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與經濟思想史

經濟學與經濟思想史

發布時間:2020-11-30 03:01:56

⑴ 西方經濟學與西方經濟思想史

西方經濟學是指流行於西歐北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它是15世紀西方經濟學產生,18世紀西方經濟學建產以來,特別是19世紀70年代以後一直到目前為止認為是能夠說明當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行和國家調節的重要理論、概念、政策主張和分析方法進行了綜合和系統化形成的。被稱為「社會科學之王」。
《西方經濟學》是我國高等院校財經類和管理類專業必開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主要介紹流行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現代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現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業經營,還大膽解說政府日益加碼的經濟調控。它既贊美價格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的效率優勢,也無情的剖析市場機制在不少領域資源配置上的諸多缺陷。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
西方經濟學,就這門課來說,本科用的大部分是高鴻業的教材,他就避免陷入不同流派之爭,主要介紹是核心的基礎知識。。隨著你深入研究,你會學習各家的思想。。。。

⑵ 經濟史和經濟學、經濟思想史有何區別和聯系

經濟思想史通常指的就是經濟史,經濟史和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均是經濟學的分支學科。

經濟史(即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學的特點:

一、兩者的意義不同:

1、經濟史(即經濟思想史)的意義:有助於為經濟分析增添歷史視野,從而加深對現實問題的理解。有助於為經濟分析提供有效數據,從而為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運用創造條件。

2、經濟學的意義: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二、兩者的概述不同:

1、經濟史的概述:經濟史是指經濟領域的發展歷史和經濟狀態的變遷史。從廣義上講,經濟史是指人類以往從事經濟活動過程的總稱,是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事件,從狹義上說,經濟史是指經濟史學家通過文字以及符號等對上述經濟活動活動發展規律的描述解釋。

2、經濟學的概述: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三、兩者的研究對象不同:

1、經濟史的研究對象:是對於過去的經濟和經濟現象的研究。

2、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經濟學的對象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⑶ 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的區別

經濟學是論述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經濟運行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各個經濟學科提供基礎理論。理論經濟學通常稱為一般經濟理論,它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兩個分支。
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以及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6個二級學科。
應用經濟學主要指應用理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專業領域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規律性,或對非經濟活動領域進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個經濟學科。它大體上可分為如下幾個分支:
一 以國民經濟個別部門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農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學、建築經濟學、運輸經濟學、商業經濟學等等。
二 以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而帶有一定綜合性的專業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計劃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財政學、貨幣學、銀行學等等。
三 以地區性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城市經濟學、農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經濟地區規劃、生產力布局)等等。
四 以國際間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如國際經濟學及其分支:國際貿易學、國際金融學、國際投資學等等。
五 與非經濟學科交叉聯結的邊緣經濟學科,如與人口學相交叉的人口經濟學;與教育學相交叉的教育經濟學;與法學相交叉的經濟法學;與醫葯衛生學相交叉的衛生經濟學;與生態學相交叉的生態經濟學或環境經濟學;與社會學相交叉的社會經濟學;與自然地理學相交叉的經濟地理學、國土經濟學、資源經濟學;與技術學相交叉的技術經濟學等等。這些邊緣經濟學科主要研究這些非經濟領域發展變化的經濟含義、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從中找出它們的規律性。
應用經濟學的分支學科,無論在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在社會主義國家,都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不斷擴展、不斷充實的。應用經濟學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經濟實踐,離不開理論經濟學的指導,但它們的發展反過來又豐富了理論經濟學的內容,起著指導實踐的作用。
在經濟學領域,分為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兩大領域。理論經濟學是現在大多數人所學的經濟學,如西方經濟學、經濟學說史、宏微觀經濟學等,這樣的經濟學和數學有很大的關聯。而在前面所談到的是應用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⑷ 西方經濟思想史的發展脈絡

