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新古典綜合派將經濟學

新古典綜合派將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2-01 06:00:19

⑴ 新古典綜合經濟學與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區別

我根據找到的資料整理了一下這個問題的解答思路:[綜述]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成為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兩大主流學派,這兩個學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認市場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認政府幹預的必要性。[具體區別]一、新凱恩斯主義新凱恩斯主義堅持市場的不完善性,認為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主體不可能對未來能洞察一切並據此行動,因此一切經濟資源的價格難以迅速調整並達到市場出清。經濟從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在此期間,經濟回遭受損失,因此,政府的政策干預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盡管該學派的理論結構並不景緻、完善,而且說法不一,缺乏統一的理論體系,但精神實質也始終是一句話:政府幹預是必要的。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堅持市場的完善性,認為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主體對未來具有理性預期並據此行動,因而一切經濟資源的價格會迅速調整,達到市場出清,經濟自動趨向均衡。這樣,政府對經濟是一切干預都是不必要的,也是無效的。如果政府才卻超越人們預期的突如其來的政策干預行動,盡管短期內可能使經濟偏離均衡,取得某種小,但只會使經濟走想更大的非均衡,政府對經濟的任何干預都是利少弊多。不管他們的理論結果多麼精緻、完善、精神實質始終是一句話:徹底的經濟自由。新凱恩斯主義堅持市場的不完善性,認為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主體不可能對未來能洞察一切並據此行動,因此一切經濟資源的價格難以迅速調整並達到市場出清。經濟從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在此期間,經濟回遭受損失,因此,政府的政策干預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盡管該學派的理論結構並不景緻、完善,而且說法不一,缺乏統一的理論體系,但精神實質也始終是一句話:政府幹預是必要的。[評價]這兩派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我們不能說誰是誰非,而只能說那一派的觀點和主張較符合真實世界。從這一點看,新凱恩斯主義可能比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更符合實際些。根本原因在於,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關於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能理性預期的假定條件實在太苛刻。眾所周知,人們在市場活動中為了自己的利益,盡管力求掌握一切可能獲知的信息,不斷修整與其中是一切錯誤。但由於大千世界的千變萬化,一切經濟現象無刻不在變動中,加上人們總有某種為自己利益而欺騙和損害別人的機會主義傾向,因而對所有經濟活動主體來說,信息總是不完全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作為一種理論抽象,盡可能作出理性預期和市場出清假定,但現實生活中永遠不存在這些假定的情況。可能正因為如此,所有市場經濟國家政府都沒有按新古典經濟學派的主張去做,對經濟的形形色色干預從未間斷過,哪怕是在經濟自由注意呼聲最強烈的年代中,政府始終擔任在著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角色。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的新凱恩斯主義無疑繼承了傳統凱恩斯主義的衣缽,但力圖克服傳統凱恩斯主義的不足,尋找價格粘性和市場非出清的微觀基礎,竭力證明這種「粘性」和「非出新」同樣是經濟主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結果。他們找了五花八門的「理由」來說明這種「結果」,這些「理由」有些看來很不充分,證據不足,但有兩點是值得肯定的:一是這些「理由」都是從經濟主體為追求自己最大利益出發的,因而是合乎經濟學基本原理的,也是能使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建立在一個扎實的微觀基礎上;二是這些「理由」盡管各不相同,說法各異,但都是從實際生活中來的,是現實經濟生活的某種反映。顯然,新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分歧和區別,並不在於認為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要不要「理性預期」或力求「理性與其」,而在能不能「理性預期」或做到「理性預期」,也不在於認為要不要「市場出清」,而在於能不能「市場出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從這一標准看,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可能比新凱恩斯主義離真理更遠些。

⑵ 什麼是新古典主義綜合學派

二戰後,在以 薩繆爾森 為代表的一批美國經濟學家的努力下, 逐漸形成了」新古回典綜合派」的 宏觀經濟學答 。 一系列在凱恩斯基本理論基礎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綜合在一起, 形成了所謂的」宏觀經濟學」。而傳統的經濟學理論, 包括價格理論,消費理論,生產理論,市場理論以及分配理論和 一般 均衡理論與 福利經濟學 則被冠以」 微觀經濟學 」的名稱。

