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考試點的張蕾老師的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的視頻 非常感謝!
就是互相吸引,彼此之間互有有好感的意思
2. 銀行考試中的宏觀經濟學難點有哪些呢
一、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
經濟政策是指國家或政府為了增進社會經濟福利專而制定的屬解決經濟問題的指導原則。它是政府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而對經濟活動有意識的干預。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充分就業,穩定物價、經濟持續均衡增長及國際收支平衡。
二、貨幣政策工具銀行考試指導
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又被稱為"三大法寶"。
第一,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是指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對於存款所必須保持的准備金的比例。
第二,再貼現率: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
第三,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以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
三、實現內部均衡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是通過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產出的宏觀經濟政策,二者各有優缺點,因而有必要根據具體情況協調配合使用。
(僅供參考)
3. 西方經濟學考研的重點通常是哪部分是不是完全競爭和不完全競爭這兩個市場
西方經濟學嚴格來說要分為宏觀和微觀兩部分
微觀的內容相對有限
完全競爭市場和壟斷市場是有一定難度的部分
但是從重要性和難度來看,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博弈論)難度也不小,而且也可以有考點
而且,微觀經濟學中,供求關系,價格彈性、消費者選擇這幾個點都是重點
此外,西方經濟學還包括宏觀經濟學
雖然各個學校的重點不一樣,但是絕對不會只放在完全競爭這里
點太小了,考點也不多,很難考出區分度
4. 大學宏觀經濟學的計算題常考的重點有哪些
不知道你們考後面的經濟增長理論部分不?要是不考,比較常考的有國民收入的計算,主要搞清楚各種計算方法包括那些組成部分;各種乘數的計算,一般套公式;IS
LM曲線方程及均衡,可能涉及財政緝乏光何叱蠱癸坍含開政策或者貨幣政策效果的計算,只要搞清楚原理就行,注意結合圖形理解;以及後面的AD
AS
曲線方程以及均衡!後面的可能涉及通脹和失業率計算或者穩態計算以及運用模型計算儲蓄率等!要是長期分析不是重點,後面的可能不是重點!好久沒看了,各個院校以及教材也不一樣,只是個人理解!
希望對你有用!准備期末嗎?好好加油!
5. 高鴻業宏觀經濟學考試重點
國內生產總值含義,GDP折算指數(名義與實際的)凱恩斯消費曲線,投資需求函數,IS,LM曲線及相關因素影響的移動,貨幣需求動機,貨幣供給擠出效應,那幾個乘數計算,最好課後題都弄懂。
我說的都是最基本的
6. 宏觀經濟學中的重點名詞解釋,就是考試經常考到的有哪些
1. 國內生產總值:指一個經濟社會在某一給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2.國民生產總值:(簡稱 GNP) 衡量一個國家的物質產品和勞務的生產總值的綜合經濟指標。它是指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 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3.個人可支配收入:一個國家所有個人(包括私人非營利機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 實際得到的可用於個人開支或儲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一般價格水平:產品市場上的物價總水平。
5.失業率:失業人口與勞動人口的比率。
6.邊際消費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費部分。
7.邊際儲蓄傾向:儲蓄曲線上任一點上的儲蓄增量對收入增量的比率。
支出乘數:總支出的變動所引起的國民收入變動與支出最初變動量的比值。
8.貨幣的交易需求:出於交易動機(指個人和企業需要貨幣是為了進行正常的交易活動)的 貨幣需求。
9.IS 曲線:在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收入和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在兩部門經濟中,IS 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 ,它的斜率為負,這表明 IS 曲線一般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10.LM 曲線:表示在貨幣市場中,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時收入與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LM 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 ,它的斜率為正,這表明 LM 曲線一般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11.擠出效應: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費或投資降低的經濟效應
12 宏觀經濟目標: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
13 充分就業:指的是工作機會與失業人口數量相同的狀態。
14.財政政策: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
15 貨幣政策:政府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 16.自動穩定器(內在穩定器):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 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採取 任何行動。
17.貨幣創造乘數:不考慮超額准備金時,它是法定準備率的倒數;考慮超額准備金時,它是 法定準備率加上超額准備率的倒數。
18.基礎貨幣: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總額(包括法定的和超額的)加上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 (硬幣和紙幣)(由於它會派生出貨幣,因此是一種高能量的或者說是活動力強大的貨幣, 。 故又稱高能貨幣或強力貨幣) 。
19 法定準備金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規定一個最低限度的准備金為法定準備金, 法定準備金占銀行全部存款的比率成為法定準備金率。 指以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對於存款所 必須保持的准備金的比例
20.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
21.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將其貼現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時的預扣利率。
22.奧肯法則:失業率每高於自然失業率1個百分點,實際GDP將低於潛在 GDP2 個百分點。
23.需求拉動通貨膨脹(超額需求通貨膨脹):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 持續顯著的上漲。
24.成本推動通貨膨脹(成本通貨膨脹或供給通貨膨脹):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於供 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
25 結構性通貨膨脹:在沒有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情況下,只是由於經濟結構因素的變動, 也會出現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
26 菲利普斯曲線:經濟學家菲利普斯給出的關於工資變化率和失業率之間的經驗性關系:失 業率與工資上漲率之間具有反向關系。通常用通貨膨脹率來代替工資上漲率。
27.貨幣需求是指社會各部門在既定的收人或財富范圍內能夠而且願意以貨幣形式持有的數 量。 (人們寧可犧牲持有生息資產會取得的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貨幣政策保持在手邊。 )
28.投機性貨幣需求是指人們為了避免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性而帶來的資產損失或增加 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
29.靈活偏好陷阱:當貨幣需求變得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彈性,即在某一較低的利息率水平下, 人們預期利息率不會再下降而會上升,從而持有債券竟會遭受損失,這是人們對貨幣需求變 得無限大,因而無論實際貨幣供給如何增加也不會是利息率在下降。
30.恩格爾曲線:反映的是所購買的一種商品的均衡數量與消費者收入水平之間的關系。
31.投資陷阱:投資的利率調節與傳導是國民收入決定的重要機制。根據凱恩斯投資函數理 論,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即利率越低投資越多,利率越高投資越少,由於利率調節與傳導 機制的存在,投資的增減變化取決於投資的利率彈性。
62.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應: 政策混合產出利率 1)膨脹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不確定上升 2)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不確定 3)緊縮性財政政策和膨脹性財政政策不確定下降 4)膨脹性財政政策和膨脹性財政政策增加不確定
充分就業:在廣泛意義上是指一切生產要素(包含勞動)都有機會以自己原有的報酬參 加生產的狀態。
失業率:指失業者人數對勞動力人數的比率。
勞動力參加率:勞動力與人口的比率。
摩擦失業:志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難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業,如勞動力流動性不足、工種轉換的困難等所引致的失業。
非自願失業:指願意接受現行工資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業。
自願失業:指工人不願意接受現行工資水平而形成的失業。
結構性失業: 指經濟結構變化等原因造成的失業。可看作是摩擦性失業的較極端的形式
周期性失業:指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或蕭條時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
自然失業率:指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讓勞動市場和商品市場自發供求力量作用時,總需求和總供給處於均衡狀態下的失業率。
通貨膨脹: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 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其實質是社會總需 求大於社會總供給(供遠小於求)。
我考試的時候六個名詞解釋五個都是這裡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