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學好微觀經濟學,要先把微積分全部復習一遍嗎
不需要,你只要會用微積分計算就好。
Ⅱ 剛得知下學期會有門課叫「微觀經濟學」,它和微積分一樣的嗎
不一樣。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經濟單位,個體經濟單位指單個消費者、單個生產者和單個市場等。
微積分,是數學領域的一門學科。
但是微觀經濟學中會運用到一些微積分的知識。
Ⅲ 微積分怎樣才能學好啊與微觀經濟學一起如何結合學習
輕松一點!一點都不難的 哦!比起高數一點都不算什麼!好好把老師課上講的聽懂!課後復習一邊就可以了!不要太緊張!微積分要靈活運用不能死記硬背!相信自己能做!加油~~
首先要想辦法消除對數學的恐懼感,找一些趣味數學題目看看,樹立信心以後再回來學微積分。學的時候重在微積分公式的來由和推倒過程,這樣比單純的記公式效果好的多。並且有些問題就是用微積分的定義來解決的,不需要用微積分公式
重視概念,掌握每一個公式定理的由來,這些推導方式也是做題的思想。 微積分是一個工具,學好微積分還要會用好。比如在物理,或者數學的某些問題當中。盡量想一想能否用微積分作答。 如何學好微積分? 學數學絕不容易!歐幾里德的名言-「幾何學里沒有王者之路」(There is no other Royal path which leads to geometry),意即學習幾何學沒有捷徑,當然有關數學的所有領域,也必是如此。然而,倘若你能對學習數學,抱持著高度的興趣和熱情的心,相信很多困難將迎刃而解。以下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學習微積分的具體建議。 試著自己解題。學數學唯一的好方法是由「做」中學。由於解題時,你必須把學過的理論再重新思考過一次,這個過程會讓你學到如何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些理論,也會幫助你發現先前所忽略的東西。所以,盡可能多試著先由自己來解題。 解復雜習題時和其他同學一起努力。在十七、十八世紀時的數學家,他們的研究多半是單打獨斗的成果;反觀今日,有蠻大比例的研究是靠團隊合作而產生的結果,團隊合作的好處是讓思考能夠更加周全。當你遇到復雜的習題無法自己算出答案時,建議你可和其他同學一起討論,一群人的腦力激盪可能會促使你想出自己一個人孤軍奮斗時所沒有辦法想到的點子。 和其他同學或老師一起討論課程內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看事情方式,往往一不小心就會落入盲點而不自知。所以,即便你認為你已經了解課程內容,建議你還是應該多和其他同學或是老師共同討論;這樣一來,你才能察覺你忽略的小細節,或者一些你根本沒有考慮到的層面。 課堂上要勇於發問。上課時,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應該立即發問。因為你的問題,有可能正好就是其他同學不敢問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在座所有的人(包括老師)都還沒考慮到的問題。課堂上發問,不僅能對自己也是對全班同學的莫大幫助。一個活潑生動的學習環境,不單是只靠老師來營造,也需要同學們的參與,老師們都很希望也很重視同學們在課堂上能夠有更主動的表現。相信這樣互動的學習過程,一定能讓你在學習微積分上有更多的收獲
Ⅳ 微觀經濟學要學高數的什麼內容
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都有用到一點,但主要是最基礎的微積分。總的來說微觀經濟學對高等數學的應用比較淺,只要掌握基本內容就行.要首先了解一種經濟學現象的經濟意義.數學只是一種簡化分析的工具.他不是經濟學的核心.
微觀經濟學的只要學文科數學,而且大一就學微觀經濟學了。你說能用到多少高數的東西,最多一個學期。
而且現在經濟學尤其是微觀經濟學為了數學分析所做的各種假設使得經濟學的分析結果與現實相去甚遠.沒有多大實際意義.
Ⅳ 學習微觀經濟學要先學好微積分嗎
得看你學的什麼微觀經濟學,你們學校用的什麼書?曼昆,還是平迪克,還是范里安?這些知識主要是先掌握概念,然後再看怎麼算。微積分的話,我感覺你要是想真學好或者把微觀學的比較深,不要僅僅學習微積分,再看看數學分析之類的,因為用微積分是它的極限思想和微分思想,與微觀經濟學中的邊際變數的解釋是一致的,所以需要你們學微積分,最後要找那個點,點的計算就是極限的運算。
當然,建議你首先關注經濟學基本概念,要明白為什麼這么說,比如看不見的手,你能不能自己解釋消費者剩餘,比較優勢。如果是本科生的話,不用太難的數學,老師都不一定會。如果是研究生的話,我不敢妄言了,不同學校不同要求,說不準你們還要學微分方程之類的東西,泛函分析都要。
Ⅵ AP微積分和微觀經濟學用什麼教程是新東方還是英文原版的
用的是英文原版
Ⅶ 微積分 微觀經濟學 導數的經濟應用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微觀經濟的,當然和微積分不一樣。
Ⅷ 微觀經濟學和微積分聯系緊密嗎我沒有微積分基礎想學好微觀經濟學困難嗎
微觀主要涉及導數復,微分這一塊制,難度不大,就是最一般的方程式求最簡單的導數,還涉及一點二次微分,如一個人對A、B兩種商品的效用函數,要求出兩個函數的導數,二者相等時的數量就是均衡消費量了。微積分及格了就一點都沒難度,宏觀用的微積分不多,一般就是建模。政治經濟學的話用到的微積分就太少了,就只有馬克思那個社會發展公式用到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