⑶ 急急急,新古典綜合經濟學與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區別

新古典綜合派是從實證經濟學的手段和目標的統一角度考慮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的結合的;新古典綜合派認為,要解決資本主義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在對需求進行分析的同時,還需要對供給進行分析。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一般都接受以下四個命題:(1) 私人經濟是可以自身穩定的;(2) 貨幣在長期是中性的;(3) 貨幣在短期也是中性的;(4) 凱恩斯主義積極干預的經濟政策是有害的。

⑷ 凱恩斯經濟學的學派代表

新古典綜合派(Neoclassical Synthescs),又稱後凱恩斯主流派(Post-Keynesian Mainstream),是產生於美國的現代凱恩斯主義的一個重要學派。新古典綜合派試圖在凱恩斯的總量經濟范疇基礎上,用新古典的個量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去構造一個綜合的科學的新經濟學殿堂。
(一)新古典綜合派的形成
新古典綜合派是在二次大戰後新的經濟歷史條件下,在詮釋、擴展凱恩斯主義的過程中,融合新古典經濟學而形成的。
1、新古典綜合派的由來
凱恩斯的《通論》問世後,在經濟學界掀起了一場革命。為了使凱恩斯主義更易為經濟學界所接受,不少凱恩斯主義者開始發表研究、解釋《通論》的論著,對它進行修訂和理論擴展工作。對《通論》的拓展研究因二次開發大戰後歷史條件的改變而變得日益迫切。新古典綜合派正是戰後經濟發展變化後,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新古典綜合派雖然是在二次大戰後形成的,但是,對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學說的綜合起始於戰前。
2、新古典綜合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1)阿爾文·漢森
新古典綜合派的先驅者,美國著名的凱恩斯主義者,被譽為美國凱恩斯主義的建築設計師。在理論上,漢森原始研究經濟周期和危機理論的,是新古典經濟理論的信奉者,對凱恩斯理論曾持有異議。1937年起,他到哈佛大學任教後轉向信奉凱恩斯理論,並在美國積極傳播凱恩斯主義。他的宣傳凱恩斯注意著作,使凱恩斯理論「通俗化」、「美國化」。代表著作有《充分復甦,還是停滯》、《財政政策與經濟周期》、《經濟政策和充分就業》、《貨幣理論與財政政策》、《凱恩斯學說指南》、《美國的經濟》、《20世紀60年代的經濟學》。
(2)約翰·理查德·希克斯
希克斯197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一生發表的論著甚多,所設計的理論范圍也較為廣闊。希克斯引進一般均衡和序數效用分析構成其價值理論,從而使英美正統經濟學大為改觀。他在評論凱恩斯《通論》時所提出的IS—LM模型,在現代經濟學中廣泛運用。希克斯的代表著作有:《價值與資本》、《消費者剩餘理論的重建》、《對經濟周期理論的貢獻》、《需求理論的修正》、《資本與成長》。
(3)保羅·A·薩繆爾森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新古典綜合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1970年因發展了靜態和動態經濟理論,提高了經濟科學的定量分析水平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薩繆爾森幾乎在西方經濟學的各個方面均有自己的改正、補充、精煉或發展。他的主要著作有:《經濟分析的基礎》、《經濟學》、與多夫曼和索洛合著《線性規劃和經濟分析》。主要論文有:《乘數分析和加速原理的聯合作用》、《國際貿易和生產價格的均衡》、《資本理論的寓言和現實性:代用的生產函數》、《處於困境的自由主義者》等等。
(4)詹姆士·托賓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計量經濟學家,新古典綜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8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托賓的研究比較側重在貨幣方面,究其根源是金融市場及有關問題。較突出的成就是資產選擇理論和貨幣經濟成長理論。資產選擇理論是他獲得諾貝爾獎的代表理論。他的主要著作有:《國民經濟政策》、《經濟學論文集:宏觀經濟學》、《十年來的新經濟學》、《經濟學論文集:消費和經濟計量學》等。
(5)羅伯特·默頓·索洛
