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濟學分為哪幾類
經濟學分為:
一、科學經濟學
科學經濟學 反映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經濟學理論體系。科學經濟學用科學方法自覺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
在科學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
二、演化經濟學
演化經濟學 研究經濟演化發展過程的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揭示人類經濟活動從本質到現象的展開,所以對稱經濟學也是一種演化經濟學。人類經濟活動本身就是從本質到現象的展開,作為對稱經濟學的演化經濟學是科學的演化經濟學。
三、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關系規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社會發展規律的經濟學。嚴格意義上,經濟學就是發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要求用主客體的對稱分析代替純客體的線性分析,用五維空間分析代替平面二維分析,用復雜系統論分析代替還原論分析。
四、精準經濟學
精準經濟學 通過認識經濟深層本質、把握經濟深層發展規律、建立經濟深層對稱結構,建構精準經濟模式,准確預測經濟發展趨向、精準達到預期經濟目標、使經濟效益最大化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
五、新常態經濟學
新常態經濟學新常態經濟是對稱態經濟,新常態經濟學就是對稱經濟學。新常態經濟與GDP經濟是不同的經濟形態,以對稱平衡論為理論基礎的對稱經濟學或新常態經濟學與以一般均衡論為理論基礎的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GDP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六、轉型經濟學
轉型經濟學 以轉型經濟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轉軌基礎上的經濟學範式轉換的經濟學。轉型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屬於不同的經濟學範式,在舊範式框架中不可能有真正的轉型經濟學,只有在對稱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才有真正的轉型經濟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學
⑵ 2001諾貝爾經濟學獎信息不對稱理論的詳細內容是什麼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
該理論認為:市場中賣方比買方更了解有關商品的各種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過向信息貧乏的一方傳遞可靠信息而在市場中獲益;買賣雙方中擁有信息較少的一方會努力從另一方獲取信息;市場信號顯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2)對稱經濟學內容擴展閱讀
信息不對稱理論的意義為:
1、該理論揭示了市場體系中的缺陷,指出完全的市場經濟並不是天然合理的,完全靠自由市場機制不一定會給市場經濟帶來最佳效果 ,特別是在投資、就業、環境保護、社會福利等方面。
2、該理論強調了政府在經濟運行中的重要性,呼籲政府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督力度,使信息盡量由不對稱到對稱,由此更正由市場機制所造成的一些不良影響。
3、信息不對稱理論推動了博弈論的發展。
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是由於人們心理活動的「屏蔽性」造成的。因此,交易雙方實際是在進行心理上的博弈,為了各自的經濟利益進行較量,而這種較量本身是以信息不對稱為前提的。因此,對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對博弈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⑶ 對稱經濟學的對稱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
對稱經濟學是我國著名學者陳世清運用其首創的對稱方法與「五度空間」方法與模式,以主體與客體相對稱、主體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為基本原則與基本線索,建立起來的科學的、一般的、人類的、與政治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經濟學,是第一個由中國人自己創立的經濟學理論體系。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的學科。政治經濟學是研究各個階級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經濟學。由於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雖然有的政治經濟學也標榜自己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所以政治經濟學作為範式是前經濟學。對稱經濟學第一次真正把經濟規律確立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使經濟學在對象、性質、結構、功能方面實現了與其他科學的並軌,實現了經濟學由學說向科學的轉化、由政治經濟學向科學經濟學的轉化、由階級的經濟學向人類的經濟學的轉化,使經濟學真正成為一門科學。這是經濟學範式的革命。對稱經濟學的產生結束了人類經濟學的史前史。政治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範式是與一般經濟學、人類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特殊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不能成為科學的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政治經濟學之所以不能成為科學的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是由於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政治經濟學之所以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是因為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是由參與經濟活動的所有社會成員共同參與的。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階級在社會規律中的地位不同,但總體上社會經濟規律是他們合力的結果。只有對不同的階級在社會經濟規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合理的定位、公正的評價,才能真正正確認識和揭示社會經濟發展規律。而作為「階級的真理」的政治經濟學,因為都是特定階級的利益的代表,雖然都能對本階級的地位和作用有充分的反映,因而也從某個側面反映社會經濟規律,但從總體上不能把握社會經濟的發展規律。政治經濟學不可能成為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也就不可能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凡是以政治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的社會主義都是一廂情願的幻想,都是空想社會主義。只有以一般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的社會主義才是真正的科學社會主義。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所以必須以科學社會主義為理論依據,這就要求不能以政治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關系,是一般和特殊、宏觀和微觀、整體和部分、具體和抽象的關系。迄今為止的經濟學都是政治經濟學,並不等於經濟學只能是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特殊的理論經濟學,完全可以從中提升出一般的理論經濟學,屬於全人類的理論經濟學。只有一般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才以一般經濟規律為對象,因而只有對稱經濟學才有可能成為科學的經濟發展觀的理論基礎。在對稱經濟學看來,生產力只是一種生產系統的功能,功能同系統之間無所謂適合不適合問題;有什麼樣的系統,就有什麼樣的功能,有什麼樣的功能(大小),說明有什麼樣的系統。只有系統內部的結構與結構之間、結構與要素之間、要素與要素之間才有是否適合、是否對稱的問題。如果適合、對稱,功能就發揮得好;如果不適合、不對稱,功能就發揮得不好。因此,要調整的是結構和結構、結構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的關系,而不是某個結構、要素和功能的關系。從系統論的眼光看來,只有對稱經濟規律,包括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對稱運動規律,而沒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社會系統中,矛盾是相對的,對稱則是絕對的。既然生產力是社會系統的整體功能,那麼社會系統中各個要素與結構對稱與否,對生產力功能發揮程度關系重大。但如果把其中一個要素——比如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誇大到不應有的高度,勢必破壞整個社會有機體的平衡,而損害生產力的發揮。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邏輯和歷史的結果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是、也不應該僅僅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相互對稱、生產力功能最佳發揮的經濟系統。在這個經濟系統中,公有制不是只有一種形態,某種特定的公有制形態不是其中必要的環節。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區別開來的最本質特徵,不是經濟系統中的某一個要素,而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對稱、效率與公平的一致。
