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均衡指什麼

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均衡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0-11-30 02:57:16

『壹』 宏觀經濟學中二部門三部門四部門指的是什麼 ~

二部門經濟:

假設所分析的經濟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對外貿易,只有家戶部門(居民戶)和企業部門(廠商)。消費行為和儲蓄行為都發生在家戶部門,生產和投資行為都發生在企業部門。還假定企業投資是自發的或外生的,即不隨利率和產量而變動。這樣簡單的經濟關系稱為二部門經濟。

三部門經濟:

三部門經濟是指由廠商、居民戶與政府這三種經濟單位所組成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相比二部門經濟,增加了政府部門,但仍假設不存在國外部門,即沒有與外國進行進出口貿易。

四部門經濟:

四部門經濟是指由廠商、居民戶、政府和國外部門這四種經濟單位所組成的經濟。在四部門經濟中,增加了國外部門,即增加了本國與國外部門的進出口貿易,本國居民通過進口與國外部門發生聯系,本國廠商通過出口與國外部門發生聯系。

經濟公式:

1、在兩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是投資和儲蓄相等時的國民收入,Y=C+I。當假定消費函數C=α+βy ,則均衡收入公式是 y=(α+i)(1-β) . 將投資作為利率的函數,即i=e-dr,此時均衡收入公式變為y=(α+e-dr)(1-β).

2、在三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決定公式:Y=C+I+G。

3、在四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決定公式:Y=C+I+G+NX (NX為凈出口,NX=X-M)

(1)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均衡指什麼擴展閱讀:

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兩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式

從支出的角度:國內生產總值Y=C+I;從收入的角度:國民收入Y=C+S

→→→C+I=Y=C+S

→→→儲蓄-投資恆等:I=S;[總收入=總支出=總產出(GDP)]

2、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

從支出的角度:國內生產總值Y=C+I+G;從收入的角度:國民收入Y=C+S+T(T表示政府凈收入)

→→→C+I+G=Y=C+S+T

→→→儲蓄-投資恆等:I+G=S+T,即I=S+(T-G);[(T-G)表示政府儲蓄]

