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段必考的一門公共政治理論課,有其獨特的知識結構。 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為例,大致劃分為五個部分:
1.導論部分 即教材的第一章。在這一章里,主要闡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產生的時代背景、理論來源和理論基礎,以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根本任務。
2.勞動價值論部分 即教材的第二章,這一章主要闡明商品、貨幣和價值規律的基本理論。從分析商品和商品經濟的歷史人手,闡述商品的二因素、生產商品勞動的二重性,以及私有制條件下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進而分析貨幣的產生、本質及其基本職能。通過對商品和貨幣的分析,揭示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實現的經濟機制是市場經濟及其與商品經濟的關系。
3.自由資本主義部分 包括教材的第三至第六章,主要闡述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的基本經濟關系及其運行規律。具體內容包括:第三章考察資本主義直接生產過程和再生產過程,中心是說明剩餘價值的生產問題,主要包括剩餘價值生產理論和資本積累理論。第四章考察資本主義流通過程,中心是分析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主要包括資本循環和周轉的理論、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理論兩大部分。第五和第六章考察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中心是剩餘價值的分配問題,主要從生產和流通相統一的角度分析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各種具體形式,揭示剩餘價值在資本家集團之間的分割以及資本主義的分配關系和分配規律。從教材的第七至第九章,主要考察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及其在當代的發展。第七章是對壟斷資本主義國內經濟關系的分析,主要闡述資本主義私人壟斷和國家壟斷發展的必然性,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一系列基本經濟特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表現形式、本質、作用和它的局限性。第八章是對壟斷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的分析,涉及一系列重大的現實經濟問題,如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關系及當今斗爭的焦點,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等。第九章是對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與發展趨勢的分析,主要闡述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兩種趨勢及其歷史作用,論證壟斷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代替的歷史必然性和這一過程實現的長期性、曲折性。
5.社會主義部分 即教材的第十章,這部分不是全面闡述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的內容,而是著重介紹、分析和說明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對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經濟關系有關論述的基本觀點。本章起著完善學科體系的作用,表明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既有關於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系統論述,也有關於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初步設想。
㈡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只要內容有哪些
第一章 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
主要內容:
本章主要論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和一般原理,把握這些基礎
理論和一般原理是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前提。應從三個方面去把握:一是關於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律;二是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三是關於商品經濟的基本理論,即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
主要知識點:
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商品價值量及其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貨幣的本質和職能;貨幣流通規律;價值規律;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時代性。
第二章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
主要內容:
本章主要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本質。要了解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基本內容,包括剩餘價值生產、剩餘價值分配以及資本主義再生產理論;了解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徵和實質,包括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了解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主要知識點:
資本流通形式與商品流通形式的區別;勞動力商品;價值增殖過程;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工資;資本積累;資本有機構成;資本積聚和集中;利潤和平均利潤;生產價格;商業利潤;利息;銀行利潤;地租;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壟斷和競爭;壟斷利潤和壟斷價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實質和作用。
第三章 資本的運行
主要內容:
本章是在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本質的基礎上,著重分析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應了解自由資本主義階段資本運行的內容,包括個別資本運行和社會資本運行的理論,主要是資本循環、資本周轉和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了解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資本運行的內容;了解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范圍的擴展問題。
主要知識點:
資本循環的條件;資本周轉;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制約資本運動速度的因素;資本周轉速度對商品生產和價值增殖的影響;社會資本運行的核心問題;分析社會資本的兩個基本理論前提;簡單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及其兩種方式;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國際分工和生產國際化;資本輸出;跨國公司。
