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政府經濟學試題及答案山東

政府經濟學試題及答案山東

發布時間:2020-12-01 10:02:56

① 政府政策經濟學復習題及總復習題

政府經濟學復習題一及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1、政府經濟學:是專門研究以政府為主體的資源配置及其宏觀管理規律的學科。2、競爭失靈:市場處於不完全競爭狀態,也稱之競爭失靈。在現實經濟運行中,市場往往達不到完全競爭狀態,而是存在壟斷,即不完全競爭。至於壟斷的具體情況,還可進一步劃分,主要包括完全壟斷、寡頭壟斷和壟斷競爭。3、俱樂部物品:可能發生擁擠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稱之為"俱樂部物品"。當消費人數低於擁擠點時,該物品是非競爭的,而當消費人數超過擁擠點時,這種物品的消費就變成競爭的。4、信息的不對稱:通常是指進行商品和勞務交易的雙方,由於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開展公平競爭,從而對資源配置產生扭曲。5、自然壟斷:有時也稱之為天然壟斷,是與某些商品和勞務自身的特點有關,即這類商品和勞務在由一家企業提供時其成本比由多家企業提供時低,有利於節約社會資源。供電、供水、供氣等公用事業服務的生產和提供,具有明顯的自然壟斷特徵。二、單項選擇1、政府經濟的依據是(B)。A、道德勸說 B、社會公共權力 C、財產所有權 D、法律制度2、政府經濟的目的是(A)。A、滿足社會公共需要B、追求商業利潤C、滿足官僚享受D、維護階級統治3、市場處於不完全競爭狀態下產品的供給量和價格,與最優供給條件下的供給量和價格的關系是(C)。A、供給量偏高,價格偏高B、供給量偏高,價格偏低C、供給量偏低,價格偏高D、供給量偏低,價格偏低4、政府履行資源配置職能是使資源利用在(D)。A、生產可能性曲線上或內移動B、生產可能性曲線內移動C、生產可能性曲線外移動D、生產可能性曲線上移動5、我國現行收入分配政策是(B)。A、公平與效率兼顧B、效率優先、兼顧公平C、公平優先、兼顧效率D、公平與效率相機抉擇6、下列商品中性質屬純私人物品的是(C)。A、道路B、教育C、皮衣D、醫療衛生服務7、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費量上的區別是(A)。A、社會總消費量=每個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量。B、社會總消費量=每個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量之和C、社會總消費量>每個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量之和D、社會總消費量<每個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量之和8、在公共物品提供的過程中會出現(A)。A、免費搭車的問題B、逆向選擇問題C、委託代理問題D、劣幣驅逐良幣問題9、外部效應的產生是因為(A)。A、產品和勞務的成本、收益繞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利益B、產品和勞務的成本、收益通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利益C、產品和勞務的成本繞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利益D、產品和勞務的收益繞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利益10、下列屬於科斯定理解決外部性辦法的是(C)。A、征稅B、財政補貼C、排污權交易D、排污收費三、多項選擇(每題至少有兩個正確答案)1、政府經濟學的學習方法包括(ABC)。A、理論與實踐相結合B、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相結合C、歷史分析與邏輯分析相結合D、矛盾的分析方法2、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之間的區別在於(AB )。A、消費的非競爭性B、消費的非排他性C、消費的競爭性D、消費的排他性3、政府履行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的目標包括(BCD)。A、干預、調節國民經濟運行B、物價穩定C、充分就業D、國際收支平衡4、下列項目中屬於市場失靈的領域有( ABC)。A、公共安全B、醫療衛生C、法律秩序D、個人計算機5、政府經濟活動的效率要求包括(AB)。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資源的配置效率B、政府通過對市場和微觀經濟行為調節,引導全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C、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安全性D、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滿意性6、政府失靈的原因包括( ABCD )。A、政府決策信息的有限性B、市場及主體行為控制的有限性C、對政府機構控制的有限性D、政治程序實施中的有限性7、混合物品具體包括(ABCD)。A、無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競爭性的物品B、有排他性,但非競爭性的物品C、可能發生擁擠的公共物品D、無排他性、非競爭性的物品8、下列行為屬於生產外部性的有(ABD)。A、興修水利 B、治理環境污染C、沿街居民在自家陽台上養花 D、安裝路燈9、非市場方式解決外部性的方法有(ABC)。A、罰款或收稅B、財政補貼C、公共管制D、產權界定和保護10、公共資源的特徵有(AB)。A、稀缺性B、使用不受限制C、充足性D、使用受到限制四、簡述題1、簡述科斯定理的含義、意義及局限性。科斯定理的含義是:在產權明確、交易成本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過市場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科斯定理」強調產權的重要性,認為解決外部性問題的關鍵是界定和保護產權。科斯定理」的結論,是建立在交易成本為零的前提基礎上的。然而,市場交易中存在成本,這是不容忽略的事實。在交易費用為正的情況下,不同的權利界定會帶來不同效率的資源配置。 2、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供給嗎?當公共物品滿足下列條件的時候,由私人供給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1)人供給的公共物品一般應是准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的規模和范圍一般較小,涉及的消費者數量有限(3)在公共物品的消費上必須存在排他性技術。(4)一系列制度條件來保障。3、什麼是公共資源問題?其產生的根源是什麼?公共資源有著如下兩個特徵:一是資源的稀缺性、一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由於使用上不受限制,沒有人對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應負責,使得公共資源的使用所帶來的社會收益小於個人收益,進而造成公共資源的過度使用,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共資源問題。其產生的根源在於產權歸屬不夠明確。五、論述題1、怎樣認識收入差距與公平、效率的關系?公平與效率是政府經濟活動所追求的目標,但要同時達到兩個目標,是較為困難的,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與效率之間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關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況。對於收入差距有個量的問題,一方面市場的效率要求必然會產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於對人們有關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將這個差距維持在人們意願的范圍之內。即基於對公平和效率的綜合考慮,收入差距既要滿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過大對公平帶來的沖擊。政府決策時可形成公平與效率的不同組合,如我國目前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政策。2、試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經濟職能。(1)政府收入分配職能;政府收入分配職能,是指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工具,參與一定時期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實現收入在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各單位,以及各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割,縮小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在調節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過程中,政府需要運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稅收制度,稅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各項稅收特別是所得稅,實行累進稅率,收入調節功能很強,是各國政府實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為社會成員在喪失勞動能力、失業、疾病、工傷、生育等情況下,提供基本生活資料,保障其生存需要。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優撫等內容。而這種制度保障應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與其所繳納稅的多少不完全對等;工資制度,政府公務人員和政府直接舉辦的公共事業機構工作人員的工資、津貼、獎金等工資性支出,由政府財政支出安排,其支出總額和支出標准,直接關繫到這部分社員成員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進而影響全社會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工資制度構成政府調節收入分配,實現其政策目標的重要工具;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政府單方面的價值讓渡,屬轉移性支出,其目的是為了執行政府政策的需要,對企業、個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給予資金支持,以影響相關產品和勞務價格結構,調節市場供求關系。而政府財政補貼數額、補貼對象,則直接影響有關企業、個人在收入分配中所佔比例和份額。(2)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是指通過干預、調節國民經濟運行,達到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實現經濟發展的目的。政府穩定經濟職能,還意味著實現經濟增長與發展的目的。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屬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通常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的增加,可用經濟增長率或增長額來表示。而經濟發展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經濟運行和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包括產業結構優化、貧富差距縮小,生產生活環境改善、人們醫療教育文化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等。即經濟的增長,最終要有利於人民福利水平的改善,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重要職能。為實現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政府需要運用相應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主要有: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工具,保證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基本平衡;運用財政制度的自動調節功能,實現經濟穩定與增長(3)政府資源配置職能政府資源配置職能,是指通過政府經濟活動,引導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流動,形成一定的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結構等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② 2012年政府經濟學答案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選擇就是如何使用——的決策。
2.價格機制包括一、————以及——一•
3.如果把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合在一個圖上,那麼等成本線必定與無數條等產量線中的一條相切於一點,在這個切點上就實現了——。
4.會計成本是指企業生產與經營中的——。
5.壟斷企業實行歧視定價可以實現更大的利潤,其基本原則是對需求富有彈性的消費者收取——價,對需求缺乏彈性的消費者收取——價。
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兩大類,即——和——•
7.摩擦性失業是經濟中由於——而引起的失業。
8.總需求一總供給模型是要說明——與————的決定的。
9.簡單的凱恩斯主義模型說明了在短期中,——是決定均衡國內生產總值的最重要因素。
10.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自發總支出增加,IS曲線向——移動,從而國內生產總值——,利率——。
11.經濟周期的中心是——。
12.在開放經濟中,出口的增加會使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貿易收支狀
況——•