198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直接在薩繆爾森指導下培養起來的經濟學家,是新古典綜合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資本理論和經濟成長理論方面。他與多爾夫曼等合著的線性規劃一書是有名的著作。他的代表著作有:《線性規劃與經濟分析》、《資本理論與報酬率》、《美國的失敗性質與原因》、《增長理論:說明》;論文《經濟增長理論》等。
(6)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1985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理論上的重要貢獻是提出了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說和公司財務定理。他的代表性著作有:《國民收入和國際貿易》;1980年出版三卷集的論文集:《宏觀經濟學論》(第一卷)、《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說》(第二卷)和《財政理論和其他論文集》(第三卷) 。
(7)阿瑟·奧肯
1956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經是肯尼迪與約翰遜總統兩任總統的經濟顧問。他在理論上的主要貢獻是分析了平等與效率的替換關系,提出了估算 「可能產出額」的「奧肯定理」。其代表著作為:《繁榮政治經濟學》、《平等與效率》。
(二)新古典綜合派的收入決定論
新古典綜合派把凱恩斯的宏觀收入決定論和新古典的均衡價格論綜合為一體,建立一個新的理論體系,並據以提出新的政策主張。收入決定論是關於社會總產量從而總就業量、總收入水平有那些因素決定、怎樣決定的理論。
(三)IS—LM模型
IS—LM模型又稱為希克斯—漢森模型
1937年,希克斯第一次提出了IS—LL分析。20年後,漢森提出這一分析工具,並將LL曲線改稱為LM曲線。凱恩斯有關利率的理論有兩個缺陷:一是利率的不確定性,二是貨幣市場均衡無法保證商品市場也達到均衡。希克斯、漢森的IS—LM模型修補了凱恩斯理論的缺陷,把凱恩斯的收入決定論和貨幣理論結合起來,建立起一般均衡模型。
1、IS—LM一般均衡模型
在商品時常中,投資I是利率r的函數,I隨著r遞減而減少.儲蓄S是收入Y的函數,S是Y的遞增函數。希克斯認為,將I=I (r)和S=S(Y)合在一起,就得到收入與利息率的另一種關系,形成IS曲線。下式決定了均衡收入:I(r)=S(Y) 在貨幣市場上,名義貨幣供給量為M,貨幣需求為L=L(r,Y)。貨幣供給有政府決定,是個既定的量,貨幣的需求量是利息率和收入函數,當下式成立時,貨幣市場達到均衡:M=L(r,Y)貨幣供求相等點的軌跡形成LM曲線。它表示在貨幣供給既定時,貨幣市場處於各種均衡態對應的收入和利息率的各種組合。將方程I(r)=S(Y)與M=L(r,Y)聯立,可求得未知數(r,Y)的解,這個解就是IS曲線和LM曲線的交點E。這就得到一個關於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交點E代表一般均衡態。這一利息率和收入的組合是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都達到供求相等的點。在經濟體系達到一般均衡狀態時,收入水平達到穩定均衡。
2、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均衡變動
IS—LM曲線的交點所確定的收入和利息的均衡組合,會隨著兩條曲線中任意一條的變動或兩條曲線同時變動而改變的。 IS曲線的移動源於需求的變動,特別是投資需求的改變。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向右移的IS曲線同LM曲線在較高的均衡點表示一個較高的收入和較高的利率組合。反之,就相反。 LM曲線的移動主要源自於貨幣供給的變動。在IS曲線不變的情況下,向右移的LM曲線同IS曲線在較高的均衡點表示一個較高的收入和較低的利率組合。反之,相反。 IS曲線和LM曲線同時移動對市場均衡的影響。當LM曲線不變時,IS曲線右移動,收入增加,利率提高。IS曲線不變時,LM曲線向右移動,收入增加,利率下降。如果IS曲線和LM曲線同時向右移動,只要兩者配合適當,結果收入增加,利率不變。
(四)新古典綜合派的基本理論體系
新古典綜合派的整個理論由其基本理論體系、經濟增長論和經濟周期論等構成。基本理論體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新古典經濟理論加上工資剛性假設條件的總供給曲線;二是從IS—LM模型到處的需求曲線;三是菲利普斯曲線與總供求曲線的結合。
1、總需求曲線
商品市場均衡條件為:I(r)=S(Y),貨幣市場均衡條件為:M/P=L(r,Y),將以上兩式聯立,把Y和r作為未知數,可得出總需求 Y和價格P的關系式:Y=F(P)該式即為凱恩斯模型的總需求曲線的公式。總需求曲線AD表明,在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條件下,價格水平與總收入(或總產量)的變動方向相反。總需求曲線是從IS—LM模型推倒出來的,而該模型又是新古典理論與凱恩斯主義結合,所以,總需求曲線體現了兩種理論的綜合。