經濟思想史是一門獨立的科學
1,經濟思想史的概念
經濟思想史是以經濟思想或經濟學說本身為研究對象,專門研究各個歷史時期具有代表
性的經濟觀點,經濟思想和經濟學說,研究它們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經濟思想是經濟思想家對客觀經濟世界認知的理論觀點.
2,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對象與基本任務
以經濟思想本身為研究對象
基本任務:通過研究歷史上各種經濟學說的基本特徵,主要內容,思想淵源揭示經濟思
想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
3,經濟思想史在經濟科學領域中的地位
(1)經濟思想史隨著經濟理論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政治經濟學成為一門
獨立的科學之後逐步形成了.
(2)歷史上的經濟思想影響乃至統治著現在的經濟思想.
(3)學習經濟思想史有利於創立適應現代經濟發展要求的新的經濟學說.
(4)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所介紹的主要是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所基本贊成的東西,
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體系和結構,但對於經濟學家之間對於相同問題的不同看法涉
及不多.僅僅知道西方經濟學的主要體系和結構,僅僅了解有關的共識是不夠的.必須進一
步了解:
對於一些基本問題和重大問題,西方經濟學家還存在著哪些不同的看法
這些不同看法有沒有道理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不同看法
應當怎樣把握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共識和不同看法之間的關系
當我們借鑒和運用西方經濟學中的有關知識時,要注意哪些條件和環境
二,如何認識經濟思想和理論
1,經濟思想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1)相對主義——用歷史,經濟,社會,政治的力量來解釋經濟思想的產生和發展,
但是卻忽視了經濟思想(理論)本身的發展邏輯線索.
(2)絕對主義——強調經濟理論的發展是經濟學專業研究工作自身進展的結果,但卻
把經濟范疇變成超歷史,超社會的東西.
1
(3)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邏輯的方法與歷史的方法是相一致的,歷史從哪裡開
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裡開始.
(4)經濟學家和經濟思想是時代的產物,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經濟問題,並產生相應
的經濟思想.
2,範式的不同經濟學家的認識會出現不一致
(1)範式被用來描述作為一種科學的核心構成,即為某些"科學家共同體"所普遍接
受的思維定式,亦即共同接受的信仰,目標,基本假設和方式.即"一系列公認的科學成就,
它們能在一個時期為實踐者們提供典型的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法".
範式是我們對世界的基本觀察,用馬克思的語言說就是一種世界觀.觀察家將以這樣一
種世界觀來說明和揭示世界,形成共同的語言和組成不同的派別.由於基本的世界觀和方法
論的不同,導致了經濟思想的不同範式.
(2)實證判斷與價值判斷
實證判斷是關於客觀事物是什麼的判斷,只能訴諸於事實來判定真偽;
價值判斷是關於做出這些判斷的人的意向狀態的陳述,他希望事物是什麼,應該是什麼,
這種判斷不能被證偽.
與自然科學不同,經濟學家在研究中往往遇到研究對象與切身利益攪合在一起.

⑸ 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對經濟學研究有什麼作用

研究經濟思想可以讓我們清晰地理解和觀察經濟學的過去,正在變化的思想和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過去幾十年裡經濟學家的研究出來的大量分析和論據可以為那些不可靠結論提供精確的檢驗。學習前人的經濟學分析研究方法,批判的繼承前人的經濟思想,探究經濟學思想和歷史進程的關系,發現經濟思想史中各種不同的觀點,發現其先進性和不足之處,為現今的經濟學研究提供幫助。

⑹ 西方經濟史和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區別

經濟史是經濟學的一部分。但經濟史與經濟學並非相互包含或融為一體,而是相互提回供方法論。所以答說,經濟史又是與經濟學相互獨立並平行的兩個分支學科。經濟史與經濟學說史不同,經濟學說史是經濟學本身的發展歷史,可以說它是經濟學的流

⑺ 經濟學考研還要繼續學很多數學方面的東西,像經濟思想史之類的也是如此嗎

有的是,有的不是,看您報哪個學校了。但是一般來說都是需要考數學的,但是相比較其他的經濟學專業,經濟思想史的數學要求較低,能考個80分就能達到一類線了。但是我建議你報考一個比較好的經濟學專業,這樣對你的未來發展也有好處。經濟思想史這種專業不是很好就業的。

⑻ 經濟史同經濟學,經濟思想史有何區別和聯系

經濟史,一般是以某個國家,比如中國,或者某片地區,比如西歐,為主線,陳列、分析這個國家或者這個地區的經濟的發展的歷史。其實是屬於社會學的范疇。很多研究歷史的、社會的、經濟的都可以去寫。經濟學史,是將各種經濟學理論依據某一原則串聯起來做的分析,從中找出經濟學理論的演化路徑。依據的原則可以是時間、可以是比如「人的因素在經濟學里的地位」、可以是某一個學派里不同經濟學導師對這個學派的經濟學理論的推動。等等,完全屬於經濟學的范疇。能寫這方面書的人,或者能對這方面的人少之又少。

⑼ 經濟史和經濟學,經濟思想史有何區別和聯系

經濟史是經濟學的一部分。但經濟史與經濟學並非相互包含或融為一體,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論。所以說,經濟史又是與經濟學相互獨立並平行的兩個分支學科。經濟史與經濟學說史不同,經濟學說史是經濟學本身的發展歷史

