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經濟學試題
中國消費者福利增加,中國國內生產者福利受損,總福利增加。
因為當開放市場後,中國消費者和生產者都面臨比未開放前,比國內市場價更低的國際市場價錢。
國內消費者因為可以用更低的價錢購買汽車,效用增大,消費者剩餘增大;
國內生產者因為受到成本更低的國際市場價格沖擊,生產減少,生產者剩餘減小。
總福利變化就等於,國內生產者福利變化加上國內消費者福利變化。
數學式子:
國內消費者福利變化=100*(20-15)+20*(20-15)*0.5=550
國內生產者福利變化=-[100*(20-15)-40*(20-15)*0.5]=-400
中國總體福利變化=550-400=150
具體的圖形我這兒畫不了,不好意思。你自己分析一下吧
B. 國際經濟學專業課的簡答題: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產品征稅,對自身有利但是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經濟學專業課的簡答題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產品進去對自身有利,但是這個國家經濟專業版的扣權錢扣打底的發達國家發展中國產品進水對自身有利的。這個經濟學過的都這個大理的發達國家中國產並進睡這個,所以說這個專業的課這個獎勵對國家的產品近視有。打國家。
C. 國際經濟學 簡答題 一國政府最重要的經濟目標是什麼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的吧!!!
D. 跪求簡答題,國際經濟學 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內容,並試述與絕對優勢理論內在的邏輯關系。
比較優勢理論表明,一國應該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不具備比較優勢的產品。這里的比較優勢實際上是說生產技術優勢,或者說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
絕對優勢是絕對的比較,比較優勢是相對的比較。如果一國所有產品的生產技術都超過另一國,按照絕對優勢理論,該國就不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但這顯然不符合現實。而按照比較優勢理論,該國仍然可以出口具有比較優勢(即相對生產技術最高)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