2、總供給曲線
總供給曲線AS曲線的求取方法。為了簡化起見,有些新古典綜合派的學者,將達到充分就業之前的曲線以一條水平線來近似代表它。這樣,總供給曲線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水平線,它表示在尚未到達充分就業產量以前的價格與產量的關系;另一部分是垂直線,它描述達到充分就業產量以後的價格與產量的關系。由於總供給曲線形如反寫的「L」,所以,又將它稱為反「L」形總供給曲線。它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凱恩斯宏觀經濟學說與新古典經濟理論的綜合。
(五)宏觀經濟政策
新古典綜合派的宏觀經濟目標是: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經濟政策就是為了同時達到這些目標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政府通常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互配合起來使用,以求同時實現上述幾項宏觀調控目標。
1、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是政府既定目標,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的變動以影響宏觀經濟活動場水平的經濟政策。政府調整總收入和支出的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為:改變政府購買水平、改變政府轉移支付水平和改變稅率。
2、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主要工具有三:公開市場業務,調整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貼現率,調整法定準備率。
3、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配合
新古典綜合派認為,凱恩斯提出的政策主張是針對30年代大蕭條的,當時,有效需求不足,失業嚴重。政府應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放鬆銀根,減少稅收,擴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投資和消費,彌補有效需求的不足。新古典綜合派指出,二次大戰後的經濟狀況與30年代大蕭條時期迥異。政府幹預經濟的政策措施也應該多樣化,政策組合方法應有所改變。在50年代,漢森等提出補償性財政貨幣政策;60年代前期,托賓、海勒等人主張增長性財政貨幣政策;60年代後期以後進入政策多樣化時期。 形成
後凱恩斯派是在與新古典綜合派的爭論中形成和發展起來。凱恩斯的《通論》問世後,凱恩斯的追隨者們對《通論》中若干論點的理解和現實問題的看法發生分歧,足見形成兩個對立的學派:新古典綜合派和後凱恩斯學派。前者以美國劍橋的麻省理工學院為中心,後者以英國劍橋大學為中心。因此,兩派之爭又稱為「兩個劍橋之爭」。
2、理論的基本特點
後凱恩斯主義反對新古典的微觀經濟理論,堅持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力圖使兩種理論進一步分裂。後凱恩斯學派在批判新古典綜合派的同時,也積極闡明自己的論點。該學派在理論上基本特點為:
(1)將凱恩斯的短期、比較靜態分析拓展為長期、動態化分析
(2)後凱恩斯主義反對新古典綜合派恢復傳統經濟學均衡分析方法
(3)強調收入分配理論
(4)批判邊際生產力分配論
(5)強調貨幣會導致經濟不穩定
(6)重視規范分析的方法
3、主要代表人物
後凱恩斯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瓊·羅賓遜、尼古拉·卡爾多、皮羅·斯拉法、盧伊季·帕西內蒂等人。
4、代表性價值理論
後凱恩斯學派的代表性價值理論是斯拉法的價值理論。斯拉法價值理論的貢獻,在於他嘗試著在建淵源於古典經濟學家和馬克思的價值分析方法。在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們的著作中,剩餘是重要的概念。斯拉法指出,李嘉圖堅持了勞動價值論,但沒有解決統一價值標准問題,馬克思也沒有解決這一問題。新古典學派用「邊際效用」這個主觀概念來解釋價值更是錯誤,為解決這一困局,斯拉法提出了「標准合成商品生產體系」,簡稱「標准體系」,設計出一種「合成商品」來作為價值尺度的標准,科學地解決了李嘉圖的問題。由「標准體系」可以得知利潤率與工資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R為剩餘產品相對價值,由它生產的技術條件決定。利潤率越高,工資就越低;反之,亦然。斯拉法體系方程組說明:產量決定於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關系,而不決定於市場供求之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價格卻不決定於生產技術,而取決於資本家與工會之間談判所確定的工資、利潤之間的消長。斯拉法還以他的商品價格理論體系指出,商品的價值最終是由勞動決定的。每中商品價格決定的方程都是勞動函數。商品都是由勞動和生產資料的結合生產出來的。後凱恩斯學派指出,斯拉法的「還原」原理既堅持了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還科學地解決了馬克思從價值到生產價格的「轉形」問題。
