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法的目標增加GDP總量

經濟法的目標增加GDP總量

發布時間:2020-12-01 18:27:37

『壹』 公務員考試是先考試再選職業呢還是先選職業再考試呢請各位好心人幫忙解答。。。

沒有多選題和不定項選擇題,下面是考試大綱

江西省2007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
公共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試科目
本次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個科目。其中,省、設區市、縣(市、區)招考職位的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鄉(鎮)招考職位和法院聘任制書記員職位的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同一科目均使用相同試題。

二、考試方式
公共科目筆試採取閉卷考試方式,考試在2007年1月28日全天進行。

三、試卷內容、結構及題型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主要測查報考者從事公務員職業必須具備的潛能。試卷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和資料分析等五個部分,全部為四選一的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間為120分鍾,滿分為100分。

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著重考察報考者對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它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准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等。一般包含一段話或一個句子,要求考生選出與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項。
例題:我國是桂花的故鄉,西南、中南地區是它的原產地。早在戰國時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現「桂舟」、「桂酒」等詞,這是最早以桂入詩的例子。陝西省勉縣城南定軍山武侯墓前有兩株桂花,相傳栽種於漢代,已有1700多年歷史,人們稱它們為「漢桂」。
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知道:
A.桂花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引入我國
B.桂花多在我國西南、中南地區種植
C.「漢桂」是最早入詩的桂樹
D.《九歌》是我國最早的詩詞
(解答:B)
又例如:
一個治學嚴謹的大學,開辦一個專業非常 ,不僅要考慮專業的成熟程度,還要看本校有無學科優勢,有無財政能力支持這一學科的長期發展。
A.嚴格 B.在行 C.前瞻 D.慎重
(解答:D)
第二部分: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重點測查報考者對數量關系的理解、計算和判斷推理的能力。主要有兩種類型的題型。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後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1, 3, 5, 7, 9, ( )
A.7 B.8 C.11 D.13
解答:正確答案是11。原數列是一個等差數列,公差為2,故應選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報考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演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准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甲、乙兩地相距42公里,A、B兩人分別同時從甲乙兩地步行出發,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為3公里/小時,B的步行速度為4公里/小時,問A、B步行幾小時後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確答案為D。你只要把A、B兩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後被甲、乙兩地間距離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主要考察報考者邏輯推理判斷能力,主要包括四種類型的題目: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報考者認真觀察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
例題:

在例題中,黑點在正方形中順時針移動。在第5個圖形中,應該正好移動到左上角。因此,正確答案是B。

第二種題型: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後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報考者嚴格依據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
例題:
健康:指一個人智力正常,行為合乎情理,能夠適應正常工作、社會交往或者學習,能夠抵禦一般疾病。根據健康的定義,下列屬於健康的是:
A.大學教授老李,雖然五十多歲但工作起來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張嬸十九歲的兒子肖聰,讀書十一年還是小學二年級水平,但是從小到大沒生過什麼大病,體力活可以幹得很好
C.小胡碩士畢業後,工作表現一直很優秀。自一次事故後,當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會精神失常
D.小劉身體很好,工作非常努力,但是很多同事說他古怪,不願與其交往
解答:此題的正確答案為A。
第三種題型:類比推理。給出一對相關的詞,然後要求報考者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繫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例題:義工:職員
A.球迷:球員 B.學生:老師
C.初學者:生手 D.志願者:雇員
解答:志願者與義工、雇員與職員詞義相同,故正確答案為D。
第四種題型: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報考者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例題:彭平是一個計算機編程專家,姚欣是一位數學家。其實,所有的計算編程專家都是數學家。我們知道,今天國內大多數綜合性大學都在培養著計算機編程專家。據此,我們可以認為:
A.彭平由綜合性大學所培養的
B.大多數計算機編程專家是由綜合性大學所培養的
C.姚欣並不是畢業於綜合性大學
D.有些數學家是計算機編程專家
解答:觀察A、B、C、D四個選項,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結論D是由陳述「所有的計算機編程專家都是數學家」直接推出來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設和補充而得出的結論,因此,D是正確答案。

第四部分: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側重測查報考者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公務員法等。
例題:下列屬於地方性法規的是:
A.**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省人才市場管理暫行條例》
B.**省人事廳頒布的《**省人才流動管理暫行辦法》
C.**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省城市供水管理辦法》
D.**省人事廳轉發人事部制定的《公務員錄用面試考官管理暫行辦法》
解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的規定,正確答案為A。

第五部分: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著重考察報考者對文字、圖形、表格三種形式的數據性、統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與加工的能力。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2003年第一季度五城市GDP情況圖
例題:根據所給圖回答問題:
1.2003年第一季度GDP總量和增速均居同一位的城市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解答:C)
2.下列哪個組合的陳述是正確的?
Ⅰ.2003年第一季度五個城市的GDP總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Ⅱ.2003年第一季度廣州的經濟總量首次超過了北京
Ⅲ.2002年同期重慶的GDP總量也是第五位
A.Ⅰ B.Ⅰ和Ⅲ C.Ⅰ和Ⅱ D.Ⅰ、Ⅱ和Ⅲ
(解答:A)

閱讀全文

與經濟法的目標增加GDP總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