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宏觀經濟學問題 有個地方不明白:儲蓄增加會使IS曲線向左移動 那麼如果增加稅收 儲蓄就會減少 所以
首先來更正一下,增稅源只會使IS曲線向左移動而不是向右移動。
可以有幾個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
然後,從國民經濟核算的角度,稅收可以看做是政府的儲蓄。
從三部門模型:
總支出:(C+G)+I=C+(S+T)總收入
退化到兩部門模型:
C+I=C+S,
這個意義是很明顯的。所以增稅和儲蓄增加對於IS的移動方向應該是相同的。
接著,也可以通過定量分析來討論。
消費函數c=α+βyd=α+βy(1-t)
所以儲蓄函數應為s(y)=y(1-t)-c=-α+(1-β)(1-t)y
投資函數為i(r)=e-dr
IS曲線由i=s確定,解出:y=(α+e-dr)/[(1-β)(1-t)]
給定y,t越大,d/(1-β)(1-t)項就越大,r就需要越小。
或者,給定r,t越大,分母就越小,所需維持r不變的y也就越小。
這顯示為IS曲線的左移。
至於你提問書上用投資來解釋而不考慮儲蓄的影響,是因為一個重要的關系,儲蓄-投資恆等式,考慮投資和考慮儲蓄就是同一回事。這也正是IS曲線能夠被畫出來的前提,IS曲線所表示的,就是儲蓄和投資相等的所有經濟,是產品市場上的均衡。
以上,望採納。
② 宏觀經濟學,若消費函數為C=40+0.8Yd,凈稅收T=20,投資I=70-400r,凈稅收增加10單位使IS
d
首先稅收增加IS肯定左移,稅收乘數用公式算一下是-4 (0.8/1-0.8),40
③ 宏觀經濟學 計算題,消費函數 消費乘數
三部門經濟y=c+i+g (1)1000 根據公式c=100+0.8yd yd=Y-tn (tn為凈稅收) (2)投資乘數:專屬ki===5 政府支出乘數:kg=5(與投資乘數相等) 稅收乘數:kt=-=-=-4 轉移支付乘數:ktr===4 平衡預算乘數等於政府支出(購買)乘數和稅收乘數之和,即 kb=kg+kt=5+(-4)=1
④ 宏觀經濟學 政府消費函數中 為什麼是β(y-t) 收入要減稅收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回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答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古典的微觀經濟學而言的。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⑤ 宏觀經濟學計算題!!!
話說我當初上課的時候在第四問和第五問也糾結了很久····· 答案是:回(1)國民生產凈答值=國民生產總值-折舊額=GDP-(總投資-凈投資)=4800-500=4300 (2)凈出口=X-M,由於GDP=I+C+G+(X-M)所以X-M=GDP-I-C-G(G是政府購買,I是總投資,C是消費)所以凈出口=4800-800-960-3000=40 (3)由於稅收-轉移支付-政府購買=政府盈餘,所以稅收-轉移支付=政府盈餘+政府購買=30+960=990 (4)由於個人可支配收入=凈收入-稅收=4300-990=3310 (5)S=個人收入-消費=3310-3000=310
⑥ 宏觀經濟學均衡等式題目
[1]Y=C+I+G=100+0.9YD+300+160
=560+0.9(Y-T+TR)
=500+0.9(Y-0.2Y+50)
=500+0.72Y+45
0.28Y=545,Y=1946.4
[2]各個乘數,給你推導一遍吧。封閉情況下,宏觀經濟可以由如下方程表示:
國民經濟核算等式:Y=C+I+G
消費函數:C=a+bYD
可支配收入:YD=Y-T+TR
稅收函數:T=T0+tY
轉移支付:TR=TR0,常數
投資:I=I0,常數
政府購買:G=G0,常數
把這些方程聯立起來:
Y=a+bYD+I+G
=a+b(Y-T+TR)+I+G
=a+b(Y-T0-tY+TR0)+I0+G0
=a+bY-btY-bT0+bTR0+I0+G0
Y-bY+btY=a-bT0+bTR0+I0+G0
[1-b(1-t)]Y=a-bT0+bTR0+I0+G0
均衡國民收入為:
Y={1/[1-b(1-t)]}*[a-bT0+bTR0+I0+G0]
求各個乘數的時候就直接對均衡國民收入表達式中相對應的變數求偏導數。
投資乘數,就對投資求偏導數
KI=dY/dI=1/[1-b(1-t)]
政府購買乘數:
KI=dY/dG=1/[1-b(1-t)]
稅收乘數(定額稅):
KT=dY/dT=-b/[1-b(1-t)]
轉移支付乘數:
KTR=dY/dTR=b/[1-b(1-t)]
那麼本題各個乘數的結果是:
投資乘數、政府購買乘數和稅收乘數分別是:25/7;25/7;-90/28
【注意】:稅收乘數這里僅僅是定額稅的乘數,比例稅在這里不推導了,可以看高鴻業的書。擴展到四部門,以及這里看做常數的變數也成為函數表達的時候,方法是一樣的。
⑦ 例舉一些經濟學小現象,並分析原因
下面的一篇文章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用
「從豬肉漲價現象」談中國老百姓的生存成本
07年的中國夏天是個不平靜的夏天,洪水、城市缺生活用水、環境污染帶來的後果及最近的豬肉漲價。牽動了億萬中國人民的心。
那麼我們就從最近的豬肉漲價談起,中國已經改革開放快20年了已經步入年輕時代,而這個時代意味著黃金時代的開始。億萬從土地出來的農民工為了解決生存及生存質量的提高到了城市、到了工業園,為世界的「中國製造」作出了他們的貢獻。而這樣一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就驟然減少,留下一樣「留守老人及留守兒童」,作為中國農村傳統農業經濟的飼養牲畜來說,只能解決他們的需要。而中國農業產業鏈的不健全導致了農民不願去飼養周期長,經濟效益不能和外出勞務帶來的多,機會成本決定了他們不能去做虧本或效益差的工作。
豬肉漲價的現象說明了,中國的農民已經會為自己的生存去算成本(飼料的漲價,種豬的漲價及由於環境污染帶來的青飼料價格的上漲和土地成本的上漲等等),讓他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那就是生存權。而生活在城市的工薪階層也在為豬肉漲價而煩惱,因為豬肉漲價對於靠薪水吃飯的人來說,無疑增加了他們的生存成本。恩格爾系數,是反映人們生存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到為解決吃的問題佔了整個家庭的收支很大比例時,這個家庭的生存質量就低。
兩百年前凱恩斯的思想讓英國的自由經濟發展並推動了日不落帝國的崛起,從中我們知道了市場的重要性,知道了選擇,「無形的手」。當蘭州人民在爭論一碗牛肉麵的限價,當蘇州人民為了生活用水花去很大支出時,我們發現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於不健全導致這一切影響民生問題的層出不窮時,我們需要面對什麼?
現在的中國提倡和諧社會,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大一段時間我們需要解決就是人民的生存權問題,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讓老百姓明白經濟鏈條的連動效應,縮小貧富差距和生存資源的分配不均問題,這就是政府有形的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的「和」字值得研究,看字形就知道口旁是個禾,那就是吃的問題。更深了講,平衡關系,也就是西方人所說的供需關系。
不管是生存在農村的老百姓,還是生存在城市的老百姓都在為了自己的生存成本計算著,這應該是一件好事,對於好事的出現,我們不能去抑制它的發展,只能去思考,只能去引導它朝正確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