5、收入分配理論
1、對新古典綜合派分配理論的批判
2、後凱恩斯學派的分配理論
斯拉法對於利潤率和價格相互關系所作的分析,以及由商品標准體系中推導出來的「不變價值尺度」,為後凱恩斯學派的分配理論提供了一個價值論基礎。
(1)羅賓遜的分配理論 羅賓遜增長模型
(2)卡爾多的分配理論 卡爾多在經濟增長模型中關於利潤在國民收入中的份額和利潤率的公式總是有效的。
(3)帕西內蒂的分配理論 帕西內蒂的經濟增長模型
(4)斯拉法的分配理論
6、經濟政策主張
後凱恩斯學派的經濟政策主張,是依據其收入分配理論提出的。他們主張:
1、改進先行稅收制度,實現收入均等化。
2、通過政府的福利措施,緩解「富裕中的貧困」的現象。
3、對投資進行全面的社會管制,克服經濟盲目增長,把經濟社會納入凱恩斯所設想的「長期充分就業長」的軌道。
新凱恩斯學派(New Keynesians) 1、原凱恩斯主義與新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主義曾在宏觀經濟學領域長期處於主流經濟學地位。但是,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來,凱恩斯主義由於不能解釋滯脹現象而受到與其對立的主張自由經濟的學派的批評。凱恩斯主義無力應付現實和理論的挑戰而陷入困境,從主流派正統經濟學寶座上跌落下來。經濟自由主義的思潮席捲西方宏觀經濟領域,凱恩斯主義日趨衰微。新凱恩斯主義的出現,使凱恩斯主義從困境中走了出來。
2、新凱恩斯主義形成的理論背景
新凱恩斯主義產生的條件是,原凱恩斯主義的理論缺陷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在解釋現實問題時效微力乏。原凱恩斯的不足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在理論上的進展,給新凱恩斯主義者以有益的啟迪。新凱恩斯主義是原凱恩斯主義受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打擊後,汲取凱恩斯主義與其對立的學派的斗爭中的經驗教訓而形成,並在與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斗爭中不斷發展,是原凱恩斯主義的復興。
3、新凱恩斯主義的假設條件和特點
非市場出清假設是新凱恩斯主義最重要的假設,這一假設來自原凱恩斯主義。但是,兩者的非市場出清理論存在著重大的差別。新凱恩斯主義的假設條件是:
(1)假定工資和價格有粘性,即工資和價格不是不能調整,而是可以調整的,只是調整十分慢,須耗費相當的時日。
(2)新凱恩斯主義模型增添了原凱恩斯模型所忽略的兩個假設:一是經濟當事人最大化原則,二是理性預期。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特徵是:否認新古典的二分法,認為經濟是非瓦爾拉斯均衡,實際不完全性是重要的。 新凱恩斯主義的價格粘性論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名義價格粘性論;而是實際價格粘性論。
1、名義價格粘性論
(1)菜單成本論
有關菜單成本論的文獻很多,其中代表性理論為:菜單成本和經濟周期論;近似理性經濟周期模型;實際剛性和貨幣非中性論等。
(2)交錯調整價格論
交錯調整理論認為,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通常採用交錯而不是同步方式調整價格。
2、實際價格粘性論
新凱恩斯主義的實際價格粘性論,除了上面提到的「實際剛性和貨幣非中性論」外,還有:廠商信譽論、需求非對稱性論、投入產出表理論、寡頭市場和價格粘性論。
(三)勞動市場論
新凱恩斯主義的勞動市場論克服了凱恩斯主義指明的許可權,維護了凱恩斯主義勞動市場非出清的信條。新凱恩斯主義勞動市場論的關鍵性假設是工資粘性,歸納起來不外乎是兩類:一是名義工資粘性論;而是實際工資粘性論。
1、名義工資粘性論
新凱恩斯主義關於名義工資粘性的代表性理論有:交錯調整工資論和長期勞動合同論等。
2、實際工資粘性論
新凱恩斯主義關於實際工資粘性的理論比較多,其典型理論有:隱含合同論、效率工資論和局內—局外人理論。隱含合同論包括公開信息隱含合同論和非對稱信息隱含合同論。效率工資論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方面:效率工資和勞動市場;效率工資的微觀基礎;效率工資和失業。失業滯後論也包括三方面:純局內人的工資調整;有局外人壓力的工資調整;失業的持久性和工資調整。 新凱恩斯主義信貸配給論從信貸市場中信息非對稱性出發,論述了利率和貸款抵押的選擇效應會導致信貸市場出現信貸配給,信貸市場會失靈,政府幹預有積極作用。