⑷ 微觀經濟學中,外部性、信息不對稱性對資源配置的影響(解釋+舉例)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有時也被稱為價格理論(Price Theory),主要研究個體消費者,企業,或者產業的經濟行為,及其生產和收入分配..什麼是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對稱。微觀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的生產者、單個的消費者、單個市場的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同時,微觀經濟學還分析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
微觀經濟學 ——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
微觀經濟學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所以微觀經濟學的主要范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進行的供給和收入分配。
「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一個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換往往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這種情況下,資源配置被認為是帕累托(Pareto) 有效的。.微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數值的決定。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的資源取得最大的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 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它以價格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稱作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採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盛 行之後,這種著重研究個體經濟行為的傳統理論,就被稱為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只是研究 對象有所分工,兩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無根本分 歧。兩者均使用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理論體繫上,它們相互補充和相互 依存,共同構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市場出清,即資源流動沒有任何障礙;完全理性,即消費者與廠商都是以利己為目的的經濟人,他們自覺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為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費者和廠商可以免費而迅速的獲得各種市場信息。
⑸ 陳世清:對稱經濟學PDF下載
綠色經濟發展模式是我國著名學者陳世清在《綠色經濟叢書》中提出來的知識經濟時代的新的發展模式, 怠乏糙何孬蠱茬坍長開由和諧經濟發展模式、幸福經濟發展模式、穩定型經濟發展模式、再生型經濟發展模式共同組成。綠色經濟發展模式概念的提出使我們能夠從總體上把握知識經濟發展的深層規律、知識市場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建立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和新的發展經濟學,同時也為綠色經濟的商業模式提供了可依託、可操作的深層結構。
⑹ 什麼是好的經濟學 144
經濟學是關於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對稱經濟學是政治經濟學的終結,科學經濟學的開始。政治經濟學是研究各個階級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經濟學。由於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雖然有的政治經濟學也標榜自己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所以政治經濟學作為範式是前經濟學。
對稱關系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也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對稱經濟學,是用對稱的方法,五度空間的方法,系統論的方法,對人類經濟活動中的各個因素與結構及其相互關系作邏輯的、歷史的、現實的分析,從中揭示人類經濟活動的一般規律的經濟學。
只有以對稱哲學為哲學基礎、以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對稱關系為自己的對象、出發點和建構體系的基本原則的對稱經濟學才是科學的經濟學。
⑺ 經濟學核心問題什麼,為什麼
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是經濟規律。因為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7)對稱經濟學內容擴展閱讀
幸福經濟學 以人的幸福、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標准、目的,以價值機制為經濟與經濟學核心機制的經濟學。屬於對稱經濟學範式,是對稱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與傳統經濟學屬於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市場經濟學研究市場經濟產生、存在、發展規律和典型形態的經濟學。
對稱經濟學 對稱經濟學是運用對稱的、五維空間的、復雜系統論的方法,以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系為出發點,以主體性與科學性的統一、實證性與規范性的統一為基本原則,以對稱哲學為理論基礎,以對稱發展觀為核心。
建立起來的科學的、一般的、人類的、與政治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科學經濟學,是第一個由中國人自己創立的經濟學科學理論體系。以對稱哲學為理論基礎的對稱經濟學與以一般均衡理論為理論基礎的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
由於對稱關系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所以只有對稱經濟學才是科學經濟學。
