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教授張

經濟學教授張

發布時間:2020-12-01 07:34:16

A. 香港大學都有哪些比較出名的金融學經濟學教授

同學,來你好。1,關於讀研自:從排名看,港大在世界排名比北大靠前。從學習環境來看,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資訊發達,對於學習金融非常有利,北大所處的內地環境在這方面不及香港。從教學語言來看,港大金融是全英授課,具有語言優勢。從讀研的時間來看,港大全日制學生只需要修讀一年,北大修讀兩年。從費用來看,北大卻比港大便宜。2,關於就業:金融類的就業前景都非常好,但就讀港大非常有利於留港工作,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對金融類人才需求非常大。3,關於出國:香港是眾多學子選擇作為去歐美名校深造的跳板,可見香港學校在歐美國家的受認可度之高,何況是港大這所香港最好的大學,在這方面港大比北大有優勢。從總體來看,港大金融會更好。

B. 北大50歲經濟學教授有哪些

可以去北大經歷學院看看師資力量

C. 麻省理工學院出過哪些著名經濟學家

羅伯特 蒙代爾(ROBERT A.MUNDELL),他分析,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不同匯率制度下和他的分析,最優貨幣區。 蒙代爾教授被譽為最優化貨幣理論之父;他系統地描述了什麼是標準的國際宏觀經濟學模型;蒙代爾教授是貨幣和財政政策相結合理論的開拓者;他改寫了通貨膨脹和利息理論;蒙代爾教授與其他經濟學家一起,共同倡導利用貨幣方法來解決支付平衡;此外,他還是供應學派的倡導者之一。

N.格里高利·曼昆 (N. Gregory Mankiw,1958年2月3日-) 29歲時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現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經濟學;當教員時,講授過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統計學和經濟學原理。還曾做過帆船運動教練。

保羅·克魯格曼:(Paul R. Krugman,1953年2月28日)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是自由經濟學派的新生代,理論研究領域是貿易模式和區域經濟活動。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教授。1991年獲克拉克經濟學獎,2008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現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經濟學教授。克魯格曼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貨幣危機與匯率變化理論。他創建的新國際貿易理論,分析解釋了收入增長和不完善競爭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1933年-)
「現代宏觀經濟學締造者」和「影響經濟學進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Thomas Crombie Schelling,1921年)
美國著名學者、經濟學家,外交事務、國家安全、核戰略以及軍備控制方面的研究專家,也是有限戰爭理論的奠基人之一,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1940年-)
經濟學家,「新商業周期理論之父」,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芬恩·基德蘭德(Finn E.Kydland,1943年-)
挪威經濟學家,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因在「經濟政策的兼容性和經濟周期背後的驅動力」研究方面的傑出成就,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克萊夫·格蘭傑(Clive W.J.Granger,1934年)
經濟時間序列分析大師,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

弗農·史密斯(Vernon L. Smith,1927年-)
實驗經濟學之父,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

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 1934年-)
現代行為經濟學大師,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