二、單項選擇題:從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正確的,將其標號填在題後的括弧內。(每小題2分,共20分)
1.一種商品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如果生產該種商品的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那麼:( )
A.均衡數量增加,均衡價格上升 B.均衡數量增加,均衡價格下降
C. 均衡數量減少,均衡價格上升 D.均衡數量減少,均衡價格下降
2.某人願意用20元買第一件襯衫,願意用35元買頭兩件襯衫。第二件襯衫的邊際效用是:( )
A.55 B.35
C. 15 D.27.5
3.內在經濟是指:( )
A.一個企業在生產規模擴大時由自身內部所引起的產量增加
B,一個企業在生產規模擴大時由自身內部所引起的產量或收益減少
C.一個行業的擴大對其中每個企業帶來的產量或收益的增加
D. 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給一個企業所帶來的產量或收益的增加
4.在短期中,當邊際成本曲線位於平均成本曲線上方時:( )
A. 平均成本是遞減的 B.平均成本是遞增的
C. 邊際成本是遞減的 D. 邊際成本保持不變
5.完全競爭市場上,一個企業的短期供給曲線是指在停止營業點之上的;( )
A.可變成本曲線 B. 邊際成本曲線
C. 平均成本曲線 D.總成本曲線
6.在經濟增長中起著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
A.資本 B.勞動
C. 技術 D.制度
7.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該曲線變為一條垂線的條件是:( )
A. 經濟中實現了充分就業
B. 通貨膨脹率為零
C. 物價水平保持穩定
D.總供給受到了資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約
8.公開市場活動是指:( )
A. 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B.中央銀行增加或減少對商業銀行的貸款
C. 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
D. 銀行創造貨幣的機制
9.根據對菲利普斯曲線的解釋,貨幣主義得出的政策結論是:( )
A. 宏觀經濟政策在短期與長期中均是有用的
B.宏觀經濟政策在短期與長期中均是無用的
C. 宏觀經濟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長期中無用
D.宏觀經濟政策只在長期中有用,而在短期中無用
10.清潔浮動是指:( )
A.匯率完全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
B. 匯率基本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但中央銀行加以適當調控
C. 匯率由中央銀行確定
D.固定匯率
三、判斷正誤題:正確的命題在括弧里劃「√」,錯誤的命題在括弧里
劃「X」。(每小題2分,共20分)
1.( )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問題是資源利用,宏觀經濟學要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
2.( )當香蕉的價格為每公斤3元時,消費者購買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願意提供600公斤香蕉。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價格。
3.( )對於同一個消費者來說,同樣數量的商品總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4. ( )在長期中沒有固定投入與可變投入之分。
5.( )現代生產的特徵之一是迂迴生產的過程加長,從而生產效率提高。
6.( )某一年的名義GDP與實際GDP之差就是GDP平減指數。
7.( )物價上升時,財產效應使實際財產增加,總需求增加。
8.( )自發消費隨收入的變動而變動,它取決於收入和邊際消贊傾向。
9.( )貨幣乘數是銀行所創造的貨幣量與最初存款的比例。
10.( )緊縮性缺口是指實際總需求大於充分就業的總需求時兩者的差額,膨脹性缺口是指實際總需求小於充分就業總需求時兩者之間的差額。

