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沒有貼花的合同是否法律效力
首先你的提問有個概念上的認識誤解:
1,只要你們書立的合同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要求,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2,合同的貼花(比如繳納印花稅)是屬於書立合同後的完稅行為,和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沒有直接的關系。
3,未及時繳納印花稅的處罰,引用文件的解釋:
根據我國的《印花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明確指出:
《印花稅暫行條例》第13條 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處罰:
(1)在應納稅憑證上未貼或者少貼印花稅票的,稅務機關除責令其補貼印花稅票外,可處以應補貼印花稅票金額二十倍以下的罰款;
(2)違反本條例第6條第一款規定的,稅務機關可處以未注銷或者畫銷印花稅票金額十倍以下的罰款;(第6條第一款指的是已貼用的印花稅票不得重用。)(3)違反本條例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的,稅務機關可處以重用印花稅票金額三十倍以下的罰款。
❷ 什麼叫「貼花」
主要有以下解釋:
1、古代婦女貼在額間、面部的裝飾。(出處:楊如鵬 《中國古代婦女面飾瑣談·貼花》:"大型舞劇《絲路花雨》中,主人公 英娘 的額間浮貼著一朵表面燙金的紅色梅花形的花片,這就是貼花。");
2、一種貼在商品上的小型裝飾圖片。特指貼在火柴盒上的畫片。(出處:王安憶 《歷險黃龍洞》一:"她收集過糖紙,火柴盒貼花。");
3、一種零存整取儲蓄的憑證;
4、陶瓷器的傳統裝飾技法之一;
5、指印花稅的交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號)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本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繳納印花稅。
印花稅,是稅的一種,是對合同、憑證、書據、賬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徵收的稅種。納稅人通過在文件上加貼印花稅票,或者蓋章來履行納稅義務。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印花稅票是繳納印花稅的完稅憑證,由國家稅務總局負責監制。其票面金額以人民幣為單位,分為壹角、貳角、伍角、壹元、貳元、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9種。印花稅票為有價證券。印花稅票可以委託單位或個人代售,並由稅務機關付給2%的手續費,支付來源從實征印花稅款中提取。
❸ 什麼情況下需要貼花(印花稅),標准多少
1、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書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2、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
①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②產權轉移書據;
③營業賬簿;
④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⑤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3、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暫行條例》列舉的憑證徵收,沒有列舉的憑證不征稅。具體征稅范圍如下:
經濟合同
稅目稅率表中列舉了10大類合同。它們是:
(1)購銷合同。
(2)加工承攬合同。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5)財產租賃合同。
(6)貨物運輸合同。
(7)倉儲保管合同。
(8)借款合同。
(9)財產保險合同。
(10)技術合同。
4、印花稅沒有固定標准,一般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0.3‰貼花;加工承攬合同,按加工或承攬收入0.5‰貼花;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按收取費用0.5‰貼花;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按收取費用0.5‰貼花;財產租賃合同,按租賃金額1‰貼花。稅額不足1元,按1元貼花;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額0.05‰貼花;技術合同,按所載金額0.3‰貼花;權利、許可證照,按件貼花5元。
❹ 印花稅怎麼貼花,怎麼劃線。要依據,根據什麼法或者什麼書上寫的
一、印花稅的納稅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本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具體有:1、立合同人,2、立賬簿人,3、立據人,4、領受人。 二、印花稅的征稅對象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經濟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三、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印花稅根據不同征稅項目,分別實行從價計征和從量計征兩種徵收方式。 (一)從價計稅情況下計稅依據的確定。1、各類經濟合同,以合同上記載的金額、收入或費用為計稅依據;2、產權轉移書據以書據中所載的金額為計稅依據;3、記載資金的營業賬簿,以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兩項合計的金額為計稅依據。 (二)從量計稅情況下計稅依據的確定。實行從量計稅的其他營業賬簿和權利、許可證照,以計稅數量為計稅依據。 四、印花稅的稅率 現行印花稅採用比例稅率和定額稅率兩種稅率。 比例稅率有五檔,即千分之1、千分之4、萬分之5、萬分之3和萬分之0.5。 適用定額稅率的是權利許可證照和營業賬簿稅目中的其他賬簿,單位稅額均為每件伍元。 具體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中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 五、應納稅額的計算 按比例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的方法 應納稅額=計稅金額×適用稅率 按定額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的方法 應納稅額=憑證數量×單位稅額 計算印花稅應納稅額應當注意的問題... 六、納稅環節和納稅地點 印花稅的納稅環節應當在書立或領受時貼花。具體... 印花稅一般實行就地納稅。對於... 七、印花稅的繳納方法 印花稅實行由納稅人根據規定自行計算應納稅額,購買並一次貼足印花稅票(以下簡稱貼花)的繳納辦法。 為簡化貼花手續,應納稅額較大或者貼花次數頻繁的,納稅人可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採取以繳款書代替貼花或者按期匯總繳納的辦法。 納稅貼花的其他具體規定... 八、印花稅票 印花稅票是繳納印花稅的完稅憑證,由國家稅務總局負責監制。其票面金額以人民幣為單位,分為壹角、貳角、伍角、壹元、貳元、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9種。 印花稅票為有價證券。 印花稅票可以委託單位或個人代售,並由稅務機關付給5%的手續費,支付來源從實征印花稅款中提取。