D. 誰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

A。馬寅初,我剛剛做完了

E. 香港教授丁學良:誰是中國5個合格的經濟學家

中國到底有沒有合格的經濟學家?一個合格的經濟學家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哪些經濟學家已經躋身世界主流經濟學家行列?由華爾街電訊(wswire.com)編制的2006年(第二屆)《中國10大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排行榜於2月24日正式揭曉,張五常教授繼續名列榜首,清華大學錢穎一教授名列第二,而倍受爭議的郎咸平教授位居第三。林毅夫、鄒恆甫、吳敬璉、張維迎、李稻葵、陳志武、田國強等七位教授也共同名列榜中。值得關注的是,除吳敬璉外,其餘9位經濟學家均畢業於歐美名校,受過正規而系統的西方經濟學訓練。在中國,被稱為「經濟學家」(Economist)的約有6000人,然而,能在國際主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經濟學者只有大約100人。目前而言,中國經濟學家在全球經濟學界和財經媒體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非常有限,他們的觀點仍然處於邊緣狀態,全球主流媒體很少關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根據華爾街電訊對全球著名學府279位經濟學教授(含4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書面調查,有39位中國教授被點名說有學術水準,除了上榜的10位經濟學家外,劉大中(1914—1975)、蔣碩傑(1918—1996)、楊小凱(1948—2004)等3人已故,鄒至庄、黃有光、石壽永、李其、李龍飛、王江、白聚山等23位經濟學家工作或旅居在海外。華爾街電訊董事會主席、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RobertMundell)教授指出,「評判一名經濟學家是否合格主要有兩點:第一,他對經濟到底了解多少?第二,是否有創造力?有很多人有一流經濟學的教育背景,但他們沒有創新思維,這也是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經濟學家的。」蒙代爾表示,中國有很多名牌大學經濟系,但沒有一個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經濟系前列,無法與麻省理工、哈佛、耶魯、劍橋、牛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世界名校相提並論,這也是制約中國經濟學家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經濟學是一門非常專業、非常嚴肅的學科,有一套完整的體系,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才可能出成果。」華爾街電訊評選經濟學家的指標包括3個方面:學術影響力(70%)、經濟影響力(25%)和社會影響力(5%)。學術影響力主要考察候選人在國際國內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的數量和被引用的次數;經濟影響力主要考察候選人對經濟增長、經濟改革和產業政策的影響;社會影響力主要考察候選人的社會責任感、社會知名度以及話語可信度。華爾街電訊總編輯丁海森說,「和第一屆評選相比,學術影響力的權重已經從60%提高到70%,以後這個權重還會持續增加。在美國擁有終身教職的中國經濟學教授有數百人,他們中有的已經躋身主流經濟學家行列,比如白聚山、洪永淼在計量經濟學;錢穎一、許成鋼在轉軌經濟學;石壽永在貨幣經濟學;張春、陳志武、王江、周國富在金融學方面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學者。」2005年底,著名學者丁學良質疑中國經濟學家的學術水準,說「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國內有的著名經濟學家連在國際上最好的50個經濟系裡當研究生的資格都不夠」。華爾街電訊分析指出,中國經濟學的確有三多:一是經濟學正教授很多,二是經濟學教授帶研究生太多,三是經濟學博士多如牛毛。有過在美攻讀研究生院的人都知道,在美國當正教授的很少,副教授往往是系裡的研究骨幹。如錢穎一,90年開始在斯坦福任教,90年代中期就是公認的目前世界上轉軌經濟學中最好的學者之一,但他直到99年離開斯坦福時還只是助理教授(AssistantProfessor)。華爾街電訊對經濟學家的評測,目的是斧正被妖魔化的經濟學家形象,肯定經濟學家對經濟改革的貢獻,倡議社會(包括經濟學界)停止對經濟學家的人身攻擊和謾罵,回歸理性科學的爭論和探討。華爾街電訊(wswire.com)是全球領先的數據分析、財經新聞和商業媒體機構,將讀者定位為金融專才、商界領袖、經濟學人和媒體精英,為他們提供獨有的綜合財經信息平台,集財經解讀、金融工具、商業資訊、信用評級等產品於一身。據悉,華爾街電訊近期還將推出2006年《中國500經濟學人排行榜》。

F. 人大研究生世界經濟學專業有哪些教授,那個教授比較知名

人大經濟系全國排名第一,主要教授有:

政治經濟學教研室
宋濤林崗張宇楊志邱海平孟捷楊達偉謝富勝沈民鳴劉明遠杜朝暉趙峰張晨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教研室
楊瑞龍黃泰岩陳享光李義平周文姜少敏胡霞張錦峰楊繼東

