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方經濟學,如圖,為什麼邊際替代率隨x增加時不能用消費者均衡呢
這是人大802考研的一道題。邊際替代率等於價格之比這個均衡條件只能在無差內異曲線是擬凹條件容下使用,大概就是無差異曲線要凸向原點。在無差異曲線擬凹的情況下,效用最大化時就是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約束線相切時,因為這個時候繼續向右移動無差異曲線,交點就不存在了。而這個題目的無差異曲線是凹向原點的,給定預算約束線,向右移動無差異曲線使得預算約束線與無差異曲線相切,此時效用並沒有最大化,因為在相切以後繼續向右移動無差異曲線,仍然能夠保證預算約束線與無差異曲線有交點,也就是說效用還能繼續擴大。所以不能用常規方法做。效用能擴大到什麼時候呢?當無差異曲線再向右移動一點點就與預算約束線沒有交點的時候,也就是碰到預算約束線某個端點之一的時候,具體哪個端點就因題而異了
⑵ 經濟學中的邊際替代率怎麼算的呀·
邊際替代率是消費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時,減少的一種商品的消費回量與增加的另答一種商品的消費量之比。
假設MRSxy—以X商品代替Y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X-X商品的增加量 MUx-X的邊際效用
△Y-Y商品的減少量 MUy-Y的邊際效用
MRSXY= △Y/ △X = MUx/MUy
表示人們為增加一單位X商品而放棄的Y商品的數量。
在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時,更有
MRSXY=△Y/△X=PX/PY=MUX/MUY
⑶ 西方經濟學 邊際替代率 請問圖片中的第五題怎麼寫 過程越詳細越好
《西方經濟學》試卷A
姓名:
一、名詞解釋(15』)
1.需求: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
3.公共物品:
4.GDP:
5.貨幣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40』)
6.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 【 】
A.收入問題 B.就業問題
C.價格問題 D.消費問題
7.王女士某月收入為2000元,最有可能作為此月需求的是 【 】
A.購買價值3500元手機一台 B.購買價值500元的女裝一套 C.購買價值200元的金利來領帶十條 D.去駕校學車,費用為3000元
8.如果甲產品價格下降引起乙產品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則 【 】
A.乙是甲的替代產品 B.乙是甲的連帶產品
C.甲的需求減少,乙的供給量增加 D.甲的供給減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給增加,需求增加,將導致均衡數量 【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不確定
10.在一條等產量曲線的不同點上,要素的邊際替代率 【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價格不變條件下,總收益曲線是一條 【 】
A..先上升後下降的曲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水平的直線 D.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12.完全競爭的市場特點是 【 】
A.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B.廠商進出行業全自由
C.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 D.以上都正確
13.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長期均衡中 【 】
A.超額利潤逐漸增加 B.虧損逐漸減少
C.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D.既無超額利潤,也無虧損
14.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 【 】
A.汽車噪音對他人的影響被稱為外部不經濟
B.如果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經濟
C.社會成本的均衡價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經濟不會導致市場失靈
15.下列屬於注入的是 【 】
A.儲蓄 B.稅收 C.進口 D.出口
16.下列不屬於政府的轉移支付的是 【 】
A.社會保障金 B.國防經費
C.企業救濟金 D.兒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屬於要素收入的是 【 】
A.工廠發放給工人的加班補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股東紅利 D.資本折舊
18.當就業量等於潛在就業量時,失業率 【 】
A.等於零 B.大於自然失業率
C.小於自然失業率 D.等於自然失業率
19.古典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 】
A.貨幣供給量增加 B.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價指數上升 D.國民收入增加
20.新劍橋學派認為發生「滯脹」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府過度增加貨幣供給量的結果 B.赤字財政和通貨政策的結果
C.赤字財政和通貨政策的結果 D.以上都是
21.根據儲蓄函數關系,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 【 】
A.收入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預期收入減少
22.根據貨幣需求理論,不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 】
A.債券的預期收益 B.物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
C.一般物價水平 D.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23.假定某國的農業生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麼 【 】
A.該國不會進口食物 B.該國將出口食物
C.根據此假設仍不能決定該國出口或進口食物
D.該國因生產自給而不能從貿易獲得好處
24.對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來講,如果人民幣的匯率上升,
則美元的匯率將 【 】
A.上升 B.下降 C.無法確定 D.不變
25.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的匯率 【 】
A.絕對固定,沒有波動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C.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D.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一種貨幣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
三、計算題:(15』)
26.已知消費函數為C=6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求:
(1) 均衡的國民收入Y為多少?