1、利率的選擇效應和信貸配給利率有兩種選擇,一是正向選擇,二是反向選擇。利率的正向選擇效應是指,利率的增加能提高銀行的收益,它是利率對銀行收益的直接影響。利率還對廠商有激勵作用,能改變廠商對待風險的態度。銀行利用利率的反向選擇效應作為檢測機智,可以辯識出廠商稀罕風險的程度和將貸款給不同廠商的風險性。銀行最優利率通常不等於市場出清時的利率,所以,信貸市場出現配給。信貸市場出現配給,是自由信貸市場中銀行依據利率的選擇效應,為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理性行事的結果,不是國家干預的產物。
2、貸款抵押的選擇效應和信貸配給貸款抵押品有正向選擇效應和反向選擇效應。前者是指,當信貸市場存在超額需求時,銀行通過提高貸款抵押品水平來增加還貸款的可靠性,減少壞帳的風險,增加銀行收入。同時,還抑制了借款者對貸款的需求。後者是指貸款抵押品水平的遞增會增加貸款的風險,降低還款的可靠性。銀行可以根據這兩者確定最佳抵押品水平。新凱恩斯主義的信貸配給論指出,由於信貸市場中利率機智和配給機智同時起作用,信貸市場會出現多重均衡態,市場機制失靈,通過政府幹預才能糾正市場失靈。 1、新凱恩斯主義的價格政策
新凱恩斯主義者的價格政策建議的主旨是抑制價格粘性,使價格富有彈性,以修復失靈的市場機制,穩定總產量。新凱恩斯主義者在交錯調整價格論和菜單成本論中提出了大體相似的政策建議。這兩個政策建議都主張通過政策干預去協調經濟人的行為,糾正市場失靈,基本上是正確的,只是缺乏可操作性。
2、新凱恩斯主義的就業政策
新凱恩斯主義的勞動工資理論,在微觀經濟學基礎上闡釋了工資粘性和失業問題,並提出若干關於工資就業的政策。這些政策建議主要集中於局內—局外人理論和交錯勞動合同論等理論。新凱恩斯主義的就業政策照樣於增加工資彈性,減少失業,其政策思路是合理的,但帶有較強的理想色,具體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由政府出面敢於勞動合同,在資本主義國家中缺乏可行性。
3、新凱恩斯主義的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
(1)貨幣政策新凱恩斯主義者認為,為了實現穩定產出的目標,政府罪有應得的貨幣政策是:貨幣量市場的調整與影響價格的實際擾動相適應,與引起價格變動的名義擾動反向行事。然而這兩種政策對雇員的影響是不同的,前者意味著產出穩定時,雇員工資不太穩定,而後者意味著產出穩定時,雇員工資比較穩定。
(2)信貸政策新凱恩斯主義的信貸政策建議是:政府從社會福利最大化出發,應該干預信貸市場。利用貸款補貼或提供信貸擔保等手段去降低市場利率,使那些有社會效益的項目能夠獲得貸款。
圖書《凱恩斯經濟學說評論》
作者:劉滌源
ISBN: 9787307023826頁數: 494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定價: 24.50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1998-7-1
簡介 ······
本叢書的主旨在於,以凱恩斯主義為突破口,在研究當代西方經濟學方面倡導這樣一種既嚴謹而又具開拓精神的研究學風:
其一,對學說本身力求學懂弄通,介述務須確切而不失願意。切忌一知半解,膚淺臆斷,誤入歧途。
其二,當代西方經濟學說,包括凱恩斯主義在內,屬於意識形態的范疇,有一個是辨是非的問題,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方法,作出深入細致的評論。我們堅持一分為二;是則是,非財非,不論是褒是貶,均力求恰如其分,以理服人。這里必須指出,這套叢書專對凱恩斯主義,就其整個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包括時代背景與思想淵源等,以及其主工成員各自的理論內涵,實事求是,深入線致地進行評論,判明其是非得失。在這套叢書中有些評論為主,如對凱恩斯就業一般理論的評論,如對P. A.薩繆爾森新古曲綜合理論的評信紙,對瓊·羅賓遜新劍橋經濟學說的評論,如對A·H·漢森經濟學說的評論,如對凱恩斯主義其對立各學說的對比分析,如此等等。其他各卷,以介述經濟學說為主,但也簡明扼要地作出評論。總之,這套叢書特別著重對凱恩斯主義進行明辨是非的分析批判,並力求深入細致,實事求是,以理服人,這是我們這套叢書的基本旨趣,也是它的一個重要特色。
其三,關於這些經濟學說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的借鑒、參考和利用問題,我們堅持取其精華,洋為中用。我們一方面反對全盤否定,一概排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特別強調堅決反對盲目崇拜,生般硬套,那勢必對國計民生產生嚴重的惡果,我們應當提高警惕。