西方經濟學與經濟思想史教研室
吳易風方福前姚開建劉鳳良吳漢洪盧荻賈根良周業安郭傑陶然陳彥斌黃淳李天有姚明霞王湘紅於澤孫文凱陸方文Peter KELLY

經濟史教研室
高德步賀耀敏陳勇勤王珏

數量經濟學教研室
趙國慶韓松楊斌江艇

企業與網路經濟學教研室
韓小明於同申李軍林楊其靜李瓊程華聶輝華劉小魯李三希

G. 浙江大學有哪些好的經濟學教授

史晉川等

好的教授很多的
浙大經濟系很活躍的,對外交流頻繁

H. 四川經濟學教授

杜肯堂,男,1935年生,四川省樂山市人。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規劃經濟學科組成員、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顧問、四川省科技顧問團顧問、四川省區域經濟研究會名譽會長、區域經濟與現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區域可持續發展、區域發展戰略。
周春,男,1927年2月生,天津市人。1952年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四川大學經濟系主任,總支書記,經濟研究所所長。歷任四川省價格學會副會長,四川省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價格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在「資本論」、「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社會主義價格理論與實踐」等領域頗有研究。
楊繼瑞,男,1954年10月生,四川省井研縣人。經濟學博士。西南財大黨委副書記。原四川大學副校長。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跨世紀優秀人才、國家國土資源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兼任四川省土地學會副會長、四川省財政學會副會長、四川省發展經濟學會副會長、四川省稅務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土地估價師協會副會長、四川省科技顧問團顧問、成都市科技顧問團顧問等職。主要研究領域:城鎮土地開發、房地產開發、企業管理、經濟理論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國家教育部社科基金科研項目10餘項。
廖君沛,男,1939年8月生,四川省隆昌縣人。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經管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宏觀經濟分析。
文富德,男,1950年6月生,四川省資陽市人。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南亞學會副會長,中國亞太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南亞經濟研究。承擔並完成中華社科基金、國家教委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各1項,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2項。

I. 吉林大學著名經濟學教授都有哪些

經濟學系
教 授 鄭貴廷[8] 紀玉山[9] 吳宇暉[10] 謝 地[11]
麻彥春[12] 魏益華[13] 馬春文[14] 李 政[15]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教 授 池元吉[16] 李俊江[7] 李 曉[6] 項衛星[17]
趙 放[18] 李冬 丁一兵[19] 李玉蓉[20]
財政系
教 授 潘 石[21] 徐傳諶[22] 年志遠[23] 湯吉軍[24]
齊 平[25] 李士梅[26] 許夢博[27] 邵學峰[28]
金融系
教 授 杜 婕[29] 池 晶[30] 孫少岩[31] 李 昱[32]
王倩[33] 戈國蓮[34] 杜莉[35]