(2) 如果投資變為I=100,均衡的國民收入變為多少?
(3) 投資乘數K為多少?
四、論述題:(30』)
27.試述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5』)
28.試述用GDP(或GNP)來衡量經濟成果會有哪些缺陷?(15』)
《西方經濟學》試卷A答案
姓名:
一、名詞解釋(15』)
1. 需求: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下願意而且能夠
購買的商品和勞務的數量。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是MR=MC,據此確定產量,把該賺到的利潤
都賺到,實現利潤最大化。
3.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物品。
4.GDP:按國土原則計算的一定時期內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
5.貨幣政策:政府根據宏觀經濟調控目標,通過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
和信用規模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利率水平,以影響和調節宏觀
經濟運行狀況的經濟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40』)
6.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 【 C 】
A.收入問題 B.就業問題
C.價格問題 D.消費問題
7.王女士某月收入為2000元,最有可能作為此月需求的是 【 B 】
A.購買價值3500元手機一台 B.購買價值500元的女裝一套
C.購買價值200元的金利來領帶十條 D.去駕校學車,費用為3000元
8.如果甲產品價格下降引起乙產品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則 【 B 】
A.乙是甲的替代產品 B.乙是甲的連帶產品
C.甲的需求減少,乙的供給量增加 D.甲的供給減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給增加,需求增加,將導致均衡數量 【 B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不確定
10.在一條等產量曲線的不同點上,要素的邊際替代率 【 D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價格不變條件下,總收益曲線是一條 【 D 】
A..先上升後下降的曲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水平的直線 D.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12.完全競爭的市場特點是 【 D 】
A.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B.廠商進出行業全自由
C.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 D.以上都正確
13.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長期均衡中 【 D 】
A.超額利潤逐漸增加 B.虧損逐漸減少
C.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D.既無超額利潤,也無虧損
14.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 【 D 】
A.汽車噪音對他人的影響被稱為外部不經濟
B.如果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經濟
C.社會成本的均衡價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經濟不會導致市場失靈
15.下列屬於注入的是 【 C 】
A.儲蓄 B.稅收 C. 出口 D. 進口
16.下列不屬於政府的轉移支付的是 【 B 】
A.社會保障金 B.國防經費
C.企業救濟金 D.兒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屬於要素收入的是 【 C 】
A.工廠發放給工人的加班補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 資本折舊 D. 股東紅利
18.當就業量等於潛在就業量時,失業率 【 D 】
A.等於零 B.大於自然失業率
C.小於自然失業率 D.等於自然失業率
19.古典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 A 】
A.貨幣供給量增加 B.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價指數上升 D.國民收入增加
20.新劍橋學派認為發生「滯脹」的主要原因是 【 B 】
A.政府過度增加貨幣供給量的結果 C.結構失業的結果
B.赤字財政和通貨膨脹政策的結果 D.以上都是
21.根據儲蓄函數關系,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 【 A 】
A.收入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預期收入減少
22.根據貨幣需求理論,不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 B 】
A.債券的預期收益 B.物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
C.一般物價水平 D.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23.假定某國的農業生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麼 【 C 】
A.該國不會進口食物 B.該國將出口食物
C.根據此假設仍不能決定該國出口或進口食物
D.該國因生產自給而不能從貿易獲得好處
24.對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來講,如果人民幣的匯率上升,
則美元的匯率將 【 B 】
A.上升 B.下降 C.無法確定 D.不變
25.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的匯率 【 B 】
A.絕對固定,沒有波動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C.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D.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一種貨幣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
三、計算題:(15』)
26.已知消費函數為C=6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求:
(1) 均衡的國民收入Y為多少?
(2) 如果投資變為I=100,均衡的國民收入變為多少?
(3) 投資乘數K為多少?
