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幸福行為經濟學啟示

幸福行為經濟學啟示

發布時間:2020-12-01 18:19:05

Ⅰ 從行為經濟學談如何追求幸福

古希臘人指出,人是理性的動物。從這個定義來看,具有理性是人區別於動物最主要的因素。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我們解決問題、改變世界、追求幸福的生活,這些依靠的都是高度的理性!但是,各種非理性的因素始終伴隨著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每一個人的一生中,如影隨形,不斷地發揮著影響。非理性因素是個概括的概念,包含著許多的內容,反映為方方面面。
先從行為經濟學談起吧。傳統經濟學的完全理性經濟人假設,在解釋實際問題時往往有偏差,不合理。普通人在做出決策的時候,往往會受到情緒、思維誤區等諸多原因的影響,而表現出「不這么理性」的經濟行為,人類最多隻能算是有限理性的,因此,經濟學修正為有限理性的經濟人假設。
從心理學的角度考察經濟現象,將心理學的方法引入經濟學研究,可以發現許多有趣現象,可以破譯人類行為的種種不理性的一面。心理學家卡尼曼因為在此領域的卓越貢獻,被授予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為什麼賭徒的口袋裡永遠沒錢?這里有一個「心理賬戶」的概念。同樣的兩張100元錢,在消費的意義上他們是完全相等的,但是,我們通常不這樣看,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地把他們劃歸為不同的心理賬戶,於是這就決定了我們對這100元錢的態度和花法。100元錢,是你辛辛苦苦掙來的,還是賭博贏來的,還是買彩票得來的,或者是撿到的?這完全不同!屬於不同的心理賬戶。
賭博贏來的錢,我們會覺得不勞而獲,來得太容易,所以失去的也就容易。我們往往會把贏來的錢拿來揮霍,或者重新作為賭資進行賭博,最後輸了。但無所謂,反正是贏來的嘛。。。如果是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我們的態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其實這都是誤區,100元錢,不管你是贏來的或撿來的,或者是辛苦掙來的,他們都是一樣的。是心理賬戶讓我們對待的方式不同而已!
除此以外,決定我們非理性行為的誤區還有很多,比如沉沒成本誤區、損失規避心理等等。
人們在贏錢的時候,一般傾向於風險規避。而在輸錢的時候,卻趨向於風險偏好,傾向於冒險!因為反正都輸了這么多了,不如放手一搏,輸就輸光光,要是贏的話有可能翻盤。
得與失,人們更加看重的是失,得到的快樂比不上失去的痛苦。

Ⅱ 根據財富之源簡要分析經濟學的啟示

從80年代開始,一些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針對經濟發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開始調整經濟和產業結構,特別增加了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推動了"新經濟"的形 成和發展。"新經濟"的成果已在這兩年的500強排名結構中體現出來。所謂"新經濟"之說是美國《商業周刊》1996年12月30日一期發表的一組文章中 提出的。"新經濟"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場為基礎,呈現低通脹、低失業的特點,並得到較長時間的持續增長。進入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的運行呈現出許多 新的特點,最突出的是出現了這種"不伴隨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的狀況。

「經濟人假設」,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學者作為基本假設提出的。厲以寧說,「經濟人假設或叫理性人假設。假定一個人是理性的,他的行為是理性行為,成本要最低化,效益最大化。消費者要得到最大的滿足。」

但是幾十年來,這一假設屢屢受到質疑,因為在大量的經濟活動中,人們越來越發現,投資者經常是不理性的。厲以寧說,「為什麼投資者有不理性的地方?凱恩斯講過,因為人有動物的本能,所以有沖動、不理性的行為。」

行為經濟學以心理學為依據,以大量實驗結果為依據,證明人的投資、消費、儲蓄都是非理性的,對主流經濟學產生懷疑。但其實不只是行為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學派也在質疑「經濟人假設」的前提,區別在於制度經濟學是從基本方法論上否定主流經濟學,而行為經濟學強調的是對主流經濟學的補充與修改。

「2002年,研究行為經濟學的丹尼爾·卡恩曼和弗農·史密斯一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表明行為經濟學獲得了國際經濟學界的認可,但不等於這一爭論有了定論,爭論並未停止。」

實際上,主流經濟學家很早就認識到現實經常會悖離主流經濟學的推理,意識到人的行為值得分析。比如飲酒,有人最終會戒掉,有人卻始終不改,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環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人是復雜的,不能完全用經濟學假設,應考慮其他問題。

Ⅲ 從經濟學看奶農倒奶給我們的啟示

從80年代開始,一些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針對經濟發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開始調整經濟和產業結構,特別增加了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推動了"新經濟"的形成和發展。"新經濟"的成果已在這兩年的500強排名結構中體現出來。所謂"新經濟"之說是美國《商業周刊》1996年12月30日一期發表的一組文章中提出的。"新經濟"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場為基礎,呈現低通脹、低失業的特點,並得到較長時間的持續增長。進入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的運行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最突出的是出現了這種"不伴隨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的狀況。「經濟人假設」,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學者作為基本假設提出的。厲以寧說,「經濟人假設或叫理性人假設。假定一個人是理性的,他的行為是理性行為,成本要最低化,效益最大化。消費者要得到最大的滿足。」但是幾十年來,這一假設屢屢受到質疑,因為在大量的經濟活動中,人們越來越發現,投資者經常是不理性的。厲以寧說,「為什麼投資者有不理性的地方?凱恩斯講過,因為人有動物的本能,所以有沖動、不理性的行為。」行為經濟學以心理學為依據,以大量實驗結果為依據,證明人的投資、消費、儲蓄都是非理性的,對主流經濟學產生懷疑。但其實不只是行為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學派也在質疑「經濟人假設」的前提,區別在於制度經濟學是從基本方法論上否定主流經濟學,而行為經濟學強調的是對主流經濟學的補充與修改。「2002年,研究行為經濟學的丹尼爾·卡恩曼和弗農·史密斯一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表明行為經濟學獲得了國際經濟學界的認可,但不等於這一爭論有了定論,爭論並未停止。」實際上,主流經濟學家很早就認識到現實經常會悖離主流經濟學的推理,意識到人的行為值得分析。比如飲酒,有人最終會戒掉,有人卻始終不改,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環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人是復雜的,不能完全用經濟學假設,應考慮其他問題。

閱讀全文

與幸福行為經濟學啟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