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力資源勞動經濟學 他為什麼說函數圖像中第一階段的邊際產量MP是遞增階段不是已經過了最高點且有遞
我的來書上寫的是勞動邊際自產量曲線呈現先增加後遞減的趨勢。在勞動投入量未達到L0之前,隨著勞動投入量的增加,勞動的邊際產量增加;當投入量超過L0後,勞動邊際產量呈遞減趨勢。(L0在你的圖中沒有,指的是MP最高點所對應的橫軸上的點。)
❷ 一道勞動經濟學計算題,答對了在多給50分
1、Ed=(△Q/Q)/(△P/P)制
=-[(120000-100000)/1000000]/[(10-9)/10]
=-2
2、Eab=(△Qa/Qa)/(△Pb/Pb)
=-(5000/50000)/(1/10)
=-1
3、A、B兩類勞動力屬於總互補關系,ab的需求彈性為負,B的價格下降使得B的需求量增加,同時A的需求量也增加,說明AB是屬於總互補關系。
(此處的彈性正負號:負號表示商品需求量隨著價格增長而減小,一般商品的價格彈性都為負值,吉芬商品除外)
❸ 勞動經濟學中勞動力需求是一種聯合需求指什麼
勞動經濟學:是對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市場經濟活動過程中的勞動力需求和供給的行為,
及其回影響因答素的分析與研究
勞動力需求的性質:
1),是一種派生需求。
2),是一種聯合需求。
3),在多數生產過程中,生產要素之間具有相互替代的性質
❹ 什麼是勞動經濟學
勞動經濟學是研究勞動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勞動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內門分支學科,和容政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及其他專業經濟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倫理學、政治學等學科也有一定的聯系。
❺ 勞動經濟學
圖中的y就是c,只不抄過我習慣用y表達。
關鍵公式就是:消費=工資*(總時間-閑暇)+非勞動收入
第四問求最優解,計算第二個解的消費時,因為閑暇時間大於總時間168小時,所以拉拉在第二個解時的選擇是不工作只拿320刀的補助。然後算一下兩個解的utility,比一下 最後答案是最優解為:(c*,l*)=(320,168)
❻ 一道勞動經濟學計算題
供給彈性=((15000-12000)/12000)/((30-20)/20)=1/2
供給的價格彈性
❼ 勞動經濟學問什麼能夠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勞動經濟學是研究勞動投入的經濟效益,
以及與此有關的社會經濟問題的經濟學科。
❽ 《勞動經濟學》這門課程第一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勞動經濟學》這門課程第一章的知識點包含派生需求與影響勞動需求的因素、完全競爭下的勞動需求分析、不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的勞動需求分析、勞動需求彈性、勞動需求理論在政策上的運用、參考資源。
❾ 關於勞動經濟學的知識點:1、勞動力市場歧視 2、大學生就業難 3、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 幫個忙,謝謝了~
、歧視的類型:
1)工資收入歧視;2)就業歧視;3)職業歧視。(前三種為後市場歧視)
4)人力資本投資歧視。(前市場歧視)
2、壟斷歧視理論:
壟斷歧視理論在分析了由於勞動力市場上存在壟斷所以產生歧視現象之後,提出了以下觀點:
1)男性工資水平將高於不存在歧視情況下的一般工資水平。
2)女性勞動者工資水平比男性勞動者工人和沒有歧視時的一般工資水平都低。
3)企業的利潤在歧視情況下必須增加。
4)在產品市場完全競爭的條件下,若其他部分對手實施歧視性用人政策而某些企業不這樣做,將因其較高的相對人力成本而處於不利地位。
5)市場部分將導致歧視減弱的說法理由不充分,有必要採取公共政策措施對付歧視現象
3、雙重勞動力市場歧視理論
通常,勞動力市場被劃分為兩大不可競爭性類型:高級勞動力市場和初級勞動力市場。勞動者很難從初級勞動力市場流向高級勞動力市場。在勞動力市場上,大部分婦女和農村轉移進城勞動力大都在初級勞動力市場上就業,進而導致了一種長期延續下來的對他們的歧視。
4、統計性歧視理論
統計性歧視理論是將一個群體的典型特徵看做該群體中每一個個體所具有的特徵,並利用這個群體的典型特徵作為僱用標准而產生的歧視。
5、我國的就業歧視現象大體有以下幾種:
1)性別歧視;
2)年齡歧視;
3)經驗歧視;
4)身高歧視;
5)血型歧視和姓氏歧視等。
❿ 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支是一門研究什麼的學問
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支,是一門研究(B.勞動的人)的學問。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