❺ 貼花手法是什麼
貼花是以胎泥為原料,採用模印或捏塑等方法製作成各種花紋,然後用泥漿粘貼在已做好的瓷坯外表上,如湖南長沙窯的青釉褐斑貼花器物以及河南鞏縣窯唐三彩貼花裝飾均聞名一時。
❻ 印花稅貼花是什麼意思
印花稅貼花就是把印花稅票(和郵票差不多)貼在合同、帳本等上面。
印花稅實行的是「三自」繳納方式(自行計算、自行購買、自行貼花並注銷),貼花就是在應稅憑證上(比如賬簿)粘貼印花稅票。
如果公司是匯總繳納、核定繳納的納稅人,按月計算應納印花稅額,按月進行納稅申報就可以了。
拓展資料: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書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中央與地方分享比例。國務院通知指出,為妥善處理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關系,國務院決定,從2016年1月1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由現行按中央97%、地方3%比例分享全部調整為中央收入。
國務院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從全局出發,繼續做好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徵收管理工作,進一步促進我國證券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❼ 印花稅如何貼花
這是哪裡的做法?"交了抄印花稅後,稅務局只在申報上蓋章,企業如何在帳薄上貼花"根據您的提問,稅務局應該是在申報表上蓋章,企業如何在帳薄上貼花?有兩種方法,印花金額小的,直接買印花貼在帳簿首頁並劃銷即可;印花金額大的(資金帳簿或大額合同),則用稅票繳納印花稅,並攜帶相應的帳簿、合同到稅務機關加蓋「印花稅收訖章」即可,稅票可以入帳,不用附在帳簿、合同上。
❽ 哪幾種帳本要貼花繳印花稅
企業中的營業賬簿要貼花繳印花稅。
印花稅稅目中的營業賬簿歸屬於財務會計賬簿,是按照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設置的,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賬冊。
(1)資金賬簿。
(2)其他營業賬簿,是反映除資金資產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內容的賬簿,即除資金賬簿以外的歸屬於財務會計體系的生產經營用賬冊。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書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印花稅的征稅對象如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印花稅。
具體有:1、立合同人,2、立據人,3、立賬簿人,4、領受人,5使用人。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8)經濟法貼花擴展閱讀:
印花稅的名稱來自於中國。1889年(光緒15年)總理海軍事務大臣奕劻奏請清政府開辦用某種圖案表示完稅的稅收制度。可能由於翻譯原因所至,將其稱為印花稅。其後的1896年和1899年,陳壁、伍廷芳分別再次提出徵收印花稅,並了解了多國稅收章程。直到1903年,清政府才下決心正式辦理,但立即遭到各省反對,只得放棄。
1904年軍機大臣奕劻、1907年度支部因禁止鴉片又請清政府開辦稅收業務並擬就《印花稅規則》及《辦事章稅》,此次終獲批准,再次決定1908年先由直隸試辦,但又遭商民反對,拖至 1911年辛亥革命至清滅亡,清政府始終沒能實現徵收印花稅之事。
在此特別指出,西方各國並沒有明確的印花稅概念,早期提出印花稅概念的是中國清政府,其另一個原因在於清政府為了簡便起見,將各類稅種統統納入了印花稅范疇。印花稅乃是中國的發明。
為了實行印花稅制,清政府曾分別於1896年請英國印製了3年印花稅票,1902年請日本、1908年請美國兩次印製稅票。由於不能實施,惟有「紅印花」後被加蓋成郵票,而日本、美國所印稅票均沒有被派上用場。
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於1912年10月正式公布了《印花稅法》,並於1913年正式實施。這是中國徵收印花稅的起始。1913年至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共印製發行了9套印花稅票,地方印製29套印花稅票,同時還印製了契稅票、匯兌印紙、司法印紙等稅票。
其中有名的為「長城圖」、「嘉禾圖」、「孫中山像」等印花稅票。在此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革命根據地、解放區也印製了多種印花稅票。自1938年5月晉察冀邊區開始,東北、山東、華中、陝甘寧、東江等地都印製發行了印花稅票。其中有的是在中華民國稅票上加字,有些是由革命政府自行印製的。如「帆船」、「工廠」、「運輸」等印花稅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稅收不統一,中央政府於1950年 1月 30日公布了《全國稅政實施要則》,於 12月公布了《印花稅暫行條例》,並於1951年 1月公布了《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從此統一了印花稅法。在此期間,中央政府分別於1949年 11月發行「旗球圖」印花稅票;
於1952年 7月發行「機器圖」、「鴿球圖」印花稅票,並一直用到1958年。當年,全國施行稅改,中央取消了印花稅並將其並入工商統一稅。
1988年8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1號令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重新在全國統一開征印花稅。是年10月1日,正式恢復徵收印花稅,國家稅務總局監制發行了新中國第三套印花稅票,圖案表現了宇航、鑽井、海陸空交通、煉鋼、收割機、大學等,該套印花稅票被稱為「建設圖」。