3、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

從支出的角度:Y=C+I+G+(X-M);從收入的角度:Y=C+S+T+K

C+I+G+(X-M)=Y=C+S+T+K

儲蓄-投資恆等:I+G+(Ⅹ-M)=S+T+K,即I=S+(T-G)+(M-X+K);投資和總儲蓄(私人、政府和國外)相等

『貳』 宏觀經濟學中的重點名詞解釋,就是考試經常考到的有哪些

1. 國內生產總值:指一個經濟社會在某一給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2.國民生產總值:(簡稱 GNP) 衡量一個國家的物質產品和勞務的生產總值的綜合經濟指標。它是指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 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3.個人可支配收入:一個國家所有個人(包括私人非營利機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 實際得到的可用於個人開支或儲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一般價格水平:產品市場上的物價總水平。
5.失業率:失業人口與勞動人口的比率。
6.邊際消費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費部分。
7.邊際儲蓄傾向:儲蓄曲線上任一點上的儲蓄增量對收入增量的比率。
支出乘數:總支出的變動所引起的國民收入變動與支出最初變動量的比值。
8.貨幣的交易需求:出於交易動機(指個人和企業需要貨幣是為了進行正常的交易活動)的 貨幣需求。
9.IS 曲線:在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收入和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在兩部門經濟中,IS 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 ,它的斜率為負,這表明 IS 曲線一般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10.LM 曲線:表示在貨幣市場中,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時收入與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LM 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 ,它的斜率為正,這表明 LM 曲線一般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11.擠出效應: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費或投資降低的經濟效應
12 宏觀經濟目標: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
13 充分就業:指的是工作機會與失業人口數量相同的狀態。
14.財政政策: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
15 貨幣政策:政府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 16.自動穩定器(內在穩定器):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 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採取 任何行動。
17.貨幣創造乘數:不考慮超額准備金時,它是法定準備率的倒數;考慮超額准備金時,它是 法定準備率加上超額准備率的倒數。
18.基礎貨幣: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總額(包括法定的和超額的)加上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 (硬幣和紙幣)(由於它會派生出貨幣,因此是一種高能量的或者說是活動力強大的貨幣, 。 故又稱高能貨幣或強力貨幣) 。
19 法定準備金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規定一個最低限度的准備金為法定準備金, 法定準備金占銀行全部存款的比率成為法定準備金率。 指以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對於存款所 必須保持的准備金的比例
20.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
21.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將其貼現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時的預扣利率。
22.奧肯法則:失業率每高於自然失業率1個百分點,實際GDP將低於潛在 GDP2 個百分點。
23.需求拉動通貨膨脹(超額需求通貨膨脹):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 持續顯著的上漲。
24.成本推動通貨膨脹(成本通貨膨脹或供給通貨膨脹):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於供 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
25 結構性通貨膨脹:在沒有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情況下,只是由於經濟結構因素的變動, 也會出現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
26 菲利普斯曲線:經濟學家菲利普斯給出的關於工資變化率和失業率之間的經驗性關系:失 業率與工資上漲率之間具有反向關系。通常用通貨膨脹率來代替工資上漲率。
27.貨幣需求是指社會各部門在既定的收人或財富范圍內能夠而且願意以貨幣形式持有的數 量。 (人們寧可犧牲持有生息資產會取得的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貨幣政策保持在手邊。 )
28.投機性貨幣需求是指人們為了避免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性而帶來的資產損失或增加 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
29.靈活偏好陷阱:當貨幣需求變得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彈性,即在某一較低的利息率水平下, 人們預期利息率不會再下降而會上升,從而持有債券竟會遭受損失,這是人們對貨幣需求變 得無限大,因而無論實際貨幣供給如何增加也不會是利息率在下降。
30.恩格爾曲線:反映的是所購買的一種商品的均衡數量與消費者收入水平之間的關系。
31.投資陷阱:投資的利率調節與傳導是國民收入決定的重要機制。根據凱恩斯投資函數理 論,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即利率越低投資越多,利率越高投資越少,由於利率調節與傳導 機制的存在,投資的增減變化取決於投資的利率彈性。
62.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應: 政策混合產出利率 1)膨脹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不確定上升 2)緊縮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不確定 3)緊縮性財政政策和膨脹性財政政策不確定下降 4)膨脹性財政政策和膨脹性財政政策增加不確定
充分就業:在廣泛意義上是指一切生產要素(包含勞動)都有機會以自己原有的報酬參 加生產的狀態。
失業率:指失業者人數對勞動力人數的比率。
勞動力參加率:勞動力與人口的比率。
摩擦失業:志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難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業,如勞動力流動性不足、工種轉換的困難等所引致的失業。
非自願失業:指願意接受現行工資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業。
自願失業:指工人不願意接受現行工資水平而形成的失業。
結構性失業: 指經濟結構變化等原因造成的失業。可看作是摩擦性失業的較極端的形式
周期性失業:指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或蕭條時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
自然失業率:指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讓勞動市場和商品市場自發供求力量作用時,總需求和總供給處於均衡狀態下的失業率。
通貨膨脹: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 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其實質是社會總需 求大於社會總供給(供遠小於求)。

我考試的時候六個名詞解釋五個都是這裡面的。

『叄』 宏觀經濟均衡有什麼意義 求高手解答,怎樣結合宏觀經濟學的四大目標系統地答出來

簡單地講一下,供參考:
第一,宏觀經濟均衡包含著內部經濟均衡和外內部經濟均衡兩個方容面,而且這兩個方面是緊密聯系的。內部均衡主要是投資和消費均衡,具體的說就是國內的總供給等於總需求,既實現資源的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同時可以獲得有保證的經濟增長,這是很理想的狀態。外部均衡就是經濟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國際收支處於均衡狀態。
第二,如果實現了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則意味著經濟運行處於十分理想的狀態,顯然達到了宏觀經濟調控的四大目標,這是難得的成功。但如果內部均衡,而外部不均衡,則會出現幣值變動的壓力;如果外部均衡,而內部不均衡,則會出現經濟增長乏力的問題;內部外部都不均衡,就會內部經濟增長乏力,但本幣幣值穩定壓力加大,也會造成一些社會方面的問題。
第三,經濟均衡的意義也就是和宏觀調控目標高度一致,是一個經濟體經濟運行的最佳狀態。