⑸ 結合凱恩斯的貨幣金融學說、新劍橋學派的貨幣金融學說、新古典綜合派的貨幣金融學說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嗚嗚 不會做

⑹ 新古典綜合派,現代貨幣主義,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貨幣中性理論有何異同點

首先需明白貨幣中性理論是指貨幣供給的增長將導致價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長,對於實際產出水平沒有產生影響。
相同點:貨幣增長理論
不同點:傳統的貨幣數量論認為貨幣量的增減只會導致一般物價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變化,而不會帶動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化,貨幣是中性的。 總體來看,古典學派和新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都認為貨幣供給量的變化隻影響一般價格水平,不影響實際產出水平,因而貨幣是中性的。
現代貨幣中性的嚴格證明基於沒有「貨幣幻覺」這種關鍵假設。是帕廷金(1965年)指出,在借貸經濟中,在預算約束下謀求效用最大化沒有貨幣幻覺的個人的需求函數,取決於相對價格、利率和初始財富的真實價值,後者包括實物資本、證券持有量與貨幣余額。
帕廷金利用一般均衡體系證明了:如果我們假設貨幣需求的增加伴隨以對其他所有商品和債券的需求減少,那麼,新的均衡將在所有貨幣價格以相同比例下降相利率不變的情況下達到;相應地,這些產品各自的產出也不變。
然而在凱恩期貨幣理論中則假設貨幣需求的增長僅僅是靠債券的持有而實現的,而這正是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的含義。這種流動性偏好的變動就起作用並非是中性的,而是將導致利率的增長,進而影響投資及經濟系統的其他實際變數。
供參考。