⑻ 對稱經濟學怎麼樣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的學科。政治經濟學是研究各個階級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經濟學。由於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雖然有的政治經濟學也標榜自己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所以政治經濟學作為範式是前經濟學。對稱經濟學第一次真正把經濟規律確立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使經濟學在對象、性質、結構、功能方面實現了與其他科學的並軌,實現了經濟學由學說向科學的轉化、由政治經濟學向科學經濟學的轉化、由階級的經濟學向人類的經濟學的轉化,使經濟學真正成為一門科學。這是經濟學範式的革命。對稱經濟學的產生結束了人類經濟學的史前史。 政治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範式是與一般經濟學、人類經濟學相對而言的特殊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不能成為科學的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政治經濟學之所以不能成為科學的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是由於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政治經濟學之所以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是因為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是由參與經濟活動的所有社會成員共同參與的。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階級在社會規律中的地位不同,但總體上社會經濟規律是他們合力的結果。只有對不同的階級在社會經濟規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合理的定位、公正的評價,才能真正正確認識和揭示社會經濟發展規律。而作為「階級的真理」的政治經濟學,因為都是特定階級的利益的代表,雖然都能對本階級的地位和作用有充分的反映,因而也從某個側面反映社會經濟規律,但從總體上不能把握社會經濟的發展規律。政治經濟學不可能成為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政治經濟學不可能以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對象,也就不可能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凡是以政治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的社會主義都是一廂情願的幻想,都是空想社會主義。只有以一般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的社會主義才是真正的科學社會主義。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所以必須以科學社會主義為理論依據,這就要求不能以政治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關系,是一般和特殊、宏觀和微觀、整體和部分、具體和抽象的關系。迄今為止的經濟學都是政治經濟學,並不等於經濟學只能是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特殊的理論經濟學,完全可以從中提升出一般的理論經濟學,屬於全人類的理論經濟學。 只有一般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才以一般經濟規律為對象,因而只有對稱經濟學才有可能成為科學的經濟發展觀的理論基礎。在對稱經濟學看來,生產力只是一種生產系統的功能,功能同系統之間無所謂適合不適合問題;有什麼樣的系統,就有什麼樣的功能,有什麼樣的功能(大小),說明有什麼樣的系統。只有系統內部的結構與結構之間、結構與要素之間、要素與要素之間才有是否適合、是否對稱的問題。如果適合、對稱,功能就發揮得好;如果不適合、不對稱,功能就發揮得不好。因此,要調整的是結構和結構、結構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的關系,而不是某個結構、要素和功能的關系。從系統論的眼光看來,只有對稱經濟規律,包括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對稱運動規律,而沒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社會系統中,矛盾是相對的,對稱則是絕對的。既然生產力是社會系統的整體功能,那麼社會系統中各個要素與結構對稱與否,對生產力功能發揮程度關系重大。但如果把其中一個要素——比如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誇大到不應有的高度,勢必破壞整個社會有機體的平衡,而損害生產力的發揮。 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邏輯和歷史的結果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是、也不應該僅僅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相互對稱、生產力功能最佳發揮的經濟系統。在這個經濟系統中,公有制不是只有一種形態,某種特定的公有制形態不是其中必要的環節。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區別開來的最本質特徵,不是經濟系統中的某一個要素,而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對稱、效率與公平的一致。 《對稱經濟學》,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0、3
⑼ 經濟學的最新發展是什麼
經濟學的最新發展是對稱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是第一個由中國人創立的、高度原創的經濟學理論體系,是以對稱哲學、五度空間理論、復雜系統論為理論基礎,吸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的最新成果,通過對現有世界上經濟學三大流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與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揚棄和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綜合,建立起來的真正科學的經濟學。全球性金融危機說明,經濟是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的統一,經濟學是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統一。隨著生產社會化、經濟宏觀化,經濟學將逐步整體化,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分離將逐步成為歷史。改革是系統工程,必須用整體的經濟學作指導。作為整體的經濟學,就是經濟學的綜合性、整體性、一般性、人類性,就是經濟學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的統一。而所謂的「經濟學帝國主義」,就是用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的對稱發展觀,代替片面追求貨幣GDP增長的經濟增長觀;就是以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統一、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統一為中介,使幸福與知識、幸福經濟與知識經濟得以統一;就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為核心展開的綜合哲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自然科學、橫斷科學、縱深科學成果的整體學科;就是要素與結構相對稱的經濟學,還原與整體相對稱、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相對稱的經濟學。改革,就是要建立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相互對稱、生產力功能最佳發揮的經濟系統,就是要建立「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相互對稱、理論功能最佳發揮的經濟學系統。「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相互對稱的邏輯,是「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相互對稱的歷史的濃縮;「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相互對稱的歷史,在「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雙向運動中形成。在這雙向運動中形成的,就是對稱經濟學。因此,所謂經濟學,就是對稱經濟學;所謂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統一的經濟學,就是對稱經濟學;所謂作為整體的經濟學,就是對稱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既是經濟與經濟學邏輯的歷史展開,也是經濟與經濟學歷史的邏輯濃縮。只有邏輯與歷史相一致的經濟學——對稱經濟學才是科學的經濟學。
⑽ 信息不對稱市場的表現有哪些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回答
信息不對稱,市場機制有時就不能很好地起作用。缺乏足夠的信息,生產者的生產帶有盲目性。比如有些產品生產過多,而另一些產品生產過少。消費者的消費選擇也會出現錯誤,買錯錯誤的商品。具體的比如出售勞動力的工人比僱主了解其勞動力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