J. 中國權威的經濟學家有哪些

張五常教授1935年生於香港,年到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系跟從現代產權經濟學創始人阿爾奇安學習,1963年―1967年攻讀博士學位,1967年到芝加哥大學跟從科斯做博士後研究,1969年為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1982年起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教授。張五常教授的理論主張往往在學術界引起廣泛爭議。主要著作有《佃農理論》(英文1969)、《社會成本的神話》(英文1978)、《中國會走向『資本主義』的道路嗎?》(英文1982)、《賣橘者言》(1984)等等。一方面,張五常教授在理論上下過苦功,「由淺入深、由深轉復雜,再由復雜轉深、再轉淺,來來回回好幾次」,已把價格理論咀嚼透爛。另一方面,張五常注重案例研究,大量時間用於現實問題的實踐調查,多年礪煉,使他的學術素養和對現實問題的把握渾然一體。 錢穎一(Yingyi Qian)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錢穎一教授在《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發表4篇論文,僅僅2006年,錢教授就有3篇學術文章發表,說明錢教授始終站在學術研究的前沿。錢穎一教授在清華大學數學專業本科畢業(1981年),先後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1982年)、耶魯大學運籌和管理科學碩士(1984年)、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1990年)。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第一副院長, 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曾任教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和馬里蘭大學。主要研究和教學領域:組織和制度經濟學、轉軌經濟學、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對於中國未來所面臨的經濟改革中出現的重多機遇與挑戰,錢教授反對單一漸近式說法, 堅持漸進與激進並行的觀點。 郎咸平(HP Lang, Larry)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郎咸平在國內的知名度極高,堪稱林毅夫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林毅夫教授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後第一位從西方學成歸國的經濟學博士,是中國大陸第一位運用規范的現代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也是國際經濟學界公認的研究中國問題的權威學者之一。林教授是197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奧多?W?舒爾茨教授的關門弟子。是改革開放以後第一位在權威的經濟學雜志《美國經濟評論》和《政治經濟學雜志》發表論文的中國大陸經濟學家,也是到目前為止在國外經濟學期刊中發表論文最多的一位。他一直主張市場取向的改革,認為只有實行市場經濟,理順市場價格體系,形成比較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和信息指標體系,才能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鄒恆甫(Zou Heng fu)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社會影響力★(?) 鄒恆甫教授說過喜歡做兩件事:一是教書,和學生在一起;第二就是很痛快地讀書,主要是歷史和哲學。1962年,鄒恆甫出生於湖南。1977年進武漢大學。1983年到哈佛經濟學系攻讀博士,堪稱中國新一代經濟學人中的元老。1992年,鄒恆甫博士一手創辦了武漢大學高級經濟研究中心,開辦了國際數理金融和數理經濟系兩個班,開始了中國經濟學教育改革試驗。這兩個班採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學與國際慣例接軌。中心向全球一流大學經濟系輸出很多中國經濟學博士生,鄒教授的行動贏得了經濟學同行之間的佩服和尊重。鄒恆甫對於教育所做的貢獻,首先不愧於他作為一個學者的本職。他創辦了我國第一本經濟學英文期刊《經濟學與金融年刊》,該刊成為國際經濟學主流刊物之一。他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近六十篇學術論文。他是華人中最著名的宏觀經濟學家之一。他基本上不為社會所知,所以,他的社會影響力為一星,真可謂最低調的經濟學大師。 吳敬璉(Wu Jing Lian)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吳敬璉教授給人感覺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學、為民請命的有良心的經濟學家。他的主要歡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讓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他是一個睿智和良知兼備的中國學者,他也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高貴品格。但也有人把近幾年中國股市的不景氣部分歸罪於他。由於歷史等多種原因,吳敬璉教授並沒有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但是他仍然是當代中國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對中國經濟學的理論發展和經濟與社會政策制定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他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適時轉變到整體改革戰略,規劃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路徑,論證發展民營經濟、實現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必要性。 張維迎(Zhang Wei Ying)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張維迎教授可能是挨罵最多的經濟學家,什麼「資本家的乏走狗」,什麼「屁股決定腦袋」,一時間學術爭論和人身攻擊的界限被徹底地模糊了,但是那些罵張維迎教授的人,至少有90%沒有完整地讀過張維迎的一篇文章。從1984年至今的20多年裡,張教授張從事產權和企業理論的研究是一貫的,長期的。張教授還應該算作是將「博弈論」(Game Theory)引入中國的開山之人,做了大量有關博弈論「傳道授業」的工作。隨著海龜進入中國學術界,他的學術影響力越來越小。 李稻葵(Li, David D)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除了經濟學業內人士, 知道李稻葵教授的人很少。「一個經濟學者在公眾空間,要以一種理性的形象出現,要用理性的話語討論問題,這是一個嚴肅經濟學者的風范。」李教授發表評論的同時也定義了自己。李教授198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獲學士學位,1992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經濟學)學位。先後擔任安娜堡密西根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陳志武(Chen Zhi Wu)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陳志武教授是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華爾街對沖基金公司的首席投資經理,金融學和金融資產定價領域最具有創造力和最活躍的學者之一,獲得過美國默頓.米勒(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獎、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研究獎等多項重大獎勵。陳教授是金融經濟學、財務學理論、證券定價、新興資本市場方面的專家。最近幾年,陳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轉型過程中的市場發展和制度機制建立的問題。「什麼制度機制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必要的」?「金融創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這些都是陳博士研究關注的問題。 田國強(Tian Guo Qiang)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田國強教授無論是在國際經濟學界還是在中國經濟學界均名聲遠揚。然而,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早期赴美留學的孜孜學子,田國強的求學道路異常坎坷。田教授1980年畢業於原華中理工大學數學系,1982年獲得該校數學碩士學位, 1987年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獲得全美斯隆博士論文獎。他提出了一個在「非規范性」的經濟環境中,即有限經濟自由和不完全市場體系環境下的企業產權理論。該理論認為,只有經濟制度環境得到適當的改變,社會才能有效地變換產權的所有制安排形式。田教授為德州A&M大學經濟系終身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fr=ala0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教授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