四、計算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lo%,供給量增加了25%,這種商品的供給彈性是多少?
2.某個國家共有1億人,16歲以下兒童2000萬人,65歲以上老年人1000萬人。在全日制學校學生1400萬人,家庭婦女500萬人,殘疾人和其他沒有勞動能力者100萬人,失業者500萬人,其餘為就業者。這個經濟中勞動力參工率與失業率分別是多少?

五、問答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什麼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為什麼會引起市場失靈?
2.在經濟衰退時應該採取什麼財政政策7.

試卷代號:2143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4—2005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專科」期末考試
各專業 西方經濟學 試題答案及評分標准
(供參考)
2005年1月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有限資源
2.價格調節經濟的條件 價格在調節經濟中的作用 價格調節經濟的方式
3.生產要素最適組合或生產者均衡
4.各種實際支出
5. 低 高
6.稅收政策 社會福利政策
7.正常的勞動力流動
8.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 物價水平
9.總需求(總支出)
10.右上方 增加 上升
11.國內生產總值的波動
12.增加 改善
二、單項選擇題:從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正確的,將其標號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每小題2分,共20分)
1.C 2.C 3.A 4.B 5. B
6.C 7.D 8.C 9.C 10.A
三、判斷正誤題:正確的命題在括弧里劃「√」,錯誤的命題在括弧里劃「X」。(每小題2分,共 20分)
1,X 2.X 3.X 4. √ 5,√
6.X 7.X 8.X 9.X 10.X
四、計算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2.(1)該國的勞動力人數為:7000—2000=5000萬,勞動力參工率為;5000/7000=0.714。 (3分)
(2)該國的失業率為:500/5000=0.1,即該國的失業率為10%。(2分)
(以上兩個計算題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給一半分,也可以不寫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沒有式子不給分)

五、問答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公共物品是集體消費的物品,它的特徵是消費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3分)
(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決定了人們不用購買仍然可以消費,這種不用購買就可以消費的行為稱為搭便車。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車,消費者要消費不必花錢購買,公共物品就沒有交易,沒有市場價格,生產者不願意生產。由於公共物品沒有交易和相應的交易價格,如果僅僅依靠市場調節,就沒人生產或生產遠遠不足。公共物品的供小於求是資源配置失誤,這種失誤是由於僅僅依靠市場機制引起的,這就是市場失靈。(9分)
(3)市場失靈指在有些情況下僅僅依靠價格調節並不能實現資源配置最優。(3分)
2.(1)財政政策是通過政府支出與稅收來調節經濟的政策,它的主要內容包括政府支出與稅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購買,以及轉移支付。政府稅收主要是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和其他稅收。(4分)
(2)在經濟衰退時期,由於總需求小於總供給,經濟中存在失業,政府就要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總需求,以實現充分就業。(4分)
(3)擴張性財政政策是通過政府增加支出和減少稅收來刺激經濟的政策。政府公共工程支出與購買的增加有利於刺激私人投資,轉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個人消費,這樣就會刺激總需求。減少個人所得稅(主要是降低稅率)可以使個人可支配收入增加,從而消費增加;減少公司所得稅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從而投資增加,這樣也會刺激總需求。(5分)
(4)擴張性財政政策可以通過乘數效應刺激經濟。(2分)

閱讀全文

與政府經濟學試題及答案山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