2001年,中國印製發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圖」一套九枚的印花稅票,還印製小型張一枚。2003年,中國又印製發行了恢復印花稅收後的第三套印花稅票「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圖」一套9枚,同時印製小型張一枚,六連張一枚,小全張一枚,小本票一種,並製作了紀念冊。
❾ 購銷合同印花稅不足一元的部分應如何貼花,是四捨五入還是按實際貼花
其稅額尾數不滿5分的不計,滿5分的按1角計算繳納。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內例》對其有相應容的規定:
第三條納稅人根據應納稅憑證的性質,分別按比例稅率或者按件定額計算應納稅額。具體稅率、稅額的確定,依照本條例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
應納稅額不足1角的,免納印花稅。應納稅額在1角以上的,其稅額尾數不滿5分的不計,滿5分的按1角計算繳納。
(9)經濟法貼花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相關法條:
第十九條 納稅人對納稅憑證應妥善保存。憑證的保存期限,凡國家已有明確規定的,按規定辦;沒有明確規定的其餘憑證均應在履行完畢後保存一年。
按期匯總繳納印花稅的納稅人,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未繳或少繳印花稅款的,視其違章性質,情節嚴重的,同時撤銷其匯繳許可證。
第二十條 對採用一級核算形式的,只就財會部門設置的帳簿貼花;採用分級核算形式的,除財會部門的帳簿應貼花外,財會部門設置在其他部門和車間的明細分類帳,亦應按規定貼花。
❿ 關於印花稅的問題,征稅對象,操作流程,貼花是什麼意思等,比如是核定徵收的,怎樣交印花稅.
1、什麼是印花稅?
答: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的憑證徵收的一種稅。印花稅的征稅對象是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的各種憑證,由憑證的書立,領受人繳納,是一種兼有行為性質的憑證稅。
2、什麼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
答: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國內各類企業、事業、機關、團體、部隊以及中外合資企業、合作企業、外資企業、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及其在華機構等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所列舉的憑證,是指在中國境內具有法律效力,受中國法律保護的憑證。上述憑證無論在中國境內或境外書立,均應依照條例規定貼花。根據書立,領受應稅憑證的不同,其納稅人可分別稱為立合同人、立帳簿人、立據人和領受人。對合同、書據等凡是由兩方或兩方以上當事人共同書立的,其當事人各方都是納稅義務人。對營業帳簿和權利、許可證照,立帳簿人和領受人為納稅義務人,對委託第三者代為簽訂的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應負責貼花,代理人為納稅義務人。
3、什麼印花稅的征稅對象?
答:印花稅的征稅對象是條例列舉征稅的憑證,未列舉的不征稅。列舉征稅的憑證共五大類:(1)10類合同,即:① 、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采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② 、加工承攬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繕、修理、印刷、廣告、測繪、測試等合同。③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包括勘察、設計合同。④ 、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⑤ 、財產租賃合同,包括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械、器具、設備等。⑥ 、貨物運輸合同,包括民用航空、鐵路運輸、海上運輸、內河運輸、公路運輸和聯運合 同。 ⑦ 、倉儲保管合同,包括倉儲、保管合同。 ⑧ 、借款合同,包括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 ⑨ 、財產保險合同,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等。⑩ 、技術合同,包括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等。
(2)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和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等轉移書據。
(1) 營業帳簿,包括單位和個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設立的各種帳冊。
(2) 權利、許可證照,包括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3) 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4、什麼是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答:(1)按比例稅率計稅的憑證,其計稅依據是:購銷合同為購銷金額;加工承攬合同為加工或承攬收入;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為收取費用;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為承包金額;財產租賃合同為租賃金額;貨物運輸合同為運輸費用;倉儲保管合同為倉儲保管費用;借款合同為借款金額;財產保險合同為保險費收入;技術合同為所載價款、報酬、使用費的金額;產權轉移書據為所載金額;(這里所指的都是合同金額,並不是實際結算金額)。記載資金的帳簿為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總額。股份制企業按"股本"與"資本公積"總額。
(2)按定額稅率計稅的憑證,計稅依據為憑證的件數。
5、印花稅應納稅憑證應於何時貼花?
答:印花稅納稅憑證應在憑證的書立或領受時貼花。具體地說,合同在簽訂時、書據在立據時、帳簿在啟用時和證照在領受時貼花。
6、哪些憑證免納印花稅?
答:(1)已繳納印花稅的憑證的副本或者抄本;
(2)財產所有人將財產贈給政府、社會福利單位、學校所立的書據;
(3)財政部批准免稅的其他憑證。細則列舉免納印花稅的憑證有:① 、國家指定的收購部門與村民委員會、農民個人書立的農副產品收購合同;② 、無息、貼息貸款合同;③ 、外國政府或者國際金融組織向我國政府及國家金融機構提供優惠貸款所書立的合同。
7、印花稅應納稅額尾數及起點是怎樣規定的?
答:應納稅額不足一角時,免納印花稅。應納稅額在一角以上的,其稅額尾數不滿五分的不計,滿五分的按一角計算繳納。財產租賃合同稅額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