織形式。
增強企業活力和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為什麼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心環節?
答:增強企業活力和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心環節,其重要性在於:(1)有利於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2)有利於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4)有利於提高企業素質。
如何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
答: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途徑是多方面的,需要進行綜合治理 但主要是依靠企業內部機制的轉變。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構造高效運行的微觀基礎,將企業的改革同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簡稱「三改一加強」)緊密地結合起來。(1)深化國有企業改革。(2)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3)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4)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轉換企業的經營機制,除了企業自身進行「三改一加強」以外,還要有外部條件的配合,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1)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企分開。(2)發展各類市場,維護正常經濟秩序。(3)健全中介服務體系。(4)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5)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減輕企業社會負擔。
為什麼說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答: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以來,國有企業改革從政策調整性改革走上了制度創新,改革步伐加快,取得顯著成效,一批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框架。
但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所面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未根本解決,如政企不分、國有資產流失、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經營機制不活、企業冗員多和社會負擔重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2002年黨的十六大強調指出,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能使國有企業真正作為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市場主體,從自身經濟利益出發對市場作出靈敏的反應,根據市場信號及時調整企業生產經營方向和規模,形成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生產經營機制,從而有效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