⑽ 經濟思想史是不是和學什麼政治經濟學一樣的都是經濟學

一、學科創建、演變、發展之歷史脈絡

20世紀50年代,曾和傑等教師開設了「經濟學說史」課程。70年代中期,受「評法批儒」政治斗爭的影響,一批學者從事儒家和法家經濟思想的研究,它在客觀上推進了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與學科創建。1977年初,學校組建經濟研究室,下設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研究小組,該小組陣營龐大,人才濟濟,有侯厚吉、吳其敬、楊勘、張家驤、劉其發、張寄濤、吳顯海、黃希源、文浩然、文廣益、趙可曼等學者,由侯厚吉任組長,主要任務是編寫《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稿》。1979年,經濟研究室改組為經濟研究所後,中國經濟思想史研究室成立,組成人員有侯厚吉、吳其敬、楊勘、張家驤等。1980年,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成立,侯厚吉教授當選為理事。1982年,該研究室開始招收中國經濟思想史專業碩士研究生。1983年,該專業被批准為碩士學位點。該學科是全國較早招收中國經濟思想史專業研究生和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幾個學科點之一。1984年,3卷本(100餘萬字)的《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稿》出齊。該書1986年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87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1988年獲財政部部屬院校優秀教材榮譽獎。《中國大網路全書》編委會也因此特邀該學科的教師撰寫中國經濟思想卷條目。當時學校中國經濟思想史研究隊伍陣營整齊,有4位正教授,為全國之冠,學術成就豐碩,盛極一時,被譽為全國中國經濟思想史研究的三大中心之一。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隨著幾位老教授的退休和幾位中青年學術骨乾的調離,學校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逐漸步入低谷。1993年,該學科點由張家驤教授主持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貨幣理論的歷史發展」的研究。1994年由學校和武漢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經濟思想史年會」在武漢召開。2001年,「中國貨幣理論的歷史發展」項目的最終研究成果《中國貨幣思想史》(127萬字)出版。2000年,經濟思想史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張家驤教授連任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理事(1988年以來一直擔任理事),鄒進文副教授當選為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理事。2001年,陳銀娥教授由華中師范大學調入學校並被批准為經濟思想史專業博士生指導教師,2002年,該專業開始招收首批博士生。經濟思想史學科在世紀之交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二、學科建設的基本成就

該學科在以下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一)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的研究
由侯厚吉、吳其敬教授主編,張家驤、楊堪、劉其發、張寄濤等參編的《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稿》(3卷本,106萬字),成書於20世紀80年代初(1982—1984年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國內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的宏篇巨著,也是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界的標志性成果之一。該書問世後,中國經濟思想學界的著名學者胡寄窗、巫寶三、趙靖等學者認為,此書「內容豐富,系統完整」,「觀點鮮明,論述清晰,言前人所未言者頗多,」「在近代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方面作了很有價值的工作」。該書的出版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其學術觀點被學術界廣泛徵引,從而奠定了該學科在全國的中心重要地位。
(二)中國貨幣思想史的研究
中國貨幣思想史的研究凝聚了該學科四代學人的心血。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侯厚吉教授就開始搜集中國貨幣思想史方面的史料。1984年,他與中國經濟思想史研究室的其他學者們制定了共同編著《中國貨幣思想史》的計劃。後因特殊原因,僅侯厚吉教授一人堅持研究。1991年,侯厚吉教授不幸病逝,留下了大約200萬字的專題資料。1993年,由張家驤教授負責申報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中國貨幣理論的歷史發展》獲准立項,隨後組成了10餘人的課題組。該課題組由三代學人組成:張家驤教授為第一代;萬安培教授、鄒進文博士、胡江濱副研究員為第二代;中國經濟思想史專業的碩士畢業生為第三代。課題組成員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寫出了127萬余字的《中國貨幣思想史》,於2001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國內第一部貫通古今的中國貨幣思想通史,引用了許多前人未曾引用的史料,填補了不少學術空白。
(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在中國的傳播方面的研究
1993年,由張家驤教授主編、中國經濟思想史研究室其他成員參編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在中國的傳播、運用與發展》(40萬字)一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中國第一部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在中國傳播、運用與發展的學術專著。
(四)中國經濟管理思想史的研究
這方面的代表作有鄒進文撰寫的《管子與商戰智慧》(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商戰智慧—管子》(台灣宏文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出版)、《儒商法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萬安培、徐敦楷教授主編的《東方商人智典》。此外,萬安培、鄒進文等教授還在《中南財經大學學報》、《商業經濟管理》、《北京商學院學報》等刊物發表多篇中國經濟管理思想史方面的學術論文。
(五)公司理論史的研究
2001年,鄒進文基於博士論文而撰著的《公司理論變遷研究》一書列入湖南人民出版社「中青年經濟學家叢書」出版,該書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論述中外公司理論史的著作。

三、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基本經驗、教訓

我校中國經濟思想史學科萌芽於20世紀初,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它是理論經濟學的基礎學科。該學科對於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理論基石和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具有非常獨特的價值;對於完善經濟學教學內容,培養具有廣博學識的經濟學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與經濟思想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