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儲蓄悖論論文

經濟學儲蓄悖論論文

發布時間:2020-11-30 20:25:48

① 什麼叫經濟學中的「節約悖論」

經濟學上,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推廣的而流行的一種理論。
節約本來是應該的、光榮的。但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PS:這種理論目前被廣而推之,普遍認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除了投資、出口,就是消費。因為消費能沖擊需求,從而拉動生產,拉動經濟增長。包括目前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也是如此目的。

② 求微觀經濟學關於豐收悖論的論文,方法也行~

求微觀經濟學關於豐收悖論的論
根據你了解更多的探討的

③ 經濟學中有所謂「節儉的悖論」,請問是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種理論,他認為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版變動會引權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凱恩斯的3大心理規律的其中一條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即人們不願消費,導致了產品積壓,生產停滯,失業率攀升,是導致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 經濟學中豐收悖論是什麼

豐收悖論可解決為:
寒冷的冬季凍死了害蟲,適於播種的春天早早到來,夏季豐沛的雨水使禾苗茁壯成長,陽光燦爛的秋季又使農作物易於收割和運輸。年終,農民張老漢一家高高興興圍坐在火爐旁計算一年的收入。結果使他們大吃一驚:少見的好年景和大豐收卻使這個農家的收入比往年減少!他的鄰居以及其他地方的農民也遭遇相同的命運。
這個故事說的是經濟學上著名的「豐收悖論」。豐收悖論的主要成因在於小麥等基本糧食作物缺乏需求彈性:消費者對於糧食這類產品的價格變動反應遲鈍。糧食收成好,供給增加從而降低價格,但糧食價格降低並不會刺激需求有較大增加。於是,收成好反而使全體農民的總收益下降。

⑤ 簡述幸福經濟學「伊斯特林悖論」現象及其產生的原因

幸福經濟學伊斯特林的駁論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伊斯伯倫等,他對這個現象是出現了一些的看法。

⑥ 什麼是國際經濟學中的六大悖論

6個著名的經濟學悖論
一、豐收悖論
設想某年大自然對農業格外恩惠,寒冷的冬季凍死了所有的害蟲,適於播種的春季早早到來,沒有發生惡性霜凍,細雨滋潤了成長中的禾苗,陽光燦爛的十月使得收割順利並得以運往市場。年終時,那麼一家愉快地坐下來計算一年的收入,但他們會大吃一驚:好年景和大豐收反而降低了他們的收入。
二、節儉悖論
經濟學家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指出:節儉對個人來說是一種美德,但對整個社會來說卻是有害的,講使整個社會陷入蕭條與貧困,促成貧困的「惡性循環」,他甚至形象地告訴人們,如果「你們儲蓄5先令,將會一個人失業一天」。
三、價值悖論
兩百多年前,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了價值悖論:沒有什麼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換到什麼東西;相反,鑽石幾乎沒有任何使用價值,但卻經常可以交換到大量的其他物品。換句話說:為什麼對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幾乎沒有價值,而只能用做裝飾的鑽石卻能索取高昂的價格呢?
四、金錢悖論
金錢原本是一種好東西,它是社會財富的標志,意味著對無論物質產品還是精神產品的價格的肯定和承認。即使在古代社會,金錢所代表的哪個東西即物質財富,也總是社會追求的首要目標,是社會進步的根本標志。為了金錢,可以生產出許多醜惡的事來,從勾心鬥角、小偷小摸,到殺人放火、鋌而走險、世界大戰。同時,「金錢」這個詞聽起來又總是透著那麼一股「俗氣」。為什麼人們一方面要追求金錢,另一方面卻又貶低金錢呢?
五、囚徒困境
博弈論中有個經典案例叫「囚徒困境」,講的是兩個人一起做壞事被警察抓走,被分別關在兩個不通信息的牢房裡進行審訊。警方告訴他們,如果你們中的一個背叛,即告發了同夥,就可以無罪釋放,同時還可以得到一筆獎金,而你的同夥就會以最重的罪被判決。當然,如果兩人互相背叛的話,兩個人都會被判以重罪。
六、劣幣驅逐良幣
這是著名的經濟學定律。該定律指出:在鑄幣時代,當那些低於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鑄幣——「劣幣」進入流通領域之後,人們就傾向於將那些足值鑄幣——「良幣」收藏起來。最後,良幣將被驅逐,市場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幣了。

⑦ 經濟學中的「儲蓄悖論」是怎麼回事啊請具體解釋一下,謝謝~~

額,我是在別人的書里看到的,大概意思就是:在經濟嚴重不景氣的時候,廣大家庭為生計而減少消費開支,而消費的減少會導致市場經濟的萎縮,繼而生產活動將更加低迷,失業率更高,收入更少,然後不斷惡性循環……近幾年國家提倡大力拉動內需就是這個原因了

⑧ 結合宏觀經濟學談一下對節儉悖論的理解

「節約悖論」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種理論,也稱為「節儉悖論」、「節約反論」、「節約的矛盾」。
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節約悖論」的核心理論:
凱恩斯認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勤儉節約對於個人或家庭來說是美德,然而對整個社會來說,節約意味著減少支出,迫使廠商削減產量,解僱工人,從而減少了收入,最終減少了儲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阻礙經濟發展和產量、就業增加。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景象就是節約悖論的一個生動而可嘆的例子。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德賓(E.F.M.Durbin)甚至將「儲蓄」說成「一個特別危險的自我毀滅過程」。凱恩斯則鞭撻了節儉的儲蓄者,1931年1月他在廣播中斷言,節儉將促成貧困的「惡性循環」。他還告訴大家,如果「你們儲蓄五先令,將會使一個人失業一天」。由於人們對未來預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盡量多儲蓄。但是,他們不願意消費的心理和行為又導致其收入繼續下降。

⑨ 反常識的經濟學悖論:為什麼越節儉反而越蕭條

因為人們都捨不得花錢,捨不得購買新商品,從而導致大量工廠生產的產品,大量積壓賣不出去。結果就是工廠因資金斷裂停產倒畢,員工失業,人們更沒錢,更節儉度日。從而造成惡性循環,經濟越來越蕭條。

⑩ 用經濟學理論解釋鑽石悖論

核心是滿足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即有使用價值不一定有經濟價值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儲蓄悖論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