⑺ 請問新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綜合派和凱恩斯AS-AD模型有什麼區別

你這里應該是新古典宏觀經濟學。
先說凱恩斯吧,-AD模型是凱恩斯經濟啊學分析宏觀經濟波動的基本模型之一,其中AD模型是從IS-LM或IS-MP模型推導來的,AS模型是從凱恩斯勞動市場模型等幾個模型中推導出來的,他們共同構成了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古典經濟學,也就是凱恩斯以前的經濟學,因為凱恩斯以前還沒有完整的宏觀經濟學理論體系,所以古典經濟學主要是微觀經濟學方面的成就,比如消費者選擇理論、生產論、成本論、局部均衡理論、一般均衡理論等,主要分析某一個或幾個市場,理論很完備。古典經濟學的宏觀理論主要是貨幣數量論、薩伊定律等。
新古典綜合派把古典經濟學中的微觀理論和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綜合起來,建立起了一個微觀+宏觀的綜合經濟學體系,所以被稱為「綜合派」,為什麼叫「新古典」綜合呢?是因為他們把凱恩斯的新的宏觀經濟理論和古典經濟理論綜合在了一起。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認為新古典綜合派的簡單綜合是不科學的,因為微觀理論和宏觀理論沒有一個共同的理論基礎,微觀說微觀的,宏觀說宏觀的,兩個不搭界,雖然可以訂在一本書里,卻不能從邏輯上將二者貫通起來,所以,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致力於建立以古典微觀理論為基礎,建立新的宏觀經濟學,所以叫「新的帶古典色彩的宏觀經濟學」,就是「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代表人物是盧卡斯、巴羅等。
總的來說,古典經濟學的微觀+凱恩斯的宏觀=新古典綜合(簡單相加)。
從古典經濟學的微觀推宏觀經濟理論-->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內在滲透)。
個人理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⑻ 新古典綜合派的面臨的挑戰

1、對於新古典綜合,凱恩斯陣營和反對派都存在一些反對意見。在凱恩斯陣營,英國的凱恩斯主義者羅賓遜夫人早在五十年代就指責新古典綜合忽視了凱恩斯理論體系對收入分配,經濟不穩定和預期不確定性,歷史性等的強調,因而新古典綜合是冒牌的凱恩斯主義;在凱恩斯主義的反對派中,貨幣主義在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得曼教授的領導下,對古典學派發動了猛烈的攻擊,尤其集中於經濟經驗計量基礎上的(財政)政策有效性問題。薩繆爾森的偉大在於及時認識和接受了這些批評意見,並從各種反對意見中吸收了有益成分。薩繆爾森在《經濟學》第八版中用主流經濟學代替了新古典綜合一詞,以廣泛吸收能夠為己所用的研究成果。
2、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的同時失業率上升,這就是著名的「經濟滯脹」問題。然而,居於主流經濟學地位的新古典綜合學派所堅持的凱恩斯主義並不能解釋和解決「滯脹」問題。與此同時,居於非統治地位的西方宏觀經濟學的其他派別,如貨幣主義,奧地利學派和供給學派等,紛紛對新古典綜合學派進行挑戰並且提出自己有關「滯脹」的見解,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之中。同時西方宏觀經濟學的研究範式也實現了由傳統向「從微觀基礎出發研究宏觀經濟問題」這一當代研究範式的轉變。
盡管如此,我們仍然不能忽視新古典經濟學在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在經濟建設中,要吸取新古典經濟學政策的正確主張,促進經濟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新古典綜合派將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