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羅伯特吉爾平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

羅伯特吉爾平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1-30 12:32:18

Ⅰ 國際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有哪些必讀書目

國際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
699 政治學研究理論與方法
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基礎理論;國際政治經濟熱點問題;國際政治;政治學研究方法概論。

823 國際關系史
維斯特伐利亞體系(產生的背景、過程與影響);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俄國、日本等國家的發展歷史與在國際體系中的作用;維也納體系;大陸聯盟體系與俾
斯麥;一次大戰於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次大戰與雅爾塔體系;冷戰中的兩極對抗到冷戰後的多元化世界;非殖民化與民族解放運動;全球化與區域合作進程;冷
戰後國家間政治經濟與文化關系;國際組織、環境與非傳統安全問題;1949年以來的中國對外關系。
參考書目:
《國際關系史》劉德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版)馮特君主編,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
《當代比較政治學》阿爾蒙德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全球政治經濟學》吉爾平著,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版)等。

Ⅱ 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外交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這些學科之間的關系

我是學這個的,研三馬上畢業,我來回答吧。你問的是學科之間的關系,我就從學科上給你回答。
1.你說的這4個專業中,國際關系是母專業,也就是說,國際關系(下面簡稱I.R.)是包含另外3個專業的大專業。1919年威爾士大學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IR專業。所以「國際關系」沿用至今。
2.國際政治和外交學是IR的分支學科,如果把IR比喻成1級學科的話,國際政治就是2級學科。因為IR不僅研究國際上的政治,還有經濟、文化、軍事、制度、非傳統安全等等,而國際政治只研究政治。外交學只研究外交。你可以買幾本外交學院的書,就可以發現,外交學重在培養外交人才,不是研究人才。(當然了,至於你最後能不能當外交官,這裡面的因素就太多了。)
3,你說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簡稱為IPE,只能算是3級學科,嚴格的來講,不能算是專業,只能說是一個專業方向。因為現在政治、經濟互相影響,所以很多IR學者發現,只研究其中一個不能足以解釋國際關系,所以就創辦了這個方向。學習這個方向的話,我建議你一定要有很好的經濟學功底,否則比較有麻煩。這個學科方向在美國發展的很好,但是國內不太重視。
4.還有一點,我想說,國際關系裡面諸如IPE這樣的3級學科方向還有很多,比如「全球治理」、「非傳統安全」、「環境外交」、「東北亞外交」、「數學政治學」(這個只有美國有)、「國際關系理論」、「國際體系安全研究」(這個美國發展的很好)等等。
5.因為咱們國家國情,內地很多高校在IR設置上都採取平行處理的辦法,使很多考生很迷惑,誤以為IR、IPE、國際政治等等是一樣的,你要多注意這個。
6.最後,還想跟你說說,如果有好的選擇的話,建議你不要學習這個專業,就業真的非常難,難到了你想像不到的程度。(當然,你要是在清華北大學習IR就不一樣了)。我是沖著喜歡學習IR的,但是現在也是很發愁。好好考慮吧。祝你成功。。~~

Ⅲ 簡要介紹中國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沿革

(一)鋪墊階段(1978年———20世紀80年代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一段時期內,「西方國際關系研究情況連同其他西方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不再有系統地向新中國介紹的條件與機會。」[6](P183-184)恰在這一時期,西方國際關系研究有了迅猛發展,出現了漢斯・摩根所、喬治・凱南這樣的現實主義大師,他們創立的學說和推進的學科建設積極服務於美國國家利益拓展的需求。歐洲為獲得安全保障而聯合自強,一體化進程成為這一時期歐洲的主導研究議題,而政治關系決定經濟關系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題內之義。與此相對照,中國大規模學習和引進蘇聯模式,忽視了政治學的研究和學科建設,學術界積累西方政治知識的進程被延緩。期間,中國領導人注重國際形勢的分析和研究,於20世紀60年代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建立研究國際政治的系所,但這種探索相比西方國際關系發展而言卻是零星的、落後於時代腳步的。由此,北京大學袁明教授把1949—1978年的30年間稱為中國國際關系研究的「斷層」,認為這一階段總體上不利於中國國際關系學科的發展。
(二)制度化階段(1991———2003年)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進入新階段。其發展歷程表明,從社科院系統的研究探索轉入大學課堂傳授是一門新興學科發展的重要路徑,因為注重學科建設本身就是大學的專職和特長所在,而且在大學課堂里講授成熟的學科體系性知識是學科建設的必由之路。1991年,袁明組織召開「面向21世紀的挑戰:中國國際關系學科的發展」國際研討會,羅伯特・吉爾平、邁爾斯・凱勒等知名國際政治經濟學學者與會,就經濟地區主義和國際體系變革等發表了論文。中國人民大學宋新寧在《中國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挑戰・困境・出路》一文中認為「在中國尚無國際政治經濟學」,但中國人民大學為適應教學科研需要,開辦了「國際政治經濟學」全國教師暑期進修課程,並會同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討論制定一項「八・五規劃」的合作項目,積極推進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從1992年開始,中國人民大學在國際政治系和國際經濟系全面開設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課程,其中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學概論、跨國組織與跨國政治、東西南北關系的政治經濟、亞太政治經濟等。而北京大學也於1994年起為本科生開設國際政治經濟學課程,1999年該課程被列為北京大學骨幹基礎課。
(三)中國意識崛起階段(2003年至今)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世界發生一系列重大變革,極大地推動了西方學術界研究的深入。原蘇東國家加入西方市場經濟體系,改變了世界市場體系中的勞動力成分;90年代後期爆發的東亞金融危機、1999年歐元正式發行、2008年底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震動了世界貨幣管理體系,使得世界政治經濟進入新的大變動時期。21世紀的互聯網革命、非傳統安全問題的全球化極大地拓寬了學術研究、政策研究的問題領域。受此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學者充分重視信息、價值、共識等等的內涵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作用,研究環境、技術標准、互聯網、轉型經濟體等新議題。西方學者積極推廣冷戰時代發展起來的一系列分析工具,這是一個政治經濟復合的過程,同時隨著復雜的社會效應。其間,經濟滲透的擴展極大地影響著政治權力的分配,國內經濟變革與國際經濟變革交互影響,使得政治權力分配更趨復雜。

閱讀全文

與羅伯特吉爾平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