第四章 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和經濟制度
主要內容:
本章主要分析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與基本經濟制度。應從三個方面去把握: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和基本特徵;了解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即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個人收入分配製度。
主要知識點:
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特徵;公有制經濟及其主體地位;非公有制經濟;社會主義個人收入分配製度的特點及其客觀必然性;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與按勞分配;公平和效率的關系。
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
主要內容:
本章主要是對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具體形式以及經濟運行機制的分析。可以從兩 個方面去把握。一是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內容,主要有計劃與市場的關系,計劃機制和市場機制的主要特點等;二是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主要有現代企業制度、市場體系和價格機制、宏觀調控體系、社會保障體系。
主要知識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企業;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市場體系;要素市場;市場秩序;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和手段;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第六章 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關系
主要內容:
主要了解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客觀趨勢;經濟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科學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主要知識點:
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物質條件和現實基礎;跨國公司;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兩種社會制度的並存和發展。
㈢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問題
平均地租 計算公式是:一個國家平均地租額的高低,是同這個國家的單位面積土地的平均產量相適應的。它會因各類優劣不同的土地在總耕地面積中所佔比重的多少而有所不同。較好的土地在耕地總面積中所佔的比重越大,在同等面積上同量投資所獲得的產品總量就越多,單位面積土地的平均地租也就越大。反過來,如果劣等地或較壞的土地在耕地總面積中所佔的比重越大,那末單位面積土地的平均地租也就越小。如果各類土地的等級較多,那末只要增加超過平均地租水平的較好土地的數量,平均地租就會提高。反過來,情況也就相反。如果耕種的土地增加了,而各類優劣土地在耕地總面積中所佔的比例並不改變,這樣,單位面積土地的平均地租也就不變。
㈣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高手幫忙..
我提示你幾點,寫起來太麻煩
一、馬主義重要論點是:剩餘價值,從這個入手,專不但能解決勞動價值理論,還屬能解決姓資姓社的問題。
二、我認為,區別是不大的,所有區別,均在於馬理論的理論家怎麼說了。你隨便找一本中學課本,將這一章的理論看一下,借題發揮一下就行了,再輔之以幾個例證即可。
三、這就更簡單了。在中學課本中,論述這個是再清楚不過。實事也如此。從資本原始積累,到殖民運動。再到國家資本主義的產生,都與什麼有關呢?那就是利潤和市場,緊緊圍著這一主題,那沒跑。最根本的,也可歸結到剩餘價值之上。這是資本論的核心所在。也是由此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本質。不論我信不信仰,就這一點,我是贊成馬主義的。
㈤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以社會的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優秀成果,著重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剝削的秘密,揭露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階級對立和斗爭的經濟根源,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望採納,謝謝
㈥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選擇題4
A:市場機制的作用完成的
價值規律對生產和交換活動的支配作用是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因此,價值規律具體是通過價格的運動來表現的,而價格的運動又離不開競爭規律、供求規律。所以,價值規律就是通過價格機制、競爭規律、供求規律的相互作用來表現的。
價值規律在通過價格運動表現的過程中,也是和競爭機制聯系在一起的。競爭是商品經濟中經濟行為主體為了維護和實現自己的經濟利益而採取的各種自我保護和擴張行為的概括,它是商品經濟固有的現象,由於價值規律反映的是人們在生產和交換活動中的經濟利益關系,在處理這種經濟利益關系過程中人們採取的各種行為,就形成了相互之間的競爭關系。首先,價值的決定離不開競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在競爭過程中確定的。其次,價格的形成離不開競爭,沒有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競爭,就不會形成市場價格。再次,價格的運動離不開競爭,價格的變動、供求關系的變化,都是在競爭過程中實現的。因此,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價值規律與競爭是交織在一起發揮作用的。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的綜合作用共同構成市場機制。價值規律對經濟活動的調節,就是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來實現的,市場機制之所以能夠對經濟活動起調節作用,是因為背後的客觀經濟規律在起作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
D:對各種市場都起作用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只要存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價值規律就必然存在並支配著商品生產和流通的全過程。市場體系是指市場經濟中由商品市場、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市場和技術、信息市場等有機聯系所構成的市場有機總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一般市場經濟的共性,商品經濟的價值規律在社會主義的市場體系中仍然發揮著作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㈦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是在很經典。無情揭露了當今國內的許多不正常現象的根源。 偽民主偽法制是在讓人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