(1)Y=C+I=60+0.8Y+50,
Y=550
(2) Y=C+I=60+0.8Y+100,
Y=800
(3) MPC=0.8,K=1/(1-MPC)=5
四、論述題:(30』)
27.試述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5』)
第一, 正常利潤是企業家才能的報酬;
第二, 由創新產生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
第三, 由風險產生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勇於承擔風險;
第四, 追求利潤使企業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資源;
第五, 社會以利潤引導投資,使投資與資源配置符合社會需要。
28.試述用GDP(或GNP)來衡量經濟成果會有哪些缺陷?(15』)
第一, 難以全面衡量經濟成果;
第二, 不能全面反映人們的福狀況;
第三, 地下活動有合法與非法之分;
第四, 不能說明是什麼產品和勞務;
第五, 不能反映生活質量水平。
⑷ 什麼是經濟學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
商品邊來際替代率遞減規律是指源:在保持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不變的條件下,隨著一種商品消費數量的增加,消費者增加一單位該商品而願意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是逐漸減少的,即隨著一種商品數量的增加,它對另外一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
隨著第一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同時第二種商品消費量減少,結果第二種商品相對稀缺,因而消費者就會更偏愛第二種商品。這時,只有得到更多的第一種商品,消費者才願意放棄這種稀缺的商品。
一般來說,一個人所消費的某種商品的數量增加時,在一定范圍內所獲得的總效用也會增加。但物品的邊際效用,隨所消費物品數量的增加而有遞減的趨勢。當邊際效用遞減到等於零以至變為負數時,總效用就不再增加以至減少。
⑸ 西方經濟學-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樓上的來回答很很正確
是E
無差異曲源線斜率的絕對值,它表示在保持消費者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條件下,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種商品的數量。以RCS代表商品的邊際替代率,則商品1對商品2的邊際替代率可以表示為:RCS1,2=―ΔQ2/ΔQ1|u=u0隨著第一種商品數量的增加,商品1對商品2的邊際替代率呈遞減趨勢。
⑹ 求救~!經濟學~!!消費均衡時,邊際替代率(MRS)與價格(P)的關系
MRS=P1/P2
也可以這樣理解:在消費者的均衡點上,消費者願意用一單位的某種商品去交換的另一種商品的數量,應該等於該消費者能夠在市場上用一單位的這種商品去交換得到的另一種商品的數量。
⑺ 什麼是經濟學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地內等量容增加,增加到一定產值後,所提供的產品的增量就會下降,即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會遞減。
一、經濟意義
在經濟學中,效用被用來描述商品滿足人慾望的能力,人們消費某一商品或勞務時,每增加一個單位,所獲得的滿足程度,則被稱為邊際效用。大多數情況下,邊際效用呈遞減趨勢,比如飢餓的人吃第一口食物時覺得特別香,而快吃完時,卻會覺得味道沒那麼好了。
當然,邊際效用也會有遞增的情況,比如一個集郵愛好者,在收集到一套郵票中的最後一張時,其滿足程度往往是最大的。
二、運用
邊際效應理論提示人們,在經濟活動中,投入和產出並非嚴格成正比,隨著投入的增加,它們的比例不斷發生著變化,甚至最後背道而馳。
以人們的消費為例,一個商品的邊際效用越大,說明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消費量,消費者新增的滿足程度也越大。所以在資金有限時,消費者通常會優先選擇邊際效用較大的商品。
企業在安排生產時,也會根據不同產品的邊際效用大小,合理安排投入的資源,以達到最大的收益。
⑻ 西方經濟學-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樓上的回答很很正確
是E
無差異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它表示在保持消費者效用水版平不變的前提條件下權,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種商品的數量。以RCS代表商品的邊際替代率,則商品1對商品2的邊際替代率可以表示為:RCS1,2=―ΔQ2/ΔQ1|u=u0隨著第一種商品數量的增加,商品1對商品2的邊際替代率呈遞減趨勢。
⑼ 微觀經濟學邊際替代率,題目 ,看不懂。。 怎麼用MRSxy那個公式
x7個24效用。y3個20效用,那麼y的邊際效用大,由邊際效率遞減,消費量的增加邊際效用是遞減的,所以要達到消費者平衡,則應增加y來減少y的邊際效用
⑽ 經濟學中的商品邊際替代率是怎麼回事
商品的邊際替代來率是指在維持效用自水平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時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表達公式為:
MRS(12)=-∆X1/∆X2.
式中,∆X1和∆X2分別為商品1和商品2的變化量。由於∆X1是增加量,∆X2是減少量,兩者符號肯定是相反的,故為了使MRS計算結果為正數便於比較,在公式前加一個負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