『肆』 宏觀經濟學問題大神來解答一下 兩部門經濟中,均衡發生於()

在兩部門經濟中,均衡發生於下列何項之時總支出等於企業部門收入。

均衡分析對於把握各相關經濟變數之間的均衡關系及其變動方向,有其制約的方式。從正統的角度說,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把均衡分析引入經濟學的理論框架,通過分析一個市場中一種商品的供給,需求與價格的均衡問題,創立了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4)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均衡指什麼擴展閱讀:

在初次應用均衡思想時,把某種靜止看作為現有問題處於均衡的狀態,這是很自然,很明顯的。毫無疑問,如果均衡指的是資本或難以區別的事物的推力和拉力「相等」,這個詞的起源就是事物在靜止狀態時存在的力量平衡。但是也可能存在著一系列位置,每一個新的位置上有一種新的平衡。沒有理由可以說明.均衡只存在於靜止狀態或平衡增長的過程中。

一旦人們努力把經濟理論擴大應用到均衡移動過程的事例上來,均衡意義中所包含的預期性就變得明顯了。

『伍』 宏觀經濟學 1 在兩部門經濟中,均衡產出條件為I=S,它是指經濟要達到均衡,計劃投資必須等於計劃儲蓄。

1、正確。
2、錯誤。GDP增長應該是50萬$,那10萬$以存貨的形式計入。
3、錯誤。2006年生產的小轎車已經以存貨的形式計入了2006年的GDP,因此10萬¥不能全部計入2007年的GDP,應該減去2006年已經計入的那部分。
4、錯誤。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投資乘數越大。
5、錯誤。三個動機是:交易動機、預防或謹慎動機、投機動機。
6、錯誤。財政政策效果好於貨幣政策效果。
7、正確。凱恩斯理論是基於總需求不足提出的。
8、錯誤。應降低再貼現率。
9、錯誤。是摩擦性實業和結構性失業。
10、錯誤。這是結構性通貨膨脹。

『陸』 比較宏觀經濟學中的三種增長模型是什麼

哈羅德-多瑪模型,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內生增長模型。

『柒』 宏觀經濟學三部門經濟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公式計算時 什麼時候用y=c+i+g 什麼時候用i+g=s+t

對於三個部門的經濟均衡,從支出角度講,國民收入等於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支付,即y=c+i+g

從收入角度講,國民收入等於消費+儲蓄+政府凈收入,即y=c+s+t

在符合經濟均衡的條件下,經濟社會的收入恰好等於支付,即有:y=c+i+g=c+s+t,消去消費c,那麼就得到 i+g=s+t

如果漏出W保持不變,而注入J增加,,則均衡的國民收入量增加;反之,注入J減少,均衡的國民收入量減少。根據注入的構成可以得出推論,投資、政府購買和(或)凈出口的增加將導致均衡國民收入增加,投資、政府購買和(可)凈出口的減少將導致均衡國民收入下降。

(7)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均衡指什麼擴展閱讀:

在兩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是投資和儲蓄相等時的國民收入,Y=C+I。

當假定消費函數C=α+βy ,則均衡收入公式是 y=(α+i)(1-β) . 將投資作為利率的函數,即i=e-dr,此時均衡收入公式變為y=(α+e-dr)(1-β).

在三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決定公式:Y=C+I+G。

在四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決定公式:Y=C+I+G+NX (NX為凈出口,NX=X-M)

在由國家參與的再分配中,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完善稅收和社會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捌』 宏觀經濟學中有關經濟均衡增長和黃金律水平的計算

【1】索洛模型的核心方程:sy=k(n+δ),即人均資本變化率為0(你看書上索羅模型那一部分就是小寫的k外加上面一點的那個符號)。
0.3(2k-0.5k²)=k(0.03+0)
k=0(舍棄)k=3.8
【2】黃金律滿足:f'(k)=n+δ,2-k=0.03,k=1.97

『玖』 在宏觀經濟學中,二部門經濟均衡公式是i=s,三部門是i+g=s+t.那四部門是什麼呢左邊應該變成了

閱讀全文

與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均衡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